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爱闪亮》观后感
  1、电视剧《爱闪亮》观后感
    最近有个挺好玩的现象,眼下综艺圈最热的词毫无疑问便是“爸爸”,五个手忙脚乱的老爸让全国人民都看的无比欢乐;而电视剧圈最热的词大约便是“妈妈”了,前有《辣妈正传》孙俪hold全场,后有正在热播的《爱闪亮》江铠同饰演单亲妈妈(励志)上演。一时间,电视荧幕可谓是“爸妈大战”。
    光看《爱闪亮》的主创和演员阵容,你一定会毫不犹豫的把它归纳为偶像剧。但随着在江苏卫视的热播,纳兰猛然发现这根本就是一部披着偶像剧外壳的婆媳家庭生活伦理韩式混搭剧嘛:深爱自己的老公因飞来横祸撒手人寰,原本就不同意门不当户不对婚事的婆婆更是因此把气全部撒在自己身上,偏偏这个时候还有身孕,为了孩子宁愿忍受刁难毅然决然留在婆家。好不容易用点点滴滴消融了婆婆的`偏见,又遭遇了两位“高大上”帅哥的围堵,面对两难的选择和强敌“白富美”的嫉恨,江铠同饰演的甄珠又陷入了简直让选择恐惧症抓狂的境地。
    从目前《爱闪亮》开播头四天CSM48城市收视均破1%的表现来看,这部剧的受追捧程度还是相当之高。个人认为除了几大常规因素之外,更重要的是《爱闪亮》通过这种“生活偶像剧混搭”的方式,拓宽了收视体
的跨度。以往爱的死去活来的偶像剧收视主力通常是年轻体,而婆媳关系、单亲妈妈、生存问题等生活实际将更多的收视体吸纳进来,形成了收视合力。这种将“洒狗血”和“接地气”相融合的方式,也给以后的编剧提供了不少思路。
    细细品味,这部《爱闪亮》其实是一部集合了台剧经典偶像剧套路剧情和内地剧中收视利器纠缠不清婆媳关系两大元素的大融合。该剧不同于以往的都市偶像剧仅停留在漂亮的男女主角和浪漫的情节上,而代之以更丰富更感人的生活图景和戏剧冲突,以生活伦理剧的内核,加以偶像剧的精致包装,并通过更广阔多维的生活视角加以呈现,给观众以更强烈的情感共鸣和温情体验。通过起伏跌宕的故事情节,鲜明立体的人物形象和青春偶像的突破演绎,传达了正面积极的能量。
2、《功勋》电视剧观后感
    袁隆平,一个几乎家喻户晓的名字。这位世界“水稻之父”创造的奇迹倍受全世界人民的瞩目,也造福了全世界。
    袁隆平生于1930年9月1日。上世纪60年代初,他目睹了农民们粮食短缺的现状,于是决心改良水稻品种,探索科技兴农之路。在他的科研团队一次次努力下,终于发明出了水稻新品种——杂交水稻。
    袁隆平的精神是令我们敬佩和感动的。在当时,这种设想是需要勇气的。因为要沿着当时被批判的孟德尔、摩尔根遗传基因和染体学说进行探索。但袁隆平不怕困难,决心改良品种。并且袁隆平不迷信权威,按照米丘林、李森科的经典理论,水稻作为自花授粉的植物没有杂交优势,实验没有任何意义。袁隆平却要亲自试验,用自己的双手和大脑,开拓出一条新的科技之路。
    这条路从一开始,就困难重重,但科技创新精神和报效祖国的精神一直激励着他坚持不懈地努力,他下定决心一定要和饥饿和灾荒作斗争,解决农民们的温饱问题。袁隆平以他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意志和精神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发明了新一代水稻品种——杂交水稻!
    袁隆平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和效仿的,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我们也要有这种态度。比如遇到难题时,我们要坚持不懈地钻研,练钢琴时,要知难而进……我认为,不论做什么事情,只要认定要做了,就要奔着目标前进,永不后退。而且我们也要有袁隆平先生报效祖国的精神,要从小好好学习,长大后立志成为国家的栋梁。
    我们还期待着袁隆平先生的“稻下乘凉梦”成为现实,真正成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第二次绿革命!
3、《功勋》电视剧观后感
    他执着追求,多年如一日,全心致力于杂交水稻科学研究,提出了水稻杂交新理论,实现了水稻育种的历史性突破,使中国水稻产量不断迈上新台阶,不仅解决了中国粮食自给难题,也为世界粮食安全做出卓越贡献。他就是世界的杂交水稻专家,中国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带头人袁隆平院士。
于小彤和蒋梦婕    袁隆平,一位在世界上赫赫有名的“杂交水稻之父”,一位农民朋友眼中的“当代神农”,离我们的生活如此遥远又如此接近,电影《袁隆平》通过再现袁隆平进行杂交水稻研究并取得成功的风雨历程,集中表现了以袁隆平为代表的我国当代知识分子胸怀祖国、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不畏艰辛、迎难而上的坚强意志。
    袁隆平,为了实现绿的梦,为了科学上的突破,为了解决饥荒的恐惧。他埋头苦干,不畏艰辛。他坚定、执着、饱含着激情,他立志要让载着生命根源的种子,长出累累的稻穗,养活一双双饥饿的眼眸。天道酬勤,穿越过50多年风雨的艰辛,杂交水稻的研究才有了今天的成就。袁隆平为了一个“人类没有饥饿的未来”付出了自己所有的青春年华,付出了自己所有的精力汗水。一次次人为的恶意破坏,让精心培养的秧苗毁于一旦;一次次的天灾所难,让科研进程举步维艰。但是50多年的艰难险阻最终都在梦想的力量下低了头,都在与梦想的较量中败下了阵来。他对科学的热爱,对事业的热爱,对梦想的执着,是无论在什么时代背景,什么外界威胁下都不会变质的,因为他的一生在为科学研究而歌,为他的事业而唱。
    袁隆平够执着,一次次的失败,也没能阻止他最后获得成功。他的执着体现在以苦为乐,逆境中也常开
玩笑;他的执着体现在痴心不改,数十年如一日只想着杂交水稻;他的执着体现在我行我素,就算是没有国家和别人的支持,他也要将杂交进行到底。他的成果,不是坐在办公室里,用电脑算出来的,而是长年累月蹲在田间地头一点一滴摸索总结出来的。他顶着烈日酷暑,不分黑白昼夜,从一般杂交稻研究到超级杂交稻研究,一步一步向科学高峰攀登,为的是产出更多数量更高质量的粮食,最终取得了成功,创造了震惊中外的当代神话。有多少人能像袁隆平那样能甘于寂寞、吃苦耐劳、不怕失败、不屈不挠呢?虽历经一次次的失败,也没能阻止袁隆平最后获得成功。支持他如此执着的是其心中牢牢坚持的“为民谋食,使人类不再忍受饥饿煎熬”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