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有解语花,凭谁解花语
——《簪花仕女图》之主题与隐喻研究①
陈谷香(浙江大学 艺术与考古学院,浙江 杭州 310028)
[ 摘 要 ]《簪花仕女图》的主题并非是赏花游园。该画中的配角、配物、配饰、配景,皆有文献依据,且暗含数个历史典故。此图的母本可能是安史之乱后,唐玄宗偷偷“令画工写妃形于别殿”的一组屏风。这组屏风散落后经过后人的重裱与再创作。再创作改变了屏风原本的独立叙事,打乱了屏风原有的季节组成次序,而形成了自己的叙事逻辑。[ 关键词 ]《簪花仕女图》;主题;杨贵妃;隐喻;哀而不伤
[ 中图分类号 ]J2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675(2020)06-0009-10
收稿日期:2020-06-23
作者简介:陈谷香(1979-),女,湖南人,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中国美术史、美术理论。
①基金项目:浙江大学文科教师教学科研发展专项资助;此文初稿曾于2015年、2016年分别在韩国延世大学和北京大学宣讲。②然而根据《广芳谱 天时谱》引《诚斋诗话》:“东京(今开封)二月十二曰花朝,为扑蝶会”,又引《翰墨记》:“洛阳风俗,以二月二日为花朝节”。此图中都已经出现了盛夏时节的荷花和石榴花,不应当是花朝节。且人物服和配饰也非一般宫女可以穿戴的。③陈葆真根据南宋陆游《南唐书》)提到的大周后“创为高髻、纤裳、及首翘鬓朵之妆,人皆效之”而判断此画主题人物为大周后。然而高髻、纤裳、及首翘鬓朵之妆早已有之。以高髻为例,高髻在周代已经出现,两汉时期已经在贵族妇女中流行,并流行用假髻使发髻进一步增高,如汉代文字记载中有“凌云髻”“望仙九鬟髻”等。唐时高髻尤为流行。唐诗中吟咏的“插花向高髻”“峨髻愁暮云”“翠髻高丛绿鬓虚”“髻鬟峨峨高一尺,门前立地看春风”“城中皆一尺,非妾髻鬟高”,等等。《新唐书·五行志一》明确的记录了杨贵妃好戴假髻:“杨贵妃常以假鬓为首饰,而好服黄裙。近服妖也。时人为之语曰:‘义髻抛河里,黄裙逐水流’”。至于大周后“修复了”《霓裳羽衣曲》,那又怎能和“创立了”《霓裳羽衣舞》而闻名天下的杨贵妃比呢?况且画面直接用辛夷花点出了地点是木兰殿。天宝十年(751年),唐玄宗在木兰殿宴请诸王,皇情不悦,杨贵妃醉舞《霓裳羽衣舞》,天颜大悦。
一、 引 言
如何提高口语表达能力《簪花仕女图》是末代皇帝溥仪逃亡日本时所携带的国宝之一,后被苏联红军截获并转交东北民主联军,现藏辽宁省博物馆。绢本、重彩,纵49厘米、横180厘米,用笔朴实,气韵古雅,为辽宁省博物馆镇馆之宝。
根据徐邦达先生透露,《簪花仕女图》在1972年重裱时被发现是由三块直径、横纬的主画面拼接而成。画上有“绍”“兴”连珠方印、贾似道“悦生”印、梁清标“焦林”朱文方印、安岐七印、清内府九玺全。也就是说,该图北宋以远无收藏印记、题跋、观款和著录可考;元明两代,此画的流传又完全是个空白,既无著录文献可考,又无收藏印记验证。正是由于它在流传过程中出现了长期的断档,因此该作品的创作
时代和作者的归属问题一直颇多争议。
清初鉴藏家安歧《墨缘汇观》认为是唐代仕女画家周昉的作品,《石渠宝笈》和《石渠随笔》沿用此观点。谢稚柳先生认为这是南唐的作品,[1]唱和者有孙机、余慧君、刘伟冬等人。杨仁恺[2]、徐邦达、[3]徐书城[4]等先生认为这是中唐到晚唐时期的作品,唱和者有崔卫、曹星原、李星明等人。此外,还有童书业先生认
