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保风险控制管理办法
担保有限公司
风险控制管理办法(草拟)
为保证风险控制、担保业务的规范化、程序化运作,防范和控制各类风险。遵循担保业务应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愿、公平、诚实信⽤原则,合理规避各类风险,特制定本办法。
佟丽娅现任丈夫⼀、风险控制及分类
公司⾯临的风险与⾦融机构⾯临的风险有许多类似之处,但由于公司业务的特殊性,其⾯临风险的作⽤机制及表现形式⽐⾦融机构还要复杂。公司所⾯对的风险除⼀般⾦融机构具有的风险,还⾯临⾃⾝所特有的风险。如政策风险、担保信⽤风险、经营风险、管理风险、法律风险、道德风险等。
1、信⽤风险:公司⾯临的最主要也是取直接的风险,为代偿风险,是由于债务⼈⽆⼒或者不愿偿还债务时,由担保⼈代其偿还⽽造成公司损失的风险。
2、抵押物和质押物风险:是由于抵押物和质押物设置不合理,在债务⼈不履⾏债务时,通过法律执⾏抵押物和质押物时,给予担保⼈造成损失的风险。⽐较这两种反担保形式,由于质押物价值相对稳定,且易于变现,其风险相对较⼩。
3、流动性风险:公司在发⽣代偿时,没有⾜够的流动资⾦来满⾜代偿需要的风险。流动性风险的发⽣,直接关系到公司的⽣存,但归根到底还是没有⾜够的流动性资产进⾏代偿。
4、第三⽅信⽤风险:是公司安全保证措施中反担保的⼀种形式,债务⼈⽆法履约,公司发⽣代偿后,要求信⽤反担保⼈履⾏担保义务时,反担保⼈⽆法履⾏的风险。因此,在选择信⽤反担保⼈时,要着重对其担保资格和担保能⼒予以考察。
5、管理风险:是由于公司管理不严,制度不健全或不落实或者是对项⽬未能充分论证、盲⽬决策等原因给担保机构带来损失的风险。
6、道德风险:由于公司⼈员或银⾏⼈员及受保企业⼈员串通或不作为,⽽造成的风险,公司应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及制定相关规定规避此类风险。
⼆、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机制
⽆论是政策性的担保,还是商业性的担保,实施风险管理都显得⾮常重要,这是由于担保业务的特点所决定的。担保业务提供的是信⽤,经营的是风险,加之风险与收⼊不相匹配,合理控制风险,减少和避免风险损失是担保公司⽣存和发展的关键。
风险管理的实施,主要侧重两个⽅⾯:1、是风险的内部控制,即建⽴起⾃我约束和控制机制,通过
营运资⾦的合理分布和完善内部的各项制度,分散和转移风险,从⽽达到在保持合理赢利的前提下,保证资⾦的流动性,使公司⾃⾝的信⽤风险减少到最低限度;2、是建⽴担保授信风险控制机制,即通过对借款⼈的信⽤评估、项⽬审查和对在保项⽬进⾏监督管理等⽅式,达到对借款⼈信⽤风险控制的⽬的。
公司建⽴⾃我约束和控制机制是为了保证其内部按规定的经营⽬标和⼯作程序,对各个部门、⼈员及其业务的活动进⾏组织、协调和制约,以减少和控制潜⼒在风险损失的⼀种管理制度。这种⾃我约束和控制制度就其控制范围来说,可分为内部管理控制和内部会计控制。内部管理控制即经营业务控制,⼀般是为了加强管理,提⾼经营效率⽽采取的控制措施;内部会计控制是为了保护财产安全、完整,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加强内部的监督⽽采取的控制措施。
(⼀)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原则
