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赞赞
二十四节气为时间点,推行季节养生方法 雨水篇:雨水到,多水少油脾胃笑 2010-02-19 衣:雨水季节,天气变化不定,是全年寒潮过程出现最多的时节之一,切记保暖防寒,防治倒春寒。 食:饮食应以新鲜蔬菜和多汁水果为主,少食羊肉、狗肉等温热食物,北方以粥为佳,南方则宜多喝汤水。 住:居室内应及时除尘通风,精神上应注意静心寡欲,劳逸结合,以养元气。 行:适当做户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以改善心肺功能,使身体适应春季多变的气候。 惊蛰篇:惊蛰过了暖和,流行病预防多做 2010-03-05 衣:天气逐渐暖和,依然应该注意“春捂”,避免骤减衣服后着凉感冒;南方应注意保持衣服干燥。 食:饮食应清温平淡,多食用新鲜蔬菜及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可适当吃梨、大蒜,尽量不吃油腻生冷。 住:夜卧早起,不要过分劳累,注意休息,增强自身抵抗力。 行:保持心情舒畅,可多进行散步、爬山、郊游等轻松的锻炼。 春分篇:春分天气变化多,防寒怯湿意平和 2010-03-21 衣:穿衣要注意“勿极寒,勿太热”,注意下肢及脚部保暖,如有微微汗出则最好。 食:此时肝气旺,肾气微,故在饮食方面要少食酸,多食胡椒、蒜、葱等辛味食物,同时,也要注意健脾怯湿。 住:应该尽量做到定时睡眠、定量用餐,可多晒太阳,以利怯散寒邪。做到心平气和,切忌大喜大悲、情绪波动 剧烈而不利于肝气疏泄。 行:此时仍然是郊游踏青的好时节,可在风和日丽的时侯与好友结伴郊游,增广见闻,以利于肝气的疏泄。 清明篇:清明时节雨纷纷,保暖防潮怯湿邪 2010-04-05 衣:清明开始逐渐多雨,切记保持衣物干燥,保护自己的关节处不受湿邪。 食:此时肾气渐弱,心气渐起。应注意少吃“梅雨季节是什么时间发”物,煲一些怯湿汤水,可吃五谷养生粥。 住:切忌久住湿地,阳光充足时应走出户外多晒太阳,以怯除湿气。此时易犯春困,可通过午睡来有效缓解 春困症状,切忌早上贪睡。 行:应多进行缓慢、轻松的户外运动。也可偶尔在户外大声喊唱,以利体内阳气生发。 谷雨篇:春去健脾胃,补身备夏来 2010-04-20 衣:早晚仍会时冷时热,早出晚归的人尤应注意及时增减衣服,保护自己不受湿寒。 食:此时脾胃处于旺盛时期,正是补身的大好时机。但补不宜过,应适当食用一些补血益气功效的食物,如: 草菇豆腐羹等养血润燥的膳食,为夏天的到来补好基础。 住:北方空气更加干燥。此时养生要注意休息,避免过渡疲劳,保证睡眠,以避免上火。 行:此时枝头鲜花盛放,柳絮飞扬,可和家人亲友外出赏花,但过敏体质的人应防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等。 立夏篇:夏日养心阳,低脂低盐糖 2010-05-05 衣:气温上升,衣单被薄,即使体健之人也要谨防外感,不可因天热冒然脱衣。 食:以养阳为主要原则,清晨可食葱头少许,以畅通气血。膳食应以低脂、低盐为主,可多吃蔬菜,以及樱桃 等当季水果,增强心脏功能。 住:立夏之季,情宜开怀,安闲自乐,切忌暴喜伤心。 行:此时户外樱桃、杏、李等水果成熟,周末可和家人去户外采摘当季水果,并适当晒太阳以升发阳气,但切忌 不可运动过量,多汗使阳气受损。 