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前身之一,1937年8月22日,根据国共两党达成的协议,由原西北主力红军,即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改编而成“国民革命第八路军”,朱德、彭德怀任正、副总指挥。同年9月改称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下辖三个师。曾在抗日战争中参与太原会战、在日本占领区内发动民众一同进行游击战,设立敌後抗日根据地。并于1940年发动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大陆敌後战场的主力。根据资料,至1944年5月,八路军对敌作战7.4万次,歼敌79万馀人;至1945年8月,八路军已发展到90多万人。改名後,除国民政府军委会正式命令称第十八集团军外,传统习惯上一律称八路军。
1946年国共合作破裂後,八路军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1946年6月全面内战爆发,9月八路军、新四军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但仍未统一名称。直至1948年9月,中央军委发出通知全军团以上各部队均冠“中国人民解放军”字样。至少到1947年,国军仍将对手称为八路军而不是解放军。
[编辑本段]
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初期部队作战序列
总司令:朱德、副总司令:彭德怀
参谋长:叶剑英、副参谋长:左权、参谋处处长:彭雪枫
政训处主任:任弼时、副主任:
驻太原办事处主任薄一波、西安办事处主任叶剑英、香港办事处主任廖承志、南京办事处主任周恩来、桂林办事处主任李克农、新疆办事处主任邓发、兰州办事处主任谢觉哉、武汉办事处主任王明、重庆办事处主任王若飞。
正规编制
115师
343旅
343旅旅长陈光、副旅长周建屏、参谋长陈士榘;
685团团长杨得志、副团长陈正湘、政训处主任邓华、副主任王麓水、吴法宪、参谋长彭明治;
一营营长刘德元、副营长胡炳云、二营营长曾国华、教导员袁子清、副营长陈祖林、参谋长杨承德、三营营长梁兴初;
四连连长龙宗义、指导员陈德、五连连长曾贤生(后任谭端志)、指导员杨俊生、六连连长周志辉(后任王志华)、七连连长匡斌、八连连长龙书金(后升任副营长)、齐钉根;
特务队队长夏德胜;
686团团长李天佑、副团长杨勇、政训处主任符竹庭、参谋长彭雄;
344旅
344旅旅长徐海东、政委黄克诚、参谋长陈漫远;
687团团长张绍东、副团长韩振纪、赵凌波、田守尧、常玉清、参谋长兰国清、政训处主任崔田民;
688团团长陈锦绣、副团长韩先楚、政训处主任刘震、副主任吴信泉、参谋长卢绍武;
一连指导员:黄薇;
689团团长韩先楚、政委崔田民(1937年底组建)、参谋长胡继成(37年底组建);
115师独立团团长杨成武、政训处主任罗元发、参谋长熊伯涛;
营长一营曾保堂、二营季光顺、三营黄寿发;
教导员一营张文松、二营张襄国、三营李水清;
副营长一营袁升平、二营肖思明、三营邱蔚;
连长李湘
115师随营学校
校长孙毅
115师补充团团长彭雄、政委符竹庭(37年底组建);
115师骑兵营营长刘云彪、参谋长李钟奇;
二连指导员蔡顺礼(不久任骑兵营教导员);
120师
师长贺龙、副师长萧克、政训处主任关向应、副主任甘泗淇、参谋长周士第、参谋处长彭绍辉;
358旅
358旅旅长卢冬生、副旅长李井泉、参谋长姚喆、政训处主任张平化;
715团团长王尚荣、副团长顿星云、政训处主任黄延卿;
716团团长宋时轮、副团长廖汉生、参谋长曾来古、政训处主任伍云甫;
三营营长王祥发;
714团团长顿星云、政委彭德大(38年1月组建);
359旅
359旅旅长陈伯钧、副旅长王震、参谋长唐子奇、政训处主任袁任远;
717团团长刘转连、副团长陈宗尧、参谋长欧阳家祥、政训处主任刘理明;
718团团长文年生、副团长贺庆积,参谋长帅荣,政训处主任罗志敏(该团转隶留守兵团);