确定各部门的职责权限,实⾏分级分⼝管理和岗位责任制,建⽴健全的内部管理制度和财务会计制度,主要内容为:
1、各部门、各类⼈员的职权和责任
(1)⼀项具体职权和具体责任不能同时属于⼏个部门和⼏个⼈员,避免重复劳动和相互推诿;
(2)具体业务⼯作要贯彻两⼈或双⼈以上分⼯配合,避免判断的⽚⾯性和营私舞弊;
(3)不相容的职务必须分管,这是内部控制制度的核⼼。
2、各项业务的控制程序
控制的程序包括制定各种标准和依据这些标准去衡量⼯作成果,纠正那些偏离标准的现象。办理任何业务都必须有⼀定的程序和⼿续,这些程序和⼿续是否科学合理,不仅关系到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和⼯作效率的提⾼,⽽且直接关系到公司的安全。公司能否正常运作,最重要的是按流程按规定办事,千万要避免企业中存在的“长官意志”和“个⼈独断专⾏”。
(1)建⽴合理、实⽤的⼯作流程;
(2)⽇常⼯作严格按⼯作流程,各环节分⼯合作,共同做出决策;
(3)在程序办理中要特别注意避免出现⼤的变通,否则会给今后的⼯作带来很⼤的被动。
(⼆)内部控制制度
1、政策控制:公司在各项业务活动中都必须⾃觉的遵守国家法律政策和各项规定。
2、计划控制:计划是实⾏控制的依据,控制是根据计划⽽采取的措施。在经营活动中,公司各部门应认真执⾏已制定的各项计划,并根据客观条件的变化进⾏适当的调整。
春宵秘戏图3、保费率的控制:担保业务的收⼊主要来源于担保费收⼊,担保费率不应是⼀成不变的,在担保项⽬可⾏的前提下,担保收费要达到充分反映担保业务风险程度的⽔平。根据不同的项⽬,保费收取应有所不同。
武汉律师事务所排行
4、⽐例控制:为确保资⾦的合理配置和良性循环,担保机构对资⾦的运⽤要进⾏必要⽐例控制。这些⽐例主要有各种准备⾦⽐率、资本充⾜⽐率、资本结构⽐率和单个项⽬担保限额等。
(三)内部控制的⽅法
1、制定各项规章制度,使担保业务有章可循
(1)制定项⽬受理规章,保证申请⼈的资格。
(2)严格项⽬评审制度。制定项⽬评审办法,对项⽬评审的依据、项⽬评审的组织、项⽬评审的程序和办法、项⽬评审报告的编写和总结进⾏规定,消除项⽬评审过程中⼈为因素的影响。
(3)实⾏项⽬评审、项⽬担保、保后检查的分离。实⾏担保业务审、保、查的分离,⽬的是避免项⽬经办过程中⼈为因素的影响,防⽌道德风险的发⽣。
(4)对担保决策的作出进⾏适当授权。公司应根据⾃⾝资产状况、担保规模等情况,规定⼀般担保⼈员、担保部门负责⼈、公司⾼层管理⼈员担保项⽬的审批权限,防⽌越权审批项⽬的情况发⽣。
(5)尽量能够根据项⽬的风险情况确定保费率。担保费率的确定,应考虑以下⼀些因素:项⽬风险情况、经营成本、预期收益率。在项⽬可以接受的前提下,应根据具体情况调整保费率。
(6)限定单个担保项⽬的最⾼⾦额和期限。限定担保项⽬的⾦额和期限,可以把担保业务的风险限定在较容易控制的范围内。
(7)实⾏资产负债⽐例管理。资产负债⽐例管理,相关负债制约资产总量及其资产结构,从⽽保持营运资⾦的安全性、流动性和收益性的⼀种管理。实施资产负债⽐例管理,便于根据资产负债情况对担保额度的控制。
2、提⾜各种准备⾦
为保证担保业务的正常进⾏,应建⽴各种准备⾦并在实际⼯作中⾜额提取。
(1)担保责任准备⾦:责任准备⾦是为了保证代偿⾏为对资⾦的需求⽽设置的,根据每年代偿资⾦的需要情况,从经营利润中提取。
(2)担保赔偿准备⾦:代债务⼈履⾏债务后,以代偿额对债务⼈享有求偿权。求偿权的实现有多种形式,但并不能保证求偿权的完全实现。为了保证资产的流动性,需要在担保收⼊中提取⼀定⽐例的准备⾦,以弥补求偿权的损失。
