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弃“古都”定位,西安民风会不会好?把轰动性看作口碑好不可取
乔治 克鲁尼编者按:前几天,关于西安民风的话题引起了很多西安人的讨论,有对西安的服务意识恨铁不成钢的,也有反思西安的商业环境的,当然也有人觉得这是在黑西安,纵观这些讨论,基本都是默认了这样一个认识:服务意识、居民性格能代表城市形象。这种认识是怎么来的呢?西安该如何建构自己的城市形象?我们跟专门研究国家形象、区域形象的葛岩教授聊了聊。澳门新葡8455
葛岩教授,生于西安,美国匹兹堡大学信息科学硕士,艺术考古学博士,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院/媒体与传播学院特聘教授。
Q:
最近有人在回答知乎问题 “西安还有未来吗”时,认为西安没有未来,给出的理由是“西安的民风不行”,“生冷硬噌”,总结起来是“西安人的性格就是遇事儿先糊弄,遇到少数较真的糊弄不过去,那就等对方把事态搞大了再解决”。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A:
人是特别喜欢预测未来的动物,但准确性堪疑。记得有个杂志还是团体,做过一次有趣的测试,了一专家、政治评论员、教授、智库学者之类,预测几十个国际政治事件的未来。政治变化要等很久,大概过了一、二十年才水落石出。结果好像是:预测的准确性与随便猜想的差别不大。专家尚如此,况我等小民乎?
我们这一代人,谁想到过深圳能成了这个样子?谁想到东北成了那个样子?明治维新以前,又有几个中国人能预测到日后的日本变得如此强大?四十年前饥寒交迫的我们,那里知道今天成了世界老二?遇到了不愉快的事儿,看糟一个地方的未来,这可以理解,但不必当真。怎样用洗洁精做起泡胶
不过,人有个特点,使劲说什么东西不好,大家都这么说,你就会也觉得它不好,还会以不好态度对待它,那东西就真的不好了。相反,你相信它好,对它也很好,它就可能真的好起来。政府觉得北大、清华就是好,西大、西交大不那么好。于是,给了北大、清华大量投资,结果怎么样?北大、清华真是很好,而且越来越好。看法影响行为,行为又影响结果,心理学家称之为“自我实现预言”。到后来,已经说不出是原来的看法对,还是由于有了那个看法,才有了后来对的结果。
作为一个视西安为家乡的人,我想说,关于西安的未来,我们谁也说不准。能做的是尽量对西安好一些。还需要有信心,哪怕是没什么根据的信心,再能碰上一些不由我们西安人决定,随机而来的好运气,西安就真可能有个好的未来。
Q:
很多人认为,“生冷硬噌”的民风是西安人的形象,民风是一个道德用词,为什么人们喜欢用道德判断来解释城市形象,这种判断是否符合城市的真实情况?很多文章、电视电影在提到西安人的性格,喜欢把生冷倔噌挂在嘴边,大家的普遍认知也是居民性格能凸显城市形象,居民性格和城市形象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A:
所谓“城市形象”,就是他人对一个城市持有的刻板印象。学究气些说,是一种高度简化过,帮助人们迅速对一个城市做出判断的结构化记忆内容。记忆的内容可能坏,也可能好,常常包含偏见,但也不少真实的东西。一个城市居民的行事特点,毫无疑问,是城市形象的一部分。
小时候,我主要在西安生活,没觉得西安人有什么特别。那是时期,没几个人真心学习,学校里常打架斗殴,不少孩子都会努力扮出狠角的样子,免得被人欺负。陌生人对我不那么友好,我也觉得挺自然。后来出去了,读书、工作,在九个城市生活过,比较起来,才觉得家乡人确实有些“横”。生冷硬倔可能不全是无中生有。至于电影、电视上对西安人的表现,怕是沿循了这种刻板印象,有过于简化的偏误,也有事实成分。
有意思的是,我和没去过西安的人说到西安人的生冷硬倔,人家回答说没有觉得。去过西安的人,更可能同意。也就是说,我们在自己家门口可能更楞一些,出去了未见得比别人生猛。
对此可以有不同的解释。一种是说这是人的天性。在家门口,有安全感,容易随着性子来,俗话说“窝里横”。还有另一种解释,也是我同意的解释,西安人在外面的表现,说明周围人守规矩的时候,我们同样可以温和,讲道理。有过一个叫“破窗效应”实验证明了一个道理:你其实知道应该、也能做到守规矩、有公德,但环境会对你实际上怎么做有很大影响。例如,你走在一条街上,周围建筑的窗户被打破了不少,墙上有许多涂鸦,你也会随地抛垃圾,吐痰,做些你心里明知道是不对的事儿。行为学家解释,那是因为从大堆的
破窗中,你收到一个信号:这个地区的行为规则就是如此。这样去看,你在外面挺绅士的,回家就变了,因为家乡许多人都恶声恶气,你觉得这是本地实际上的行为规则。
行为规则形成是个复杂的事儿,但形成好的行为规则并非不可能。前不久回西安,惊奇地发现地上没有烟头了,吸烟的人会自觉把烟头扔到垃圾箱里。以前,我从没有在西安见到过。听说不少人对“捡烟头”新政不以为然,但这的确是好事,而且,一种好的行为规范似乎初步形成。外地朋友从西安出差归来,也常会提到这个,认为这是西安人的新面貌。
我想说,如果越来越多的西安人开始变得温和亲切,有契约精神,就会对外地人释放出信号,告诉他们西安人的行为规则是什么。这种对行为规范的信号会诱导,也会强制大家都变得温和起来。多数时候,人毕竟是从众的。
Q:
不同城市拥有不同的形象标签,这种标签的差别主要是源于什么?是经济实力造成的差异、长期文化的影响还是城市形象宣传的建构?
