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名绣
作者:
来源:《初中全科导学》2011年第08期
        “中国刺绣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更是世界人民共同的文化遗产,我们要在适当的时候,共同向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组织申报中国刺绣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2010年lO月19日,在湘绣的原产地,湘绣、蜀绣、粤绣、苏绣,中国“四大名绣”的代表宣读《沙坪宣言》,启动“四大名绣联合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212程。
        国内“四大名绣”代表聚首,提出联合申遗,尚属首次,也迈出了四大名绣以“中国刺绣”名义并肩申遗的第一步。
        “四大名绣联合申遗,也许是借鉴了丹霞地貌捆绑申遗的做法,但是又有不同点,四大名绣在地域上并没有太大差别,它们最大的区别就是文化背景的差异,申遗过程中更应注重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成功的可能性才会增加,如果以产业营利的目的去申遗,个人认为会成为一种炒作。”得知“四大名绣”联合申遗的消息,湘绣专家、湖南商学院教授李湘树表示,目前国人需要做的是将中国刺绣这种稀有、面临继承断层的文化保护起来,申遗是一条途径,但不是唯一的途径。
        苏绣:以江苏苏州为中心包括江苏地区刺绣产品的总称,大多以套针为主,绣线套接不露针迹。粤绣:以广东广州为生产中心的手工丝线刺绣的总称,人物绣与花鸟绣等是粤绣的特产品。蜀绣:亦称“川绣”,是以成都为中心的四川刺绣产品总称,讲究“针脚整齐,线片光亮,紧密柔和,车拧到家”。湘绣:以湖南长沙为中心的刺绣产品的总称,分别在1912年和1933年意大利都灵博览会和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最优奖和一等奖。
       
        相关学科
       
        语文:“四大名绣”本身反映一种文化,因此与语文学科联系紧密。课外阅读很可能出现与“四大名绣”或其他文化遗产有关的文化类文章,可以是记叙文,也可以是说明文。
        作文题可能以此素材为材料。将“文化…‘遗产”“继承与创新”等关键词作为话题,考查考生记叙文或议论文的写作。
       
        历史:注意回顾与纺织业、丝织业、丝织品有关的史实。如汉代丝织业提花机的使用、染技术的提高,丝绸之路和明代时期丝织业中心——苏州等知识点。
       
        思想品德:结合素材,理解灿烂的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和特点。
       
        原创试题
       
        语文
        1.阅读李宇春单曲《蜀绣》歌词,回答问题。蜀绣(节选) 郭敬明芙蓉城三月雨纷纷/四月绣花针/羽毛扇遥指千军阵/锦缎裁几寸/看铁马踏冰河/丝线缝韶华/红尘千帐灯/山水一程风雪再一程红烛枕五月花叶深/六月杏花村/红酥手青丝万千根/姻缘多一分/等残阳照孤影/牡丹染铜樽/满城牧笛声/伊人倚门望君踏归程君可见刺绣每一针/有人为你疼/君可见牡丹开一生/有人为你等/江河入海奔/万物为谁春
/明月照不尽离别人
        (1)对歌词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将绣娘家中刺绣和丈夫战场作战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极具画面感。绣娘将个人对刺绣、丈夫和家国的深情融入其中。
郭敬明写的歌词
        B.“红酥手青丝万千根”一句中“丝”与“思”谐音,一语双关,既表现了绣娘健康靓丽的一面,又表现了她对“君”的无限思念。
        C.歌词具有浓浓的中国风味道,突出了北方高原豪放大气的风格,反映出蜀绣的地域特点。
        D.歌词总体押韵,节奏感强,读来琅琅上口。
        (2)歌词旁征博引,化用了不少古诗词,请你写出来。
        示例:红尘千帐灯/山水一程风雪再一程——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纳兰性德《长相思》)
        ①看铁马踏冰河——___________________(  )
        ②芙蓉城三月雨纷纷/六月杏花村——_________(  )
        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是世界艺术瑰宝。
        (1)中国戏曲结合了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等多种艺术样式,且种类繁多,请说出三种。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观察两幅古代书法作品,回答问题。
        ①从字体角度看,图1书法是(  ),图2书法是(  )
        A.楷书 B.行书 C.隶书 D.草书
        ②请说出三位古代书法大家的名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文段,回答问题。出神入化的苏绣艺术
        ①在中国,苏绣与湘绣、蜀绣、粤绣并称“四大名绣”。据统计,苏绣占中国绣品市场国内年消费与外贸出口总量83%以上,谓之“刺绣四大家族的老大”毫不过分。
        ②在苏绣艺术中,双面绣是它皇冠上的一颗明珠,集中体现了苏绣的技艺水平。双面绣虽早在北宋初期已出现,但在历史上只是风毛麟角,尤其是双面绣欣赏品。目前能见到最早的双面绣欣赏品,只有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清代两幅双面绣仕女屏。其中一幅为两仕女相随而行,图左有一株桃树,树上悬挂成熟的桃子三五枚,天空飘着两朵图案形的云纹与两只飞翔的仙鹤,寓以“福寿双全”的含意。绣面平展,双面图案、针法、彩相同。
        ③所谓双面绣,就是在同一块底料上,在同一绣制过程中,绣出正反两面图像,轮廓完全一样,图案同样精美,都可供人仔细欣赏的绣品。如今双面绣已发展为双面异、异形、异针的“三异绣”,双异绣技术发展到神奇莫测的境界。绣制“双面异绣”和“双面三异绣”,技艺的难度就更高了,除了双面绣的一般要求外,还要照顾到双面针脚、丝缕,做到两面彩互不影响,针迹点滴不露,使两面异分明,天衣无缝。吴县苏绣艺人制作有酷似雕塑的双面异的立体绣,其代表作《云龙腾飞》,用含金和银的金线、银线与真丝花线,一面绣成腾飞的金龙,另一面则为银龙。蒸腾的云霞,闪闪的星,火红的宝珠,都突兀在绣面上。既是绣品,又似雕塑,令人赞叹不已。
        ④乱针绣是30年代初著名苏绣艺人杨京玉首创。她把传统刺绣“排比其针,密接其线”的方法创造成以长短参差的直斜、横斜线条交叉,分层搀的技艺,绣出人物、风景、静物、动物。乱针的出现,是对我国几千年传统刺绣的重大突破,是将西洋绘画与中国刺绣融为一体的创举,开辟了向更高美术层次迈进的广阔前景。艺人杨景玉的弟子陈亚先继承先师的风格,她创作的人像乱针绣《幸福老人》,形象鲜明突出,神情愉快,有较强的感染力,人物脸部纵横的皱纹,松弛的皮肤,蓬松的银发,尤其是飘逸的胡须是整体作品的神来之笔。
        ⑤苏绣作品成功开发“乱针绣”后,已不再是清一的“阿猫”“阿狗”,它已绣出绚丽多姿的锦绣天地。美
国著名摄影家罗伯特,柯秋慕在他的作品《雪松》被绣成苏绣后,如痴如醉地细细品味,完全折服于东方艺术的精美神奇。
        ⑥苏绣缩千里于尺幅,绣万趣于指下。它以少胜多,以虚代实,绣针虽小,丝缕传情,这正是苏绣艺术的魅力所在。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__________,说明顺序是______________。
        (2)第②段中划线句的“目前”和“最早的”两个词是否可以去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乱针绣”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③段中画线的句子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湘绣的原产地长沙开福区沙坪镇,中国“四大名绣”的代表宣读《沙坪宣言》,启动“四大名绣联合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工程。对此你有何看法,请简要谈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