为这是南宋院人所摹唐画;
[5]
沈从文先生认为这是宋代的作品[6]
。
对于这幅画的主题,并无太大争议,普遍认为这幅画描述的是贵族妇女们春天赏花游园的场景。只有沈从文认为可能和“太真出浴”有关,还有美国学者梁庄爱伦认为,这是花朝节宫女们在采集鲜花装饰自己,②[7]刘伟冬认为,描述的是过着高级娼妓生活的
女道士的浪漫闲适生活。
[8]
台湾艺术史家陈葆真认为,画面画的可能是李煜的后宫佳丽大周后、小周后和保仪黄氏。③
以上学者普遍对此画中的花产生了兴趣。一部分学者认为,浓晕蛾眉加步摇钗在唐代确实很流行,但
头上插真花却是在宋代才流行开来的,画中所簪之花
图1 《簪花仕女图》,唐(?),周昉(?),辽宁省博物馆藏,绢本,49cm X 180cm
近似真花,步摇钗加插真花不伦不类。[6]还有一部分学者认为,画中所簪之花根本不可能在一个季节
开放,所以这些花可能是假的,也可能是后人添加的;也有学者认为,中国画本来就不讲究严格写实,写意的成分更多,如雪里芭蕉,因此这些花不在一个季节没有问题。[3]还有学者逮住背景里的辛夷花(即玉兰花)说,玉兰花开着的时候人们着纱衣,说明春天时温度较高,因而推测此画是南唐的作品[1]或者说其诞生地与南宋内府不远。[9]另有学者提出,花是植物的性器官,因此花在这幅画中是性的暗喻,[10]124-126画中人物应该是当时的女道士们。[8]
笔者也对此画中的花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首先,笔者对沈从文先生关于宋代才兴起插真花的观点不敢苟同。其实,以鲜花簪首早在汉代已经出现。四川成都杨子山西汉墓出土的女俑,就在发髻正中插一朵硕大的菊花,菊花两旁还依附数朵小花。且不说唐代有很多关于头上插真花的诗句,如李白《宫中行乐词》中有:“山花插宾髻,石竹绣罗衣”;王维有:“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杜牧《九日齐山登高》有:“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之句等等,明何良俊的《语林》中甚至记载了这样一件事:唐中宗于立春日赐近臣戴花。当时武平一所作应制诗最美,唐中宗赏叹再三,更赏赐花一枝,以彰其美。武平一以两花左右交叉,戴于头上。崔日用乘酣饮,欲夺平一所赐花。可见在唐时戴花还是一件令人十分羡慕的事。据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记载,当时长安流行头上插花以斗:“长安王士安于春时斗花,插戴以奇花多者为胜。皆用千金市名花植于庭院中,以备春时之斗也”。[11]97
唐代不但业已流行插花于头,唐玄宗似乎对此还有特别爱好。如:“开元末,明皇每至春时,旦暮宴于宫中,使妃嫔辈争插艳花,帝亲捉蝶放之,随蝶所止幸之,谓之蝶幸。”[11]68“御苑新有千叶桃花,帝新折一枝插于妃子宝冠上。”[11]74“长安春时盛于游赏,园林树木无闲地,故学士苏颋《应制》云:‘飞埃接红雾,游盖飘青云。’帝览之嘉赏焉,遂以御花亲插(苏)颋之巾上,时人荣之。”[11]91“汝阳王琎,宁王长子也。姿容妍美,秀出藩邸。玄宗特钟爱焉,自传授之。又以其聪悟敏慧,妙达其旨,每随游幸,顷刻不舍。尝戴砑光绢帽打曲,上自摘红槿花一朵,置于帽上简处。”[12]可见唐玄宗不但非常喜爱妃子插花,也把为臣子插花作为褒奖方式之一。
