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主题:
教学内容及分析:
本课教学内容是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们是公民》中的第3课公民意味着什么,这一课共分三课时完成任务,本课由三个板块组成。第一个板块的话题是“公民身份从何而来”,引出国籍和公民身份的联系: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无论本人出生在境内或,都具有中国国籍。我国不承认双重国籍,外籍人士符合法定条件的,也可以加入中国国籍,但前提是放弃外国国籍。第二个板块的话题是“认识居民身份证”,引导学生关注身份证正反两面所记载的信息,介绍身份证的用处并提醒学生注意保护个人身份信息。第三个板块的话题是“我是中国公民”,介绍中国现代化建设取得的成就,增强学生作为中国公民的自豪感,同时引导学生树立公民意识,维护中国公民的声誉和形象。本节课属第二课时,重点认识居民身份证。本话题引导学生认识身份证上的信息,了解身份证的用处,学会正确使用身份证,认识身份证的重要性,学习妥善保管身份证。此外,本话题还设置了查验身份证的内容,引导学生了解相关知识,在现实生活中依法配合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履职。本话题可以分为三部分内容。
教学对象及特点:
六年级上学期学生
1. 认知结构方面。通过对比,探寻身份证上面的信息及身份证编码的含义,体会公民身份号码的独一无二性。
2.情感态度方面。通过调查、比较、猜测、交流等活动体会身份证在生活中应用广泛, 懂得身份证在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3.由于这一代独生子女众多,家长们的保护意识强,致使孩子们的法治意识、防范意识较为浅薄。通过视频、图片等方式的呈现,使孩子学会正确使用身份证。
教学目标:
1.认识身份证上的信息,了解身份证的用处。
2.学会正确使用身份证,认识身份证的重要性。
3.学习妥善保管身份证,保护好自己的个人信息。
教学重难点:
1.学会正确使用身份证,认识身份证的重要性。
2.学习妥善保管身份证,保护好自己的个人信息。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教师简单快速出示自己的身份证,询问看到了什么?
2.咱们班级有哪些同学已经办理了身份证?请举个手。说一说你是因为什么原因办理了身份证?
二、了解身份证记载信息
1.那你们有没有仔细观察过自己或者爸爸妈妈的身份证?身份证上面都有哪些信息呢?(出示身份证正反图片)。
2.点拨:身份证正面的信息包括国家名称、签发机关、有效期限
身份证反面的信息包括姓名、性别、民族、出生日期、住址、公民身份号码
3.这么多信息之中,有一个是独一无二的,一直跟随着你,永远不会变化,知道是什么吗?
(是的,容貌会变化,住址会变化,但是我们每一个人的专属身份证号码永远不会变。)
4.那么你知道公民身份证号码有什么含义吗?
(出示书本P25 相关链接)身份证号码数字代表的意义:第1-6位是地址码;第7-14位为出生日期码;第15-17位为顺序码;第18位为校验码,如果校验码为10,则用X代替。
5.如果我们去办理身份证,身份证会和爸爸妈妈不一样——身份证有效期限,未满16周岁的公民自愿领取身份证的,发给有效期5年的居民身份证。16-25周岁的,身份证有效期10年。26-45周岁的,身份证有效期是20年,46周岁以上的,身份证长期有效。
6.简单了解其他国家身份凭证。
7.小结:居民身份证可以用来证明居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公民的身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证件。
第三代身份证新功能三、了解身份证的用处
1.播放视频:《身份证的用处》,提问:身份证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用处?
2.说说你的了解。
3.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场合需要用到身份证?
身份证用途很大,如:住酒店需要登记、邮寄快递、存款、更换手机业务等等。
4.在一些特殊情况下,还需要我们要主动出示自己的个人信息,这又是为什么呢?一起来了解一下。
(1)日常生活中,人民警察基于履行职责的需要,依法有权检查居民身份证,我们必须配合,这是我们作为公民的法定义务。
(2)社会生活中,还有哪些情况需要进行身份查验?
人民警察依法执行职务,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出示执法证件,可以查验居民身份证:
①对有违法犯罪嫌疑的人员,需要查明身份的;
②依法实施现场管制时,需要查明有关人员身份的;
③发生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突发事件时,需要查明现场有关人员身份的;
④在火车站、长途汽车站、港口、码头、机场或者在重大活动期间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规定的场所,需要查明有关人员身份的;
⑤法律规定需要查明身份的其他情形。
4.小结:身份证虽然小,但用处特别大,它保障了我们每一个公民的合法权益。
四、知道如何保护个人身份信息
1.出示随意丢弃火车票的图片,判断是否合适,为什么。
图片中到车站后丢弃车票的做法是不正确的,那么使用身份证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2.生活中,除了身份证外,还有哪些事物可能承载着我们的身份信息?
市民卡、火车票、快递单、身份证复印件……
3.设置情景,小组讨论:这样做对不对?我们应该怎样做?
(1)出示情境:
情境一:办理银行卡,直接将身份证复印件交予对方?
情境二:收取到包裹,直接将贴有快递单的纸箱丢进垃圾桶?
情境三:坐火车旅行,在车站拍了自己含有二维码信息的火车票发朋友圈?
情境四:进校后随意放置市民卡?
(2)出示小组讨论要求:
①选择其中一个情境进行讨论。
②小组内成员依次发表意见或看法建议。
③推举一位同学进行代表发言。
(3)反馈:
·固定放置自己的市民卡,确保安全。
·
妥善处置快递单、车票、购物小票等包含个人信息的单据以及其他包含个人信息的资料,不要随意乱扔。不要随意透露或在网上发布单据的二维码、条形码等。
·身份证复印件上要写明用途,在含有身份信息的区域注明“本复印件仅供某某用于某某用途,他用无效”和日期。
·身份证丢失,要及时到公安机关挂失。
·身份证最好不要借给他人使用。如果请他人代自己办事,也要托付给信任的人。
4.当我们发现自己的信息被泄露了,有什么办法可以保护我们的合法权益?
观看视频进行了解。
4.小结:在如今的信息化时代,我们在享受科技带来的便捷同时,更要注重保护个人隐私,保护自己的公民合法权益。
五、课堂总结
1.在这节课中,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还有哪些问题?
六、板书设计
3.公民意味着什么
居民身份证(号码) 保障合法权益
便利社会活动
唯一、终身不变 维护社会秩序
所选技术:
技术使用的目的:
基于课堂教学内容分类及现状问题的推演演算型类别中的未用足多媒体符号以及情感感悟型的忽视多媒体表现形式的问题,在展现身份证号码以及显示不同年龄段身份证的有效期时,采用字体颜变化的方式以做强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达成部分教学目标。在了解身份证的同时,用视频拓展了解了其他国家的身份凭证,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在对比中也了解了我国身份证的重要性,为后面的学习做好准备。
总结反思:
板块清晰,目标落实。部分课程资源的使用还可以再进行斟酌,课堂上教师讲述偏多,教学语言可以更清晰简练,板书设计可以有更多思考。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