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全国(II卷)优秀作文阅卷报告
陕西
四、作文(60分)
22.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何须浅碧深红,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
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魏源)
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鲁迅)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数名句化育后世。读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阅卷实录】
2017年陕西省语文高考阅卷点仍然设在教育部直属师范院校——陕西师范大学。阅卷的真。体工作由文学院承担。阅卷点设在陕师大长安校区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及逸夫楼机房。长安校区图书馆设备先进,主体建筑曾获得过鲁班奖。今年陕师大为了更好地承担阅卷任务,学校又投入100多万,更新了电脑、空调设备。虽然阅卷那几天天气炎热,但图书馆内的中央空调对温度的控制是非常到位的,始终比较清凉。逸夫楼由于设备更新,也保持了良好的阅卷环境。
6月7日下午,陕师大文学院就组织质检专家组召开了第一次会议。11日开始阅卷前,对题组长、小组长、阅卷员先后组织了三轮培训,内容有思想教育、做题、学习评分标准、试评试卷等等。培训非常扎实,为后期评卷奠定了非常坚实的基础。尤其是10日,全天上机试评,每位阅卷老师都在熟悉细则的基础上,
评阅了大量试卷,题组长、小组长、质检员实时监控,现场解决评卷员碰到的问题。经过一系列的培训,大家熟练掌握了标准,11日正式阅卷开始后,三评率都维持在很低的水平,保证了评卷工作的客观公正。评卷作息时间是每天上午7:45—8:30进场,8:30一12:30评卷;下午1:45—2:30进场,2:30一6:30评卷。每天都是8小时。评卷工作于18日结束。
阅卷系统仍然采用深圳海云天的高考阅卷系统。这套系统经过十几年全国各地的使用,已经非常成熟。它可以实时监控到每一个评卷员的评卷状态,通过阅卷数量、阅卷速度、无效数量、吻合度(阅卷员各个分值的给分数量与全组平均给分数量的比值)、正负离差(监控阅卷员给分尺度宽严)、自评检测(监控阅卷员前后给分尺度是否一致)、综合评价等十余项数据,准确全面地对阅卷员地阅卷进行评价,充分保证阅卷的公平公正。所有阅卷计算机只接入阅卷局域网,与互联网物理断开。
2017年陕西语文试卷评卷总数为26万余份。每份试卷都要至少经过两评,最终得分为两评的平均分。如果两评给分超过预先所设置的阈值,系统会自动将这份试卷分配给第三个阅卷员评分。省招办要求,所右三评试卷都必须由题组长、小组长、质检组、中心组审核。如果三评都没有通过,则会直接交由小组长及专家组商议认定后给分。阅卷老师主要由大学教师、中学教师构成,研究生及博士生作为补充。2017年最重要的一个变化是作文组的所有阅卷员都由全省各地的中学老师组成,这样既能保证阅卷质量,又能对一线教学
产生良好的指引,为陕西省招办和陕西师范大学点赞。中心组组长由长江学者、文学院院长张新科担任。阅卷按照翻译、诗歌、背默、实用类文本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语言运用、作文分7个题组。为了提高质量,在原来每个题组设一名题组长和一名专家,每个小组设一名小组长的基础上,增加一名题组长和一名小组长,极大地强化了质量检测。作文设2个题组长、4名质检专家;分4个小组,每个小组设1名小组长。题组长、专家、小组长权限设置备不相同,题组长全面管理题组内部各项工作,质检专家负责细则拟定、阅卷培训、阅卷质量监控,小组长负责行政事务、阅卷质量监控。
今年阅券点的安保监控又做了升级:身份识别系统除了核对身份证信息之外,还要进行人脸识别,识别信息和身份证信息无误,方可通过第一道安检;身份识别系统和阅卷系统对接如果没有进行身份识别,无法登录阅卷系统。进入阅卷点后,需要把、相机、存储设备、钥匙、不透明的杯子、纸、笔、包等物品全部存储到储物柜里。第二道安检是金属探测全身扫描,无违禁物品方可进入电子阅览室。阅览室全方位、无死角监控。监控器直接连到省招办,所有阅卷员一举一动都在监控之中。
阅卷期间,副省长多次指导工作,省招办主任亲临视察,对阅卷的各项工作都提出了细致指导。
评分标准
等级评分标准
等次
项目
一等
二等
三等
四等
(20~17分)
(16~12分)
(11~7分)
(6~0分)
基础等级
内
容
20
分
符合题意
中心突出
内容充实
感情真挚
符合题意
中心明确
内容较充实
感情真实
基本符合题意
中心基本明确
内容单薄
感情基本真实
偏离题意
中心不明确
内容不当
感情虚假
表
达
20
分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严谨
语言流畅
字体工整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完整
