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制品加工考试:豆制品加工题库二
1、问答题(江南博哥)豆腐乳生产中为什么要添加食盐?
本题答案:食盐是腐乳生产不可缺少的辅料之一。加食盐腌制的目的是: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食盐是腐乳生产不可缺少的辅料之一。加食盐腌制的目的是:既能调味(咸味),又能在发酵过程以及成品贮存中起抑菌防腐作用。食盐使毛坯内渗透盐分,析出水分,坯身收缩,坯体变硬;经腌制,咸坯的水分由白坯的73%下降为56%左右。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粗盐中含有卤汁和其他杂质,其中氯化镁含量较低为好,因为它的存在,可能与腐乳汁中形成腐乳白点和无结晶物有关。因而生产中要求应用精盐或碘盐。
2、问答题 怎样对素制品进行良好的包装?
本题答案:有条件的生产厂家要采用阻气(氧气)、阻水、阻光,耐热的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有条件的生产厂家要采用阻气(氧气)、阻水、阻光,耐热的复合包装袋进行真空包装,并配合一定的蒸汽灭菌(如115℃、20min~30min),可有效延长贮存期。铁系脱氧剂配合充氮包装并
在低温4℃左右下贮存,也是豆制品比较理想的包装贮存方法,不仅方法简便、食用安全性高,而且可使保存期高达l0d左右,有利于生产和销售。
3、问答题 生产大豆发酵饮料过程中脂肪为什么有时会上浮?应该采取何种措施预防?
本题答案:如果生产过程中均质处理操作不当,就会导致制品表面浮出一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如果生产过程中均质处理操作不当,就会导致制品表面浮出一层脂肪层,影响产品的外观和口感。为了防止脂肪上浮,应提高均质压力或均质温度,必要时可先添加酯化度高的稳定剂(如海藻酸丙二醇酯)和乳化剂(卵磷脂、蔗糖酯、单甘酯等),然后再进行均质。
4、问答题 豆腥味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本题答案:对于豆腥味的产生,现在已经有比较明确的认识,大豆在空气中破碎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对于豆腥味的产生,现在已经有比较明确的认识,大豆在空气中破碎以后,由于脂肪氧化酶的催化作用,豆油中的多不饱和脂肪酸被氧化成脂肪酸的氢过氧化物,这种氢过氧化物很不稳定,一经形成便很快分解生成某些醛、醇、酮等低分子化合物,这些物质具有明显的豆腥味。可见钝化脂肪氧化酶是
消除豆腥味的关键。由于脂肪氧化酶较多地集中在豆皮中,所以脱皮是必要的工艺。再通过浸泡,及灭酶工序即可彻底钝化脂肪氧化酶。
5、问答题 制作大酱时对面粉有什么要求?
本题答案:面粉分为特别粉、标准粉和普通粉。制酱用的面粉一般为标准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面粉分为特别粉、标准粉和普通粉。制酱用的面粉一般为标准粉,面粉在多湿而高温的季节,特别是在梅雨季节很容易变质,面粉中脂肪分解会产生一种不易接受的气味,糖类发酵后就会带有酸性,或麸质变化而失去弹力及黏性,严重时甚至发生虫害。变质的面粉对酱类的质量都有不良影响,因而在贮藏期间必须注意妥善保管。凡是含淀粉而又无毒无怪味的谷物,例如玉米、甘薯、碎米、小米等均可作为酱类生产的淀粉质原料。制酱用的面粉通常使用标准粉。
6、问答题 低盐固态发酵酱油生产过程中常见化学性危害的来源?
