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11月1日,为适应革命形势迅猛发展的需要,以便更有力地推动全国解放的到来,、中央军委颁发了《关于统一全军组织及部队的规定》,在我军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整编全国军队的任务。
《规定》指出:“根据中央政治局九月会议关于战略任务更进一步地由游击战争过渡到正规战争的要求,中央军委关于全军组织和部队,特作统一规定,通令全军一体遵行。”与此同时,将全军各部队按地名划分为四大野战军,即:西北野战军、中原野战军、华东野战军和东北野战军。
其中,西北野战军由彭德怀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张宗逊、习仲勋分别任副司令员和副政治委员;中原野战军由任司令员,任政治委员,李达任参谋长;华东野战军由陈毅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粟裕、张云逸任副司令员;东北野战军由林彪任司令员,任政治委员,刘亚楼任参谋长。
1949年1月15日,中央军委下达了《关于野战军改按序数排列的决定》,将原西北野战军改编为“第一野战军”,彭德怀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张宗逊、赵寿山任副司令员,阎揆要任参谋长(王政柱、李夫克任副参谋长),甘泗淇任政治部主任(张德生任副主任),下辖第1、第2兵团共6个军;将原中原野战军改编为“第二野战军”,任司令员,任政治委员,张际春任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李达任参谋长,段君毅任后勤部司令员兼政委,下辖第3、第4、第5兵团共10个军又1个特种兵纵队;将原华东野战军改编为“第三野战军”,陈毅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粟裕任副司令员兼第二副政治委员,谭震林任第一副政治委员,张震任参谋长,唐亮任政治部主任(钟期光任副
《规定》指出:“根据中央政治局九月会议关于战略任务更进一步地由游击战争过渡到正规战争的要求,中央军委关于全军组织和部队,特作统一规定,通令全军一体遵行。”与此同时,将全军各部队按地名划分为四大野战军,即:西北野战军、中原野战军、华东野战军和东北野战军。
其中,西北野战军由彭德怀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张宗逊、习仲勋分别任副司令员和副政治委员;中原野战军由任司令员,任政治委员,李达任参谋长;华东野战军由陈毅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粟裕、张云逸任副司令员;东北野战军由林彪任司令员,任政治委员,刘亚楼任参谋长。
1949年1月15日,中央军委下达了《关于野战军改按序数排列的决定》,将原西北野战军改编为“第一野战军”,彭德怀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张宗逊、赵寿山任副司令员,阎揆要任参谋长(王政柱、李夫克任副参谋长),甘泗淇任政治部主任(张德生任副主任),下辖第1、第2兵团共6个军;将原中原野战军改编为“第二野战军”,任司令员,任政治委员,张际春任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李达任参谋长,段君毅任后勤部司令员兼政委,下辖第3、第4、第5兵团共10个军又1个特种兵纵队;将原华东野战军改编为“第三野战军”,陈毅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粟裕任副司令员兼第二副政治委员,谭震林任第一副政治委员,张震任参谋长,唐亮任政治部主任(钟期光任副