(3)收⽀差额变动准备⾦:按年度实现利润的 %提取收⽀差额准备⾦,⽤于弥补可能出现的亏
损,实⾏以丰补⽋。
(4)建⽴代位补偿基⾦:为防⽌担保项⽬代偿集中出现⽽造成的流动资⾦不⾜的现象,还应设⽴代位补偿基⾦,每年从利润中按⼀定⽐例提取。
3、确保⾜够的流动资⾦
为保证代偿对流动资⾦的需要,不应进⾏⾼风险、难变现的投资,确保代偿时有⾜够的流动资⾦。
4、控制贷款担保业务规模
要将其在保额控制在其资本额的⼀定倍数以内。
三、开展担保⼯作的风险控制
(⼀)按照科学的⼯作流程、严谨的⼯作作风降低风险
1、严格选择担保对象
担保对象选别指标体系的确⽴应是跟随担保业务实践不断修正的结果,所确定的选别指标为:从事⾼样板技术产品的研发与⽣产;剔除流动资产中呆(烂)账、待摊费⽤、⽆法确认的⽆形及递延资产后的有效净资产不低于万元⼈民币;企业资产负债⽐不⾼于 %,运作结果表明该指标的确定⽐较恰当。英语作文框架
2、规范⼯作流程
通过业务流程的设置来控制担保风险,主要是指在担保作业过程中,制定并严格执⾏作业程序,对项⽬受理、处理、评审、决策、后期管理等环节适当分隔,减少错误判断和决策所引致的风险。
3、保持适度的担保数额
数量控制是对担保总余额的控制和对于单⼀担保对象的担保余额的控制。担保总余额的设定主要考虑银⾏可接受的担保放⼤倍数。在担保机构和银⾏风险等同条件下,银⾏可接受的最⼤放⼤倍数应为其坏账⽐率的倒数。为稳健操作,应谨慎控制担保放⼤倍数,如以银⾏平均呆坏账⽐率 %估算,放⼤倍数不宜超过倍。
对单⼀担保对象的担保余额的控制,⽬的是防⽌将担保风险集中在单⼀的担保对象上。
对担保余额的控制不超过我公司净资产的倍,对单⼀企业的担保余额不超过我公司净资产的 % 。
4、谨慎选择安全保证措施
实际上,可供选择周全可靠的保证措施总是稀缺的,否则企业可直接获得银⾏的贷款。经验表明,担保机构对企业未来偿债能⼒的判断应是第⼀位的,不可能领带周全的保证措施来替代企业的偿债能⼒,降低担保风险。
担保⼀旦进⾏,担保风险更主要取决于担保机构难以控制的企业偿债意欲和偿债能⼒。因些,选择保证措施的原则应在于,强化企业的偿债意欲或当企业丧失偿债能⼒后,可追计代偿损失。
申请担保的企业⼀般都难以提供可靠的反担保单位,民营中⼩企业尤其如此。对于⼤量的民营企业⽽⾔,采⽤股东个⼈连带责任反担保的⽅式,对强化担保企业的还款意欲起着很⼤作⽤。虽然股东的现有个⼈资产通常都不⾜于清偿债务,但担保法并未将清偿能⼒列作保证⼈资格的要件,由企业股东的担保能对其造成较⼤压⼒,迫使企业谨慎经营,按期偿债,更在⼀定程度上消除了担保企业逃避债务的风险。
抵押和质押:主要⽬的在于担保企业⽆⼒偿还债务时,采⽤抵押或质押物来弥补担保机构的代偿损失。现时,银⾏基本上都不接受机器设备等资产的抵押,因⽽为担保机构留下了⼀定的选择空间。⾄于质押⽅式,由于涉及权属的管理难度,物权质押容易影响被保企业的正常运营;
权利质押:在操作⽅⾯存在法律不健全等因素,业务操作也在摸索中。
个⼈连带责任反担保⽅式的操作困难主要有:个⼈承诺连带责任反担保时,现有个⼈财产能否如实申报、对未申报财产如何追索;个⼈破产制度未实施,影响了个⼈反担保的落实,削弱了的反担保⼈的压⼒等。
对于抵押和质押⽅式,关键在以登记⽅式对抗第三⼈,但⽬前在登记⽅⾯存在许多困难,如:担保
