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基础知识之社会经济结构
1.我国二元社会的状态
在当代中国,在城乡分治的行政建制基础上逐步形成了城乡隔离的二元社会,其核心是强制性分类的居民身份制度。
市民身份(非农业户口)和农民身份(农业户口)这种城乡隔离二元结构下的户籍制度,已不可避免地成为城市化进程的制度障碍,并带来严重的经济和社会后果。
尽管自改革开放以来,行政建制上的城乡分治变成了城乡合治,在政策的掌握尺度上也略有放宽,但迄今为止,这种城乡居民之间的身份壁垒尚未打破,二元社会也还没有转变为一体化社会,而仍暂时处于三元社会的过渡状态。这三元分别是:持有城镇非农业户口的市民、无户口或持有农业户口而长期居住在城镇的准市民、持有农业户口和农村非农业户口的农村居民。
2.我国的经济区划分及其发展政策
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的经济区划分为东、中、西三个地区。东部地区包括辽宁、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海南11于玮个省市。中部地区包括黑龙江、吉林、山西、河南、湖北、湖南、安徽、江西8个省。西部地区包括重庆、四川、云南、贵州、西藏、陕西、宁夏、甘肃、青海、新疆、广西、内蒙古12个省区市。
目前,我国明确提出要协调区域发展,把全国分成四大经济区,即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和海南)、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西部地区(包括四川、重庆、贵州、云南、广西、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内蒙古局部)和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局部)。
3.我国的分配制度问题
在分配制度中仍然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有:
1)分配关系尚未理顺,部分社会成员的收入差距过分扩大和部分国有单位内部平均分配情况并存;
2)农民收入增长过缓,一些城镇居民生活困难;分配方式不规范,分配秩序混乱,调节手段不完备。
因此,必须继续推进分配收入体制改革,解决分配领域中所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理顺分配关系。
4.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繁荣农村经济 
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中重点要做好以下工作:
1)进一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和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实现农业和农村的持续发展,确保农村实现小康的目标,进一步完善政府对农业的投入政策。
2)改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环境,逐步统一城乡劳动力市场。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城乡之间的双向流动,是增加农民收入和加快城镇化进程的重要途径。
3)加快建立促进农村教育、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的公共财政体制,推进农村的全面进步。
5.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包含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协调性原则、共同性原则。其最主要的内容就是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对我国来说,就是要高度重视城乡差距、地区差距与贫富差距问题。
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正是对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总结。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体现了我国综合、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战略。
公共基础知识之民族宗教
1.我国的民族状况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56个民族。汉族是中国的主体民族,占总人口的92%,分布在全国各地;其余55个少数民族占全国人口的8%。
从居住的情况来看,全国形成以汉族为主体的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少数民族主要分布
在云南、内蒙古、新疆、宁夏、广西等省、自治区。其中云南省居住着25个少数民族,是我国民族成分最多的省份。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我国各民族已形成平等、团结、互助的新型。
 2.我国的
1)坚持民族平等与民族团结的原则。各民族不分大小强弱,均处于平等地位,并享有平等的权利。
2nothing compares to you)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在统一的祖国大家庭内,在党和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以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为基础,建立相应的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自主地管理本民族内部的地方性事务,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这是党和政府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和基本制度。
3)大力培养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
4)大力发展少数民族的经济和文化。党和国家为了迅速改变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文
化的落后状况,在国家扶持、先进民族帮助和少数民族自力更生相结合的原则下,对民族地区采取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措施。
3.宗教
蔡明的母亲 我国是一个有多种宗教的国家,主要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基督教,还有一些少数民族特有的宗教和地区性的民间信仰,宗教方面情况十分复杂。
佛教、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和道教是我国的五大宗教,教徒人数共一亿多。
汉族在历史上曾信仰多种宗教,道教是汉族固有的宗教,佛教、天主教、基督教等,也有一部分汉族人信奉。
在其他民族中,信仰喇嘛教的有藏、蒙古、土、裕固等民族;信仰伊斯兰教的有回、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乌孜别克、塔吉克、东乡、保安等民族;独龙、高山、景颇、鄂伦春等民族还保持着原始的自然崇拜与多神信仰。在信仰伊斯兰教和喇嘛教的民族中,宗教势力有很大影响。
4.宗教团体组织
与我国多种宗教信仰的存在相适应,我国成立了多个宗教团体组织,主要有中国佛教协会、道教协会、伊斯兰教协会、天主教爱国会、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和基督教协会等。
5.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消化不良吃什么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
1)每个公民既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彼此尊重,互相团结。   
2)各宗教不论大小,在法律上一律平等。各宗教之间平等相待,和睦共处。
3)实行政、教分离,国家政权不能被用来推行或禁止某一种宗教,宗教也不能干预国家的行政、司法、学校教育等。
4)国家保护一切正常的宗教活动,保护宗教团体和宗教活动场所的合法权益。
5)我国各宗教坚持自主自办,在相互尊重、平等友好的基础上同外国宗教组织和宗教人士进行交往,但我国的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坚决抵制国外势力利用
宗教对我国进行渗透。
公共基础知识之中共党史(一)
 1.五四运动
1919年,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激起社会各阶层人士的强烈愤怒,以学生斗争为先导的五四运动如火山爆发般地开始了。54日,北京学生3000余人在天安门前集会游行示威,掀起爱国风暴。从63日起,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
五四运动是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五四运动的伟大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工人阶级的觉醒,中国工人运动的发展壮大。 
 2.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
11915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的《青年》(后改为《新青年》)杂志,掀起一场空前的新文化运动狂飙。
2 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口号是德先生赛先生,也就是民主和科学。
3 1919年,陈独秀在《新青年》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比较全面地介绍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经济学说和社会主义理论。
3.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4.中共二大
1922716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
 大会指出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但现阶段的纲领即最低纲领是: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这样,二大第一次提出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5.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1 国民党一大在事实上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革命政策。
2)新三民主义的纲领同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是基本一致的,因而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快乐女生黄英3 国民党一大的成功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6.遵义会议
遵义会议将增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并委托张闻天起草《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的决议》。并成立由、周恩来、王稼祥组成的三人团,负责全军的军事行动。
7.大芸瓦窑堡会议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
瓦窑堡会议明确提出党的基本策略任务是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瓦窑堡会议是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到全民族抗战兴起过程中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它表明党已经克服倾冒险主义和关门主义,不失时机地制定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策略,使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将要到来时掌握了政治上的主动权;表明党在继遵义会议着重解决军事路线问题和组织问题之后,开始努力解决政治路线问题;表明党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已经
能够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创造性地开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