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英烈李忠 牺牲在河西的冀南军区二分区政委
导语:李忠(19131943)河北冀县人,1933年考入省立第六师范,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平西特委委员,宛平县宣传部长。1939年返回冀南,先后任中
李忠(1913—1943)河北冀县人,1933年考入省立第六师范,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平西特委委员,宛平县宣传部长。1939年返回冀南,先后任中共南宫县委书记、中共冀南四地委宣传部长,1941年任中共冀南二地委书记兼八路军冀南军区第二军分区政治委员。1943年3月15日,在河北省隆平县(今隆尧县)白家塞村与日军遭遇牺牲。
李忠,原名郑树钧,1913年出生于河北省冀县(今冀州市)小寨乡垒头村,从小读书,1933年入河北省立第六师范学校学习,1934年受本县共产党员李力的影响,秘密从事党的地下工作,并加入中国共产党。1935年任六师党支部组织委员、支部书记。先后在学生中组织了进步团体“野草社”和“前进社”,积极宣传马列主义,发展党组织,是冀县学生运动的主要组织者和领导者,团结了一大批进步青年进行爱国活动。1935年秋,按照上级党的指示,他和几位学生领袖,发动进步学生掺杂到民工中去,消极怠工,拖延时间,破坏国民党政府强迫民工修筑京大公路的计划,支援了直南农民。同年冬,李忠回到农村,奔赴冀县、新河、宁晋和束鹿等县交界村庄,向农民众宣传党的抗日主张和土地政策,在农村撒下了抗日的种子。
1936年5月,李忠和张润生(后改名张海峰)、王鸿鹄等一起,响应平津学生抗日救亡号召,计划开展纪念“五卅”运动11周年活动,并约定各校学生5月30日在南宫中学大操场集合,进行罢课、游行。不料,因个别学生走漏消息,29日夜,反动校长引来冀县、南宫两县警察及当地国民党驻军白凤翔部,将学校团团围住,各校之间的联系也被切断。第二天,六师学生全部集中到大礼堂,李忠宣布罢课。这时,训育主任出面阻拦,李忠挺身登上讲台,当众揭露日本帝国主义鲸吞中国的阴谋及国民党妥协退让的祸国殃民政策,痛斥训育主任等一伙人是“法西斯的走狗”。义愤的学生将训育主任赶下台,轰出了礼堂。事发后,李忠遭到国民党通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