其次,笔者同意关于这幅画中所有的花不在一个季节开放并不是什么问题的观点。“雪中芭蕉”是个不错的例子来解释中国的以意作画。但笔者想要强调的是:这幅画中的花还不仅仅是因为作者以意作画所以不顾花开季节。这幅画中所画的花,及其它配饰、配景,皆不但暗示人物身份,并依次引出了故事的开
端、高潮和结局。
二、《簪花仕女图》之隐喻与故事的展开
依照我国长卷绘
画阅读习惯,从右到
左,这幅卷轴画中的五
位贵妇(本文依次编号
为贵妇1号、贵妇2号、
贵妇3号……)依次簪
的是牡丹花、海棠花、
荷花、荼蘼花、芍药花。
除人物和以上花卉外,
此图中尚有拂尘、猧子(哈巴狗)、仙鹤、蝴蝶、石榴花和玉兰花。
一方面,牡丹花、海棠花、荷花、荼蘼花、芍药花、石榴花、玉兰花在中国古代本有其它寓意深刻的别称,而在特定历史阶段,它们甚至成为某种审美意象的代指。
另一方面,拂尘、猧子、仙鹤、蝴蝶的出现,并非是为了点景或交代人物环境,乃是为了暗示人物身份。
本文通过分析以后认为,贵妇1、2、3、5均为同一人,即杨贵妃;贵妇4为梅妃,她代表的其它后宫佳丽,与其说她是某人,不如说她是某一类人。
以下我们通过各个细节来揭示此画的再创作者是怎样在隐喻中展开故事的。
1.伏笔:“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百花王”的荣极而辱
贵妇1号头簪牡丹花,手执拂尘,旁边有一猧子。
众所周知,杨贵妃是以做女道士为名从寿王侧招入宫的,道号太真。史书中有《度寿王妃为女道士敕》:“圣人用心,方悟真宰,妇女勤道,自昔罕闻。寿王瑁妃杨氏,素以端懿,作嫔藩国,虽居荣贵,每在精修。属太后忌辰,永怀追福,以兹求度,雅志难违。用敦宏道之风,特遂由衷之请,宜度为女道士。”[13]因此,拂尘在这幅画中实际上主要是起提示人物的身份的作用。
而猧子某种程度上也是这个作用。猧子当时又叫“康国猧子”,在《开元天宝遗事》和《杨太真外传》里都记载有杨贵妃见唐玄宗下棋将输,于是故意放出猧子扰乱棋局,使得输赢不可辨,唐玄宗遂龙颜大悦的故事。[11]100,[14]144
这至于牡丹花,在唐代玄宗朝以来,乃是指向杨贵妃,并不让人意外。
牡丹花又称富贵花,“佳名唤作百花王”“独占人间第一香”,①象征“国天香”。“国天香”出自中书舍人李正封赞咏牡丹的一句诗:“国朝酣酒,天香夜染衣”,此诗当时盛传都下。刘禹锡(772~842
年)图2 《簪花》局部 猧子与拂尘
1)杨贵妃曾做女道士,道号太
真。2)“猧子乱局”是杨贵妃
救唐太宗于尴尬中的著名佳话。
①(唐)皮日休《牡丹》:“落尽残红始吐芳,佳名唤作百花王。竟夸天下无双艳,独占人间第一香。”
也有诗言“最是牡丹真国,花开时节动京城”,可见牡丹花的美艳不可方物。唐玄宗自废掉王皇后就再未立后,虽然并未立杨玉环为皇后,但杨贵妃在宫中地位相当于皇后:“宫中呼贵妃为娘子,礼数同于皇唐山大地震主演
2333是什么意思后。”
[15]311
故以“百花王”和“国天香”喻杨贵妃符合她当时的身份。
杨贵妃极爱牡丹。唐玄宗因此为她贬除百花,遍植牡丹于内苑,还诏来著名诗人李白在沉香亭为其歌咏。李白有《清平调》三首,似咏牡丹实咏佳人,其中名句如:“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因此,牡丹花在此画中,不仅起到提示人物身份,渲染其无限荣宠之意,还为全幅故事埋下了一个伏笔。
