人间至情——莫砺锋的赠内诗与叶嘉莹的哭女诗
展开全文
当代人作旧体诗词,多半有些不像,佳作更少。可是大学中有一些精研诗词的教授,他们对格律规矩了然于胸,信手拈来,自成绝唱,不过才为学所掩,又兼不肯多处炫耀,很少为人所知罢了。
有两位我所熟知的师长,他们有一组七绝极好,分别是南京大学莫砺锋教授的十首赠内诗和南开大学叶嘉莹
先生的十首哭女诗。
丈夫对妻子的感情,母亲对女儿的感情,均是世间最自然真挚者,且看他们写来是怎样一种况味。
01
结婚三十周年纪念赠内诗十首(莫砺锋)
前缘休说三生石,不是冤家不聚头。淮北江南行欲遍,却来白下结绸缪。
崎岖世路叹零丁,蛟失沧波鹤剪翎。久惯人间多白眼,逢君始见两眸青。
钟山苍翠秦淮碧,暇日寻幽携手行。细语温存惊我耳,刚肠忽觉有柔情。
家无四壁愧黔娄,搜索空囊鬼亦愁。岂有瑶环定情物,嫁衣犹仗孟光筹。
秋霜春雨夏惊雷,黄卷青灯岁月催。长夜感君相伴坐,剪刀唧唧把衣裁。
我居西海君东海,寄雁传书隔月回。平日龃龉夺门去,此时翻愿梦中来。
昔年陇亩度生涯,此日书灯映绛纱。无限烟云都过眼,诗书说罢话桑麻。
君轻富贵若浮尘,我亦人间澹荡身。淡饭粗茶皆有味,轻裘肥马是何人。
青丝忍看染秋霜,自嫁梁鸿日夜忙。衣食渐丰人渐老,十年汤药侍高堂。
苍颜白发两相怜,共话平生叹逝川。我向天公祈后死,伴君垂老坐炉前。
第一次见到这组七绝,是在大学时期的人人网上。一见倾心,从此讽诵不厌。
“久惯人间多白眼,逢君始见两眸青”,在读书无用的年代,穷书生遇到一个肯青眼相加的姑娘一定很不易。
莫砺锋先生是我导师的导师,虽然无缘拜见,但从描述中可知他为人严肃方正,所以看到“刚肠忽觉有柔情”这一句,真是不禁莞尔:这也是反差萌呢。
元稹的《遣悲怀》说:“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钗。”这里的“岂有瑶环定情物,嫁衣犹仗孟光筹”也是以黔娄自比,等于说“我付不起彩礼,仗着你自己办嫁妆啦”。
不可思议吧,可姑娘就是嫁了,还嫁的举案齐眉。
“秋霜春雨夏惊雷,黄卷青灯岁月催”,长长岁月,夜里读书的时候有人相伴,简直不能更幸福。
“平日龃龉夺门去,此时翻愿梦中来”,这是离别时的感慨,真切有味,相信很多恩爱情侣都有共鸣:宁可吵吵闹闹在一起,也不能忍受形单影只。
那是因为他们彼此相爱啊。
“君轻富贵若浮尘,我亦人间澹荡身。淡饭粗茶皆有味,轻裘肥马是何人。”这一首最是难得,因为一个人淡泊名利并不难,难的是你的伴侣愿意和你一起淡泊名利。并不是说完全不顾衣食生计,只消没有鸢飞戾天之欲,便可逍遥度日了。就像贾宝玉一听人劝他经济仕途,辄掩耳疾走——他的林妹妹是从不会说“这些混账话”的。
“衣食渐丰人渐老”,这恐怕是不少患难夫妻的悲语,物质上的匮乏解决了,可人已经老去,我们买得起去往世界各地的机票,可是那一份登山临海的心情,那一双健步如飞的腿脚,却再也不可得。
不过没关系,读书人是不怕死的,孔子虽然说过“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可他也表示“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可是什么人都害怕孤独,更害怕老病茕独。所以当我看到“我向天公祈后死”这一句时,真是万分感动。一个人老病床头,父母已经不在,儿女都有自己的生活,唯一能日日相对、相濡以沫的,便是年纪相当的伴侣。肯把这一份福气让给对方的人,一定心存莫大的爱意和勇气,虽然年寿之事,都是“司命之所属”。
