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s 新闻传播科学, 2018, 6(4), 21-27
Published Online December 2018 in Hans. /journal/jc
/10.12677/jc.2018.64004
Research on the Adaptation of Network
Literature Based on the Theory of Coding
and Decoding
—Taking the TV Play “Ode to Joy 2” as an Example
Kejia Zhang
College of Information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Beijing
Received: Dec. 1st, 2018; accepted: Dec. 20th, 2018; published: Dec. 27th, 2018
Abstract
After 20 years of development, network literature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mature, and in re-cent years, film and television works have been drawing Market dividends from the profit of net-work literature, but there are disputes between praise and derogation. The online novel “Ode to Joy” has been adapted into two TV serials. The first one is full of stars, while the second one is de-clining in popularity. Starting from Hall’s theoretical logic of encoding and decoding, this paper explores his ideas of adaptation and creation, interprets the audience’s consumption process through online comments, and reflects on the phenomenon of network literary change that is the problem of Ode to Joy 2 during the whole communication process.
Keywords
Coding and Decoding, Stuart Hall, Network Literature, Adaptation
基于编码解码理论的网络文学改编探究
—以电视剧《欢乐颂2》为例
张珂嘉
中国农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北京
收稿日期:2018年12月1日;录用日期:2018年12月20日;发布日期:2018年12月27日
张珂嘉
网络文学历经20年的发展日渐成熟,近年来影视作品不断借网络文学的东风汲取市场红利,然而呈现褒贬不一的争论。网络小说《欢乐颂》已被改编为两部电视剧,第一部可谓众星捧月,而第二部的口碑却大不如前。本文从霍尔的编码与解码理论逻辑出发,探究其改编创作思路,通过网上评论解读受众消费过程,从整个传播过程中发现《欢乐颂2》的问题所在,并对网络文学改编现象进行反思。
关键词
编码解码,霍尔,网络文学,改编
Copyright © 2018 by author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licenses/by/4.0/
1. 引言
据第4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2018年6月,网络文学的用户量已超4亿,占网民总数的50.6% [1]。网络文学的作者、作品、用户都呈上涨的趋势,其话题新、内容丰富、娱乐性强、粉丝基数大、改编难度小、变现能力强,历经20年的发展不仅改变了人们读写的方式,也成为影视创作的选材“宠儿”,在创作源头抢占了经典文学的风头。这是网络文学作者、影视剧制作方、读者
和观众共同作用的结果。然而,改编后的影视剧是否能够顺利接住网络文学已有的光环呢?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话题。《欢乐颂》是部好评如潮的网络连载小说,剧作方把一部连载小说拍成两部电视剧,其中《欢乐颂1》可谓名利双收,然而《欢乐颂2》收视和广告都乐观,口碑却一般。在大众传播的文化研究中,斯图亚特·霍尔的编码解码理论影响深远,本文沿编码与解码理论逻辑探究网络小说《欢乐颂》改编的第二部电视剧作品《欢乐颂2》,主要分析这一部剧的改编过程与受众消费的过程,辅以与《欢乐颂1》的比较分析,试探究这部文学小说此次改编的失败之处。
2. 理论基础