唐代元和后诗人王睿《牡丹》中有“牡丹妖艳乱人心,一国如狂不惜金”之句,表面上写牡丹花名贵,实际上似乎暗指杨贵妃得宠后,杨家骄奢淫逸的生活。唐玄宗封杨贵妃大为韩国夫人,三为虢国
夫人,八为秦国夫人。同日拜命,皆月给钱十万,为脂粉之资。据《旧唐书》等记载,杨氏妹:“每构一堂,费逾千万计,见制度宏壮于已者,即毁而复造,土木
之工,不舍昼夜。”
[15]311
“十载正月望夜,杨家五宅夜游,与广平公主骑从争西市门。杨氏奴挥鞭及公主衣,公主堕马,驸马程昌裔扶公主,因及数挝。公主泣奏之,上令杀杨氏奴,昌裔亦停官。”[15]311“玄宗每年十月幸华清宫,国忠姊妹五家扈从,每家为一队,著一衣,五家合队,照映如百花之焕发,而遗钿坠舄,瑟忑珠翠,璨镧芳馥于路。”[15]311“杨国忠初因贵妃专宠,上赐以木芍药数本,植于家。国忠以百宝妆饰栏楯,虽帝宫之内不可及也。”[11]105杨家骄奢淫逸的生活由此可见一斑。
白居易(772~846年)《牡丹芳》中也有“我愿暂求造化力,减却牡丹妖艳”之语。可见在中晚唐以后,文人墨客普遍相信是杨贵妃导致“从此君王不早朝”,国势渐趋衰颓的。福乃祸所倚,荣极一时,必招祸端。晚唐诗人司空图(837~908年)在其《牡丹》诗中叹道:“才呈冶态当春画,却敛妖姿向夕阳”,这句诗恰合了此图此景之意境。
2.高潮:“海棠风外独沾巾,襟袖无端惹蜀尘”
贵妇2号头簪海
棠花,有挈领之举,似有不胜闷热之感。有的学者据此指出,此画应该诞生在南唐,或者与南宋内府不远,因为玉兰花开的时候居然这么热了。对此观点笔者亦不敢苟同。我们知道,杨贵妃是著名的胖美人,怕热,史书记载:“贵妃素有肉体,至夏苦热,常有肺渴”,“贵妃每至夏月,常衣清绡,使侍儿交扇鼓风,犹不解其热。”[11]98这个挈领的小动作,并非要提示夏天的到来,因为画中所有人物的衣着已经足可提示季节。这个小动作,应当也是在提示其身份。挈领的动作,衣着清绡,拿扇的侍女(看起来侍女是跟在贵妇3号后面,应有丢失另一侍女及重裱后移位的可能)都和五代王仁裕对杨贵妃的记载一致。
至于海棠花,自唐代玄宗朝以来,也多次指向杨贵妃。
杨玉环于天宝四年(745年)被唐玄宗封为贵妃,玄宗为她修建了专门沐浴用的海棠汤。“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对杨贵妃在华清宫内赐浴的真实写照。海棠汤,华清池五处皇家汤池遗址之一,专门为杨贵妃所造,因形状像海棠花而得名,汤池的池壁由24块墨玉拼砌而成,汤池的东西长3.6米,南北宽2.9米。“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的杨贵妃曾先后在海棠汤沐浴了近八个春秋。
更重要的是,著名的“海棠春睡”的典故,乃是说的杨贵妃。据宋释惠洪《冷斋夜话》引《太真外传》
记载,唐明皇登沉香亭,召太真妃。于时卯醉未醒,命高力士使待儿扶掖而至。妃子醉颜残妆,鬓乱钗横,不能再拜。明皇笑曰:“岂妃子醉,直海棠睡
未足耳!”[16]这就是“海棠春睡”典故的由来。
“海棠春睡”后来成为著名的审美意象,如宋代苏轼《海棠》中有“只恐夜深花睡去,更烧银烛照红妆”,杨万里《垂丝海棠二首》中有:“懒无气力仍春醉,睡起精神欲晓妆”之句,明显都是借用了杨贵妃这个典故来描写海棠花。清代张鉴《冬青馆古宫词》卷二中有:“海棠睡足梳头懒,解道催茶唤雪衣”之句,张鉴引用郑嵎《津阳门》诗注曰:“太真养白鹦鹉,西国所贡,辨慧多辞,上尤爱之,字为‘雪衣女’”。我们知道:“太真”乃指代杨贵妃,雪衣是杨贵妃养的鹦鹉。可见前半句“海棠睡足梳头懒”也是用海棠花来指代杨贵妃。以上足以说明海棠花在玄宗朝乃指向杨贵妃无疑。