主任),下辖第7、第8、第9、第10兵团共16个军又1个特种兵纵队及华东海军;将原东北野战军改编为“第四野战军”,林彪任司令员,任政治委员,邓子恢任副政治委员,谭政任政治部主任(陶铸任副主任),萧克任第一参谋长(赵尔陆任第二参谋长,聂鹤亭、陈光任副参谋长),下辖第12、第13、第14、第15兵团共12个军,另加1个特种兵司令部、1个铁道兵司令部及两广纵队。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次整编中,中央军委还将原华北军区的部队改编为“华北野战军”,受、中央军委直接领导和指挥,作为直属军委统帅的我军唯一的一支战略机动部队,下辖第18、第19、第20兵团共11个军。 华北野战部队,由八路军晋察冀军区主力部队与晋冀豫军区部队合编而成。总兵力达42万余人。任司令员,薄一波任政治委员,徐向前任第一副司令员,滕代远任第二副司令员,萧克任第三副司令员,赵尔陆任参谋长(后唐延杰),罗瑞卿任政治部主任,王世英任副参谋长,蔡树藩任政治部副主任(后张南生、张致祥)。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次整编中,中央军委还将原华北军区的部队改编为“华北野战军”,受、中央军委直接领导和指挥,作为直属军委统帅的我军唯一的一支战略机动部队,下辖第18、第19、第20兵团共11个军。 华北野战部队,由八路军晋察冀军区主力部队与晋冀豫军区部队合编而成。总兵力达42万余人。任司令员,薄一波任政治委员,徐向前任第一副司令员,滕代远任第二副司令员,萧克任第三副司令员,赵尔陆任参谋长(后唐延杰),罗瑞卿任政治部主任,王世英任副参谋长,蔡树藩任政治部副主任(后张南生、张致祥)。
解放战争时期我军应是五大野战军而不是四大野战军
第一野战军的司令员彭德怀兼政委,参谋长阎揆要
第二野战军的司令员,政委,参谋长李达
第三野战军的司令员陈毅兼政委,参谋长陈士榘/张震
第四野战军的司令员林彪,政委,参谋长刘亚楼
第一野战军的司令员彭德怀兼政委,参谋长阎揆要
第二野战军的司令员,政委,参谋长李达
第三野战军的司令员陈毅兼政委,参谋长陈士榘/张震
第四野战军的司令员林彪,政委,参谋长刘亚楼
华北野战军(华北军区)的司令员,政委薄一波,参谋长唐延杰
1949年1月15日,中央军委下达了《关于野战军改按序数排列的决定》,将原西北野战军改编为“第一野战军”,彭德怀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张宗逊、赵寿山任副司令员,阎揆要任参谋长(王政柱、李夫克任副参谋长),甘泗淇任政治部主任(张德生任副主任),下辖第一、第二兵团共6个军;将原中原野战军改编为“第二野战军”,任司令员,任政治委员,张际春任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李达任参谋长,段君毅任后勤部司令员兼政委,下辖第三、第四、第五兵团共10个军又1个特种兵纵队;将原华东野战军改编为“第三野战军”,陈毅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粟裕任副司令员兼第二副政治委员,谭震林任第一副政治委员,张震任参谋长,唐亮任政治部主任(钟期光任副主任),下辖第七、第八、第九、第十兵团共16个军又1个特种兵纵队及华东海军;将原东北野战军改编为“第四野战军”,林彪任司令员,任政治委员,邓子恢任副政治委员,谭政任政治部主任(陶铸任副主任),萧克任第一参谋长(赵尔陆任第二参谋长,聂鹤亭、陈光任副参谋长),下辖第十二、第十三、第十四、第十五兵团共12个军,另加1个特种兵司令部、1个铁道兵司令部及两广纵队。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次整编中,中央军委还将原华北军区的部队改编为“华北野战军”,受、中央军委直接领导和指挥,作为直属军委统帅的我军唯一的一支战略机动部队,下辖第十八、第十九、第二十兵团共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次整编中,中央军委还将原华北军区的部队改编为“华北野战军”,受、中央军委直接领导和指挥,作为直属军委统帅的我军唯一的一支战略机动部队,下辖第十八、第十九、第二十兵团共
11个军。
这样,实际上就在人民解放军的序列中,形成了五大野战军,即:“一野”、“二野”、“三野”、“四野”和“华野”。
人民解放军五大野战军的组建,是我军历史上的重大转折。