法、物权法规定周全,房产的抵押登记⽆法办理;普通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质押登记业务,规范股权证明书实施与管理缺乏细则,对股权质押的质权先例也⽆明确规定;缺乏具公信⼒的权威中介机构对专利、著作权等⽆形资产的价值认定,难以质押等。
(⼆)争取平等的法律地位,分担风险
⾸先,担保业务的实现涉及公司(担保⼈)、担保企业(债务⼈)和银⾏(债权⼈)三者之间的权利与义务的平衡,担保法、物权法以地位平等、权利与义务均衡的原则对此进⾏了法律调整,但在实际中,由于银⾏往往以格式担保合同等⽅式降低义务,强化权利,加重了担保风险。
其次,担保的设⽴强化了交易信⽤,增加了债权⼈求偿的可能与机会。特别是,由具有⾜够担保资⾦,⼜谨慎运作的担保机构提供借款保证,基本上排除了银⾏经营贷款业务的风险,专业性担保既扩
⼤了银⾏贷款业务量,⼜降低了贷款业务风险。银⾏的存贷款业务属商业性动作,从中获取了利润,担保机构在此业务中承担了全部的风险,按风险与利益共担⼀般商业原则,应分享部分利润以弥补风险。
1、权利与义务的权衡
担保公司带有政府扶持特征,决定了担保费率要保持在较低的⽔平,因⽽其担保收费并不⾜以弥补担保风险。担保业务所连接
的银⾏和担保企业均为商业组织,追求利润最⼤化是其天性。由于银⾏拥有庞⼤的资产与组织与规模,掌握了稀缺的资⾦资源,基于趋利避害的动机,往往以格式担保合同等⽅式降低义务,扩⼤获利空间。具体表现为:
“⽆须经保证⼈同意,贷款⼈、借款⼈可就追加贷款⾦额、给予宽限期及债务纠纷和解等达成补充协议。”此条款可能使担保⼈对担保⾦额、担保期限和担保责任失去控制。
衣服的叠法“保证⼈⽆条件地放弃要求受益⼈通知保证⼈被保证⼈违约的权利。”借款⼈违约有很多原因,在借款合同周密的设计下,借款⼈稍有不慎,便可能导致违约,担保⼈就得为违约结果承担担保责任。如再不需“通知”,则担保⼈⽆法及时采取措施避免损失的发⽣和扩⼤。
“未经追索程序,贷款⼈有权对保证⼈实施直接扣款。”同意贷款⼈直接扣款等于要求担保⼈放弃应有的抗辩权和抗辩的时机。“如保证⼈与任何其他机构签订的贷款协议或担保协议项下发⽣违约,也视同本担保协议项下的违约”、“要求声明保证⼈不存在任何法律拆讼事项,并预期不会出现法律应拆事端”、很难“预期”,很容易构成“违约”、“保证⼈为第三⽅进⾏担保以及决定如投资、分⽴、合并、转让、出租、章程变更等重⼤事项须以贷款⼈书⾯同意”。这些条款直接影响或限制担保⼈正当权益,给专业担保业务的开展造成重⼤障碍。
“担保⼈保证借款⼈向贷款⼈提供的资料是真实和有效的,否则承担法律责任。”该条款要求明显过于苛刻。
格式担保合同的不合理条款限制公司的权利,放⼤赔付责任,增加了担保风险,应⼒求修改。由于格式担保合同均由各银⾏的总⾏统⼀制订,其基层分⾏⽆权变动,依靠个别公司的协商难以完成修改。
2、利益分享
由担保公司提供担保,既增加了银⾏贷款业务量,降低了银⾏贷款风险,⽽且通过担保机构的扶持,促进了企业发展,从整体上推动经济增长,改善经济质量,降低⾦融风险。分享部分贷款利润的要求应属合理。周奇奇三围
关键是如何实现利益分享。设想涉及国家⾦融政策制定,推动国家明确对担保机构的⾏业管理,实施对担保机构的资格认定和业务管理,建⽴担保机构的良好赔付信⽤和偿付来源。
(三)利⽤财政补贴,靠稳健经营补偿风险
为了维持公司长期运作,必须建⽴适当的风险补偿机制,涉及担保资⾦的筹集和补充、担保资⾦的运作、风险准备⾦的提取等⽅⾯。
(四)专项保证⾦
要求受保企业缴纳借款额 %存⼊指定帐户,以防范⼀定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