小满篇:小满麦初熟,清热护皮肤 2010-05-21 衣:衣物应选纯棉质地和浅衣服为好,既可防止吸热过多,又可透气,避免湿气郁积。 食:小满前后是皮肤病的高发期,饮食均宜以清爽清淡的素食为主,常吃具有清利湿热作用的食物,如绿豆、 冬瓜;同时应多饮水,以温开水为好。 住:切忌贪凉卧睡,尽量避开潮湿环境,以免外感湿邪,引发风湿、湿性皮肤病等疾病。 行:此时小麦初熟,一片初夏景象。可在早晚天气较凉时适当运动,如散步、做操、打太极拳,注意不要被雨淋。 芒种篇:麦收赛龙舟,补水加午休 2010-06-06 衣:芒种过后,午时天热,人易出汗,衣衫应勤洗勤换。 食:气候开始炎热,宜食轻清甜淡之物。同时,应注意补充水分,多喝水。 住:昼长夜短,可通过午休恢复精神。常洗澡以利“阳热”发泄,但出汗时忌立即洗澡。 行:晚睡早起,适当地接受阳光照射,以顺应旺盛的阳气,端午节可和家人朋友一起看龙舟赛,使阳气得以 宣畅通泄。 小暑篇:小暑收梅雨,消暑待三伏 2010-07-07
大暑篇:大暑三伏天,解暑养为先 2010-07-23
白露篇:白露棉桃笑,润肺过秋燥 2010-09-08
中秋时节话养生 2010-09-20 中秋节是在秋季,也是万物成熟的季节,随着气温逐渐转凉,万物也随着寒气而逐渐萧条,此时早晚温差大,最需要保养,在五行学说中秋属金,主敛肃,应于肺,因应秋天的肃杀之气,易脱水,情绪也容易受压抑,因此,秋季养生应依据“万物秋收,肺气金旺”的特。 在保养身体上应注意下列几点: 1、饮食: 秋季气候稍凉,空气中普遍缺乏水气,食养应以妨燥摄阴,滋肾润肺,在饮食上,以少量椒、葱、韭菜、蒜等辛散食物,配合芝麻、糯米、蜂蜜、甘蔗、菠菜、白木耳、梨、鸭肉、乳品等柔润食品。至于老人,还可以多吃一些米粥来益胃生津。 2、起居:多喝水、早睡早起 秋天的气候干燥,很易感到口干舌燥,皮肤水分也易流失。所以要特别注意水份的补充,多喝水、多吃含胶质与水份的水果,避免太激烈的运动。并应早睡早起可降低血栓形成的机率,进而预防心血管疾病。 3、预防秋季感冒:应避免过度蒸发食物 秋初暑气由盛而降,朝凉夜热,日夜温差变化大,到了十月左右,暑气渐退,但逢秋老虎发威时,天气又闷又热,这种凉热不定的天候,最容易感冒。 下列有几个食疗应可以预防感冒: (1) 生青杨桃五个榨汁,加入一钱人参粉共服。 (2) 酸杨桃切片,加点盐,可防感冒声哑、喉咙病痛。 (3) 香蕉一条,加柠檬数片及砂糖,腌半小时后时用。 4、药养:以养肺、补气、滋阴为主 药养重点放在滋补津液方面,平时可服用人参、沙参、麦冬、百合、冬虫夏草、核桃仁、杏仁、川贝、澎大海等益气滋阴、宣肺化痰的中药来保养。若容易发燥病,则用生地、百合、党参、麦冬、甘草来预防。 秋季养生仍请培养乐观的情绪,静想收获累累硕果的喜悦,或以哲人眼光判断自然季节交替所表现的春秋凉,保持内心宁静,收神敛气,为阳气潜藏作好准备。 除日常生活调摄外,还要进行耐寒锻炼,增强机体适应多变气候的能力。 配合季节的养生法,也将让你达到开运的效果。 秋分篇:秋分平寒暑,阳收阴平补 2010-09-23 霜降篇:霜降金菊开,秋补正当时 2010-10-23
立冬篇:立冬进补,养阴敛阳 2010-11-07
小雪篇:小雪需保暖,防寒多晒背 2010-11-24
| ||||||||||||||||||||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