第一野战军历经百战,是一支降龙伏虎、所向无敌的强师劲旅。其最初矫健的身影,可追溯到抗日战争的弥漫硝烟、陕甘宁玉石俱焚的战火中……它是由抗战时期贺龙、关向应等领导的陕甘宁晋绥联防军的主力部队,逐步发展而来的。一野组建后,彭德怀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张宗逊、韩练成、赵寿山任副司令员,闫揆要任参谋长,甘泗淇任政治部主任、王政柱、韩练成、李克夫任副参谋长、张德生任政治部副主任所属各纵队依次改称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军,骑兵第一师、第二师。总兵力15.5万人在彭德怀、王震、杨得志、许光达、贺炳炎、彭绍辉、郭鹏、余秋里、罗元发、郑维山等著名虎将的指挥下,历经西北春季战役、陕中战役、扶眉战役、陇东追击战、兰州战役、河西走廊追歼战、宁夏战役和解放新疆以及解放陕南、陇南等著名的大战、血战,为新中国的诞生立下了赫赫战功。
这样,实际上就在人民解放军的序列中,形成了五大野战军,即:“一野”、“二野”、“三野”、“四野”和“华野”。
人民解放军五大野战军的组建,是我军历史上的重大转折。
第一野战军历经百战,是一支降龙伏虎、所向无敌的强师劲旅。其最初矫健的身影,可追溯到抗日战争的弥漫硝烟、陕甘宁玉石俱焚的战火中……它是由抗战时期贺龙、关向应等领导的陕甘宁晋绥联防军的主力部队,逐步发展而来的。一野组建后,彭德怀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张宗逊、韩练成、赵寿山任副司令员,闫揆要任参谋长,甘泗淇任政治部主任、王政柱、韩练成、李克夫任副参谋长、张德生任政治部副主任所属各纵队依次改称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军,骑兵第一师、第二师。总兵力15.5万人在彭德怀、王震、杨得志、许光达、贺炳炎、彭绍辉、郭鹏、余秋里、罗元发、郑维山等著名虎将的指挥下,历经西北春季战役、陕中战役、扶眉战役、陇东追击战、兰州战役、河西走廊追歼战、宁夏战役和解放新疆以及解放陕南、陇南等著名的大战、血战,为新中国的诞生立下了赫赫战功。
第二野战军骁勇善战,是一支素以善打仗而著称、令敌闻风丧胆的英雄部队。其前身是抗战时期赫赫有名的八路军129师和晋冀鲁豫野战军。野战军辖第3、第4、第5兵团,共9个军。 第3兵团司令员由有“赵子龙”美誉的陈锡联担任、政治委员谢富治,辖第10军(由兵团副司令员杜义德兼任军长、王维纲任政治委员)、第11军 (曾绍山任军长、鲍先志任政治委员)、第12军(由兵团副司令员王近山兼任军长和政治委员)。 第4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是传奇将军陈赓,辖第13军(周希汉任军长、刘有光任政治委员)、第14军(李成芳任军长、雷荣天任政治委员)、第15军(秦基伟任军长、谷景生任政治委员)。第5兵团司令员杨勇、政治委员苏振华辖第16军(尹先柄任军长、王辉球任政治委员)、第17军(王秉璋任军长、赵健民任政治委员)、第18军(张国华任军长、谭冠三任政治委员)。解放战争中,在、陈赓、杨勇、陈锡联、王近山、杜义德、周希汉、王秉璋、曾绍山、秦基伟等著名将领的统帅下,千里挺进大别山、攻占襄阳、二野成立后,各部纵横东西,历经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两阳战役、成都战役、滇南战役和昌都战役等重大战役,将红旗插上世界屋脊.将中华大地搅得惊天动地。一切强大的敌手,在它面前都似风卷残云般地消散而去……,第二野战军的总兵力达28万余人
第三野战军精悍强大,是人民解放军五大野战军中编制最庞大的威猛之师。其前身是抗战时期的新四军和山东八路军。它在血与火中成长,在林弹雨中厉兵,涌现出了陈毅、粟裕、皮定均、陈士榘、宋时轮、许世友、王建安、韦国清、成钧、陶勇等著名将帅,历经苏中七战七捷、济南战役、孟良崮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上海战役、长山列岛战役、福州战役、舟山岛战役和漳、厦、金战役等震撼世人的大战,在与蒋军王牌和锐师的较量中,迸发出了排山倒海、海啸山呼般的巨大威力…… 它辖4个兵团和1个特种兵纵队。 