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粮油学会团体标准
编制说明
《葵花籽油质量安全生产技术规范》团体标准起草小组
2020年10月
《葵花籽油质量安全生产技术规范》团体标准编制说明
一、前言
在我国的油料作物中,按产量排列,葵花籽仅次于油菜籽、大豆和花生之后,排名第四,葵花籽油是我国的优质食用油源。近几年来,随着消费者对葵花籽油认知度的提高,我国葵花籽油的消费数量快速增长,通过业界共同努力,葵花籽产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国家标准葵花籽油也已更新,从国家政策和我国油脂市场的需求情况看,葵花籽油在我国市场上的发展前景十分看好。
但目前国内葵花籽油加工生产企业之间仍有一定差距,除了部分企业采用了较为先进的连续化、机械化加工方式外,小规
模、小作坊式的加工方式仍然较多,这不仅对葵花籽油的质量安全没有保证,也造成了葵花籽油产品深度开发利用率较低,产业链较短的问题。如果在葵花籽油加工过程没有科学合理质量安全生产技术规范,就无法保证对葵花籽油加工过程中的风险物质进行有效防范和控制。因此,建立规范的葵花籽油加工技术标准具有重要的意义。
其中受环境污染的影响,葵花籽原料中可能会存在黄曲霉毒素B1、塑化剂、苯并芘含量及农药残留量等风险物质,这些物质会在油脂制取过程大量迁移至葵花籽油中。此外,在浓香葵花籽油的生产中,不当或过度的炒籽会造成葵花籽油中多环芳烃含量明显升高,这些风险物质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一定的损害。
因此制定“葵花籽油质量安全生产技术规范”不仅能够有效指导葵花籽油加工厂规范生产,完善葵花籽油产业标准体系,促进葵花籽油产业健康发展,也能对其他油料油脂的质量安全生产技术规范的制定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这对实现油脂加工业规范的生产技术操作的实施是十分有益和必要的。
随着近年来国家、行业对食用油安全的严格管理以及消费者对食用油产品更高的要求,很多科研工作者对食用植物油包括葵花籽油中风险成分的成因,控制方法和脱除技术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并在葵花籽油加工企业推广应用,在葵花籽油质量安全控制方面取得长足进步,葵花籽油安全品质和营养品质得到大幅提升。国内著名的葵花籽油加工企业也在不断探讨并完善葵花籽油生产操作规程,按照规范的生产技术保证葵花籽油产品的质量安全。因此本次粮油行业团体标准的申报,建立葵花籽油质量安全生产技术规范具有可行性。
二、任务来源及工作过程
(一)任务来源
《葵花籽油质量安全生产技术规范》标准的制定,是依据2019年中国粮油学会下达的计划任务进行的。该标准负责起草单位有武汉轻工大学、江南大学、河南工业大学、佳格食品(中国)有限公司、佳格食品(厦门)有限公司、金太阳粮油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河套油脂有限责任公司。标准负责起草人为郑竟成。(二)本标准制定的主要工作过程
1.成立起草制定标准工作组。
2.查阅了大量的国内外科技文献及国家相关标准资料,对搜集到的文献资料进行分析研究。
3.进工厂实地调研,了解实际生产情况和一线工作者反应的问题。
4.进行实验室模拟实验,了解质量安全生产工艺症结所在,为标准制定提供依据。
5.编写标准草案稿。
6.将草案稿提交所属技术委员会讨论。
7.修改草案稿,形成标准征求意见稿。
8.广泛征求“粮油标委会”各位委员及相关单位意见。
9.根据征集的意见对征求意见稿进行修改,编写标准送审稿、编制说明、意见汇总处理表及其它附件。
10.将标准送审稿、编制说明、意见汇总处理表及其它附件送专业标准化技术。
三、编制原则
食用油标准严格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一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及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二部分:标准中规范性技术要素内容的确定方法》的编写要求,根据葵花籽油的特点,以及国家对食品质量安全的要求,参照同类产品有关标准,结合国内市场上葵花籽油的质量安全状况,充分征求各方的意见,确定标准主要质量指标,确保标准具有科学性、先进性、针对性、适用性和可操作性,达到指导“葵花籽油”的质量安全生产加工,提高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保护消费者利益,扩大市场需求的目的。
