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标准解读及实践:三下第二单元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思路
单元整体解读
本单元围绕“寓言故事”展开学习,是继三年级上册童话单元之后,第二次出现的文体单元。从学习内容上判断,本单元主要属于“整本书阅读”“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两个学习任务,学习任务的设计,可以综合这两个学习任务的要求,结合单元内容和学生实际来考量。
一、学习内容概述
第三单元里面有4篇选文,3篇为精读课文,分别是:《守株待兔》《陶罐和铁罐》、《鹿角和鹿腿》,一篇略读课文:《池子与河流》。每一篇故事都蕴含着深刻道理:《守株待兔》是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告诉我们不努力,而抱有心存侥幸,指望好运气过好日子,是不会有好结果的;《陶罐和铁罐》讲的是国王橱柜里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陶罐则很谦和。埋在土里多年后,陶罐出土成为文物,铁罐却不复存在了。故事告诉我
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处尊重,和睦相处。《鹿角和鹿腿》则讲述了一只鹿狮口逃生的故,它告诉我们事物各有自己的价值,不能只凭外表去判断事物的好坏。
《守株待兔》是中国古代寓言,《陶罐和铁罐》属于当代寓言,《鹿角和鹿腿》出自《伊索寓言》,而《池子与河流》是诗歌形式的克雷洛夫寓言。这个寓言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读懂寓言故事,明白其中的道理”。
“寓言”并非是我们第一次接触,对比一二年级寓言故事出现的位置,我们不难发现编排的不同,这一单元是专门编排的寓言单元。
《乌鸦喝水》出现在一年级上册,它的课后题是“朗读课文,说一说乌鸦是用什么办法喝水的”;《狐狸和乌鸦》出现在一年级下册“和大人一起读的板块中”。一年级的寓言故事学习主要是围绕讲故事本身进行的,并没有直接要求学生要总结出故事背后的道理。
二年级上册的《坐井观天》《狐假虎威》的要求是“小鸟和青蛙在争论什么?他们的说法为什么不一样”和“朗读课文,说说‘狐假虎威’这个成语的意思”。到二年级下册的《寓言二则》,
讲了“亡羊补牢”和“揠苗助长”两个小故事。这篇课文的阅读题有两个:一是“朗读课文,说说‘亡羊补牢’‘揠苗助长’两个成语的意思”;二是“选做:生活中有类似‘亡羊补牢’‘揠苗助长’的事例吗?和同学交流”。到了二年级,所学的大多是一些成语故事,需要学生根据故事内容,领悟到成语的含义,并且尝试由故事中蕴含的道理引申到生活中出现的具体事例。通过以上的梳理,我们还会发现,这些课文在编排上都是以单篇课文的形式出现的。
而到了三年级下册,四则古今中外的寓言故事集中于同一单元。从形式上讲,寓意和表现形式不尽相同,有小古文、童话、诗歌,让学生感受到寓言学习的乐趣。从故事内容角度讲,它们有一个共同特点——人物形象丰满,适合学生分角朗读,并通过朗读体会故事的精彩,明白寓意。从语文要素角度讲,本单元侧重于“读懂寓言故事,明白其中的道理”。
这其中的两个关键词,一个是“读懂”,一个是“明白”。怎样才算“读懂”?怎样又算“明白”?要能够准备科学地回答这个问题,除了要结合本单元的课后习题、语文园地中的交流平台以及词句段运用等不同板块来看,还要从寓言的整体角度上去思考。
二、阅读训练要素
什么叫“读懂”?在《陶罐和铁罐》这篇课文中,它要求学生“说说陶罐和铁罐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在《鹿角和鹿腿》的课后题中也指出了学生“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在交流平台中更是提出了“这些故事读过以后就不会忘”。从以上要求可以看出,本单元中所要求的“读懂”,首先就是要理解课文,能够知道课文讲了什么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那么“读懂”的路径是什么呢?课后题中还有进一步的提示。在《陶罐和铁罐》中,课后题要求学生出“课文中描写陶罐、铁罐神态和语言的语句”并且“说说陶罐、铁罐的性格有什么不同”。在《鹿角和鹿腿》中,课后题要求学生“读出鹿的心情变化”。这些课后题给了我们两方面的启示,一是要求学生能够通过主要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心理能描写去感受人物的变化,读懂故事中人物的行为和想法;二是对学习寓言的方法给了重要提示——多种方式朗读。
第二个关键词就是要“明白”,那在本单元,学生怎么样才算是“明白”了呢?