第7兵团,王建安任司令员,谭启龙任政治委员,姬鹏飞任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李迎希任参谋长,辖第21军(含第61、第62、第63师),滕海清任军长,康志强任政治委员;第22军(含第64、第65、第66师),孙继先任军长,丁秋生任政治委员;第35军(含第103、第104、第105师),吴化文任军长(35军是济南战役期间投诚的国民党军队组建的)。 第8兵团,陈士榘任司令员,袁仲贤任政治委员,江渭清任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何以祥任参谋长,辖第24军(含第70、第71、第72师),王必成任军长,廖海光任政治委员;第25军(含第73、第中国有几大军区74、75师),成钧任军长,黄火星任政治委员;第26军(含第76、第77、第78师),张仁初任军长,王一平任政治委员;第34军(含第100、第101、第102师),何基沣任军长,赵启民任政治委员(34军为淮海战役期间国民党军队起义部队组建)。第9兵团,宋时轮任司令员,郭化若任政治委员,覃健任参谋长,谢有法任政治部主任,辖第20军(含第58、第59、第60师),刘飞任军长,陈时夫任政治委员;第27军(含第79、第80、第81师),聂凤智任军长、刘浩天任政治委员;第30军(含第88、第89、第90师)
,谢振华任军长,李干辉任政治委员;第33军(含第97、第98、第99师),张克侠任军长,韩念龙任政治委员。 第10兵团,叶飞任司令员,韦国清任政治委员,陈庆先任参谋长,刘培善任政治部主任,辖第28军(含第82、第83、第84师),朱绍清任军长,陈美藻任政治委员;第29军(含第85、第86、第87师),胡炳云任军长,张藩任政治委员;第31军(含第91、第92、第93师),周志坚任军长,陈华堂任政治委员。 特种兵纵队不变,陈锐霆任司令员,张凯任政治委员。 以胶东军区武装编为第32军(辖第94、第95师),谭希林任军长,彭林任政治委员,暂归山东军区指挥。两广纵队拨归第四野战军建制,曾生任司令员,雷经天任政治委员。这时,华东军区约42万人,全军总兵力为58万余人
第四野战军勇猛无敌,是一支兵力最强悍、武器最精良、战将最齐备的铁血雄师。它是抗战胜利后,以奔赴东北的八路军、新四军主力及东北抗日联军为基础逐步发展起来的,是一支为了共同的革命理想走到一起、来自五湖四海的部队。解放战争中,四野独树一帜,在林彪、、萧劲光、黄克诚、邓华、谭政、刘亚楼、李天佑、陈伯钧、洪学智等一批被称为“猛将”、“怪才”的率领下,从-40度严寒的白山黑水打赢辽沈战役,一直打到40度酷暑的海角天涯,先后转战东北、华北、华中、华南战场,并在三大战役胜利后历经安新战役、汉浔间渡江战役、宜沙战役、湘赣战役、衡宝战役、广东战役、鄂西战役、广西战役和海南岛战役等大规模的血战、硬仗,纵横驰骋于十四个省区,以摧枯拉朽、风卷残云之势,成为中国人民埋葬蒋家王朝
第四野战军勇猛无敌,是一支兵力最强悍、武器最精良、战将最齐备的铁血雄师。它是抗战胜利后,以奔赴东北的八路军、新四军主力及东北抗日联军为基础逐步发展起来的,是一支为了共同的革命理想走到一起、来自五湖四海的部队。解放战争中,四野独树一帜,在林彪、、萧劲光、黄克诚、邓华、谭政、刘亚楼、李天佑、陈伯钧、洪学智等一批被称为“猛将”、“怪才”的率领下,从-40度严寒的白山黑水打赢辽沈战役,一直打到40度酷暑的海角天涯,先后转战东北、华北、华中、华南战场,并在三大战役胜利后历经安新战役、汉浔间渡江战役、宜沙战役、湘赣战役、衡宝战役、广东战役、鄂西战役、广西战役和海南岛战役等大规模的血战、硬仗,纵横驰骋于十四个省区,以摧枯拉朽、风卷残云之势,成为中国人民埋葬蒋家王朝