语言通顺
字体清楚
基本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基本完整
语言基本通顺
字迹基本清楚
不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混乱
语言不通顺,语病多
字迹潦草难辨
发展等级
特
征
202017陕西高考
分
深刻
丰富
有文采
有创意
较深刻
较丰富
较有文采
较有创意
略显深刻
略显丰富
略显文采
略显创意
个别语句有深意
个别例子较好
个别语句较精彩
个别地方有深意
说明:
一、基础等级评分,内容以题意中心为重点;表达以文体语言为重点;发展等级评分,以有文采、
有创意为重点。
二、发展等级评分,不求全面,可根据下列特征4项16点中若干突出点按等评分。
1.深刻: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2.丰富:材料丰富,论据充足,形象丰满,意境深远。
3.有文采:词语生动,旬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意蕴。
4.有创意: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特征。
三、缺题目扣2分;字数不足,每少50个字扣1分;每一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
四、确认为抄袭的作文,基础等级在四等之内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
陕西省2017年高考作文评卷审题部分补充细则
一、命题分析
历年高考作文试题都和中学生的成长历程密切相关。内容涉及人生征途中的两难选择,或是个人与环境、社会的关系。着力引导学生现实。从个人与社会错综复杂的关系中梳理出成长的规律与方法。其次,材料表意阴晰,在审题立意方面不会过多地设置障碍。
近几年的任务驱动型作文又呈现出明显的变化趋势:从过去要求学生注重反思自我,变为在反思自我的
基础上进一步社会,同时对学生文章中需要完成的任务做了具体要求。虽然有些题目涉及的时间空间跨度较大,但是我们应当认识到社会的发展演变与每一个人的前途命运息息相关。在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里,也许我们今天还是一个社会热点的旁观者,明天就成了一个突发事件的参与者。因此,对社会现象进行较为深入的思考,同时对热点闻题适当地表达自己的态度观点已经成为一个高中生的基本要求。
今年的题目,审题时要注意以下两点:
1.明确六句话意旨,建立逻辑
材料所给出的六句名言是这道题的核心素材。所有的任务都是建立在理解匈意的基础之上的。简单来说:第一句是自强,第二句是乡愁。第三句是自信,第四句是开放,第五句是担当,第六句是责任。写作时,从中选择的两至三个句子一定要有逻辑。比如,第一、兰、六句就可以总结为自强、自信、自立——自强是人生的初始态度和基本动力,自信是人生不懈追求的保障,自立是人生勇猛奋斗的目标,三点正好涵盖了人生的三个阶段。
以此为例,建立起六句话之间的,是成功作文的基础。
2.明确任务要求,不容一丝马虎
试题任务要求非常具体:
任务要求考生从六句话里生发感触与思考;
任务必须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也就是说,这次作文的主题立意,应该是于六句话中的某两三句话,不能只是引用句子,而立意另起炉灶;
任务要求合理引用,这一点有一些争议,
引用’’是否仅指直接引用,
化用可不可以?在考场上,为稳妥起见,建议考生一定要直接引用。
二、评分标准
1.一类作文(60-50分),又分上(60-57分)、中(56~53分)、下(52-50分)三等。
在立意上能够选择两句以上材料,并且能够正确理解句意,并建立合理有序的逻辑。
文章能够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材料新鲜,能够有力证明观点。
文体确定,书写工整,结构思路流畅通顺,语言流畅,有一定文采。
2.二类作文(49-40分),又分上(49-47分)、中(46~43分)、下(42—40分)三等。
分论点没有合理,或者缺少逻辑分析。
论证与论点不够一致,例证缺少说服力,或例证陈旧。
文体规范,书写不够工整,涂改较多,语言基本流畅通顺。思路完整。
3.三类作文(39~30分)。
套作卷。
文体不清,不能结合自身实际,所举材料不能证明观点,结构混乱,语句不通顺,错别字连篇。
4.四类作文(30分以下)。
论述偏离题目要求。
【标杆作文】
【一类文上】
评分 内容 表达 发展 总分
19 2 19 58
一蓑烟雨任平生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何谓穿林打叶声?外物扰也。
何解竹杖芒鞋者,予我臂助者也。
何妨吟啸且徐行,是知外物扰而不为所动,任世事沉浮,路途颠簸依然缓步慢行,仿佛行山踏水,左右皆一派旖旎风光。这就是苏轼所爱之境。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