另外,唐德宗贞元年间(785~805年),
贾耽为相,
图3 《簪花》局部 仕女1号1)其头上所簪为牡丹花。
图4 《簪花》局部 纨扇 2)仕女3号身后的侍者所执纨扇上亦绘
牡丹
图5 《簪花》局部 仕女2号
1)“海棠春睡”的著名典故源自杨贵妃。2)“贵妃每至夏
月,常衣清绡,使侍儿交扇鼓
风,犹不解其热。”
著《百花谱》,书中誉海棠为“花中神仙”,此书为较早使用海棠这一称谓的著作,此前海棠多用“柰”概括。海棠花从“柰”一跃而为“花中神仙”,大概与杨贵妃曾被喻为海棠
花不无干系。学术界一部分学者认为,《簪花仕女图》作于贞元年间(785~805年)[2],则恰好是海棠花被誉为“花中神仙”的时期。当然综合画面所有信息来看,《簪花仕女图》应当要更晚些。
玄宗朝之后,一些文学或绘画的审美意象中沿用了“海棠”这个指代,如唐朝末期著名诗人郑谷(约851~910年)写有《蜀中春日》一首,表面上是咏的海棠花,实际上却似乎言有深意:“海棠风外独沾巾,襟袖无端惹蜀尘。”[17]我们知道,杨贵妃是在安史之乱中,随唐玄宗等人逃往蜀地,行至马嵬坡时被赐死的。当时杨贵妃苦苦哀求仍然未免一死,安史之乱与杨贵妃无关,但她却成了唐玄宗的替罪
羔羊。“海棠风外独沾巾”应该暗指杨贵妃临死前的哭泣哀求:“贵妃泣曰:‘吾一门富贵倾天下,今以死谢又何恨也。’遽索朝服见帝曰:‘夫上帝之尊,其势岂不能庇一妇人使之生乎!一门俱族而及臣妾,得无甚乎!且妾居处深宫,事陛下未尝有过失,外家事妾则不知也!”但唐玄宗认为必须顺从民心,仍然赐杨贵妃死,“妃
子取拥项罗掩面大恸”。[18]
所谓“独沾巾”
,不是说当时玄宗不悲惋,而是玄宗为了保命和保住自家江山,决定牺牲杨贵妃:“帝曰:‘一门死矣,军尚不进,何为也?’力士奏曰:‘军中皆言祸胎尚在行宫。’帝曰:‘朕不惜一人以谢天下,但恐后世之切讥后宫也。’”“汝
引妃子从他路去,无使我见而悲戚也。”[18]最新娱乐报道
“襟袖无端惹蜀尘”应暗指杨贵妃作为政治牺牲品无辜死在逃亡蜀地的路上并被草草埋葬在“马嵬坡下泥土中”的悲惨结局。
杨玉环陵墓廊壁清代赵长令题有“祸端自是君王启,倾国何须怨玉环”之句,和“海棠风外独沾巾,襟袖无端惹蜀尘”有异曲同工之效。海棠花古人又称它为断肠花,借花抒发男女生离死别的悲伤情感。这个
别称的由来不知是否乃从杨贵妃死后开始的。3.旁白:“世有解语花,凭谁解花语” ——再创作者的同情立场
贵妇3号头簪荷花,凝神望着自己手捻着的一朵石榴花,怅然若失。
先看荷花。荷花在唐元和(806~820年)以后,又别称“玉环”。在唐代玄宗朝以来的文学作品中,荷花与杨贵妃多次被互
指代。
白居易《长恨歌》作于元和元年(806年),其中有:“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芙蓉即荷花的别称,《说文解字》云:“未发为菡萏,已发为芙蓉”。白居易此诗里将太液池的芙蓉比喻为杨贵妃,玄宗睹太液池芙蓉而泪下。唐代李益
《过马嵬》也是用荷花的意象来指代杨贵妃:“托君休洗莲花血,留记千年妾泪痕。”[17]
我们知道,杨贵妃原名杨芙蓉,其小名亦称作“玉环”。其实,唐元和(806~820年)以后,荷花又称“玉环”。唐佚名《三馀帖》:“莲花一名玉环。”[19]宋代孙光宪《北梦琐言》引用五代后周刘山甫《金
