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公共基础知识每⽇⼀练(1.18)
学校德育与教学⼀样,是整个教育学的重中之重。
第⼀节学校德育概述
⼀、学校德育的含义
1、形式:家庭德育、学校德育、社会德育
2、概念:教育者根据⼀定社会的德育要求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把⼀定社会的思想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品德的过程
⼆、学校德育的功能(详细阐述见教材)
1、社会功能(政治、经济、⽂化功能)
2、个体功能(⽣存、发展、享⽤功能)
享⽤功能是德育个体功能的最⾼境界。
3、教育功能(教育或价值属性、对其他⼦系统的功能)
德育对其他诸育的促进作⽤:动机作⽤、⽅向作⽤、习惯和⽅法上的⽀持。
三、学校德育的⽬标(详细阐述见教材)
四、中⼩学德育的内容(详细阐述见教材)
1、政治教育
2、思想教育
3、道德教育
4、⼼理健康教育
5、遵纪守法教育
第⼆节学校德育过程
⼀、德育过程的概念
德育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借助于德育内容和⽅法,进⾏施教传道和受教修养的统⼀活动过程,
是促进受教育者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为发展的过程,是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的统⼀过程。
大学生活感受⼆、学校德育过程的构成要素
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德育⽅法。
三、德育过程的⽭盾
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和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基础的⽭盾。
四、德育过程的规律
1、学⽣知、情、意、⾏诸因素统⼀发展的规律
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持之以恒。
罗烈注意把握知、情、意、⾏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虽然知、情、意、⾏是从低级到⾼级的阶段,但在德育的过程中并不⼀定要从哪个步骤开始,每个步骤均可成为德育的开端。
2、学⽣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的规律
教育者应把组织活动和参与社会交往看作是德育过程的基础。
3、学⽣思想内部⽭盾转化的规律
道德内化为品德,品德外化为⾏为;德育过程基本⽭盾转化。
4、学⽣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的规律
反复抓,抓反复。
第三节中⼩学德育的原则、途径与⽅法
⼀、德育原则
(⼀)、导向性原则
1、坚持正确的教育⽅向
2、符合新时期的⽅针政策和总任务的要求
3、要把德育的理想性和现实性结合在⼀起
(⼆)、疏导原则
1、讲明道理,疏导思想
2、因势利导,循循善诱
3、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教育
(三)、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原则
1、爱护、尊重和信赖学⽣。
2、教育者对学⽣提出的要求要合理正确、明确具体和宽严适度。
李沫颔
3、教育者对学⽣提出的要求要认真执⾏,坚定不移的贯彻到底,督促学⽣切实做到,不能姑息迁就,放松要求,要注意防微杜渐,从⼩就培养好的习惯。
(四)、教育影响的⼀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五)、因材施教原则
⼆、德育途径
风声谁是老鬼1、思想品德课和其他学科教学(基本途径)
2、课外、校外活动
3、班主任⼯作
4、劳动
5、团队活动
三、德育⽅法(详细阐述见教材)
1、说服法
(1)、⽬的性明确
(2)、应富有知识性、趣味性
(3)、注意时机,引起学⽣的情感共鸣
2、榜样法
(1)、选好学习的榜样
(2)、激起学⽣对榜样的爱慕之情
(3)、引导学⽣⽤榜样来调节⾏为,提⾼修养3、锻炼法
(1)、坚持严格要求
(2)、调动学⽣的主动性
(3)、注意检查和坚持
4、陶冶法
(1)、创设良好的情景
(2)、与启发说服相结合
(3)、引导学⽣参与情景的创设。
5、表扬奖励与批评处分
(1)、公平、公正、合情合理
(2)、发扬民主,获得众⽀持
(3)、注重宣传与教育
(3)、注重宣传与教育
第四节德育模式
⼀、道德认知发展模式(具体参见教育⼼理学相关章节,这⾥只做简要介绍)
1、⽪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模式
(1)、前道德阶段(0—4岁):⼉童不能把⾃⼰与外界区分开来,将⾃⼰与外界混为⼀谈,以为⾃⼰等同于外界,没有和外界共处的规则意识。
(2)、他律阶段(4—8岁):⼉童的道德判断是依据外在的规则做出的,他们的道德标准只取决于是否⾃⼰是否服从这些成⼈给予的外在规则,道德判断只注重外在的⾏为结果,⽽不关注内部的动机,受⾃⾝之外的道德规则所⽀配,具有被动性和客体性。
(3)⾃律阶段
从外在的客体性转向内在的主体性。
2、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模式(详细阐述见教材,更详细参加以后的教育⼼理学相关内容)
(1)、两难故事法
(2)、三⽔平,六阶段
⼆、体谅模式
1、创始⼈:英国的彼得.麦克费尔和他的同事创⽴
2、理论假设:假定与⼈友好相处是⼈类的基本需要,满⾜这种需要是教育的⾸要职责。以⼀系列的⼈际与社会情境问题启发学⽣的⼈际意识与社会意识,引导学⽣学会关⼼,学会体谅。
3、优缺点
三、社会学习模式
1、代表⼈物:班杜拉(美国)
2、认为⼉童通过观察他们⽣活中重要⼈物的⾏为⽽学得社会⾏为,这些观察以⼼理表象或其他符号表征的形式储存在⼤脑中,来帮助他们模仿⾏为。
替代性强化指观察者因看到榜样受强化⽽受到的强化。蒋雪儿资料
3、优缺点
四、集体教育模式
1、代表⼈物:马卡连柯
2、教育⼯作的主要⽅式是集体教育⽅式。
3、“在集体中,通过集体,为了集体”的教育体系
4、平⾏教育影响原则与前景教育原则
5、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原则
⼀、单项选择题
1、( )是实现我国教育⽬的的条件和保证。
A、智育
B、德育
C、劳动教育
D、⾃我教育
2、( )是德育⼯作的出发点。
A、德育⽬标
B、德育内容
C、德育原则
D、德育⽅法
3、( )是德育⽬标的具体化,是完成德育任务、实现德育⽬的的重要保证。
A、德育规律
B、德育内容
C、德育原则
D、德育⽅法
4、德育⽬标确定了培养⼈的总体规格和要求,但必须落实到( )中。
A、德育内容
B、德育规律
C、德育原则
D、德育⽅法
5、在德育内容的选择依据中,起决定作⽤的是( )。
A、德育⽬标
B、⽣产⼒⽔平
虎年祝贺词
C、时代特征
D、⽂化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