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周刊
2019/22  CHENGSHIZHOUKAN 37
关于道岔病害的原因分析和整治方案
徐 凯 成都工务段
摘要:对于普速线路,道岔是影响线路设备质量的重要薄弱环节之一。我车间管内普速正线线路普遍铺设的是P60-1/12单开道岔,下面以西环线成都西站成端正线通过两组典型道岔为例,对普速道岔养护和病害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整治方案。
关键词:道岔养护;病害原因;整治方案
一、概述
西环线成都西站成都端正线通过道岔:45#、53#单开道岔。道岔基本情况:P 60-1/12单开道岔、拼装岔心、AT 弹性尖轨、混凝土枕,道岔设计图号SC 330。
二、病害原因分析
西环线成都西站成都端正线通过的两组道岔因长期动态不良得不到有效整治;针对这一现状,车间组织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专题分析,确定主要是因现场问题和管理问题而造成[1]。
1.现场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从造成动态不良原因上分析,工区日常起道拨道改道作业检查质量不高,地锚螺栓松动折断、轨底大胶垫移出、联接零配件松动现象比较普遍。二是未加强道岔的单元化管理、专业修、立体修养护理念,相邻道岔及前后线路未作为整体考虑线路的水平、方向。三是从工区对动态不良处所的检查处理情况及多种小缺陷叠加造成晃车的现象分析,存在有检查项目不全、处理不彻底、作业标准不高、作业单打一等问题。
段仲仪2.管理上存在的问题。一是养护观念不到位。车间管理人员对工区的检查指导督促不到位、力度不够,现场作业卡控不到位,工班长责任心不强,现场作业方式单一,整修方法简单化,对存在的问题处理未进行全面分析,未综合整治,造成问题处理不彻底,设备动态质量不稳定。二是技术管理不到位。对于正线钢轨开断复焊接头未及时进行精细打磨,造成接头高差、线路空吊严重,线路高低不良,动态质量不高。三是车间对现场问题分析不彻底。特别是对动静态质量分析不高,对每一次动轨检车和静态检查结果未及时认真组织现场分析和查病害成因;同时未结合现场实际情况确定有效的整治方案,未给工区较好的作业指导。
三、确定整治方案
1.确定道岔整治范围。
原则上以一股道的通向为单元,含岔前岔后100m 的直线(包括渡线),如岔前(后)200米内与曲线或附带曲线相接,则至少需延伸涵盖缓和曲线,并进入圆曲线不少于20米。
(1)检查设备基本情况:①道床是否有翻浆、坍碴、道床板结、缺碴。②轨枕有无失效,间距是否符合要求,有无歪斜,暗吊(往往在转辙机及可动心轨部易形成暗吊)。
③联接零配件是否有缺少、失效,扣压力是否够,扣件是否有三道缝,转辙顶铁作用是否良好,轨下胶垫是否压溃、移出等。
(2)手工检查:
①对每个岔区单元进行逐枕检查轨距、水平,并书写在道心内轨枕上
②检查高低,用10m 弦长进行检查,即通过看道,确定打弦的起止点,拉出最大值,辙叉部分的检查必需纳入检查范围。
③检查方向,用10mm 弦长测量方向,并将数据书写在轨枕头上,同时对转辙、辙叉部分的检查必需纳入检查范围。
④轨面检查,通过目视高低、方向确定钢轨面是否存在硬弯或焊缝不良,确定后再用一米平直尺和塞尺进行作用边的测量[2]。
(3)数据分析,确定工作量:①通过检查数据,对照标准,对超保养值的必需进行处理。
②查看轨距、水平、高低顺坡是否符合标准。
③查看高低、方向是否存在叠加。④准确划撬标定。2.联接零配件整治。首先结合轨距、轨向处理联接零配件,以及对压溃胶垫的更换和移出胶垫的调整。
主要内容:补充缺少联接零配件,更换失效配件;改道处理轨距超限和轨距顺坡不良;消灭“三道缝”(轨距挡座与轨距块间,轨距块与钢轨轨底板边缘间,轨距块与垫板间);调整扣压力;消除小方向;调整尖轨、可动心轨顶铁,使其贴靠(保证缝在0.5-0mm 之间),同时在常态下,保持顶铁不能受力;配合电务将尖轨、可动心轨调整密贴。
3.焊缝打磨。(1)打磨前,要“远趴近量”,认真核实需打磨处所的轨枕是否平顺,是否取了水平胶垫,需对打磨处所前后5米进行综合处理后,再对焊缝进行测量,确认是否需要打磨机打磨量。
(2)如遇打磨量较大(超过0.5mm),先用仿形打磨机,后再用精磨机进行打磨。
(3)焊缝打磨后,该打磨处不得低于轨面,即其测量值不得小于零。
4.起道拨道作业。(1)起道捣固作业:
①起道要顺列车运行方向进行,在岔区要先起辙叉部位的直股,对水平时起曲股等作业,严禁直接起岔心。
②在查看曲股水平时,首先要满足直股水平,然后再起导曲、转辙部分。
③起道机严禁放在绝缘接头、焊缝处,至少要相隔1根轨枕。(2)拨道作业:
①顺列车运行方向逐组进行拨道。对直线拨道大于10mm 时,可敷道2mm;道岔可敷道3mm,松开起拨道器后差值要控制在±3mm 以内。
②进入道岔,先拨辙叉部分,同时在辙叉拨道作业时,起拨道器应放置在对应位置的直、曲股上。
(3)起、拨道完成以后,再次使用弦绳测量高低、方向。5.改道作业。(1)道岔改道应以直股的外股、导曲线上股为基本股。改道前要首先改正直股标准股。
(2)按标准检查直股轨距,划出改道撬,改好直股轨距;(3)逐点检查导曲线支距,并改正不良支距;总之,在道岔日常养护维修上,要转变传统养修理念,同时提高检测手段和改进作业方式,牢固树立“道岔立体修、专业修和单元化管理养护维修”的理念,加强作业后的质量控制,
并不断归纳总结[3]
参考文献:
[1]董彦录.60kg/m 钢轨12号可动心单开道岔短心轨病害分析及整治措施[J].铁道建筑,2013(5):148-151.
[2]冯世彪.提速道岔常见病害的原因分析及整治[J].铁道建筑,2008(9):85-86.
[3]宋传懿.铁路提速道岔病害原因分析与整治[J].科技成果纵横,2011(3):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