溪闲谈》中的记载称:唐中和(881~885年)中,苏昌远居吴中,邂逅一位素衣粉脸女郎,赠给她一枚玉环,不久,他发现自己庭院的水池中有荷花盛开,花蕊中也有一枚同样的玉环,但“折之乃绝”。[20]又有佚名《渔歌子·采莲》曰:“摇橹船歌落雁飞,日照清江玉环肥。”这里也是用“玉环”指代荷花。更有直接用“环妃”来指代荷花的。宋末词人王沂孙(字圣与)有描写白荷花的词,就是用杨贵妃来比喻荷花:“圣与又有赋白莲词云:‘翠云遥
拥环妃,夜深按彻霓裳舞。’据三馀帖,莲花一名玉环,故王以环妃为喻。”
[21]
图6 《簪花》局部 仕女3号 1)荷花在唐元和以后,又别称
“玉环”。亦有反过来用“环
妃”来指代荷花的。2)榴花带
来的惆怅不但指向流光易逝,更
娱乐电影引出杨贵妃“无子”之恨与干儿安禄山之乱。3)石榴古称“安
石榴”,与“安史”谐音。
图7 《簪花》局部 黄罗鞠衣与
石榴裙1)”杨贵妃常以假鬓为首饰,而好服黄裙。”黄罗
鞠衣为皇后、皇太子妃礼服之
一。杨贵妃在宫中“礼数同于
皇后”。2)石榴裙是对“拜
倒在石榴裙下”故事的迎合。
图8 陈洪绶《蒲觞钟馗》局部
1645年
图9 任颐《钟馗簪花图》局部
1874年图10 清 莲溪(真然)《钟馗
图》局部
文学作品中反复将荷花与杨贵妃互指代,可能与历史上唐玄宗赏荷的一件逸闻趣事有关。据五代王仁裕(880~956年)《开元天宝遗事》记载,“明皇秋八月,太液池有千叶白莲,数枝盛开,帝与贵戚宴赏焉。左右皆叹羡久之。帝指贵妃示于左右曰:‘争如我解语花。’”这则故事说唐玄宗与众贵戚赏荷花,众人皆叹羡荷花之美,唐玄宗却指着杨贵妃说,“怎么比得上我的这朵能解人意的花啊”!因此,民间认为,荷花与“玉环”有某种关联也很正常。然后经唐代白居易在《长恨歌》里、李益在《过马嵬》里用荷花指代杨贵妃,民间于是慢慢演绎出荷花等同于“玉环”的传奇来了。于是,宋代乐史的《杨太真外传》里面描写道士奉命寻到已经成仙的杨贵妃时就写杨贵妃:“冠金莲”。[14]145当然,这里可能是用莲花来强调杨贵妃已经成仙,也有可能是晚唐以来文学作品中经常用莲花指代杨贵妃的一种映射。
王仁裕不但记载了“解语花”的典故,还专门写了首诗《咏言》:“解语花,断肠草,落落花开临晚照。年年燕子春来早,欲寄相思无人晓。只愁暮雨动地来,零落成泥红不扫。解得佳人相思意,谁解落花思难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此诗暗写杨贵妃之死,里面联合用到了解语花、断肠草、堂前燕等意象,并隐晦的提到杨与李的年龄悬殊(“落落花开临晚照”),渔阳鼙鼓动地来,马嵬坡下无人收尸(“
只愁暮雨动地来,零落成泥红不扫”)等情况。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至少在王仁裕的时代,解语花(荷花)和断肠草(海棠花)都是明确指代杨贵妃的。
王仁裕,字德辇,生于唐僖宗广明元年(880年),逝于后周显德三年(956年),五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历事歧王李茂贞、前蜀、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官至户部尚书、兵部尚书、太子少保,病逝后诏赠太子少师。有可能是先有王仁裕此诗,后人凭诗而在散落的屏风画上添画了荷花与海棠花。
值得注意的是,荷花被认为有“迎骄阳而不惧,出淤泥而不染”的品质,其花语有“清白”之意。在舆论导向普遍认为,杨贵妃祸国殃民,乃“红颜祸水”的情况下,再创作者却在画面最中心位置为其头簪荷花。这多少表明其立场。