四、本标准文本内容及制定依据
(一)本标准的主要内容
葵花籽油质量安全生产技术规范团体标准为推荐性标准,其主要内容包括:
1.封面
按国标对封面的格式要求编写。
2.前言
按国标规定的格式编写。前言表明,(1)本标准的提出单位为中国粮油学会;(2)本标准的归口单位为全国粮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3)本标准的起草单位为武汉轻工大学、江南大学、河南工业大学、佳格食品(中国)有限公司、佳格食品(厦门)有限公司、金太阳粮油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河套油脂有限责任公司。
3.标准主体内容: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生产技术要求、生产技术管理。
(二)关于葵花籽油质量安全生产技术规范的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的术语和定义参照了GB/T 8873-2008《粮油名词术语油脂工业》,同时参照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ODEX-STAN 210《指定的植物油法典标准》,以及《粮食大辞典》、《贝雷油脂化学与工艺学》等权威书籍。
按照GB/T 20001.1《标准编写规则第1部分:术语》中“4术语标准”的规定,制定术语标准的目标是获得一种标准化的术语集,其中概念和术语一一对应,以避免歧义和误解。因此,对于葵花籽油质量安全生产技术规范的术语和定义,也是经过了严格的推敲。
“质量安全生产(Quality Safe Production)”,在本规程中定义为:在生产过程中,获得符合国家质量标准的油脂的同时,有效地保留油脂中固有的有益成分,能减少反式脂肪酸、3,4-苯丙芘(BaP)、3-氯-1,2-丙二醇(3-MCPD)、缩水甘油酯、塑化剂、黄曲霉毒素B1等有害物质的产生和残留,使油脂符合安全、健康、营养的要求。
其他的术语和定义,均引用GB/T 8873-2008《粮油名词术语油脂工业》中相关术语和定义。
(三)生产技术要求
1.生产企业的基本要求
该行业标准中的人员、环境、车间及设施、生产设备均应符合GB 8955-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用植物油及其制品生产卫生规范、GB 1488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的相应规定。
油脂生产中,要添加水作为反应介质或者作为洗涤剂,由于生产食用油,因此,该标准中规定其中的加工用水应符合GB 5749的规定。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应符合GB 2760的规定。
其他的试剂和辅料应符合相应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2.原料要求
质量安全生产技术规程中,葵花籽和葵花籽原油原料应符合GB/T 11764、GB/T 10464及国家有关规定要求,这也是原料的最基本要求。而且规定每一批次原料均需经质检人员抽样检验,检验合格方可入库。
3.产品要求
采用质量安全生产的葵花籽成品油的质量应符合GB/T 10464 葵花籽油相关等级的品质要求,符合大众食用要求;
而成品粕应符合GB/T 22463葵花籽粕质量要求。
4.制油工艺与特征指标编制说明
(1)预处理-压榨部分
①清理
需要对加工原料进行清理、除杂。可合理采用筛选、磁选和风选等工艺设备除去原料中的各种杂质。
②葵花籽剥壳
葵花籽剥壳是葵花籽冷榨制油和利用冷榨葵花籽饼生产食用葵花籽蛋白粉必需的工序。为了将葵花籽壳的剥壳率达到工艺要求,在剥壳前,还需对葵花籽进行调质软化。
③轧胚
油料轧胚的目的主要有三个:破坏油料的细胞组织(出油阻力减小);增大油料的表面积(粒状→片状);使生胚达到最大的一致性(厚薄均匀),具体做法是,用轧辊机将调质后的葵花籽由颗粒状压制成薄片状。轧胚要求胚片厚度0.1mm~0.8mm,轧胚后,葵花籽胚片不得露油。葵花籽一般制油工艺是:预处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