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赴泰国越南了解木薯干现状的情况汇报
集团公司领导:
为了做大做强饲料公司的主营业务,增加木薯干的进口数量,扩大进出口规模。提高我司在国内酒精行业的知名度与话语权。集团公司领导同意让我随同饲料公司的三位领导一起赴泰国、越南了解木薯干在当地的收购情况和出口现状,经过几天来与不同客户的沟通和洽谈,我们对这两个国家的木薯干产业的现状已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现将这次赴泰国、越南之所见所闻汇报如下;
一、产业现状
1)泰国
木薯是泰国最主要的出口农产品之一,主要产地在泰国的东北部,每年有超过300万吨的木薯产量来自这一地区,泰国最大的木薯协会也在这一地区。
由于在泰国从事木薯种植、加工的人员众多,木薯产业在泰国是很受重视的,也成为各政党竞逐权力的一个筹码。
去年年底,泰国新政府为笼络民心,抛出了一个保护农民的保障计划,就是限制木薯的自由流动,由政府以每公斤不低于1.9泰株的价格,向农民收购木薯。(如果按每2.5公斤的鲜木薯出1公斤的木薯干,35泰株兑换1美元匡算,每吨的木薯干收购价格差不多要135.8美元.)这就令很多原来在泰国做木薯干的贸易商由于收不到货而只能向政府高价买货,也就是造成泰国木薯干在国际贸易中价格一直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
但是,由于周边市场的不同步,加上政府的财力有限,政府无力支付这庞大的收购资金,只能对农民打白条收货,而农民也不愿意收白条交货,眼看雨季就要来临,如果政府不能拿出有效的解决办法,可能不但保障不了农民的收益,还会对农民造成伤害且会失去民心。无奈之下,政府在今年的三月七号作出让步,放开了大部分省区的木薯流动限制,让价格回归市场,同时,只要谁愿意交货,政府的收购价格还是维持不变。这就出现了一边是贸易商低价收货,但能马上兑现,一边是政府高价收货却又不能兑现的状况,让农民很难抉择,所以,到目前为止,在泰国可供出口的木薯干数量不多且价格偏高。我们走访的客户也基本无法报出具体的交货数量与价格。
在泰国,由于农产品的贸易时间较长,法规较为完善,贸易信用、港口条件相对较好,只要能到好的合作伙伴,履约率还是会比较高的。
2)越南
在越南,木薯干出口主要分三个区域:
北部以河内为中心,海防港为依托、友谊关、芒街为门户,采取边贸的形式,向我国广西的凭祥、东兴大量发货。
中部以河静、广平、广治、广南为主,是越南木薯的主产区,以岘港为主要港口,每年向我国的日照、连云港等港口供货。
南部以胡志明市为中心,归仁、芽庄为门户,在西宁等越、柬边界地区大量收购柬埔寨的木薯干,然后转口到中国。
在越南,中部和南部地区的货源质量相对较好。是去皮的木薯块,淀粉含量较高,普遍淀粉含量都能达到70%以上。
据了解,由于泰国、印尼等周边国家木薯干出口量的大幅减少,越南国内的木薯干成了各地商家瞄准的首要目标,纷纷出手抢购,价格一路攀升,短短两个月不到,由每公斤1500越南盾的收购价一直上升到每公斤2100~2200越南盾。也就是等于每吨木薯干由USD88.23上升到USD123.5~USD 129.41的幅度,巨大的价格差异使供应商纷纷爽约,借口五花八门。并且由于越南是发展中国家,道路交通、仓储运输、码头装卸
等基础设施比较落后,这就为供应商的违约提供了很多貌似合理的借口了,再由于越南实行的是藏富于民的国策,所以人民比较富裕,很多大宗的农产品买卖都是由私人公司运作完成的,而国有企业能参与其中的不多,这就带来了诸多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所以,在越南做贸易,都是以现金交易为主的,最好的办法就是见货买货,付款后马上装走,因为到目前为止,越南还没有一套完整的贸易法规,因此,如果出现贸易纠纷的话,在越南几乎是无法可依、无案可循的。
二、贸易前景干货批发市场
泰国和越南都是木薯干出口的主要国家,也是中国进口木薯干的主要来源,经过几年的探索与沟通,我们已经和这两个国家的一些主要供应商建立了联系,并且已经开始了实质性的贸易往来,虽然在操作过程中遇到很多的困难和变数,但只要我们脚踏实地,多渠道、多途径的去了解实际情况,细心分析,作出具有前瞻性的市场判断和预测,并付之行动,,一宗宗、一件件的去落实、跟进。我想我们跟这两个国家的贸易前景是十分广阔的。
三、思考与建议
如果把进口木薯干作为我们众多业务的其中一个项目来看待的话,我们只需要按常规的国际贸易形式,注意
资金风险的控制与规避来操作就可以了,但这样我们在价格上只能随行就市,没有什么主动权,当价格出现较大变化时,我们就处于比较被动的境地。
鉴于此,我们能否考虑将进口木薯干作为我们的一个重点业务来考量,在当地物识可靠的合作伙伴并派员联合操作,在价格合适的时候,租仓囤货,并将当地的市场行情与政策信息及时反馈回公司。而公司内部则快速反应,果断决策。争取在最佳时机锁定货物。并与国内厂家形成联动,办好相关手续,将主动权掌握在我们手里。争取在今年打开局面,明年可以快速成长。
以上是这次赴泰国、越南木薯干考察所了解的一些情况和个人的一些思考,由于时间比较仓促,了解可能不够深入,加上水平有限,难免有失偏颇,请集团领导斧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