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银川市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部编版基础知识过关卷
学校:_______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 考号:__________
(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
总分栏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
得分
评卷人得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骆驼刺是一种常见的沙漠植物,神奇之处在于其地面部分通常在25~40厘米高,但地下的根系却长达十几米甚至二十米深(如图),影响该植物形态结构的因素是(  )
A.温度B.土壤C.水分D.氧气
2.
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
A.会弹钢琴的机器人B.慢慢长大的钟乳石C.堆叠在树下的枯叶D.长在馒头上的“白毛”
3.
在稻田中,下列属于非生物因素的是(  )。
A.杂草B.阳光C.昆虫D.青蛙
4.
“芳林新叶催陈叶”说明植物(      )
A.能进行呼吸B.需要营养C.能进行新陈代谢D.能生殖
5.
“鱼菜共生”养殖体系实现了“养鱼不换水,种菜不施肥”的目的。原因是该生态系统中的某类生物,能将水中排泄物等分解成无机物供植物重新利用。该类生物属于此生态系统的(  )
A.分解者B.生产者
C.消费者D.非生物部分
6.
许多成语或谚语中蕴含着一定的生物学道理。以下成语或谚语与影响因素对应合理的是()
选项成语或谚语影响因素
A春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温度
B橘生淮南则为橘,生在淮北则为枳光照
C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气候
D冬春雨水贵如油,莫让一滴白白流水分
A.A B.B C.C D.D
7.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描述的是()
A.竞争B.捕食C.合作D.寄生
8.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
A.海洋生态系统B.森林生态系统C.生物圈D.水圈
9.
我们在《动物世界》的节目里,可以看到一个现象,极地狐比大耳狐的耳朵要小,原因(  )
A.不易被敌害发现B.使听觉更为灵敏
C.适应北极寒冷的气候D.便于奔跑
10.
羚羊发现敌害后迅速奔跑,与下列哪一个生理现象相同(    )
A.植物进行光合作用B.蘑菇由小长大梅雨季节是什么时间
C.人手被针刺后缩回D.幼鳄破壳而出
11.
下列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
A.枯叶随风飘落B.生石花开花
C.钟乳石长大D.人工智能程序下棋
12.
按照生活环境对下列调查到的生物进行归类,属于水生生物的是
①虾②羊③玉米④海带⑤麻雀⑥鲤鱼⑦鹿
A.①②③B.④⑤⑥C.⑥④⑦D.①④⑥
13.
枯草杆菌在生态系统中属于()
A.生产者B.分解者C.消费者D.生产者和分解者
14.
生活在荒漠中的骆驼,体温升高到46℃时才会出汗,这说明生物具有什么特征()
A.影响环境B.适应环境C.改变环境D.不断进化
15.
如图是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两个完全独立的过程
B.图中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构成一条食物链
C.不需要无机环境,在生物落中就能完成碳循环
D.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单向的、逐级减少的
16.
食物链的起点一般是
A.真菌B.绿植物C.食草动物D.肉食动物
17.
观察是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之一。朱自清观察到春天小草的变化,写下了“小草偷偷地从土地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的文
字。这句话主要体现了小草能(  )
A.吸收有机物B.生长发育
C.进行呼吸D.排出废物
18.
下列各项中属于生产者的是()
A.草履虫B.细菌C.蘑菇D.水藻
19.
如图是某生态系统几种生物关系示意图,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生物是(  )
A.①B.②C.③D.④
20.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一般情况下,稳定的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将保持不变
B.湿地生态系统被称为“地球之肾”
C.森林生态系统被称为“地球之肺”
D.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21.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
A.机器人能吟诗作画B.春天杨柳发芽
C.蝴蝶翩翩起舞D.蜻蜓点水
22.
图为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示意图,请据图回答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是(  )
A.草B.兔C.鹰D.蛇
23.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该诗句描述了生物的哪一生命现象()
A.生物能够由小长大B.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C.生物能够繁殖后代D.生物能够呼吸
24.
跳舞草的叶能随温度、光照的变化旋转舞动,该实例说明生物能够(  )
A.吸收氧气B.遗传和变异
C.生长和繁殖D.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25.
“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萝卜能消食化热,去邪热气,还能清热生津止渴,可用于热病口渴或消渴多饮,
可防止胆石形成,在《本草纲目》和《新修本草》中都有记载。最常见的白萝卜的地上部分是绿,地下部分是白,造成这种差异的生态因素主要是(  )
A.水分B.温度C.空气D.阳光
26.
