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28 山地对交通的影响
1.山地对交通建设的影响
(1)在山区修建交通运输线路,成本,难度比较
(2)山地地质构造复杂,坡地稳定性差。
2.山地对交通布局的影响
(1)交通运输方式:优先建造公路,其次是铁路
(2)交通运输线路
通常在地形相对和缓的山麓、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选线。
需要翻越山岭时,一般采用盘山曲折的线路设计。
越来越多地采用桥(梁)隧(道)相结合的方式。
特别提醒 山区交通线选址的技巧
(1)尽量沿等高线修建。
(2)尽量穿过等高线稀疏地区。
(3)选择地势较低处修建,如鞍部和河谷。
思考 平原地区公路选线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案 尽量少占耕地;处理好与农田水利设施和城镇发展的关系。
山区交通线的选择原则及原因
影响
一般原则
原因
实例
方式
首选公路运输,其次是铁路运输
山地修建铁路运输干线的成本高、难度大;
建造公路的成本、技术难度较铁路小;
公路运输具有灵活性的特点
西藏先有新藏、青藏、滇藏等公路,后有青藏铁路
线路走向
线路选在地势相对和缓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
线路一般呈字形或8字状(线路尽量与等高线平行);
避开陡坡和断层、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地段;
在适宜的过河点跨过河流;
尽量选择两点间最近距离、经过各级居民点;
避免占用耕地、避开农田水利设施
选线一般应按地形走势来确定路线的走向。
原因:尽量节约建设成本;
降低技术难度;
工程施工要安全;
降低运营成本和提高运营安全性(如果选取最直、最短的线路,就必须开拓较多的山坡,填平沟谷,建造较多的桥梁或隧道)
同蒲铁路沿汾河谷地伸展;
陇海铁路的西段沿渭河谷地伸展;
襄渝铁路沿汉水谷地伸展;
成昆铁路沿地形走势曲折伸展
线网密度
一般来说,平原、缓丘、山间盆地、河谷等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的地方,线网密度大
山区人口主要集中在河谷地带,这样可以联系较多的居民点,方便人们的出行,吸引较多的客货流,从而提高营运量,增加经济效益
铁路和兰新铁路(新疆段)均沿山麓分布,连接绿洲
(海南地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主要交通线和城镇的分布。
从地表形态影响的角度,概括甲乙两地间主要交通线的分布特点并简析原因。
[关键信息点拨]
注意图中交通线和河流、山地的关系,可得出交通线主要沿山麓分布,远离河流和山地,
既避洪水,又少地质灾害威胁。
注意图中交通线和等高线的关系,可得出交通线基本上沿500 m等高线分布,地势相对平
坦,工程量较,且坡度较小,交通线运营较安全。铁路运输的特点
答案 分布特点:(主要交通线)基本上沿山麓等高线(河谷平原与山地的过渡地带)分布。
原因:南部为山地,北部为河流。沿山麓等高线修建交通线,工程量较小;(沿河谷平原与山地的过渡地带,)既避洪水,又少地质灾害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