当代文化研究之父——斯图尔特·霍尔是英国伯明翰学派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一篇大会发言稿《电视话语的编码与解码》 (Encoding and Decoding in the Television Discourse, 1973)是根据葛兰西的霸权理论提出编码解码理论,修正了巴尔特神话学中文本分析的不足之处、批判了传统大众传播研究的线性传播方式,是西方文化研究的里程碑。霍尔认为,传播是“主导的复杂结构”的过程——由生产、流通、消费、再生产到生产等诸多拥有特性和特形的环节相连而维持下来,最终以符号为载体而呈现的意义与信息。霍尔认为,编码即传者对将要传递的信息转换为特定的代码、解码是信息受者用特定规则对上述代码解读。电视话语的意义传播也是如此,首先创作者基于原有信息和所认同的价值观进行电视话语的编码,一般由视觉符号和听觉符号组成;再者对所创作的符码进行美化,通常用电视艺术创作的表现形式把要表现的意识形态“掩埋”到电视节目中;最后接受受众的检验——受众解码,正所
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语境、不同社会背景的受众会对同一个内容进行不同的解读。通常有三种解码方式:一是主导——霸权(dominant-hegemonic position),受者认同编码者的意识形态,在所设定的框架中进行解码;而是协商(negotiated code),受者既保留主导意识形态,又有自己的观点,受传双方处于
张珂嘉exo四大私生饭
矛盾的协商状态;三是对抗(counter-hegemonic),受者识破编码者的意义后,根据自己的经验持与编码者相反的立场进行解码。这三种解码方式不是分离的而是相互连结的。
3. 编码:从网络小说到电视剧的创作
3.1. 建构电视话语的“意义”
编码的第一步:选材。编码者需要充分了解所传递的讯息,作为编码者的电视剧制作方通常选取受市场欢迎的内容,或能够表达其认同价值观的信息。在超级IP泛娱乐化的背景下,“爆款”网络文学作品是影视剧创作者的首选。热播剧《欢乐颂》是典型的网络小说改编影视剧成功的案例。《欢乐颂》是2010年在晋江文学网连载的网络小说,讲述了背景不同的五位都市女性生活在欢乐颂小区22楼的故事。因其故事情节与现实社会生活十分相近而吸引了一众粉丝的追捧,并于2012年出版了同名纸质版
小说。从小说内容到影响力,《欢乐颂》可谓是一部值得打造的IP作品。作为编码者的电视剧制作方在2016年出品了《欢乐颂1》,口碑收视双丰收。虽然2017年播出的《欢乐颂2》口碑稍有逊,但是收视和广告依然可观。从选材上而言,《欢乐颂1》和《欢乐颂2》同出自一个网络小说,实现了IP的转化,先把网络小说改编成电视剧剧本,所以选取并掌握网络文学文本是改编创作编码的第一步。
3.2. “美化”电视话语的代码
大众文化理论家约翰·菲斯克把霍尔的电视代码理论发展为“电视的三级代码模式”(见表1) [2]:Table 1. Three-level Code Model of TV
表1. 电视的三级代码模式
由下列社会代码对事件加密
一级代码:现实外表、服化道、环境、行为、言语、姿势、表情、声音等
通过媒介技术代码进行电子编码
二级代码:艺术表现
摄像、照明、音乐、音响等技术手段生产电子编码,
同时叙事、冲突、人物、动作、对白、场景,角选配等进行规范由下列编码组织引导
三级代码:意识形态把以上代码组织起来让社会接受,如:个人主义、男权制度、种族、阶级、唯物主义、资本主义等。
张云雷坠楼事件
3.2.1. 现实环境代码
环境代码看似是不携带任何意义内涵的现实陈述,实则是传者的主流意识形态编码。编码者对拍摄环境的选取和建构并非任意的,而是蕴含着深刻意象的空间环境,连接着故事进展的链条,传达着编码者的意图、观点与价值导向。《欢乐颂2》延续《欢乐颂1》的选景。故事发生在有时尚“魔都”之称的上海,欢乐颂小区属于上海中档小区,金领安迪和富二代曲筱筱为了低调成为该小区的业主,而樊胜美、邱莹莹、关雎尔三位工薪单身女孩儿是这个小区的合租室友,这五个姑娘的居住情况也代表了不同的阶层,这与现实都市生活的场景很贴合。城市和生活小区交代了五个姑娘所处的大环境,这三套房子五个房间的设置暗含着五个女孩的不同性格——安迪的房间门口装有监控,屋内设计简约轻奢的风格、桌上摆着永不关机的电脑,说明她是一个没有安全感的工作狂;曲筱绡是鬼马精灵的富二代,装潢奢侈时尚又不失可爱调皮;另外三个合租的姑娘卧室和客厅都狭小又简单的陈设,独在异乡的生活艰辛暗含在这个场景之中。
3.2.2. 艺术表现代码
《欢乐颂2》中安迪的弟弟小明是有沟通障碍的自闭症男孩儿,他农村的家人为夺取他的抚养费,
张珂嘉
把他与精神病父亲关在牢笼。深夜,安迪的男友用手电的光晃着这个漆黑密闭的空间,气氛的紧张与压抑一涌而出。樊胜美备受家庭压力打压的角,剧中大多是他一个人落寞的在画面中,冷调与空镜头表现这个角的无助与无奈。