、创立新中国的主要力量,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建立了特殊功勋。下辖4个兵团:第12兵团,萧劲光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辖第40、45、46军;40军军长韩先楚,政委罗舜初;45军军长黄永胜,政委邱会作;46军军长詹才芳,政委李中权;第13兵团,程子华任司令员,萧华任政治委员,辖第38、47、49军;38军军长李天佑,政委梁必业;47军军长梁兴初,政委周赤萍;49军军长钟伟,政委袁升平;第14兵团,刘亚楼任司令员,莫文骅任政治委员,辖第39、41、42军;39军军长刘震,政委吴信泉;41军军长吴克华,政委欧阳文;42军军长万毅,政委刘兴元;第15兵团,邓华任司令员,赖传珠任政治委员,辖第43、44、48军,43军军长李作鹏,政委张明池;44军军长方强,政委吴善富;48军军长贺晋年,政委陈任麒。特种兵司令员肖华,政委钟赤兵。另外长春起义的曾泽生部被编为50军,曾任军长,原国民党起义部队被编为51军。两广纵队司令员曾生,政委雷经天,原野战军所属之特种兵指挥机关改称特种兵司令部,辖2个炮兵师。
华北野战军是一支与四大野战军齐名、由和中央军委直接领导的英勇之师。它是由抗战时期八路军晋冀鲁豫军区部队主力和晋冀鲁豫部队一部,经编组改建而成的。与其他野战军一样,这支部队同样人才辈出:、徐向前、罗瑞卿、萧克、杨得志、杨勇、杨成武、苏振华、耿飙、等一个个声震中外的著名将帅,都曾在这支部队中战斗过。解放战争中,它历经大同、集宁战役、张家口保卫战、保(定)南战役、正太战役、保北战役、解放石家庄、晋中战役等,锋芒所指,所向无敌,以其骄人战绩,令人信服地入
华北野战军是一支与四大野战军齐名、由和中央军委直接领导的英勇之师。它是由抗战时期八路军晋冀鲁豫军区部队主力和晋冀鲁豫部队一部,经编组改建而成的。与其他野战军一样,这支部队同样人才辈出:、徐向前、罗瑞卿、萧克、杨得志、杨勇、杨成武、苏振华、耿飙、等一个个声震中外的著名将帅,都曾在这支部队中战斗过。解放战争中,它历经大同、集宁战役、张家口保卫战、保(定)南战役、正太战役、保北战役、解放石家庄、晋中战役等,锋芒所指,所向无敌,以其骄人战绩,令人信服地入
列于我军五大野战主力的阵营中,为新中国的诞生做出了卓越贡献。 它所辖60、61、62、63、64、65、66、67、68军。
人民解放军五大野战军编制建制时间不长,仅仅存在于共和国如一轮红日喷薄而出前后的短暂岁月里。“一野”持续时间仅一年零三个月,于1950年4月,根据中共中央的决定,被取消其,所属部队归西北军区管辖。“二野”持续时间一年零一个月,于1950年2月,同率领第1兵团入川的西北军区机关一部合并,组成西南军区。“三野”持续时间一年零七个月,于1950年8月被取消,野战军部队全部归华东军区领导。“四野”持续时间一年零三个月,于1950年4月取消,部队归中南军区指挥。而“华野”的、编成,更是经过了数度反复的调整、变化,甚至令人眼花缭乱:1949年4月25日,太原城的硝烟尚未散尽,第十八、十九兵团即接受新命令,调入一野,参加解放大西北的千里征战;11月,第十八兵团又调入二野参加大西南战役;1950年,为适应剿匪任务的需要,其第二十兵团除部分转入特种兵外,部分转为地方军区或公安军;另外,第十八兵团第61军,于1950年2月兼由川北军区领导,1951年3月其181师又调归第60军;1952年7月,第61军正式取消。其他各部归宿各异,也都有着相似的经历……
尽管五大野战军的、序列几经变化,但变化的只是形式。人民解放军各部队和全体指战员,在和
人民解放军五大野战军编制建制时间不长,仅仅存在于共和国如一轮红日喷薄而出前后的短暂岁月里。“一野”持续时间仅一年零三个月,于1950年4月,根据中共中央的决定,被取消其,所属部队归西北军区管辖。“二野”持续时间一年零一个月,于1950年2月,同率领第1兵团入川的西北军区机关一部合并,组成西南军区。“三野”持续时间一年零七个月,于1950年8月被取消,野战军部队全部归华东军区领导。“四野”持续时间一年零三个月,于1950年4月取消,部队归中南军区指挥。而“华野”的、编成,更是经过了数度反复的调整、变化,甚至令人眼花缭乱:1949年4月25日,太原城的硝烟尚未散尽,第十八、十九兵团即接受新命令,调入一野,参加解放大西北的千里征战;11月,第十八兵团又调入二野参加大西南战役;1950年,为适应剿匪任务的需要,其第二十兵团除部分转入特种兵外,部分转为地方军区或公安军;另外,第十八兵团第61军,于1950年2月兼由川北军区领导,1951年3月其181师又调归第60军;1952年7月,第61军正式取消。其他各部归宿各异,也都有着相似的经历……
尽管五大野战军的、序列几经变化,但变化的只是形式。人民解放军各部队和全体指战员,在和