新718团团长陈宗尧,政委刘子奇(38年1月组建);
719团团长贺庆积,政委陈文彬(38年1月组建);
教导团
团长彭绍辉(兼)、政委苏启胜;
129师
师长、副师长徐向前、政训处主任张浩、副主任宋任穷、参谋长倪志亮、参谋处长李达;
385旅
385旅旅长王宏坤、副旅长王维舟、参谋长唐天际(该旅旅直转隶留守兵团);
769团团长陈锡联、副团长汪乃贵,政训处主任丁先国;
770团团长张才千、副团长胡奇才(该团转隶留守兵团);
386旅
386旅旅长陈赓、副旅长许世友、政训处主任王新亭、参谋长李聚奎;
771团团长徐深吉、政训处主任吴富善、副团长韩东山、参谋长黄新友;
772团团长叶成焕、政训处主任谢富治、副团长王近山、参谋长孙继先;
教导团
团长张贤约
陕甘宁留守兵团
司令员兼政委萧劲光、参谋长曹里怀、政治部主任莫文骅;留守兵团辖:第1、2、3、4、5、6、770团和保安部队。
八路军总部特务团(前身系1935年11月成立的军委特务团,1936年4月改编为红军前敌总指挥部特务团辖7个连,1937年2月扩编为大团,实行3个营9个步兵连加3个直属连编制,1937年8月改编为八路军总部特务团,后称集总特务团)团长韦杰(未到职,后黄鹄显代理)政委邱创成(后谢振华接任),参谋长刘兴隆(后尹先炳接任,尹后任团长),政训处主任肖文玖(后李治明接任)。
二营营长欧致富(后任团长)。
总部特务团调进调出的部队很多,抗战初期为加强120师实力,将特务团1营调给120师;为加强组建初期的晋察冀军区实力,将团部机关和4、5、7、9连调给;朱德仅率2个步兵连(第中国有几大军区6、8连)南下临汾。1937年底,在洪洞县马牧镇,以余下的连队为基础重建特务团,将从山西孝义过来的抗日自卫队、晋太铁路游击队和从四方面军西路军归队的850人作为建团的基本骨干。加上在当地扩充的部分新兵,扩编为“三三制”的大团,辖3个营,9个步兵连,3个直属连,3个营属机排,共2300余人。1938年8月-12月,团随总部进驻襄垣县进行整训。为加强部队军政素质,由欧致富带两个新兵连从115师换回两个红军连(师警卫营2连和686团警卫连)。1939年5月,副团长欧致富率3营到太岳区开展游击战争,重新组建3营。9月调回原建制,改为4营,后被派出保卫良沟兵工厂,改称良沟守备大队。1940年10月,特务团4、7连合并为4连,组建营属机连,全团14个连队。团长欧致富,政委郭林祥。42年11月初,进行黄崖洞保卫战,与敌人浴
血奋战8昼夜,毙伤敌1700余人,取得了敌我伤亡八比一的辉煌战果,八路军总政治部授予“黄崖洞保卫战英雄团”称号。战后,全团进行整编,改为小团,团辖5个步兵连,2个直属连及1个卫生队,共900余人。团长欧致富,政委邹开盛,副政委陈志彬(后接任政委)。1944年12月,特务团扩编,恢复3个营的建制,共11个连。1945年5月,欧致富接受新的任务,带领2、3、4、5、6连、警卫通信排和机关带往游击第3支队,总部即将总部司令部警卫营、野战警卫连、总后勤部警卫大队归属特务团编制,扩编为大团,也称朱德警卫团,团长钟明锋,政委陈志彬。不久,陈志彬调往游击3支队,唐兴盛接任政委,钟明锋也随即调走,唐兴盛改任团长,邓家辉接任政委。日本投降后,特务团编入太行军区,后编入晋冀鲁豫野战军第3纵队。
八路军总部炮兵团(系邱创成带总部特务团炮兵连与1937年10月在临汾扩编为炮兵团)团长武亭,政委邱创成。
1939年,炮兵团结束整训,除1营外均奉命开赴晋东南前线。1939年7月2日, 在陕甘宁的炮兵团编入留守兵团建制。10月,和[[鹿阝甘]独立营(37年11月由第129师辎重营改编为富甘独立营)合并组成留守兵团特务团。1941年10月,特务团划归警1旅建制。1941年炮兵团返回延安。可能就在此时特务团并入炮兵团(具体日期我还没有查到,但有两个团合并的印象)。1944年11月,在炮兵团基础上成立了延安炮兵学校。抗日战争胜利后进入东北,后改称东北军区朱瑞炮校。
八路军部队的发展
八路军在敌后实施战略展开后,部队发展很快,根据第18集团军集总发布的正规就有以下师级纵队:
八路军第一纵队(原山东纵队为基础改编,与山东纵队机关合并,统一指挥山东境内与冀鲁边、苏北八路军各部队,后撤销,主力并入山东军区)司令员徐向前,政委朱瑞,副司令张经武,副政委黎玉;
八路军第二纵队(太行区南部集总直属部队,后撤销,主力并入太行军区和冀鲁豫军区)司令员左权,副司令(后接任司令员)杨得志,政委黄克诚;
八路军第三纵队(冀中区部队,后撤销,主力调晋绥军区)司令员吕正操,副司令孟庆山,政委王平(后为程子华);
八路军第四纵队(晋察冀派往冀东支援的部队,后撤销,主力并入冀热察挺进军)司令员宋时轮,政委邓华,参谋长李钟奇;
八路军第四纵队(第二个第四纵队,系八路军344旅、新2旅主力和新四军第六支队主力合编,后改编为新
四军第四师)司令员彭雪枫,政委黄克诚,参谋长张震,政治部主任肖望东;
八路军第五纵队(由344旅南下华中部队主力和苏鲁豫支队、陇海南进支队、新四军第6支队第4总队等合编,后改编为新四军第三师)司令员兼政委黄克诚,参谋长韩振纪;
八路军山东纵队(山东地方游击队升编,后并入八路军第一纵队机关,但山东纵队名义保留,后撤销,归山东军区统一指挥)指挥张经武,政委黎玉,副司令王建安,参谋长王彬,政治部主任江华;
八路军东进抗日挺进纵队(八路军第五支队和冀鲁边地方游击队合编,后撤销,机关和主力调归冀鲁豫军区)司令员兼政委肖华,副司令邓克明,政治部主任符竹庭;
八路军冀热察挺进军(冀东残部和八路军第四纵队主力改编,后撤销,归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肖克,政委陈漫远,参谋长程世才,政治部主任伍晋南。
八路军的主要战役战斗
115师主要战役战斗:
平型关大捷、广阳战斗、汾离公路三战三捷、陆房突围、梁山战斗、温塘战斗、町店战斗
晋察冀军区主要战役战斗:
雁宿崖战斗、黄土岭战斗、百团大战、冀中“五一”反扫荡战役
山东纵队主要战役战斗:
孙祖战斗
山东军区主要战役战斗:
郯城战斗
冀鲁豫军区主要战役战斗:
120师主要战役战斗:
雁门关外战斗、晋西北收复七城、齐会战斗、陈庄战斗、上下细腰涧战斗、百团大战
129师主要战役战斗:
阳明堡战斗、神头岭战斗、七亘村战斗、响堂铺战斗、长乐村战斗、百团大战、沁源围困战
八路军高级干部的军衔
1937年卢沟桥事变之后,在国家、民族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再度携手合作,共同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8月25陕北主力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9月按战斗序列改称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改编后,八路军各级将领按照国民革命军的编制原则,先后被国民政府授予了相应的军衔,他们中:
朱德(八路军总司令)、彭德怀(八路军副总司令)、叶剑英(八路军参谋长)、林彪(八路军第115师师长,一说1938年1月挂少将军衔)、贺龙(八路军120师师长)、萧克(八路军120师副师长)、(八路军129师师长)、宣侠父(八路军总部总参议)等被授予过陆军中将军衔。
八路军其他主要将领中,左权(八路军副参谋长、前方指挥部参谋长)、(八路军115师副师长)
、徐向前(八路军129师副师长)、周昆(八路军115师参谋长,后携款脱队)、周士第(八路军120师参谋长)、倪志亮(八路军129师参谋长)、陈光(八路军343旅旅长、后代理师长)、周建屏(八路军115师343旅副旅长)、徐海东(八路军115师344旅旅长)、黄克诚(八路军344旅副旅长)、卢冬生(八路军120师358旅旅长)、张宗逊(八路军358旅副旅长,后旅长)、陈伯钧(八路军120师359旅旅长)、王震(八路军120师359旅副旅长,后旅长)、王宏坤(八路军129师385旅旅长)、王维舟(八路军385旅副旅长)、陈赓(八路军129师386旅旅长)、陈再道(八路军129师386旅副旅长)等被授予过陆军少将军衔。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