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粉媽一族』
偶像崇拜用今天的語言來說就叫做“粉”, 我想大多數台灣人都曾經有過這種據稱為“腦殘”的經驗吧?那時我們還在讀國中,之後我們忽然間就長大了,我們放棄偶像,開始尋求真實的戀愛。我們當然還是聽歌,還是買CD,但是最多只會是歌迷,一點也談不上所謂的“粉”。
我們不當粉絲了,回看看台灣年輕的一輩,好像也在忽然間跳過了這個腦殘階段,一下子長大成人。台灣的“粉”文化,就像陸沈的亞特蘭提斯一樣,忽然消失在茫茫的大海中。這就是“後綜藝時代”的台灣,歌手們紛紛都逃出這個海島了。
逃去哪裡?自然是大陸。自從05年天娛傳媒的超級女聲選秀活動以來,大陸的偶像崇拜方興未艾,期間儘管當局有意打壓,大陸娛樂經濟的勢其實還旺盛得很,台灣歌手趁著這股風潮,很是狠狠地迎風扯旗一番。例如大小S、周杰倫、蔡依林、林志玲、SHE等等,在大陸都有著相當的市場。
台灣早期的“粉”文化或許更多的是年齡分層:老阿公阿媽粉著類似許秀年、楊麗花、費玉清這樣的苦旦和小生;而小男生小女生則暗戀著林青霞、秦祥林這樣的清純美女與帥哥。中間這段巨大的年齡落差是台灣娛樂經濟裡的斷層。
我在最近的研究裡訪談了藝人、粉絲,還去了趟快樂女聲選秀的現場,忽然間, 台灣以前那種可以粉得水深火熱海枯石爛的粉絲味道,又在我的受訪者中浮現出來。但是不同的是,這些粉絲都不是小男生小女生,而是如假包換的大人。
例如“雲團”,這是天娛傳媒藝人李霄雲的粉絲體。通過網絡問卷調查,我作了一個簡單的統計,雲團的年齡層明顯偏大,26-40歲之間的,居然佔到了45%之眾,這與其他偶像明星的粉絲年齡存在著極為顯著的差異。作為台灣人,你在26歲之後還剩下多少追星的激情?這幾乎不可能!
為了更正確的認識這個體,我設法訪問到了李霄雲。24歲的李霄雲是個內向的孩子,澳洲墨爾本大學教育系的高材生,父親過世了,與媽媽兩個人相依為命。訪談的整體印象和雲團們對她的描述非常一致:謙遜、堅強、感恩、大氣、禮貌、淡定、隱忍、率直、低調、包容、責任感、孝順、善良、重視友情和親情。
結束訪談後,我在自己的新浪微博上發了一留言:“雲團們都來說一說,當初愛上霄雲的那一刻”,不到一天,轉發加上評論的次數超過1000次!對這些評論內容進行分析,發現她們和過去刻板印象裡的粉絲十分不同:她們大多已婚、有個仍處於青少年時期的子女、而且通常是第一次淪陷成為粉絲。
我觀察到了三種成為雲團的理由:(1)偶像是個人特質的再現,(2)偶像是理想自我的投射,(3)偶像是個人情
感的延伸。第三個理由比較特別,其實許多雲團裡的媽媽,是把李霄雲當做自己孩子在疼愛著的。對於她們而言,霄雲不只是偶像而已,而是親人。有位雲團媽媽在我的微博裡留言:“其實就是想盡自己微薄的力量陪著她,希望她的音樂之路少一點坎坷,就像看著自家的孩子一樣。”
想到今天90後孩子的樣子,現實、算計、疏離、自我、還有脆弱。這些雲團媽媽們是在投射著自己的期望嗎?希望自己的孩子也和霄雲一樣的大氣、有禮貌、感恩、孝順、以及堅強。台灣的粉絲文化已經愈來愈淡薄了,但是如果台灣的媽媽們有機會看見李霄雲這樣的“好孩子榜樣”,她們是不是也會變成雲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