宋承宪金泰熙头簪荷花的杨贵妃,一手捻着一朵石榴花,一手牵着连着石榴花的一根丝线。她似乎在欣赏花儿,可她的眼睛却望上翻,似乎想起了什么。其视线所指空无所对,一副怅然若失的神情。这个画面的安排,画家可能受到初唐王勃《采莲曲》某个片段的启发:“牵花怜共蒂,折藕爱连丝。故情无处所,新物徒华滋”。王勃这首诗是写荷花的,“丝”是藕的自然产物。但是在画面这个场景上,女子被表达成用丝线牵着石榴花,笔者想到这有三种可能。一种可能是作者生硬地图解了王勃的诗,有荷花,有丝线,有牵花的动作,以及无所寄托的眼神,兀自绽放的石榴。第二种可能是作者用石榴花和丝线点出
这是乞巧节,而乞巧节恰好也是鹊桥相会的日子,这样的日子容易让女子若有所“思”。第三种可能就是画面采用了谐音表达法,这也是中国画常用的表达法。在文艺作品中,石榴花多用来叹流光易逝。“丝”和“榴”的谐音即“思留”也。三种可能本质上都是一致的,即这是个心事重重的女子。我们知道,杨贵妃前夫乃唐玄宗之子寿王李瑁。杨玉环幼年丧父被寄养叔父家,寿王一出生也被寄养至宫外十岁才被接回来,两人与年龄相仿且有相似人生经历的配偶相守五载,应该是感情颇深的。况且“女子重前夫”,可以想见,杨玉环对寿王的感情甚至可能强过对唐玄宗的感情。杨玉环可能慑于天威,而不得不委身与比自己大34岁的唐玄宗。杨贵妃看着手中的石榴花失神,可能是想起了她与前夫的爱情:她当初若不从了唐玄宗,可能会殃及寿王,毕竟,唐玄宗曾经一日之内杀死了自己三个皇子;①如今虽然伴在玄宗侧,可是她对寿王的爱情并没有完全消失。可这有什么用呢,“故情无处所,新物徒华滋”,寿王已经有了新的寿王妃韦氏,而她自己的青春,亦如这火红的石榴花,“榴花照影窥鸾鉴,只恐芳容减”。[22]据文献记载,杨贵妃除了牡丹之外,最喜欢的就是石榴花。唐玄宗曾在华清宫西绣岭、王母祠等地种了不少石榴供贵妃观赏,宋人王义山还在其《王母祝语•石榴花诗》中说:“朝元阁②上旧风光,由是太真亲手栽”。可见杨贵妃确实很喜欢石榴花。每当石榴花开,唐玄宗就携贵妃于石榴花下设宴招待臣。有一次,唐玄宗要求贵妃献舞,贵妃不从,说大臣对她不敬,往往侧目以视。于是唐玄宗下令臣见贵妃须行跪拜礼,否则杀无赦。众臣无奈,只得行跪拜礼。这就是俗语“跪倒在石榴裙下”的由来。[23]贵妃3号拈着石榴花,穿的也恰好是如火的石榴裙,应该是画家有意识地在迎合这个历史故事。那么杨贵妃除了牡丹以外,为何独独偏爱石榴花呢?
原来,石榴花对于中国古代的女人还有特殊意义,即“榴开百子”的寓意。杨贵妃无子。这可能是皇家为了避免谱系的尴尬,故意使其不孕,抑或是唐玄宗此时确已老矣。史载,杨贵妃曾经多次乞巧。唐元和初陈鸿作《长恨歌传》、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等都写到杨贵妃乞巧,不赘引。任何一种仪式都有特定的动机,而乞巧的目的就是乞子。清代洪升以杨贵妃为主角的《长生殿》写杨贵妃乞巧时用“化生金盆”。明代陈继儒《碎录》里对“化生”二字有解释:“七夕,俗以蜡作婴儿形,浮水中以为戏,为妇人宜子之
①开元二十五年(737年),唐玄宗听信武惠妃谗言,将三个儿子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光王李琚废为庶人并杀害,太子妃的哥哥也被杀,皇子生母娘家人被流放。
②唐代阁名,在临潼骊山。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