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育并举”背景下高校学生学风建设路径探析
摘要:学风建设是高等学校永恒的主题,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是高等学校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条件,是衡量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国家领导人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办好我们的高校,要坚持不懈培育优良校风和学风,使高校发展做到治理有方、管理到位、风清气正。”目前,大多数高校提供的是模式化、大众化的教育,学生个人需求和个性化发展难以得到满足,在生活、心理、学习等方面出现很多棘手的问题。高校要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就要以促进优良学风建设为关键点,以学生第二课堂活动为结合点,以建立健全考核激励机制为观测点,增强协同育人工作的实效。
2022年立冬关键词:周涛老公五育并举;高校学生;学风建设;路径
引言
国家领导人指出:“一所高校的校风和学风,犹如阳光和空气决定万物生长一样,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成长。好的校风和学风,能够为学生学习成长营造好气候,创造好生态。”学风是一所大学长期形成的稳定的校园风气,是学生学习、纪律、生活等多种综合风貌的集中反映,
是高校“立德树人”工作的关键。“五育并举”教育思想强调人才培养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新时代中国教育改革的根本方向。“五育并举”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为培育优良学风创造了新的时代条件和新的契机,也为我们探索新时期高校学生学风建设提供了新视角和新路径。
一、高校学风建设的现实问题
韩智敏图片(一)风建设的主体性缺失,导致育人合力未形成
按照学风建设的主体来划分,校园内优良学风的创造,需要多个主体之间相互合作、共同承担方能成型。但是,结合目前大部分高校学风建设实况分析却发现,各个主体存在“各自为政”的情况。如部分高校的管理者,并未深度理解并掌握国家教育政策方针,导致校园学风建设及教学管理、监督工作存在偏差,并进一步造成校园学风建设顶层设计缺失,影响学风建设成效。
(二)学风建设中全方位育人管控能力有待提升
学风建设属于多维空间同步开展的一项工作,包括实体空间和思维空间,前者场景中包括
课堂、班级、宿舍等,后者则主要以抽象思维空间为主。但分析现阶段高校的学风建设情况却发现,无论在实体空间的学风建设中,亦或是在抽象思维空间营造上,均存在不足,前者存在课堂教学氛围不如意、优良学风宿舍氛围未形成、班级学风松散现象,后者存在“重知识教育、轻素质教育”问题,导致“五育并举”缺乏实践平台,最终影响了高校学风建设成效。
周冬雨的资料
二、“五育并举”背景下培育学生优良学风的实施路径
(一)以“五育”课程化为基础,构建全融入学风建设价值体系
立足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以“五育”课程化为基础,将“五育”课程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以“德育”课程为核心,以融合发展为主线,以培养时代新人为目标,深化教学改革,因材施教、精准授课,打造“五育”金课。同时,科学设计“课程思政”的工作体系,提炼智育、体育、美育、劳育等“课程思政”育人元素,润物无声地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融入各门课程教学中去,培育一批课程思政建设优秀成果和示范项目,引导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打牢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基础。通过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摆正立志成才与报效社会的关系,在追求人生理想的不懈奋斗中助力国家建设,在实现中国梦的生
动实践中成就自我价值,做走在新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
(二)以“五育”社会化为牵引,构建全员化学风建设实践体系
以“五育”社会化为牵引,聚焦实践养成,多渠道全方位整合社会教育资源,打造全育人要素的社会实践体系。实行“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实践双导师制度,将“五育”课堂立在实践一线,教师全过程指导学生社会实践;聘任时代榜样、学术名家、奥运冠军、非遗传人、劳动模范等担任实践导师,通过典型榜样示范教育,启发、激励、引导学生向榜样学习,见贤思齐,营造个人发展与家国情怀相结合的积极向上的学风氛围;开发涵盖“五育”内容的实践课程体系,创建社会实践教学基地,引导党团学组织开展贴近学生体特点、思想需求、生活情境的多样化具体实践活动,构建社会实践、创新教育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互为联动的实践教育体系,提升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强化责任担当,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奋斗精神,促进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三)有效搭建学风建设全方位育人平台,促进全面育人
鸡怎么画
高校在学风建设过程中,搭建系统的全方位育人平台,高度利于全面育人成效的提升。因而,在具体的育人平台搭建时,应该做好下述校园学风管理工作:其一,在校园内各个实体空间中,均贯彻并落实学风建设工作,构建“三个课堂”,以此达成全方位育人目标。第一课堂中,育人重点需要放在教学方面,利用课堂作为学风建设的主渠道,培养并激发出学生更多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夯实文化知识的学习基础。同期间,思政课程、课程思政的育人环节也不可忽视,最大程度将所有课程的育人元素挖掘出来,促使学生在高校求学期间能够树立起正确的学习观。第二课堂中,育人重点应该放置在培育学生自主发展方面,引导学生在校园中学会健康生活、提高学习能力。例如,在校园内积极开办各类专业技能比拼赛事,也可以在文体活动、文明宿舍评比方面下功夫,促使学生的个人价值得以在校园中的各个领域发展,强化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自主性及创造性。与前两节“课堂”相比,第三节课堂的育人重点应该体现在对学生个人社会实践参与意识培养方面,例如,借助专业实训、暑期“三下乡”、志愿者活动等形式,提升高校生的社会实践能力,认清并理解个人所应承担的社会义务,才能在毕业后全身心地服务社会,创造更多社会效益。其二,在校园育人的思维空间层面贯穿学风建设工作。首先,在校内组建“五育并举”平台,目的是提升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德育管理中,需围绕党建打造育人平台,抓住高校党建
工作效率强化的时机,建设高校立德树人的长效发展机制。同时,德育教学中,还需借助“三会一课”等各类党团活动来强化德育工作成效,强化价值引领,促进高校德育水平由此升高。其次,在智育方面,可以结合学生专业需求,打造契合其专业技能提升的育人平台,通过技能竞赛、技能辅导、技能实训等一系列过程,将实践训练平台的价值发挥出来,以此强化高校学生的就业能力及专业水平。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校学风建设关系到每个学生的成长成才,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长效工程,其实施路径也呈现多形式、多载体、多元化特征。在新时代“五育并举”背景下,要坚持以学生学业进步为目标,实现学生全面发展为核心,依托高校育人工作实际,创新学风建设工作思路与方法,将“五育并举”教育理念贯穿学风建设全过程,完善学风建设工作机制,优化学风建设工作体系,培养德才兼备高素质人才,为推动高等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建设教育强国提供基础保障。
参考文献
[1]潘静雅.“五育并举”理念下高校学生党建引领学风建设的路径探析[J].大学,2020(33):134-135.
孙骁骁李响疑分居[2]王子沅,崔徐海,陈秋勇.高校学生学风现状及建设问题研究——以西藏大学为例[J].才智,2019(22):106-109+113.
[3]王丹丹.关于加强高校学生学风建设的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8(11):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