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1:
山东省3个主栽树种良种选育和高效培育
关键技术创新及应用
一、项目名称
山东省3个主栽树种良种选育和高效培育关键技术创新及应用
二、提名者:
山东省自然资源厅
三、提名意见:
该成果是由山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牵头联合多家单位历时15年完成的山东省3个主栽树种良种选育和高效培育关键技术创新及应用项目。成果全面收集引进保存国内外刺槐、黑杨和楸树种质资源2816份,系统研究评价了育种体的遗传特性,构建了刺槐分子鉴定技术体系;
农业银行贷款业务创新杂交育种技术路线,探明了杂交亲本有性生殖特性,创制黑杨和刺槐优异杂交新种质430份;选育出3个树种速生、优质、抗逆系列新品种12个,为生产提供了更新换代多用途优良品种。研发新品种扦插、嫁接等高效繁殖技术;创新用材林高产栽培理论和关键技术,解决了高效无性繁殖和栽培技术薄弱问题。项目研究成果对刺槐和黑杨国家重点林木良种基地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获国家植物新品种权12项,国家授权专利12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0项;审定林木良种10个;制定林业行业标准和山东省地方标准7项;发表研究论文60篇,出版专著4部;培养硕博研究生8名;鉴定验收科技成果4项。该成果已经在山东及河南、陕西等多个省市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创业时代 演员表
提名该项目为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四、项目简介:
杨树、刺槐和楸树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用材林和生态防护林主栽树种,对保障国家木材安全和生态安全具有战略地位。山东省3个树种造林面积和蓄积占全省用材林总面积的85%、总蓄积量的90%。生产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人工林品种老化性能退化,缺乏区域专适定向优良品种,高效培育关键技术薄弱等。本项目紧密结合生产需求,历时16年协同攻关,取
牛年吉祥得了种质资源收集鉴定评价、优良新品种创制、高效繁殖和栽培技术创新等多项重大成果。
1.资源收集鉴定突破,着重3个树种国内外新、优种质资源引进鉴定评价,极大丰富了育种资源体。全面收集保存国内外黑杨、刺槐、楸树种质资源2816份,建成了我国规模最大的黑杨和刺槐种质资源库。系统研究评价不同种质间的亲缘关系和遗传变异规律,自主开发出多态性高的SSR标记,发明了荧光SSR指纹图谱鉴定刺槐品种的方法,创建刺槐分子精准鉴定技术体系。在UPOV成员国中首创刺槐属新品种DUS测试指南技术标准。
2.品种创制成果丰硕,选育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黑杨、刺槐、楸树系列优良品种12个,为山东用材林和生态林建设提供了更新换代新品种。创新杂交育种技术路线,探明杂交亲本有性生殖特性,筛选生殖力强的杂交组合,提高人工授粉结实率。发明了刺槐人工去雄和控制授粉新方法,杂交结实率提高了18.3%,实现了白花刺槐与红花刺槐种间杂交,创制出杂交新种质409份;选育出用材和观赏、蜜源兼用型刺槐新品种‘多彩青山’、‘绿满青山’、‘紫艳青山’、‘壮美青山’、‘蜜源1号’及‘青山纽姿’,材积生长量提高24.6%~26.7%。创制黑杨派优异杂交种质26份,定向选育出人造板材、纸浆材无飞絮黑杨新品种‘鲁林9号杨’
和‘鲁林16号杨’,材积遗传增益18.3%~19.2%。挖掘楸树乡土优树资源,选育出生长快、材质好、抗逆性强的新品种‘鲁楸1号’、‘鲁楸2号’、‘楸选8301’和‘楸选8365’,解决了长期以来缺乏本土楸树优良品种问题。
3.技术创新体系配套,实现了良种高效繁殖和栽培技术配套应用。发明了促进木本植物插穗生根方法,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刺槐、楸树高效繁殖技术,刺槐硬枝扦插生根率达到95%以上,嫁接育苗成活率达到98%;楸树嫁接育苗成活率达96%,育苗周期缩短1年,成本降低25%以上。阐明了杨树人工林生产力形成与维持机制,首次揭示了根土互作和冠层调控对黑杨人工林生产力的影响机制,创新了用材林体结构优化关键技术。制定了黑杨、刺槐用材林栽培技术规程和楸树用材林高产栽培技术体系。
取得国家授权专利15项,其中发明专利10项;取得国家植物新品种权12项,山东省林木良种10个;国家软件著作权10项;发表科研论文70篇,其中SCI 5篇,出版专著4部;牵头制定林业行业标准2项,山东省地方标准5项;鉴定验收科技成果4项,获行业和厅局级奖励3项。成果已经在山东、安徽、河南、陕西等15个省市推广应用,繁育苗木3700万株,建立示范林1.1万公顷,辐射带动发展用材林3万公顷,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河合奈保子
五、客观评价
