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15:长篇小说《轨道年华Ⅱ线路工
作者/从容小主
从容小主第15部长篇小说
李常顺《轨道年华Ⅱ线路工》故事介绍
铁路对于每个人来说都不陌生,但是要了解铁路,要知道铁路人是怎样工作生活的,相信大多数人还是会感到陌生的,特别是对于五大行业工种之一的工务段线路工的工作,普通人更是难以知晓的。走近他们,你就会知道,他们是一有着铮铮铁骨,有着家国情怀的一真正男子汉。
也许,有的人会说,工务段的那些员工,不就是穿一身黄马褂,拿着铁锹镐头,成天搞的满脸发黑,浑身脏兮兮的那人吗?也会有人说:不就是那些十天半个月回不了家,挣钱都不知到怎么花的那些人吗?没有人知道他们的苦,他们的累,更没有人愿意去了解他们的工作生活。城市的灯红酒绿,与两根铁轨寂寞的生活相比,这就是两种不同的人生。
线路工们在整个铁路系统,是属于那一种默默无闻,最平凡的岗位,他们像极了铁路的砟石,要一粒挨着一粒紧密连接在一起,为的就是能够铺就平稳的铁路大通道。在每个人的眼中,两根铁轨,连接着天下,而不会有人去想起铁轨下的每一粒砟石。其实,每一粒砟石就是千千万万个工作在铁路系统的一线员工们。他们是铁路的基石,虽然渺小,不起眼,但却是铁路系统不可或缺的环节。战胜困难,保证安全,是他们的目标和责任。
故事从铁路老线路工李长顺讲起,夏季的高温少雨天气,给人们的身体发出了警报。作为单位厨师的李长顺刚刚忙完本职工作,在餐厅里等待着工友们回来,农户老黄家的一条小狗奥利给,给简单寂寞的工作生活,增添了无限的乐趣。
聪明能干的青年线路工刘海军的归来,打破了沉寂,也带来了午餐的喧闹。关于给奥利给剪毛的事情,变得热闹非凡。枯燥,高强度的工作背后,这是一有血有肉的汉子们,李长顺曾经也是他们中的一员。
看着吃饭的工友们,一场回忆把李长顺带到了也曾年轻的过去。李长顺、高山峰、关一军、刘井全和王小东是那个年代齐齐哈尔铁路机械学校毕业的中专生。在80年代,中专生的名头很是令人羡慕。
毕业之后入职之前的一场酒,把大家心目中的理想和情怀在述说着。李长顺是几个年轻人的大哥,不但年龄最大,而且在所有人中威信也最高。他认为哥几个到哪里都是人才,只要好好工作,都会有出头之日,要求所有的小兄弟们,要勤快点,要尊重师傅,要眼睛里有活,还得要抢着干活,最后还要把活干的漂亮,要每个人都有大好前程。李长顺美好的愿望,能实现吗?
时间是最好检验机器。李长顺首当其冲,第一个成为兄弟几个人中的副主任级别干部,可是谁知道,一场突如其来的事故,把他从人生中的顶峰轰然拽下。
事件的起因是他所在车间的工长共产党员王树,在那一年带领两个工友施工过程中,因为安全措施不到位,王树发现疾驰而来的列车之后,提醒无效的情况下,王树立即将两个工友先后推下轨道,而自己却永远与轨道融在一起了。这一场事故,李长顺负连带责任,职务的丢失他倒也坦然接受,可是现场的惨烈,却在他的记忆里成为梦魇。一次又一次的噩梦,一直折磨着他的神经,心中的苦闷无处诉说,他已经无法胜任在线路上工作,最后定岗在工务段通辽东厨房工作。这个车间是系统内一个标杆儿的车间,人心朴素,后来的领导张其祥工作能力强,善于观察细微之处,体贴关心员工。李长顺在这个环境里,慢慢平复曾经受过的创伤,继续在平凡的岗位上,为所有工友服务。
两个小徒弟一胖一瘦,小胖子岳成航,天生喜感,平日里的模仿也像极了著名的相声演员岳云鹏。“小岳岳”就变成了他在车间里新的名字。一笑一颦皆故事,是这个小工友的可爱之处。但是小伙子心中有着自己修车的梦想,家中的修车行,已经不能满足他的梦想,出去到大地方打工三年,学到精湛的手艺回来,这是他一直想干的事儿。母亲强逼着他来到这个车间工作,但又知道线路工的辛苦,所以花尽心思才把它安排进厨房。可是小伙子的梦想在与现实对击的时候,理想又占了上风。
另外一个小瘦子何方来,家中只有一个老父亲,也是被迫无奈才来到这里工作。两个小伙子,原来是厨房老姜班组的人员,因老姜不满意,这才有幸和李长顺成为师徒关系。知道两个小伙子心旌动荡,李长顺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与两个年轻人的谈心,也就在未来的抉择上有了分水岭。
一次次事故,都是血淋淋的现实故事。一个个规章制度,都是用鲜血写成的。规章制度表面的无情,实际上正是对生命的尊重。红线不可以践踏,那是因为生命至上。本部作品里的故事,都是真实发生的事故。
在这个车间,有一个特殊的体,那就是“独身人”,也就是通勤职工。他们和其他职工干着同样的活,但是因为离家遥远,每周能和家人团聚的时间也是极其有限的。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异地就医问题,已经成为了一道看不见的绳索,捆绑和困惑着在职和已经退休员工的就医尴尬。职工的实际困难该如何解决?也是横亘在车间主任和段领导面前的实际问题。
技术员刘春江,家在双辽,人却在通辽工作。父亲已经卧床三年,上有老,下有小,妻子工作又忙,提起父亲病情,难免泪水汪汪。
王海明和于加权是李长顺的初中同学,两个人都是机务段的机车乘务员,人到中年,就已经疾病缠身,这和平日里高强度的工作脱不了干系的。老同学安静娴的归来,带来了浓浓的亲情,也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另一段感情,如何处理,李长顺也有自己的想法,而与妻子李梦云一点点闹剧,也彰显着夫妻之间的情深。
老兵哥,是工务系统的标兵,他工作的劲头,让人们看到了一代代线路工的乐于奉献精神。曾经艰苦的岁月,让人们更加珍惜幸福的生活。
曾经可怕的狼,又在故事中演绎着多少可歌可泣的故事。线路工制度中一些规章的改变,到底和什么有关系?
休息日,李长顺终于可以回家看望父母。一个城市,三个家,一周的忙碌,都是围绕着浓浓的亲情。父母那一边需要照顾,岳父岳母,也曾经是李长顺的师傅和师母,两家老人又会演绎多少故事?
儿子李泽恩真的是报恩而来的孩子,毕业之后,分配到了通辽机务段,为的就是实现从小心中的梦想。而李泽恩这一切仿佛都是有预谋的,蒋晓冉那个低调的女孩,与李泽恩一场天定的缘分,也就此拉开了序幕。
本来为在通辽买房发愁的李长顺又迎来了哪些惊喜?李梦兰,李梦云的大,家中的烦心事可真不少,这些事情又都与他的儿子兰海波脱不了干系,一场住院风波,彰显了妹之间的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