杨绛说:“钱锺书病中,我只求比他多活一年,照顾人,男不如女,我尽力保养自己,力求‘夫在先,妻在后’,错了次序就糟糕了。”
他们那一辈的人,仁厚之至。
近日又爆出某明星出轨的消息,数见不鲜,已经令人耳朵生茧,娱记们照例如食腐动物般一拥而上,唯恐晚了一步。
何必为这种事大惊小怪呢,来看看这些象牙塔里的学人是怎样与妻子有情相守,看看什么叫做“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也许你就又相信爱情了。
02
一九七六年三月廿四日,长女言言与婿永廷以车祸同时罹难,日日哭之陆续成诗十首(叶嘉莹)
噩耗惊心午夜闻,呼天肠断信难真。何期小别才三日,竟尔人天两地分。
惨事前知恨未能,从来休咎最难明。只今一事馀深悔,未使相随到费城。
哭母髫年满战尘,哭爷剩作转蓬身。谁知百劫馀生日,更哭明珠掌上珍。
历劫还家泪满衣,春光依旧事全非。门前又见樱花发,可信吾儿竟不归。
万盼千期一旦空,殷勤抚养付飘风。回思襁褓怀中日,二十七年一梦中。
早经忧患偏怜女,垂老欣看婿似儿。何意人天劫变起,狂风吹折并头枝。
结褵犹未经三载,忍见双飞比翼亡。检点嫁衣随火葬,阿娘空有泪千行。
重泉不返儿魂远,百悔难偿母恨深。多少劬劳无可说,一朝长往负初心。
平生几度有颜开,风雨逼人一世来。迟暮天公仍罚我,不令欢笑但余哀。
从来天壤有深悲,满腹心酸说向谁。痛哭吾儿躬自悼,一生劳瘁竟何为。
读《迦陵诗词稿》读到这组诗,哭晕了。莫砺锋先生的赠内诗我爱反复讽诵,这组诗我却是不敢多读的。
这组诗的缘起,题目中已经说得很清楚。叶嘉莹先生饱经乱离,因缘际会来到海外执教,方才觉得家人已经安顿好,生活也归于平静,可以安享晚年了,便迎来如此晴天霹雳。
《人间词话》中说:“尼采谓一切文学余爱以血书者。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
这组诗便是实实在在的“以血书者”:哭母髫年满战尘,哭爷剩作转蓬身。谁知百劫馀生日,更哭明珠掌上珍。不必知道她是谁,单想一个女人在战乱之中失去母亲,漂泊天涯失去父亲,又在垂暮之年失去女儿女婿,直截道来便足以令人鼻酸。所以这组诗纯以情胜,且是深悲剧痛难以遏制的情,犹如《丧乱帖》与《祭侄文稿》,疾痛惨怛,哀思郁勃,不求工而自工。
然而叶先生究竟不是一般的女人。
她是一个极度坚强的人,一般的中年女性骤失女儿女婿,只怕会一蹶不振,后半生都麻木消沉。而她竟然从至亲之丧参悟到人生至理,惊觉时不我待,要在有限无常的余生中做出一些永恒的事业。
大胸女明星丧女之后的两年,她在傍晚散步的时候兴起归国之思:
向晚二首
向晚幽林独自寻,枝头落日隐馀金。渐看飞鸟归巢尽,谁与安排去住心。
花飞早识春难驻,梦破从无迹可寻。漫向天涯悲老大,馀生何地惜馀阴。
馀生何地惜馀阴?她准备回到中国来,教她的古典诗词。
然后她真的做到了。数十年,如同候鸟一般奔波于加拿大与中国,滋兰九畹,树蕙百亩。直到如今,定居于南开马蹄湖畔的她仍旧每周准时在迦陵学舍讲授她挚爱的诗词。
对于这样的人,我只有高山仰止。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