我们同样从课后习题入手,在《守株待兔》中,要求学生“说说农夫为什么会被宋国人笑话”,这要学生们在理解课文内容之后,要领悟故事背后要表达的道理,不仅仅只是“就故事”论“故事”。
在《鹿角和鹿腿》要求学生“结合实际”在两种观点中进行选择,在《池子与河流》中请学生“说说你赞成哪一种,并说明理由”。语文园地的交流平台,清楚地指出“寓言故事能让我想到生活中的许多人和事”,旨在让学生能够自己联想生活。
根据以上的梳理,我们可以发现“明白”在这个寓言单元是指:除了能够说清楚故事背后的道理,还要能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陈述所观察到的现象并表达自己的观点。
本单元的阅读要素排布如下:
课文 | 要素归纳 | 重点提示 |
《守株待兔》 | 从故事中悟寓意,联系生活理解寓意。 | ①抓住“因释其耒而守株”的结果,思考农夫被宋国人笑话的原因,从而明白故事蕴含的道理。 ②在明白道理的基础上,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对故事的理解,进一步理解寓意。 |
《陶罐和铁罐》 | 理解陶罐和铁罐之间的故事,明白寓言蕴含的道理。 | 在读懂故事的基础上,结合故事中人物的不同结局,谈谈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再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这篇寓言带来的启示。 |
《鹿角和鹿腿》 连宋和成玉为何缘尽 | 了解故事蕴含的道理,能对与故事有关的说法发表自己的看法。 | ①抓住课文第6、7自然段的反转处,梳理鹿原来的看法和故事结局之间形成的反差,从而理解寓言的寓意。 ②对“美丽的鹿角不重要,实用的鹿腿才重要”以及另外的想法发表自己的观点。 |
康熙来了李毓芬《池子与河流》 | 能结合生活实际对池子与河流的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 | 池子和河流,你更赞同谁的观点?理由是什么?你在生活遇到过像“池子”或“河流”这样的人吗?你会对他说些什么? |
通过以上梳理,我们可以将这一单元的阅读训练要素细化为以下几点:
1、了解多种多样的寓言故事形式,搜集更多的寓言故事进行阅读,初步认识寓言的文学形态,积淀寓言文化。
2.阅读简短的文言文,能借助注释,以及句子的停顿划分,了解故事内容,说出故事背后蕴含的道理。
非走不可歌词3.通过阅读,知道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读懂故事中人物的行为和想法。
4.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结合故事内容,明白寓言所蕴含的道理,并能联系生活中的人和事,表达自己的观点。
三、表达训练要素
鬼鬼玉泽演本单元的表达训练要素是“把图画的内容写清楚”,同一表达训练要素在部编语文书中的分布如下:
根据图片内容,进行语言表达 | 一年级上 | 看图写词语,根据图意说一两句话 |
二年级上 | 观察图片,展开想象,编写故事 | |
二年级下 | 根据提示看图,发挥想象,借助词语按照时间顺序把小动物们一天的经历写下来 | |
三年级上 | 狗十三为什么被禁5年续写故事,能根据插图和提示续写故事,把故事写完整。能用改正、增补、删除的修改符号,修改有明显错误的内容。 | |
三年级下 | 看图作文,把图画的内容写清楚 | |
五年级下 | 看漫画,写出自己的想法 | |
由此可以看出,虽然低、中、高,三个阶段都有与“图画”相关的习作练习,但是表达训练要素并不完全相同,呈螺旋上升趋势。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