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句式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出自《孟子・告子下》。
原文: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全文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句式分析
1.在正常语序中,状语 “于斯人” 应该放在谓语动词 “降” 之前,即 “故天将于斯人降大任也”。这里 “于” 是介词,意思是 “给、在”,“斯人” 指 “这个人”,在句子中作状语,表示对象。这种把状语放在谓语动词之后的句式,是古汉语中常见的状语后置现象,目的是为了突出强调谓语动词 “降”(赋予)这一动作。
2.语法作用
1.通过这种句式,可以使句子的重点落在 “降大任” 上,先说出上天要做的关键动作 “赋予重大责任”,然后再说明对象是 “斯人”,更加强化了大任降临的必然性和重要性。同时,这种句式也符合古汉语的表达习惯,使句子结构更加灵活多样,读起来也更有节奏感。
3.与现代汉语对比
1.在现代汉语中,类似的表达一般是 “所以上天将要把重大的责任赋予这个人”,会将表示对象的状语放在谓语动词之前,语序相对固定。而古汉语的状语后置句在翻译成现代汉语时,需要调整语序,才能更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