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也在不断增多。目前很多城市的轨道交通都逐渐形成了大容量的城市客运网络,在此背景下,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换乘枢纽在不断增多,其运营里程也在不断增加,这就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保证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质量和效率,网络化运行是必然的趋势。与单线运营模式不同,网络化运营模式具有联动、统一、协调、共享运营的特点,所以其运行整体水平较高,在提升城市轨道交通服务水平,保证资源得到有效运用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行模式虽然在交通运行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是其构建却十分复杂,其中包括要明确管理思路、操作流程,包括硬件、软件系统的建设,同时还包括对各项先进技术的应用。为了更好地推动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加强对其网络化运营模式的研究,不断优化其网络化运营模式也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模式;特点分析
1网络化运行模式概述及特点分析
1.1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行模式概述
城市轨道交通作为一个复杂、庞大的交通系统,要保证其高效、稳定、安全运行,离不开科学合理的运营。
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至今运营模式主要分为两种,即单线运营模式和网络化运行模式。单线运营模式是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初期所应用的运营模式,是运营者根据单条线路的实际情况制定的独立的运营计划。这种运营模式操作简单、方便,但目前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逐渐形成,该模式基本没有再应用。网络化运营模式则是在轨道交通网络形成一定规模背景下产生的。简单理解,网络化运营是指通过运营管理技术、现代信息技术将原本多条独立运行的轨道交通线路进行整合,然后统一在时间、空间范围内进行协调、调度、管理、运营的一种现代化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模式。相较于单线运营模式,网络化运营模式具有更高的效率、效益,如其可以更好地满足现代客运需求,可以提高轨道交通整体发展水平。目前在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中,常用的网络化运营模式包括两种,即换乘协调运营模式和资源共享运营模式。重庆通道换乘式地铁站运营管理采用的就是换乘协调运营模式,截至2022年3月,重庆已开通1、2、3、4、5、6、9、10号线及环线、国博线共10条轨道交通线路,运营里程403公里,覆盖主城全域,最高日客运量416.9万人次。重庆市轨道交通路网运营线路,布局科学、合理,乘客可以随时随地在轨道交通系统内实现最便利的乘车计划和换乘计划。同时重庆地铁在网络化运营管理趋势下,也采用资源共享运营模式实现了互联互通的网络化运营目标。例如,地铁可与航空、高铁、长途客运等多种运输方式进行资源共享,实现一体化开发。前者可以为乘客出行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后者可以促进资源充分利用,减少运营成本。
1.2特点分析
新时代背景下,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模式的应用是必然趋势。在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过程中,要充分发挥网络化运营模式的作用和价值,就需要对其有充分的了解,其中掌握网络化运营的特点就十分重要,这对推动网络化运营的优化和改革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模式的特点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首先,网络化运营具有区域覆盖大的特点。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不断建设、开通、延伸,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了轨道交通网络,而网络化运营就可以将轨道交通网络进行全面覆盖,然后连通成为一个整体。其次,网络化运营具有站点统一布局的特征。这是因为网络化运营模式的应用可以将所有轨道交通单独分布的各个站点通过网络进行统一布局,这对提高站点管理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再次,网络化运营还具有公交分担率的特点。这是因为轨道交通在网络化运营下其可以成为城市交通脉络的骨干,从而发挥其交通运输作用,最终实现对公交压力的分担。另外,网络化运营还具有运营协调性的特点。这是因为网络化运营可以从城市所有轨道交通线路出发制订各种运营计划,这对协调处理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各方面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支持作用。最后,网络化运行还具有节约资源的特点。虽然相比单线运营其更复杂,但是网络化运营更符合现代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需求,其可以从城市整体出发,实现对资源的配置优化、资源共享,这对提高运营效益、乘客利益、社会效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2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模式优化的策略
2.1完善网络化运营管理基础
网络化运营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作,其中不仅涉及各项协调、调度、计划工作,同时涉及诸多人员、技术、设备,要保证网络化运营的有效开展,还需要有相应的管理工作作为支撑。所以在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模式优化中,加强完善网络化运营管理基础尤为重要。首先,相关部门要加强对规章制度的完善。例如,可以建立三大类规章体系,即管理标准、技术标准、工作标准。以建立的三大规章体系为工作标准,在实际工作中,为网络化运营中如何进行网络调度、如何基于网络为乘客提供便捷换乘方案等问题提供可供依据的规章制度。在此基础上,相关部门需要基于网络化运营的特点,从线网的角度对原有规章制度进行重新梳理,包括对规章结构进行评价,对各项业务规章缺失、重复情况进行识别,然后基于网络化运营需求和要求,对规章制度进行分级梳理,制定分层、分级、细致的新规章、新要求、新标准。这样可以保证规章制度体系更好地符合网络化运营需求,为网络化运营带来实质性效果。其次,相关部门还需要根据网络化运营需求和特点,加强对相应人才的培训和教育。例如,针对运营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工程人员,要定期开展网络化运营相关的软硬件开发培训、科学技术培训、生产服务培训等,以此来全面提升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相关部门还需要积极引进新型人才为网络化运营提供支撑,包括技术性人才、管理类人才、创新型人才。
2.2增强网络化运营能力
铁路运输的特点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日渐复杂、庞大,所以网络化运营也不能停留在原地,而需要基于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步伐不断提升运营能力,这样才可以更好地推动城市轨道交通发展。为了提升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能力,首先,就需要从城市发展的高度对城市轨道交通客流进行综合预测,如可以重点对商业及文体景区类、对外枢纽类、高校类车站进行客流分析,包括分析客流特点、客流高峰时间等。预测客流可以为城市轨道交通运输规划、组织、协调等奠定基础,进而提高整体运营水平。其次,还需要加强对网络化运营组织的创新,具体实践中可以根据客流的潮汐现象、线路上班高峰特点实施大小交路,以及采取加开高峰短线车策略,还可以根据区域整体客流分布,采取快慢车、跨线运营的措施,这对提高部分区段单向运输能力、双向运输能力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再次,在网络化运营过程中,还需要提前做好设备设施的优化、升级、改造工作,包括通信设备、信息化设备、城市轨道交通基础设施等,以提升运营能力。最后,在网络化运营过程中,相关部门还需要建立全面覆盖的安全管理体系,包括行车安全管理、客运安全管理、消防安全管理等,以确保运营安全。
3结语
网络化运营是现代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直接关系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营水平、服务水平的关键因素。所以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过程中要提高对网络化运营建设的重视程度,要基于城市轨道交通系
统发展需求和要求,不断优化其网络化运行模式,使网络化运行模式的特点、优势、作用、价值在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发展中得到最大限度发挥。
参考文献
[1]黄国辉.网络化运营模式下城市轨道交通监管体系研究[J].低碳世界,2017,(22):222-223.
[2]徐欣.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的管理模式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22):79-80.
[3]曹晓娜.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的管理模式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6,13(31):30-31.
[4]高帅.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模式及特点分析[J].通讯世界,2015,(23):291-292.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