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宝玉生卒之谜
—— 为什么说宝玉生于药王节
(贾宝玉的生卒年月多年来一直存在争议;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前所论,小说《红楼梦》隐藏并暗示了贾宝玉真实的出生年份是1706年(康熙四十五年丙戌),这个年份也就是贾宝玉和甄宝玉共同的原型人物、小说真正作者曹頫的出生年份。那么,贾宝玉究竟生于哪一月哪一天呢?小说是不是隐藏并暗分享
陈林 6月5日 11:12
示了曹頫确切的生日?
熟悉《红楼梦》的读者都知道,小说并没有明确写出贾宝玉或甄宝玉的生日,以至于贾宝玉的生日成了“红学史”上的一桩悬案,聚讼纷纭,莫衷一是。对于小说中的其他重要人物,作者则明确地写出了出生的月份和日期,例如:
第2回:元春生日是“正月初一”;
第22回:薛宝钗生日是“正月二十一日”;
第26回:薛蟠生日是“五月初三日”;
第42回:巧生日是“七月初七日”;
第43回:王熙凤生日是“九月初二日”;
第62回:林黛玉和袭人的生日都是“二月十二日”,王夫人生日是“三月初一日”,贾琏生日是“三月初九日”;
第70回:探春生日是“三月初三日”;
第71回:贾母生日是“八月初三日”。
作者曹頫惟独对于贾宝玉的生日遮遮掩掩,实在令人好奇。不过,小说透露了贾宝玉出生的月份。
第58回写到,在宝玉过生日之前的一段时间,“这日乃是清明之日,贾琏已备下年例祭祀,带领贾环、贾琮、贾兰三人去往铁槛寺祭柩烧纸”。第59回写到,清明后不久,“一日清晓,宝钗春困已醒,搴帷下榻,微觉轻寒,启户视之,见园中土润苔青,原来五更时落了几点微雨”。再过了一段时间,就是第62回:“当下又值宝玉生日已到,原来宝琴也是这日,二人相同。”第63回写到,宝玉生日当天怡红院芳开夜宴之前,林之孝家的带领几个管事的女人来查夜,林之孝家的对宝玉说:“如今天长夜短了,该早些睡。”既然已经“天长夜短”,可见宝玉的生日在“立夏”之后。
第63回又写到,宝玉生日的第二天凌晨,贾敬为“守庚申”吞金服砂,“烧胀而殁”,“目今天气炎热,实不得相待,(尤氏)遂自行主持,命天文生择了日期入殓”,“三日后便开丧破孝”。第64回则写道:“择于初四日卯时请(贾敬)灵柩进城。”由此可见,宝玉的生日应在立夏后的某个月底。
那么这个“初四日”究竟是哪一个月的“初四日”呢?这可以根据二十四节气的常识和小说文本提供的时间线索来辨析。
一般来说,阴历朔望年一年十二个月每个月有两个节气,如正月有“立春”和“雨水”,二月有“惊蛰”和“春分”,三月有“清明”和“谷雨”,四月有“立夏”和“小满”,五月有“芒种”和“夏至”……通常将前一个称为“节”,后一个称为“气”。相邻的节与气之间大约相距15天,两个节气之间相距大约30天。
小说第58回写到,一位“老太妃”在清明节前去世了,在偏宫中停尸祭奠21天,贾母等人送葬则是在立夏之前。送葬队伍在路上走了十来天,到了孝慈县之后又停了几天的灵,然后贾母等人打道回府,回程又走了十来天。小说写到了祭奠和送葬的时间表:
谁知上回所表的那位老太妃已薨,凡诰命等皆入朝随班按爵守制。敕谕天下:“凡有爵之家,一年内不得筵宴音乐,庶民皆三月不得婚姻。”贾母婆媳祖孙等俱每日入朝随祭,至未正已后方回。在大偏宫二十一日后,方请灵入先陵,地名孝慈县。这陵离都来往得十来日之功,如今请灵至此,还要停放数日,方入地宫,故得一月光景。
按这个时间表算来,贾母等人返回贾府时大约是在立夏之后将近一个月,即“芒种”前后几日。因此,贾宝玉的生日正好处于“立夏”到“芒种”之间的阴历四月。
第64回写到,贾敬灵柩于初四日进城,供奠举哀完毕,几天后贾母等人就回来了。就在贾母回府的前一天,贾宝玉听雪雁说林黛玉在自己房中设案点香,他想:
或者是姑爹姑妈的忌辰?但我记得每年到此日期,老太太都吩咐另外整理肴馔,送去林妹妹私祭,此时已过。大约必是
七月,因为瓜果之节,家家都上秋季的坟,林妹妹有感于心,所以在私室自己奠祭,取《礼记》‘春秋荐其时食’之意,也未可定。
这段文字明写的月份从上下文来看,根本不合理。贾母回府是在芒种节前后,可是芒种节既不可能在六月,更不可能在七月。这显然是作者在故意制造时序混乱,隐瞒真相。
第64回回末和第65回回初写到,贾琏是在贾敬死后的第二个月“初三黄道吉日”偷娶尤二的;第68回酸凤大闹宁国府,也说“亲大爷的孝才五七,侄儿娶亲”。第65回写到,尤三“嘲笑取乐”贾琏和贾珍时,尤二和贾琏已经“作了两个月夫妻
”。至第66回,贾琏前往平安州,途中遇到薛蟠和柳湘莲,柳称“月中就进京”,将定下与尤三的亲事,“谁知八月内湘莲方进了京”。由此推算,贾琏偷娶尤二是在“六月初三”,贾敬灵柩进城则是在“五月初四”。