本题答案:主要来自大豆和小麦生长与贮藏期间所使用的杀菌剂、杀虫剂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主要来自大豆和小麦生长与贮藏期间所使用的杀菌剂、杀虫剂等农药残留或使用原料豆
粕、麸皮可能有部分霉变、生虫、夹杂物、农药残留超标;豆粕、麸皮蒸熟时间过短或温度过低,而导致蛋白质变性不够,不利于酶的分解、淀粉糊化,原料上的杂菌不易被杀灭;蒸熟后冷却、散凉时间过长易使蛋白质出现腐败现象,产生对人体健康有害物质;种曲质量、接种温度和数量、均匀度可能影响产品的卫生质量;
制曲和发酵过程中的杂菌危害、黄曲霉可能造成的危害和成品酱油中超标微生物危害等;生产过程中使用食品添加剂(如苯甲酸钠,山梨酸钾)、清洁、消毒剂(洗洁精、二氧化氯)等;加工所需食盐、焦糖素的质量可能影响产品的卫生质量;设备、容器、管道最好用不锈钢等防腐材料;包装材料不符合卫生要求可引起化学性污染。
7、问答题 煮浆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本题答案:煮浆前要按照需要加入不同比例的水将豆浆的浓度调整好,一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煮浆前要按照需要加入不同比例的水将豆浆的浓度调整好,一般来说,加水量越多,豆浆浓度降低,豆腐的得率就越高,但如果豆浆浓度过低,凝胶网络的结构不够完善,凝固后的豆腐水分离析速度加快,黄浆水增多,豆腐中的糖分流失增加导致豆腐的得率反而下降。煮浆应控制温度在95℃~100℃,时间为7min以上。
8、问答题 怎样对中性油进行干燥?
本题答案:经离心分离机分离出的油中仍含有一定的水分,必须再通过真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经离心分离机分离出的油中仍含有一定的水分,必须再通过真空干燥塔脱水干燥后,才能进入脱程序。干燥时进料流量稳定,油温保持在85℃~90℃,塔内残压保持在54MPa左右。
9、问答题 若按原料种类与微生物种类不同豆豉可分为哪几类?
梅雨季节是什么时间本题答案:以微生物种类不同豆豉可分为毛霉型豆豉、细菌型豆豉、根霉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以微生物种类不同豆豉可分为毛霉型豆豉、细菌型豆豉、根霉型豆豉。以原料的不同,豆豉可分为黑豆豆豉,黄豆豆豉。
10、问答题 防止豆腐乳杂菌污染的综合性措施有哪些?
本题答案:①保持发酵室和木格(笼)的卫生。发酵容器的反复使用,难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①保持发酵室和木格(笼)的卫生。发酵容器的反复使用,难免在边角缝隙处粘贴不洁
污染物,容易招致杂菌繁殖,如不经常清洗、消毒杀菌,杂菌愈来愈多,致使杂菌占优势,发酵失败。因此,发酵室及工具清洁卫生极为重要。
发酵室有效的杀菌方法包括甲醛熏蒸法和硫磺甲醛熏蒸法:按甲醛15mL/m空间的量,置发酵室中的搪瓷器中,加热至甲醛蒸发完毕,密封20h~24h,然后开门窗除味或用氨水中和除味。硫磺熏蒸法:按硫磺25g/m3置旧锅中,点火燃烧尽,密封20h~24h,硫磺熏蒸应保持室内的大湿度,否则无效。在消毒时,也不能长期使用一种消毒剂,应交替使用硫磺和甲醛,防止杂菌产生耐药性。
②发酵容器消毒。在清洗的基础上,用2%漂白粉液消毒。晴天可将洗净的容器于阳光下晾晒一天。
③前期发酵要专人管理良好环境。及时翻格(笼),调温,保持一定温度等工作,为毛霉生长创造条件。
④入发酵室前豆腐坯必须降温到30℃以下,接种时腐坯的5个面应均匀接种不留空白。
⑤毛霉菌种要纯且新鲜,选菌丝生长旺盛,孢子多的菌种。孢子悬液pH值调至4~4.7。
11、问答题 为何生产大酱有时会有臭味?怎样来消除?
本题答案:生大豆酱有许多菌类及酶类,特别是酵母菌容易产生倒发而引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生大豆酱有许多菌类及酶类,特别是酵母菌容易产生倒发而引起腐败,如果保存不当,就会引起大酱变质而引起臭味。在生产中可以采用加热的主要目的是为杀菌防腐、增进泽、调和味道、除去臭霉味、增加香气。一般加热灭菌的温度以65℃~70℃为宜,时间不宜过长。生大豆酱经过加热后,能使香气醇厚而柔和,醛类、酚类等香气成分显著增加。
12、问答题 怎样对大豆油脂进行脱处理?