1. 科技成果第三方评价
2019年3月9日,山东林学会组织国内有关专家对本项目成果“山东省3个主栽树种良种选育和高效培育关键技术创新及应用”进行了评价,评价意见如下:刺槐、黑杨和楸树是山东省生态公益林和商品林主栽树种,对构筑绿生态屏障具有重要意义。该成果针对3个树种存在优异种质资源不足,多用途优良品种欠缺,高效培育技术薄弱等问题,开展良种选育和高效培育关键技术研究。成果目标明确,方法科学,手段先进,系统性强,具有显著创新性,为生态环境建设提供了品种和技术支撑。成果获国家植物新品种权12项,国家授权专利12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0项;审定省级林木良种10个;制定林业行业标准和山东省地方标准7项;发表论文60篇,出版著作4部;鉴定科技成果4项。该成果已经在山东省及河南、陕西等15个省区推广应用,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显著。研究成果整体达国际先进水平,在刺槐种质资源收集评价和新品种创制方面居国际领先水平。
2.科技成果鉴定和验收
2.1 “‘鲁林9号杨’、‘鲁林16号杨’新品种选育与应用”成果鉴定
2014年12月10日,山东省林业厅邀请国内有关专家,对山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承担完成的“‘鲁林9号杨’、‘鲁林16号杨’新品种选育与应用”项目进行了成果鉴定。鉴定委员会评价:该项目收集保存278份黑杨派种质资源,系统研究评价‘L324杨’、‘T26杨’等12个杂交亲本的有性生殖特性、杂交亲和性和配合力;历时12年开展人工控制授粉杂交育种,经苗期选择、多点试验和综合评价,选育出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2个新品种‘鲁林9号杨’和‘鲁林16号杨’,雄株,速生性好,材质优良,抗性及适应性强;开展了新品种配套繁育、栽培技术、材性、制浆性能研究。该项目选育目标明确,选育程序严格,测试指标全面,数据翔实可靠,在黑杨派杂交育种和新品种创制方面有突破和创新,成果达到同类研究的国际先进水平。
2.2“‘鲁楸1号’等4个楸树新品种选育与应用” 成果鉴定
2014年12月10日,山东省林业厅邀请有关专家,对山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完成的“‘鲁楸1号’等4个楸树新品种选育与应用”项目进行了成果鉴定。鉴定委员会评价:该项目收集保存楸树种质资源130份,建立种质资源库1处;研究摸清了保存资源的生物学特性和遗传变异规律,开展了AFLP分子标记;选育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鲁楸1号’、‘鲁楸2号’、‘楸选830
1’和‘楸选8365’4个新品种,生长量、材性指标、形质指标及抗逆性指标均表现优良;开展了楸树“一条鞭嫁接扦插”、“梓树砧木硬枝扦插、埋干快繁技术研究”,提高了繁殖系数,加快了繁殖速度。该项目选育目标明确,选育程序严格,测试指标全面,数据翔实可靠,在楸树新品种选育和繁殖技术方面有创新,该成果达到同类研究的国际先进水平。
2.3 “黑杨纸浆材林体结构优化关键技术” 成果鉴定
2016年9月12日,山东省林业厅邀请有关专家,对山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完成的“黑杨纸浆材林体结构优化关键技术”课题进行了成果鉴定。鉴定委员会评价:该项目研究摸清了影响黑杨纸浆材林体结构的关键环境因子及其相互关系,得出了树冠结构对林木地上生物量分配的影响规律;从品种选择、密度配置、栽培技术等方面研究了黑杨纸浆材林体结构调控技术,并组装配套,提出了鲁西黄泛沙地和鲁中南河滩地体结构优化关键技术,使单位面积人工林收益提高20%以上。成果达同类研究的国际先进水平。
BB长什么样
2.4 “刺槐属种质资源收集保存与创新利用研究”项目验收
2019年1 月20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科技司在北京组织开展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
验收,对山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承担完成的“刺槐属种质资源收集保存与创新利用研究”项目形成如下意见:该项目在资源收集评价、种质创制与新品种选育、高效繁殖技术、示范推广等方面取得多项创新性成果。选育出速生、优质、抗逆新品种6个,其中用材林新品种3个,材积生长量超过生产中主栽品种20%以上;审定林木良种4个。营建采穗圃和繁育圃10公顷,繁育良种苗木30余万株,建立试验示范林基地14处,面积30公顷,辐射带动发展用材林500公顷,取得了显著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项目组织管理规范,经费使用合理,财务内部管理制度健全。该项目完成了任务书规定的研究任务和考核指标,验收委员会同意通过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