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声喧哗》读书笔记
李苑华 网新 2015051061
当全世界为网络时代的到来而举杯欢腾时,其背后引发的一系列危机仍未获得足够的注意力。网络直播、自行车共享、分答收费……互联网的共享精神,从不缺席这一时代。属于私人的内容被纳入公共领域,而公共的空间又逐渐为个人所占据。公共空间日渐私人化、私人空间日渐公共化。公与私的界线日益模糊,与每个人切身相关。互联网时代下,我们应该带着怎样的眼光看待公域与私域之间产生的变化,互联网又对公共领域的建设有着怎样的影响呢?胡泳教授在《众声喧哗》分享了他的收获和看法。卫生考试成绩查询
本书概述
《众声喧哗》围绕着网络政治学中的重大问题——网络空间中的私人领域与公共领域来讨论。
我爱他 歌词首先,前人对公域与私域的讨论为接下来的讨论奠定了基础。从阿伦特、黑格尔、哈贝马斯等前贤的声音中,公与私应如何划分的意见无法统一,胡泳教授总结为,公共生活是差异化
、公共事务、责任性、尊重和协商的领域,私人生活是亲密关系、自发性、相似性及忠诚的领域。
然而在基于数字技术而生的共有媒体作用之下,公域和私域的界线日益模糊。胡泳教授继续讨论了共有媒体的特性,对大众的影响等。
在共有媒体的个人表达中,胡泳教授首先肯定了网络能实现更完善的自我,接着讨论了个人愿意暴露的原因以及涉及的隐私问题。
在讨论共有媒体对公私边界的重构中,作者着力分析了公共空间私人化和私人空间公共化这两个平衡的过程,表达了实现公共领域的理想的困境以及实现的可能。
结合中国语境,作者多以中美两方对比,认为互联网是公民通过共有媒体影响政治的重要形式。
本书涉及范围广阔,值得论述的点亦不在少数。几经思考,在此选择个人暴露以及由此带来的隐私问题、网络舆论能否代表普通民众的意见以及中国公共领域的建设进行讨论,期望能对胡泳教授的思想进行一些总结和拓展。金南珠图片
本书框架
(一)暴露和隐私
1、个人暴露的深层原因
胡泳教授从更深的精神层次来解释人们为什么热衷于发声的问题:首先,电控空间予人不由地理接近性带来的心理上的亲近性。在这个陌生人组成的社区中,彼此的信息难以考察,促使人们以暴露自己来迎合交往中真诚性的要求。其次,认同危机的产生,使得人们踊跃地窥探陌生人的生活,消费他们的暧昧、狂躁和自恋。注意力心理学也回答了这个问题。个人向社会显示自己的独特性和价值的文化诫命,增加了他/她对注意力的需要,从网络上获取这一途径能够减轻个人的不安全感。除此之外,为了向陌生人投射能够留住记忆的印象,个人面临着全方位地暴露自己来证明自己值得信任的诱惑,从而牺牲自己的隐私来获得虚无缥缈的情感联系。
动圈麦克风2、在中国语境下讨论
从以上讨论中,我们能够深入地认识到个人发声的深层原因。通过分析中国的网络环境,我们可以对以上原因有更深刻的体会。论及当今中国的变化,不得不提及我们仅用了短短几十年,便实现了西方用了几百年才完成的,由农业化向工业化的转变。紧接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我国有了同发达国家处在相当水平抗衡的机会。然而,文化增长跟不上经济增长这一缺口越来越明显。“国人经历了本应由几代人完成的社会价值的转变,经济快速发展的背后,我们正在历经一场空前的认同危机。“胡泳教授如此评价。
再追溯认同危机产生的源头,我认为,这与人类的需求定理有一定的关联。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只有在满足安全需要后,人类才会追逐下一层次的需求,即社交需要。
马斯洛需求理论图析
“稳定性是一个被社会所重视、被文化所强化的价值符号。”人类历经了漫长农耕文明岁月,男女分工分明、重复单一的劳作为人类提供了一个长久的稳定社会。长期的社会定性,决定了“一生只做一份工作、只居住在同一个地方”的期待,成为构成人类幸福的核心因素。然而近三十年的中国,中国由温饱社会装变为总体小康社会。社会处于巨大的转型之中:经济制度的快速转型,流动性取代了稳定性,个人面对着如何快速适应新定位、新技术、新时代的压力。原有确定的社会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社会自由空间不断扩大。我们立足于一个不断流动的社会之上,无法寻求到坚定的锚定点和权威感。当公共权威无法满足人们的信任需要时,许多人并不是就此完全放弃了信任需要本身,而是转而从其他地方去得到补偿。缺乏安全感的个人不得不转向大众或者社会,寻求对自己的想法、感受、行为的确认。证明自己的文化诫命,驱使人们在网上寻求认同。人们追求自我认同的需求在网络上得到倾泻,这也就回答了人们为什么乐意在网上暴露自己的问题。
3、认同危机作恶——窥探欲
认同危机同样可以成为人们作恶的原因。胡教授设问:“为什么我们如此踊跃地窥探陌生人
的生活,消费他们的暧昧、狂躁、自恋,甚至悲伤?”答案是:我们正在经历一场空前的认同危机。人们在博客上、在上分享着自己的生活,乐意将属于私人的内容曝光在公开的社交媒体上,以换取他人对自身行为的认同。这并不代表着所有人都愿意将自己的生活曝光于所有人的眼前。明星由于特殊的身份常常需要曝光率的支持,大众也渴望关注明星镁光灯外的私生活。但无出于何种原因,个人的隐私权都应该得到尊重。因而娱乐明星的隐私权常常会与公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相冲突与矛盾,已经在天堂的乔任梁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
以乔任梁事件为例
9月16日晚,微博上传来乔任梁去世的消息。据清博舆情系统监测,自16日晚22点半至23时,关键词“乔任梁”相关数据总量为12695条,其中微博数据最高为12380条,此事的热点不断攀升。
网民情感属性中,负面情绪占比较高,为51.91%,其次为中性,占比为35.08%。舆论再次体现出网民消费明星之死的“习惯”,具体表现为对SM细节的臆测、对娱乐圈糜烂生活的片面攻击、对乔任梁本人性取向甚至少数体的非议等等。
“乔任梁事件”情感属性图析
乔任梁的生命已经凋零了,死讯已经被经纪人确认;而他的,却还在众目睽睽的流言漩涡讨论之中。 谣言“死于SM”的来源已经无从得知缅怀先烈的简短句子,但大批营销号疯狂地挖掘着他的爆炸性信息,记者前往死者住宅的小区,采访周遭民众,用病态的报道满足吃瓜众的猎奇心理。谁挖到更私密更劲爆的信息就意味着下一篇十万加的诞生。一个公众人物至死都不能获得片刻安宁,他死去的细节被人反复讨论着、他的葬礼被人全程直播、无数篇从各个视
角切入网上订火车票时间的十万加文章大声谈论着乔任梁生前患的疾病。阿伦特认为,凡应该躲在暗处的,都视为隐私。而葬礼、疾病这些属于私人的因素,都被疯狂的媒体搬上银幕。看客和炒作者的眼里只有爆点和阅读量,忘记了长埋地上的人仍有隐私权。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