本题答案:豆油中常含有胡萝卜素、叶黄素和叶绿素等呈物质,这些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豆油中常含有胡萝卜素、叶黄素和叶绿素等呈物质,这些素虽然在脱胶和脱酸过程中除去一部分,但是绝大部分仍留在油中使得产品具有一定的颜,要想除去这些素,必须经过脱工序。油脂的脱方法较多,现主要用活性漂土吸附油脂中的素及其他杂质,使油脂变为无或浅。
13、问答题 湿热浸提法和加热冷冻法生产大豆浓缩蛋白有何优缺点?
本题答案:湿热浸提法生产的大豆浓缩蛋白,由于加热处理过程中,有少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湿热浸提法生产的大豆浓缩蛋白,由于加热处理过程中,有少量糖与蛋白质反应,生成
一些呈、呈味物质,产品泽深、异味大,且由于蛋白质发生了不可逆的热变性部分功能特性丧失,使其用途受到一定的限制。加热冷冻的方法虽然比蒸汽直接处理的方法能少生成一些呈,呈味物质,但产品得率低,蛋白质损失大。
14、问答题 大豆的浸泡有何要求?
本题答案:大豆浸泡时的容器应是大豆体积的3~4倍,水温对浸泡的影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大豆浸泡时的容器应是大豆体积的3~4倍,水温对浸泡的影响最大,一般水温为5℃时浸泡24h,10℃时浸泡18h,18℃时浸泡12h,27℃浸泡8h。注意浸泡大豆的温度不宜过高,否则不但大豆自身的呼吸加快,消耗一部分籽实的营养成分,且有利于微生物繁殖,导致腐败。大豆的浸泡程度应因季节而异,夏季可泡至九成,冬季则需泡到十成,浸泡后以大豆表明光滑、无皱皮、豆皮轻易不脱落,手感有劲为原则。
最简单的判断方法是把浸泡后的大豆分成两瓣,以豆瓣内表面基本呈平面,略有塌坑,手指掐之易断,端面以浸透不留硬心(白)为宜。浸泡大豆的用水量一般为大豆的2~3倍,以保证大豆充分吸水,水少则大豆易吸水不足,水多浪费大。浸泡水中加入少量的碳酸氢钠,使浸泡水处于微碱性条件下,有助于磨浆后加水抽提大豆蛋白质等营养成分,提高出浆率,改善豆制品的风味。
15、问答题 豆乳粉主要分为哪几类?
本题答案:豆乳粉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1)淡豆乳粉以大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豆乳粉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1)淡豆乳粉以大豆为原料不添加任何添加物制成的产品即淡豆乳粉。这类产品作为改善肉类制品弹性和泽,并提高其保水性的食品添加剂而主要用于肉类加工,另外淡豆乳粉主要作为一种工业原料,也可作为营养补充食品用于某些特殊要求的病人。
(2)甜豆乳粉以大豆为主要原科,添加30%~70%的白砂糖和少量饴糖制成的产品即为甜豆乳粉。
(3)花豆乳粉在甜豆乳粉中添加适量的巧克力、咖啡、麦芽、水果汁、果酱、蔬菜、植物油、盐等成分得到的产品即是花豆乳粉。
(4)强化豆乳粉在甜豆乳粉的基础上添加维生素、微量元素和矿物盐等营养强化剂制成的产品即为强化豆乳粉。
(5)冰淇淋豆乳粉在花豆乳粉的基础上添加脂肪粉、乳化剂、稳定剂和赋香剂而制成的产品。
(6)混合豆乳粉由豆乳、牛乳、白砂糖和饴糖按一定比例制成的产品。亦可在此基础上添加适量韵精炼植物油、维生素、矿物质盐和微量元素制成适合于婴儿的婴儿奶粉,也可制成用于孕妇或中老年人的牛乳豆乳粉。
16、问答题 豆粉生产中加糖主要有哪几种方式?
本题答案:加糖的方式有以下3种:①将白砂糖直接加到豆乳中一起加热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加糖的方式有以下3种:①将白砂糖直接加到豆乳中一起加热杀菌;②将白砂糖粉碎后于分装前与豆粉混合;③先在豆乳中添加一部分白砂糖,杀菌、浓缩、干燥后,于包装前再混合其余的糖分。
第一种方法操作简便,但糖的加入易使微生物和酶类产生耐热性,影响杀菌和灭酶效果。另外,由于白砂糖有热熔性,在喷雾干燥塔中流动性差,容易粘壁和形成团块,所以宜采用第二种或第三种方法。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