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梅花魂》 课时练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相同的一项是( )
A.枝折花落/百折不挠 郑重/振动 B.抹匀/抹净 手绢/杜鹃
C.秉烛夜读/屏息凝视 码头/蚂蚁 D.腮边/瓶塞 华侨/骄傲
2.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空。
A.虽然……但…… B.因为……所以……
C.尽管……还是…… D.不是……而是……
3.“想不到泪眼朦胧的外祖父也随着上了船,递给我一块手绢——一雪白的细亚麻布上绣着血的梅花。”文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
A.解释说明。 B.话题突然转变。 C.声音的延长。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一个人是否有理想和信念,是取得成功的关键。
B.我们要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和方法。
C.我国的传统节日有清明节、儿童节、中秋节。
D.造纸术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
5.关于《梅花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运用借物喻人,通过赞美梅花来颂扬像梅花一样有气节的中国人。
B.文中祖父将墨梅图交给我,是因为他认为自己年纪大了,梅花图应该传承给下一代。
C.作者是陈慧瑛,文章以梅花为线索,引出对祖父的回忆,从中表现了这位老人对梅花的挚爱。
D.文章首尾呼应,突出了老华侨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6.按要求写句子。
(1)妈妈说:“我要回唐山去,那儿才是我们的祖国。”(改为转述语气)
匀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枝画梅,有什么稀罕的呢?(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
梅花魂(节选)
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我偶尔摆弄,老人也不甚在意。唯独书房里那一幅墨梅图,他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我五岁那年,有一回到书房玩耍,不小心在上面留了个脏手印,外祖父顿时拉下脸来。有生以来,我第一次听到他训斥我妈:“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训罢,便用保险刀片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看见慈祥的外公发脾气,我心里又害怕又奇怪:一枝画梅,有什么稀罕的呢?
……
“是啊,莺儿,你要好好保存!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 才好!”
7.选段中划横线的句子抓住外祖父的神态、______和______描写,是为了突出外祖父_____。
8.选段中梅花的“秉性”具体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句中“最有名”可以用一个四字词语
_________来形容。我还能写两句描写梅花的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对这句话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外祖父希望我像梅花一样迎风傲雪,不畏艰难。
B.外祖父希望每个中国人都要有梅花坚强不屈的秉性。
C.外祖父借梅花作比喻,表示他对“我”的殷切希望,希望我能在任何环境里不忘自己是中国人,做一个有骨气、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11.小练笔。
“想不到,外祖父竟像小孩子一样,呜呜呜地哭起来……”一句中的省略号省略了神态、语言等。现在请你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把省略的内容写出来。注意写出对祖国无限思念的感情。(自由发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
A 读音不同。“折”在“枝折花落”中表示“断了”,读shé;在“百折不挠”中表示“弯曲”,读zhé。“郑重”的“郑”读音为“zhèng”;“振动”的“振”读音为“zhèn”。
B 读音不同。“抹”在表示“涂”时读mǒ,在口语中表示“擦”时读mā;“手绢”的“绢”读音为“juàn”,“杜鹃”的“鹃”读音为“juān”。
C 读音相同。“秉”与“屏息凝视 ”的“屏”读音都为“bǐng”;“码”与“蚂”读音都为“mǎ”。
D 读音不同。“腮”读音为“sāi”;“瓶塞 ”读音为“sāi”;“华侨”的“侨”读音为“qiáo”,“骄傲”的“骄”读音为“jiāo”。
2.D
【详解】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关联词。
“虽然……但是……” 表示转折关系。
“因为……所以……”表示因果关系。
“尽管……还是……”表示转折关系。
“不是……而是……”是一组表示并列关系的关联词,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很容易将它错判成递进关系、选择关系或转折关系。
3.A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对破折号的了解和掌握情况。
破折号,表示解说、话题转
1.用于行文中解释说明的部分。
2.用于话题突然转变。
3.用于声音延长的拟声词后面。
4.用于事项列举分承的各项之前。
在本句中,破折号的作用是解释说明。
4.D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句子的语病的辨析,本题中没有语病的是D项。
A项:两面对一面,可以去掉“是否”
B项:词语搭配不当,“增强”不能和“方法”搭配。可将“和方法”去掉。
C项:归类不当,“儿童节”不是传统节日。
5.B
【详解】本题考查对课文的理解。
A、C、D说法正确。
B.有误,文中祖父将墨梅图交给我,是因为他认为梅花精神应该传承给下一代。
6. 妈妈说,她要回唐山去,那才是她们的祖国。 一枝画梅,没有什么好稀罕的。
【详解】(1)引述句和转述句之间的转换:A标点符号的改变:引述句改转述句,冒号和引号要改为逗号。B人称的变化:a引述句改转述句时,说话人即第一人称“我”要改为第三人称“他”或“她”;b当引述内容涉及第二人称,在改为转述句时就应改为第一人称。应注意,冒号和引号前的内容不变。
(2)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如下:第一步:问号改为句号;第二步:删掉疑问词比如:“难道…吗?”和“怎能……呢?”等。第三步:否定改为肯定,肯定改为否定。
7. 动作 语言 对墨梅图的珍爱 8.“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 9. 举世闻名 江南几度梅花发 人在天涯鬓已斑 10.C
【分析】7.本题主要考查对人物描写方法的理解。
从“外祖父顿时拉下脸来。”可知,这是人物的神态描写;从“我第一次听到他训斥我妈:“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可知,这是人物的语言描写;从“训罢,便用保险刀片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可知,这是人物的动作描写。从中可以看出外祖父对梅花无比珍爱,不容玷污。
8.本题主要考查对内容的理解。
从“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可知,选段中梅花的“秉性”具体指“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
9.本题主要考查对成语、古诗的积累。
举世闻名:举世:全世界。全世界都知道。形容非常著名。
描写梅花的诗句: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10.本题主要考查对句子的理解。
“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这句话是外祖父借梅花作比喻,表示他对“我”的殷切希望的嘱咐:希望“我”能在任何环境里,不忘自己是中国人,要做一个有骨气的、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11.示例:看到外祖父这么伤心,我紧紧地抱住了已经泪眼模糊的他。外祖父停止了哭声,他努力地向窗外望去,向祖国的方向望去。并自言自语地说:“我又看到长江黄河了,我又看到万里长城了。”似乎外祖父早已飞回了祖国,脸上竟然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