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原副主席、叶剑英元帅之子叶选平于2019年9月17日逝世,享年95岁。作为改革开放初期主政广东的领导,他被评价为“对广东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作出重要贡献”。
1924年初,27岁的叶剑英和医务工作者冯华结婚。11月,馮华诞下长子叶选平。儿子出生后,叶剑英由于军务繁忙,父子二人共处的时间并不多。1941年,叶剑英从重庆返回延安,与爱子叶选平阔别多年后重逢。叶剑英安排他进延安自然科学院机械系学习,希望他学成后为祖国的工业化建设效力。
1945年叶选平毕业后,从基层做起,被分配到延安兵工厂工作,成为一名机械师。1947年调任晋绥边区第一机械厂干部,成为一名出的技术员。新中国成立后,叶选平先后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和清华大学进行短期学习。
1952年,他又被派往前苏联进修机床专业。1954年回国后,叶选平为祖国的工业建设尽心尽力,他先后在沈阳和北京担任两家机床厂的总工程师。由于技术过硬,工作出,他先后被委任为沈阳第一机床厂副厂
长兼总工程师、沈阳市机械局副总工程师、北京第一机床厂生产技术副厂长兼总工程师、北京市机械局领导小组副组长及党委常委等职。
1978年,54岁的叶选平出任国家科委三局局长。两年后,他被派赴广东省,出任副省长兼广东省科委主任、中共广州市委副书记、市长等职。这个时期,正值改革开放之初,而叶选平的家乡广东省,也正是改革开放的“桥头堡”。叶念琛
广东省是解放初期叶剑英任职耕耘的地方,媒体评价称,叶选平继承了父亲的政治意愿,造福家乡人民。
改革开放初期,一些干部众对“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存有观望和顾虑时,叶选平的态度是“认认真真做猫,把老鼠捉住”。他在广东工作十一年,被誉为“实干家”。
担任广州市市长后,叶选平对整个城市的职能有了新的认识。他认为,广州是中国南大门,人员、货物、消息“出入”便捷会给广州带来非凡的发展机会。因此,在市长任上,叶选平重视交通建设,重新规划、改扩建交通网络。
叶选平担任广东省省长时,注意抓大事,放小事,把主要精力放在全省经济工作的宏观调控和长远发
展的策划上,对于省里的具体事务,他放手让其他副省长分管。文献显示,叶选平在广东实行了一系列“冒险”的改革措施,如物价改革、住房改革等。当时,他主张蔬菜、鱼类等副食品价格放开,这在当时是一个不小的改变。叶选平曾表态称,改革不冒点风险不行。他身边的工作人员在评价叶选平处理重大问题时,认为他站得高,看得远,能把握大局,有乃父之风。
卸任广东省省长后,叶选平于1991年至2003年担任全国政协副主席。作为老党员,叶选平即便不再担任领导职务,也一直关注、关心党的建设。2012年,当时88岁高龄的叶选平成为了中共十八大广东团最年长的党代表。那时,叶选平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到,各级领导干部都不同程度存在脱离众、不“接地气”的现象,我觉得这关乎党性,必须高度重视。(摘自《北京青年报》《中国民族博览》)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