成语疯狂猜答案A:
肤偏黄穿什么颜简单说,城市是一个客观存在,城市形象是人们对这个存在高度简化的看法。客观存在和人们的看法关系密切,但并不等同。
很多时候,形象和城市的关系张颂文个人资料取决你看它的角度,取决于你需要看什么。要去西安旅游,你看到的一个西安形象,可能很棒;你打算去西安工、投资,你看到的是另一个西安形象,可能没有那么好。假如有个城市形象类别,在旅游类别下,西安的标签很耀眼;在职业发展类别下,情况会差一些。需求的多样性决定了形象的多样性,对于西安这样一个内容丰富的存在而言,更是如此。
不清楚你说的标签具体指什么,权且假定它是一个城市最基本、或最根本的形象特征,这要看评价城市和地区时最根本的需求是什么。设想一个原始社会的场景:到了一个陌生地方,山林,或草原,遇到一陌生人,你须要做出的最重要的判断是什么?大概是两方面的:这里安全吗?或,这里的人友好吗?这里有资源吗?或,在这里能活得好吗?化为城市评价指标,一个是说城市环境的友好/适宜程度,一个是说经济实力/职业发展前景。判断的结果一定会和城市的实际状态有关,也和当地的文化有关,因为城市实际的适宜程度、经济实力和当地文化,和居民行为方式是分不开的。
后现代主义者把什么都说成是建构,我不以为然。但如城市形象这类东西,建构可能有不小的作用。我理解,建构不是无中生有,而是在许多东西中,引导人们注意某些东西,看淡、忽略另一些东西。记忆研究表明,容易想到的东西最可能影响你的判断,最近想到过的东西也最容易影响你的判断。广告商花大笔的钱,目的就是这个。就此而言,政府的宣传会有用。政府会说西安百种优秀千种好,人们也更可能判断西安不错,对没有来过西安的人,这一招可能更灵。
Q:
骨头汤里的白是什么成分您之前有篇论文《母鸡的长相是否重要》谈的是艺术家品行信息传播与其作品评价的问题,那么论文的结论可以借鉴在城市上吗?城市形象的传播对于城市实力的能有多大程度的影响?
A:
那个实验报告想说一个道理:艺术品的美学质量其实和艺术家的品行没有什么关系,但是由于我们有直觉的道德判断,当知道艺术家做了坏事,就会难以自禁地降低对作品的评价。直觉的道德判断弥漫在我们的各种认知活动中,城市评价中也难例外。
人竟然打败比我们体力强大许多的动物,爬上食物链的顶端,人类学家解释说,是因为我们善于合作。合作需要规矩,道德能够带来规矩。合作如此重要,我们于是在演化中形成了强大的道德直觉,会不断地关注,评判他人的品行,避免被坑。想想以前的乡下,村子里会有一些地方,在北方可能是村中央的老槐树,在南方可能是村口河边的大榕树,吃饭或洗衣服的时候,人们聚在那里,张家长李家短地传播八卦,兴致勃勃。从人类学老师那里知道,类似行为在不同文明中都十分普遍,因为人们需要通过传播八卦,建立起道德监督的社会网络。
我相信,一座城市居民的道德水准、行为方式,必定是城市形象中受人关注的内容,因为事关那里的人是否好合作,被坑的概率有多大。
这种关注多属直觉,所以无法避免。如果这方面的评价是负面的,那个城市就可能得到较少的合作机会,包括旅游、投资、选择学校、工作,乃至择偶,当然会影响经济和其他方面发展。
记得几年前读过一份报告,由于云南导游逼迫游客消费,将其赶下大巴,消息上了电视,云南形象受损,当地旅游业马上受到打击。这是个直截了当的例子。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