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资》  2022年4月(上)第07期
64区 域
EGION
镇江“三步走”推动外资质效稳步提升
近年来,镇江深入实施产业强市“一号战略”,以招大引强、服务帮办为主抓手,“三步走”系统推进外资稳存量、扩增量、提质量,全市利用外资规模保持增长,质量和效益稳步提升。
◎ 文/ 王永涛
2019年-2021年,镇江市外资规模由6.6亿美元增长到8.1亿美元,年均增速10.8%;制造业外资占比保持在60%以上,高于江苏省平均近30个百分点,占比保持江苏省第一。今年1-2
月,镇江市实际利用外资8563万美元,同比增长63%,其中制造业外资占比37.2%,高于省平均5.5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外资3803万美元,同比增长471.9%,占全市总量的44.4%,高于江
苏省平均20.2个百分点,占比江苏第2。
思想上转变提升,突出产业导向和实绩实效
一是注重思想转变。全市开展外资
65
Apr.2022    Foreign lnvestment in China
FOREIGN lNVESTMENT IN CHINA
Apr.
外资企业
4  2022 指标数据与产业发展“头脑风暴”, 转变以往“唯数据论”、“捡到篮子里都是菜”的老路,在项目招引环节严把准入关口,注重审视项目质量够不够高、项目转化够不够实以及产业契合程度、贡献度等,在做好“选”的文章的同时,更加注重项目“性价比”,真正招引“既发光又发热”的项目。
二是强化考核引导。镇江市委、市政府先后印发“招大引强年”工作要点等,将项目招引列入高质量考核内容,突出对项目质态、签约项目落地率、开工列统率和实际投资额等投入性指标考核,成效明显。2021年,镇江市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开工列统率达到35.4%。
方向上聚焦重点,坚持总量和质效两手抓
一是产业上突出“四八链”等先
进制造业。紧扣“四八链”主导产业,坚持“什么缺补什么”、“什么短加什么”、“什么弱强什么”,聚焦头部企业开展精准招引,推动产业链协同配合、集聚发展。加快发展为制造业配套的现代服务业,为人口导入提
供产业支撑。近几年,镇江市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中“四八链”占比均在50%以上。
二是载体上注重发挥开发园区引资主阵地作用。聚焦开发园区空间布局优化和承载力提高,推动镇江新区等2个
国家级开发区和7个省级开发园区提档升级,积极探索代管托管、“一区多园”等模式,有序推进省级以下园区优化整合,大力发展中日汽车零部件产业园等国际合作园区。全市签约项目超5成落户开发园区,园区外资占比近六成。
三是方式上强调挖掘地区优势和渠道拓展。结合地区资源要素优势,大胆创新探索,积极挖掘和培育新增长点。民营经济发达的丹阳市引导企业通过跨国并购、上市等引进资本、技术和人才,天工集团新增投资多个项目。句容市发挥区位和生态资源优势,在优质工商业地产开发、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领域新引进一批外资。
行动上抢先抓早,注重精准施策和落地见效
一是推动存量增资扩股。结合年
度信息报告对企业未分配利润、资本公积金等梳理并建立企业库,通过市、区两级稳外资专项资金、企业全流程帮办服务等多举措,引导推动企业增资扩股。2021年,金东纸业、索尔维化学等50多家存量外资企业增资扩股,累计利用外资近5.5亿美元,占全市
总量的68%。
二是狠抓增量招引落地。镇江市构建“8+N”招商格局,突出日韩、欧美等外资企业相对集中的长三角、珠三角重点城市,组织专题招商活动100多场。搭建镇江招商地图信息系统开展“不见面”招商,创新开展产业链招商、中介招商和基金招商,镇江国际低碳大会等重大活动也嵌入招商元素,形成全市齐抓招商合力。2021年,镇江市新签约亿元以上外资项目43个,
总投资近40亿美元。
三是积极发展总部经济。加大江苏省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功能性机构政策宣讲,出台培育库企业扶持政策,全面走访做好政策解读和辅导,推动企业延伸产业链、做大规模。截至目前,镇江市共有3家省级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1家功能性机构,有9家企业纳入江苏省培育库。海昌隐形眼镜成为镇江市首家享受进口免税政策的外资研发中心。
四是大力优化营商环境。镇江市打造“镇合意”营商服务品牌,涵盖17个“硬指标”、90项“硬任务”,不断提高外商投资便利化水平。常态化组织“市长早餐会”,在“依法依规、合情合理、尽力而为”原则下,对企业提出的问题保证“桩桩有答复、件件有回应”,服务企业“加速跑”。镇江市组织的制造业“金山奖”、 镇江市“荣誉市民”等评选,近一半为外资企业及其高管,极大提升外商的投资信心。FIC
(作者系镇江市商务局外资处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