由于“开丧破孝”不可能在初四当天,最晚是在初三日;已知“开丧破孝”是在贾敬暴亡“三天后”,则贾敬最晚死于四月二十九日。故贾宝玉的生日必定在四月二十九日之前。
既然贾宝玉出生在四月底,那么他是否生于“四月二十六日”呢?从小说的叙述来看,贾宝玉不可能生于“四月二十六日”。第27回写道:
至次日乃是四月二十六日,原来这日未时交芒种节。尚古风俗——凡交芒种节的这日,都要设摆各礼物,祭饯花神,
言芒种一过,便是夏日了,众花皆卸,花神退位,须要饯行。
在这一天,“宝钗、迎春、探春、惜春、李纨、凤等,并大儿、香菱与众丫鬟们都在园内顽耍”,黛玉一个人在悲悲切切地葬花。第28回写到,四月二十六日当天,午饭过后,冯紫英请贾宝玉、薛蟠,“还有许多唱曲儿的小厮并唱小旦的蒋玉函、锦香院的云儿”等人吃茶喝酒;宝玉回来后,很快就睡觉了,“一宿无话”。
第二天,即四月二十七日,宝玉醒来,听袭人说“昨儿贵妃打发夏太监出来,送了一百二十两银子,叫在清虚观初一到初三打三天平安醮,唱戏献供,叫珍大爷领着众位爷们跪香拜佛呢。还有端午儿的节礼也赏了”。第29回写到,二十七日当天,凤来到贾母处,也只是“说起初一日在清虚观打醮的事来,遂约着宝钗、宝玉、黛玉等看戏去”,接着就是叙述五月初一贾母亲自去清虚观拈香为元春打平安醮的情节。
由以上三回可知,四月二十六日和二十七日两天,贾府上下完全没有给贾宝玉做生日庆贺的任何迹象。因此宝玉的生日只能是四月二十八日。
对于贾宝玉真实的出生日期,小说开篇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时间特征。第一回写到,在一个炎热的夏日,甄士隐梦见一僧一道携“通灵宝玉”“下凡造历幻缘”;梦醒后,甄士隐抱着英莲去街前“看那过会的热闹”,回来时正好看见一僧一道在街头分手。大家都知道——此时茫茫大士和渺渺真人已在警幻仙子那里“将蠢物交割清楚”,“风流孽鬼下世已完”——也就是说,贾宝玉出生在这一天。
小说在这里提到了一个特征时间:“过会”。什么是“过会”呢?“过会”是民间旧俗
,据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载:
过会者,乃京师游手,扮作开路、中幡、杠箱、官儿、五虎棍、跨鼓、花钹、高跷、秧歌、什不闲、耍坛子、耍狮子之类。如遇城隍出巡及各庙会等,随地演唱,观者如堵,最易生事。
这是京城“过会”的情况,但各地大致相仿。中国宗教学会理事、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刘仲宇先生如此介绍“过会”:
道教在自身的发展中形成了不少在本教内部以及民间都有重大影响的宫观、名山,有的还是某一教派的宗坛所在,所以在教内外都有极大的号召力。这些名山宫观中所供奉的神,能够吸引附近乃至于千里以外的信众、香客前来进香,尤其是其神仙的生日等重大节日,以庙为中心,以敬奉该宫观的神仙、祖师等为主要内容,形成规模宏大的祭祀、庆祝活动。所以这些庙会常常有不同的名称。有时为突出其进香的内容,称为香会;为突出其报答神佑、采取大规模民间文艺演出的特点,称为赛会、过会、出会。……在庙会中,人们常举办各类娱神又娱人的民间文艺活动,有时也请专业的戏班来演酬神戏。比如,北京有所谓过会的习俗,就是在各庙会期间,演出各类曲艺、杂耍等。
这就是说,“过会”是道教的祭祀、庆典活动,其中有各类民间文艺演出。正因为“过会”有各类文艺演出,甄士隐才会抱着三岁的小女儿英莲到街前去“看那过会的热闹”。由此大家可以知道,贾宝玉的生日与道教在四月底的某个祭祀或庆典活动有关。
查卿希泰主编的《中国道教》卷三《神仙谱系》、卷四第八篇《文化艺术·道教节日》,以及香港“道教文化资料库”网站
(该网站刊登了《诸神圣诞日玉匣记》等集所载的《诸神圣诞节日期》),四月二十八日当天,道教的重大庆典活动只有一个:四月二十八日,“药王圣诞”。
由于《诸神圣诞日玉匣记》等集所载的《诸神圣诞节日期》截止于明代,后来实际又有增加,有些神诞就没能够都搜集进去。又由于时代及地域的差异,这些圣诞日对于民间风俗的影响不一。例如,小说第29回写到,“八十多岁的人”张道士对贾母说:“前日四月二十六日,我这里做遮天大王的圣诞。”这个“遮天大王的圣诞”就不见记载。陈晓旭个人资料简介
什么是“药王”呢?《中国道教·卷三》对此有清楚的解释:“药王是古代对精于医术的名医和有关传说人物的景仰并加以神化,而后奉为主司医药之神。”主要者有三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