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拉克铁热克镇寄宿制初级中学集体备课教案
年级:八年级                科目:语文
备课组
八年级语文备课组
主备人
张龙
主备时间
2020.9.12
执教人
执教班级
研备时间
课题
11.短文两篇
课时数
3课时
教学目标
1.积累重点文言字词,疏通文义,朗读并背诵课文。
2.把握文中景物的不同特点,领略不同的写景手法。
3.感受热爱自然山水的情感、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1.着重理解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感知写景类文章中作者的思想感情。
类似风声的电影2.背诵并默写两篇短文。
教学难点
1.着重理解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感知写景类文章中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讲授法,同时让学生相互合作,解决问题的同时不断提高他们的文言文思维能力。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火影忍者鸣人变九尾(执教人复备)
                第1课时  (执教时间:      )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觉得我们周围的一切美吗?也许你忙碌于繁重的学业中无暇欣赏但当你抬头远望的一刹那你会感到窗外的一切是那样的美好。天的晴明地的广山的挺拔树的健壮无不让你心动神摇。今天我们学习的《答谢中书书》就是一幅怡神悦性的山水画轴让我们一同去欣赏。
二、资料助读
陶弘景(456-536)字通明南朝齐梁时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号华阳隐居。著名的医药家、炼丹家、文学家人称山中宰相。作品有《本草经注》《集金丹黄白方》《二牛图》《陶隐居集》等。
《答谢中书书》是南朝文学家陶弘景写给朋友谢中书的一封书信反映了作者娱情山水的思想。文章以感慨发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雅情怀的人才可能品味山川之美将内心的感受与友人交流是人生一大乐事。作者正是将谢中书当作能够谈山论水的朋友同时也期望与古往今来的林泉高士相比肩。文题中的回复的意思。谢中书即谢征字玄度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曾任中书舍人(掌朝廷机密文书)所以称之为谢中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
三、文言文基础知识积累
1生字注音。
夕日欲(tuí)         能其奇者(yù)
2重点实词
(1)五交辉(交相辉映)  (2)四时俱备(四季)
(3)晓雾将(消散)  (4)夕日欲(坠落)
(5)沉鳞竞跃(潜游在水中的鱼)
3一词多义
(1)欲
(2)与
(3)自
4词类活用
夕日欲(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坠落)
5古今异义
(1)晓雾将(古义:消散;今义:休息)
(2)夕日欲(古义:坠落;今义:精神萎靡)
四、研读课文
1看课文注释了解大意。小组合作结合注释翻译全文。
2课文可分为几部分?每一部分的内容分别是什么?
全文可分三部分。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总领全文。中间的写景部分先仰视高峰入云再俯瞰清流见底再平视两岸石壁”“青林翠竹而后分两层来写最后以感叹总括前文。
3答谢中书书”中的两个书该如何理解?
书①:中书南朝时候的官员称谓。书②:即书信是文体的一种。由此我们知道答谢中书书是陶弘景给谢中书的一封信。
4作者笔下的景很美请问美在哪里?
其一:山水相映之美。山的峻峭水的明丽。水的动势给山增加了活力山的倒影给水铺上了异彩二者相映成趣。
其二:彩配合之美。两岸石壁五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蓝天作背景绿水为衬托绚丽动人美不胜收。
其三:晨昏变化之美。清晨白雾缭绕似烟似缕猿啼鸟鸣生机勃勃;傍晚红日西沉山苍茫飞鸟归林猿猴息树游鱼跃水。
其四:动静相衬之美。高峰为静流水为动(形体);林青竹翠为静五交辉为动(光);日出雾歇为静猿鸟乱鸣为动;日落山暝为静游鱼跃水为动(声响)。
5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自从谢灵运以来没有人能够欣赏它的妙处而作者却能够从中发现无尽的乐趣字里行间与谢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课堂小结
孔子曾经说过: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古今仁人智士用他们脍炙人口的文章写尽了山川草木的秀让我们去品味让我们去感怀。其实大自然无时无刻不在用它那多姿多彩和真切自然的灵性感染着我们只要我们用明亮的大眼用宽广的胸怀去发现去感悟自然感受生活我们的阳光将会变得更加灿烂我们的生活将会变得无限的美好。
布置作业
1.记忆并摘抄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与虚词。
2.预习下一课时内容。
3.背诵课文。
第2课时  (执教时间:      )
一、导入新课
月亮总会引起人们的无限遐思古往今来有许多文人墨客借月抒怀。李白有“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这些诗句表达了思乡、伤己、念友之情。今天我们学习的《记承天寺夜游》在咏月诗文中别具一格让我们一起欣赏。(板书课题)
二、资料助读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并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其词开豪放一派;其散文著述宏富刑宇菲豪放自如。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记承天寺夜游》写于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年)作者被贬谪到黄州任团练副使但不得签书公事也就是说做着有职无权的闲官。在这种情况下作者近乎流放心情忧郁。但是他仍然有进取之心于是写了这篇短文对月夜的景作了美妙的描绘真实地记录了他当时生活的一个片段。也体现了他与张怀民的深厚友谊与对知音甚少的无限感慨。
三、文言文基础知识积累
1生字注音。
衣(jiě)   藻(xìng)   (suì)   未(qǐn)
2一词多义
3古今异义
(1)少闲人如吾两人者(但:古义:只是;今义:但是表转折关系的连词 。耳:古义:罢了;今义:耳朵)
(2)相与步于中庭(古义:院里;今义:庭子中间)
4词类活用
(1)相与于中庭(名词作动词散步)
(2)怀民亦未(名词作动词睡;卧)
四、研读课文
1看课文注释了解大意。小组合作结合注释翻译全文。
2作者为什么要夜游承天寺?
一是作者被贬心情郁闷、孤独;二是因为月很美。
3文中哪些句子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4闲人”二字表现了苏轼怎样的复杂情感?…
字饱含着作者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贬谪的悲凉心情的寂寞面对挫折逆境的豁达面对孤独人生的感慨……也使我们看到作者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故其笔下的月夜才如此空灵、皎洁。
5出本文写景的句子说说写出了景物的什么特点?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作者以高度凝练的笔墨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
6俞灏明救selina作者是如何描写月的?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句中无一个却无处不是写皎洁的月光。作者用积水空明四字比喻庭院中月光的清澈透明。用藻、荇交横四字比喻月下美丽的竹柏倒影。积水空明是就月光本身作形容给人以一池春水静谧之感。藻、荇交横是以竹柏倒影来烘托月光给人以水草摇曳的动态之美。这个意境映照出作者光明磊落胸无尘俗的襟怀。
网上银行转账限额
课堂小结
这节课与火灾有关的成语,我们随着苏轼的文字赏到了与众不同的月景更赏到了虽处逆境却依然廓然豁达的人生态度相信大家从中可以获得一种人生的感悟。林语堂曾这样评价苏轼:一生载歌载舞深得其乐。如果大家对这位宋朝的大文豪感兴趣的话建议大家阅读林语堂的《苏东坡传》。
布置作业
1.完成能力培养与测试》和《同步练习册》第11课。
2.面对着在顺境中不浮不骄,在逆境中泰然自若的苏轼,面对着一生始终拥有一颗闲心领略江山风月的苏轼,你有什么感悟?
第3课时 (执教时间:      )
1.练习讲解:《能力培养与测试》第11课
2.练习讲解:《同步练习册》第11课
板书设计
   
教学
反思
三级
签批
教研组签批
教研室签批
校长签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