中央军委的坚强领导下,一直续写着往日的辉煌,并在建国后的抗美援朝和历次自卫反击作战中,创造了许许多多崭新业绩!其战争年代的光辉征战史,也至今为人们所缅怀和传颂……
随着建国后的和平建设的需要,有很多有着光辉战绩的野战军分别在不同的年代被裁减,现在我国有18个集团军和空降15军。
随着建国后的和平建设的需要,有很多有着光辉战绩的野战军分别在不同的年代被裁减,现在我国有18个集团军和空降15军。
简单的说,一共有五个野战军的规模,但正式的序列里,只有四个野战军。他们是1949年一月根据全军统一化、正规化的要求编成的。
第一野战军,就是西北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下辖一、二、十八、十九兵团。从四川以北,山西以西的广大国土都是其防区。后来建立西北军区。
第二野战军,即中原野战军,下辖三、四五兵团。就是著名的刘邓大军。他们千里跃进大别山,转战江河淮汉,在著名的淮海战役中牵制并最后配合三野歼灭了国民党最大的兵团:黄维第十二兵团,并切断了徐州之敌的退路。后来配合第三野战军渡江,而后转战西南,后期成立了西南军区,我国传统意义上的西南三省云、贵、川和西藏成为它的防区。是西南军区的主力。
第三野战军,前身是华东野战军。下辖七、八、九、十兵团。司令兼政委陈毅,副司令兼副政委粟裕。解放
第一野战军,就是西北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下辖一、二、十八、十九兵团。从四川以北,山西以西的广大国土都是其防区。后来建立西北军区。
第二野战军,即中原野战军,下辖三、四五兵团。就是著名的刘邓大军。他们千里跃进大别山,转战江河淮汉,在著名的淮海战役中牵制并最后配合三野歼灭了国民党最大的兵团:黄维第十二兵团,并切断了徐州之敌的退路。后来配合第三野战军渡江,而后转战西南,后期成立了西南军区,我国传统意义上的西南三省云、贵、川和西藏成为它的防区。是西南军区的主力。
第三野战军,前身是华东野战军。下辖七、八、九、十兵团。司令兼政委陈毅,副司令兼副政委粟裕。解放
战争中是任务最重,歼敌最多,战功最大的野战军,也是编制最大的野战军。他们作战和防卫的地域包括山东、江苏,河南一部,后来解放浙江以南一直到福建的东南沿海地区。后来,成立华东军区。
第四野战军,是原来的东北野战军。下辖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兵团。就是林彪的部队。这是当时解放军兵力最大,建制最完整,武器装备最好,可以说是最精锐的战斗部队。他们在四年解放战争中,最早投入战斗,发展的最好。他们解放了东北全境,而后发起辽沈、平津战役。之后兵锋直指中南。解放了河南和中原最后的国统区安阳和新乡后,和平解放武汉,而后向南急进,一直解放了海南岛。成立了中南军区。
另外,华北部三个兵团:十八、十九、二十兵团本来也可以组成一个野战军,但是当年整编的时候作为中央直属兵团没有建立野战军编制。后来十八、十九兵团编入西北野战军,二十兵团留下来保卫中央。
1950年到1951年,随着解放战争的结束,四大野战军相继撤销,部队并入新成立的各大军区。并在它们的基础上成立了各个军区和新的兵种司令部。完成了解放军从主要是步兵到体系完整的国防军的转变。
第四野战军,是原来的东北野战军。下辖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兵团。就是林彪的部队。这是当时解放军兵力最大,建制最完整,武器装备最好,可以说是最精锐的战斗部队。他们在四年解放战争中,最早投入战斗,发展的最好。他们解放了东北全境,而后发起辽沈、平津战役。之后兵锋直指中南。解放了河南和中原最后的国统区安阳和新乡后,和平解放武汉,而后向南急进,一直解放了海南岛。成立了中南军区。
另外,华北部三个兵团:十八、十九、二十兵团本来也可以组成一个野战军,但是当年整编的时候作为中央直属兵团没有建立野战军编制。后来十八、十九兵团编入西北野战军,二十兵团留下来保卫中央。
1950年到1951年,随着解放战争的结束,四大野战军相继撤销,部队并入新成立的各大军区。并在它们的基础上成立了各个军区和新的兵种司令部。完成了解放军从主要是步兵到体系完整的国防军的转变。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