下列诗句或成语中,不包含生殖现象的是(  )
A.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B.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春燕啄春泥
C.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D.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27.
分析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此图表示生态系统的组成B.图中的生物构成了食物网
C.图中有5条食物链D.青菜和菜青虫之间是竞争关系
28.
紫菜能在海水中生活,却无法生活在淡水中,这说明()
A.生物能影响一切环境B.生物不能适应环境
C.生物不能影响环境D.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
29.
如图是某个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A、B、C、D、E分别表示不同的生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A、D是生产者
B.图中共有5条食物链
C.有毒物质在C体内积累最多
D.C与E之间只有捕食关系
30.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A.森林生态系统B.生物圈C.海洋生态系统D.整个地球
评卷人得分
二、非选择题(除标注外,每空2分,共40分)
1.
梅雨季节,保存不当的食品和衣物表面很容易发霉,这是空气中的霉菌孢子在食品和衣物表面大量繁殖导致的。霉菌的生活受
(1)通过A与B这一对照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
(2)为了探究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小华设计的C组实验与B组实验形成对照,C组中的①、②的条件分别
是_______和________。
(3)通过小华的实验,请你说出防止食品发霉的方法_____、____。
2.
光伏发电是一种减缓气候变化,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措施,塔拉滩原来是风沙肆虐的半荒漠化地区,如今已建成全球最大的光伏电站,成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例。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青海塔拉滩光伏发电园区图
(1)半荒漠化地区动植物种类稀少,生态系统的_______调节能力弱,影响该地生物生活和分布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有_______。
(2)安装光伏后,清洁光伏板的水滋润了干涸的土壤,杂草开始肆意生长,影响光伏发电,于是工作人员让羊进入发电站,以“吃草”代替人工除草,被称为光伏羊。羊在生态系统中属于_______,排出的粪便会被_______分解成无机物被植物吸收利用。
(3)该荒漠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是_______。
(4)为防止过度放牧引起草场退化,实现生态,经济的双赢,下列做法不合适的是_______。
A.分时段放牧
B.持续投放更多的羊
C.分区域放牧
D.调整光伏板高度以适合羊的活动
3.
______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它的范围包括______的底部、______的全部和______的表面。
4.
生物圈是指大气圈的底部、__________的大部和岩石圈的__________。
5.
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尝试制作一个能较长时间维持平衡的生态瓶:透明玻璃瓶内依次加入河泥、清水、水生植物、小鱼(肉食性)、小虾(草食性),密封并置于散射光下。该小组绘制了生态瓶中碳循环示意图。请利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生态瓶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从生物成分上分析,加入河泥的目的是为了增加______。
(2)写出该生态瓶中的食物链:______。(用题干中文字表示)
(3)如图为该小组绘制的生态瓶中碳循环模式图,当d通过______从e中获取碳的速率与_______(用图中字母表示)的呼吸作用释放碳的速率大致相等时,该生态瓶可以较长时间维持动态平衡。
(4)虽然环境条件适宜,但该生态瓶只维持了25天,从最主要的原因是生物成分相对简单,______能力弱。请为该生态瓶提出改进建议:______。
6.
我市某学校为营造良好学习环境,校园内种植了许多花草树木,各班也有了自己的实践基地。同学们定期给花草树木浇水、施肥、治虫和清除杂草。夏天,给新移栽的苗木遮阴:冬天,将部分花木搬进温暖的花棚。结合所学,回答下列问题。
(1)校园内影响花草树木生活的生态因素有两类。水、肥、阳光和温度属于______因素;虫、杂草属于______因素;清除杂草有利于花草树木更好地生长,说明杂草与种植的花草树木存在着______关系。
(2)夏天,给新移栽的苗木遮阴;冬天,将部分花木搬进温暖的花棚。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______。
(3)“夏密树繁叶,遮天蔽口,清风习习”是生物______环境的真实写照。同学们会在高大的树木下乘凉读书。
(4)经分析、研究发现,现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______和生活方式。这种适应是普通存在的。
(5)如果不及时给花草树木浇水和施肥,则会生长缓慢、植株矮小,这体现了生物的哪一特征?______。
7.
下图是小明做的生物笔记,你能对其作出合理的解释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