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人教新课标六年级语文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
考试试卷
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
学校:______ 姓名:______ 班级:______ 考号:______
总分栏
题号
总分
得分
评卷人
得 分
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
梅雨季节是什么时间
1、
下列各项中,对诗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山中杂诗》中“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两句使人想到山中屋宇所处地势的高峻,而且在写景中已暗示了诗人的山居之乐,他的恬淡超然的心境也于此可见。
B. 《逢入京使》中“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两句既能表现出诗人对故园的思念,同时也表现了他开阔豪迈的胸襟。
C. 《论诗》“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反映了作者诗歌创作贵在创新的主张,他认为好的诗歌随时代不断发展,诗人的创作也应该求新求变。
D. 《约客》中“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写出了江南梅雨季节的乡村景,烘托出梅雨时节乡村夜晚的恬静和谐气氛,衬托了诗人心情的平静。
2、下列关于名著阅读、文学及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柳宗元,唐代文学家,和韩愈一同倡导古文运动,并称“韩柳”。
B. 鲁迅《社戏》里提到的“老生”,是戏曲行当之一,扮演老年女子。
C. 《礼记》是战国至秦汉间道家论著的汇编,相传是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
D. 《儒林外史》刻画了众多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如“吝啬鬼”严监生、不慕荣利的范进等。
3、下列句子中应填入的关联词恰当的一项是(  ) 
 第一小组设计的活动方案_________得到了同学们的一致赞同,_________得到了所有任课老师的赞同,_________这个活动方案是切实可行的。
A. 不是______而是______那么
B. 既然______而且______所以
C. 不是______就是______因而
D. 不但______而且______因为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尾搐入 两股 间两股:屁股。
B. 许多美的人和美的事,错综起来像一天 云锦 云锦:朝霞,彩云。
C. 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许多年轻父母经常 唱对台戏 唱对台戏:比喻同演一台戏,合作很愉快。
5、下列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 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是太平淡无味了么?
B. 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树银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从墙上窥着行人,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
C. 古人诗云:“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愁”。
D. 雪映进窗来,香气直透毫端。人也似乎轻灵的多,不那么浑浊笨拙了。
6、下列名句中,能用来形容“狼牙山五壮士”的一项是(  )
A.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B.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C. 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
D.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评卷人
得 分
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
7、给下列词语注音。 
 ________ 
 羡慕 爱惜
8、《长城赞》是一副____, 一副全面赞美____的长联,是对联的珍品。
9、形近字组词。 
 峨____ 弦____ 谓____ 泰____ 
 娥____ 眩____ 渭____ 秦____
10、读课文《汤姆·索亚历险记》解释下列词语在句子里的含义。 
 那个衣衫褴褛的人的尸体最后在渡船码头附近。 
 褴褛:____
11、给下面的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
强______
缝______
咽______
嚼______
评卷人
得 分
三、默写(共6题,共12分)
12、
古诗词默写。 
 (1)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______ , ______ 。 
 (2) ______ ; ______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3)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______ , ______ 。 
 (4)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______ , ______ 。 
 (5)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______ , ______ 。 
 (6)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______ , ______ 。 
 (7)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______ , ______ 。 
 (8)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______ , ______ 。 
 (9)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______ , ______ 。 
 (10)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______ , ______ 。
13、默写《四时田园杂兴》。 
 ____ 
 ____ 
 ____ 
 ____
14、默写《送元二使安西》 
 ________________
15、默写《观书有感》 
 ________________
16、默写《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________________
17、
默写填空
①《木兰诗》中描写战地寒冷,战斗生活艰苦的句子是:____
②《木兰诗》中描写木兰功勋卓著的句子是:____
③ 富贵而知好礼,则不骄不淫;____
____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____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评卷人
得 分
四、文言文阅读(共2题,共10分)
18、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为学》(节选)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 
  富者曰:“子何恃而往?” 
  曰:“吾一瓶一钵足矣。” 
  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 
  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1)上述选文的作者是______(朝代)的______(人名)。 
 (2)下列加点字“之”的含义及用法与其他不同的一项是______ 
 A.何不试之以足?《郑人买履》 
 B.数人饮之不足《画蛇添足》 
 C.人之立志《为学》 
 D.下车引之《陈太丘与友期》 
 (3)作者通过贫富二僧的故事教育子侄们______。
19、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本文选自《 ______ 》。 
 (2)解释下列加点字。 
 ①引: ______ ②顾: ______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4)文中“尊君”与“家君”指的都是 ______ ;但称呼不同是因为 ______ 
 (5)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 ______ 
 A;故事主要通过人物对话展开;情节一波三折。 
 B;“下车引之”一句体现了友人的粗鲁无礼。 
 C;“待君久不至”句中流露出对友人失约的反感。 
 D、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为人处世,应该讲礼守信。
评卷人
得 分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3分)
20、
给春天让条道
陈绍龙
(1)风大,却是吹面不寒,抬眼,有几只芽茎也似的风筝探向空中,顿觉,春已至。
(2)虽说心悦,却不免埋怨起来:这里是你们放风筝的地方么?
(3)这是郊外的一片山坡地,开阔,路宽,行人少,因其地处偏僻,市里在路边树了一块 “驾驶基地”的牌子,有几家驾校的学员在这里试驾,学车。车大多很慢,但有的“霸道”得很,也有的作蛇游状,好在路上极少有人,并无大碍。就是有行人了或是有其他的车了,也大多会让着我们的,人们知道我们都是初学者。车一律是黄牌照,教练车,内行人一看,知道是在警示你:离我远点。
(4)这样的时刻有两个孩子在路上放风筝是很危险的事情。
(5)加档,减档,踩离合,教练训斥声仍在耳边,一时让我们放松地停下来当然乐意得很。循着教练的目光,摇下车窗,看到天上有一只风筝!一时很静,细听,风筝还发出了“呜呜”的响声。这是一只装了竹哨的风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