除了灯光与摄像代码,音乐代码在影视剧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影视艺术在发展过程中综合了音乐的优势,音乐可以渲染环境气氛、填充画面信息、引导观众情绪、推动情节发展,音乐不仅承担叙事功能,还可以隐喻、暗指,预报即将发生的事件。音乐代码的优势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观众更好的理解电视剧中人物情绪与故事情节,完成人物的塑造。《欢乐颂2》与《欢乐颂1》一样,为剧中每位主人公都创作了专属的主题曲,暗指人物在剧中的故事走向与心理历程。《欢乐颂2》第一集的歌曲《咖喱咖喱》是安迪与男友度假的音乐,轻松活泼的曲风渲染着二人在海岛度假的浪漫与喜悦。《想做你的疯女孩》是乖乖女关雎尔的主题曲,从小乖巧温顺的她却爱上了摇滚男孩,这首音乐更好地塑造了关雎尔看似保守顺从实则很有主见的性格。从编码创作者的视角来看,音乐对编码创作者而言,能够最大限度的释放情感,展示人物内心的情绪;对受众而言是引发共鸣的突破口,拥有其他代码不具备的使情感情绪升华的能力。
3.2.3. 意识形态代码
俗话说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小说读者已经对人物形象有了一定的建构、对故事情节有了初步的解读,电视剧的选角与塑造是对文学作品的解码与再度编码,再度编码的过程中会附着创作者的意识导向。剧中五位女主角基本包括了都市典型年轻女性的五个阶层。精明能干的海归安迪,却有着神秘的身世,饰演者刘涛为了更加切合安迪努力了解金融相关的专业知识与熟悉精神病的体验;邱莹莹是个大学刚毕业的小白,演员杨紫是个活泼可爱的姑娘,把一个刚入社会的单纯女孩塑造的活灵活现;来自中产家庭的关雎尔,从小乖顺,在父辈的帮助下进入大公司;“富二代”曲筱绡,留学归来为争财产从不务正业到勤恳创业的转变,但是鬼灵精怪的本性从未改变;从小生活在重男轻女的小镇底层的樊胜美,只身一人承负家庭重担,不努力工作只想嫁给高富帅来脱离底层社会。剧中角虽有些许夸大,但贴近社会现实,富有都市感、具有代表性,多维立体的呈现了当代都市独立女性的家庭观、工作观、感情观。《欢乐颂2》和《欢乐颂1》塑造的人物形象与小说形象贴近,表现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引起了现实生活中很多的共鸣。
梦见鞭炮4. 解码——受众消费过程
斯图亚特·霍尔认为“艺术作品中符号意义的生成与受众的解码方式息息相关”[3]。由于受者与传者存在不同的社会地位、解码语境,即使同样的传播信息也会产生不同的解码。不同的受者存在不同的心理
动机,所以在解读传播信息方面也存在差异。研究受众消费过程就是了解受者解码时遵循的法则。根据编码与解码理论,一般而言存在主导——霸权立场、妥协——协商立场、对立立场三种解码方式(见表
2)。采取第一种解码方式的受众与创作统一立场,认同创作者的编码理念,完全接受所传达的内容,这
是倾向式的解码;采取第二种解码方式的受众既不完全认同剧中的主流意识形态,又不全盘否定,而是选择性的接受,这是协商式解码:第三种“对抗式解码”的受众即便了解创作者的意图,依然坚持自己的观念,完全不接受剧中主导意识形态。
Table 2. Classification of decoding mode characteristic庆余年司理理
表2. 解码方式特征分类
解码方式特征描述
倾向式(主导——霸权立场) 融入剧情,将剧情与现实结合,认同主题和离意,并将剧中的价值观应用于自己的生活参照
协商式(妥协与协商立场) 融入剧情,认可剧情内容,部分主题和寓意,对剧中的价值观保持中立态度对抗式(对立立场) 不融入剧情,否定剧中主题、观念和价值观,秉持自己的认知
张珂嘉祝福老师节日快乐的话
互联网平台是网络时代的受众看剧和互动的主阵地。《欢乐颂2》的观众范围庞杂、数目巨大,为确保研究的可行性,选取“豆瓣”作为《欢乐颂2》的观众解码。“豆瓣”是以书、影、音分享与评论为主的社交网站,网友会在该平台对一些作品进行讨论与评分,从2017年5月11日首播到2017年6月11日一个月的时间,豆瓣上关于《欢乐颂2》的短评20131条,长评1169条,根据短评和长评数量比例,以评论日期为单位,在每天的评论中抽取1一篇长评、20篇短评1。随机抽取30篇长评,600篇短评。按照上述解码方式的分类将630个样本的解码方式统计如下(见图1):
Figure 1. Statistical distribution map of audience decoding
mode of TV play “ode to joy 2”
图1. 电视剧《欢乐颂2》观众解码方式统计分布图
研究发现,倾向式解码是大部分(50%)观众的解读方式,在观看过程中融入剧情,对剧中传达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完全接受和认同;少部分人(33%)采取协商式,他们对《欢乐颂2》所传达的观念基本认同的,只不过在人物的表演、导演对情节的处理、广告的植入等方面有着自己的态度与观点;还有一部分人(17%)处于完全对立的一面。相比《欢乐颂1》的好评如潮,《欢乐颂2》虽然在广告上多赚了一番,但在口碑中却有些失败。
立冬要吃什么
4.1. 倾向式解读
采用倾向式解码的受众,大部分是都市剧的爱好者,或者是网络连载小说《欢乐颂》的粉丝,亦或是《欢乐颂2》电视剧中某一人物扮演者的忠实粉丝。他们对剧情了如指掌,不仅参与剧情讨论,预测故事的发展趋势,而且关注演员动态和相关新闻。他们常会融入剧情中,把自己幻想为剧中的某个角或将剧中情节与自己生活相关联。
受者采用的倾向式解码方式与传播者的编码方式同属于一套编解码法则,因而有着相同或极为相似的价值观念认同。他们认为传播者编织的价值和意义体系与自己原有认知体系中的价值观念基本一致,
因而在解码的过程中可以让现实世界与剧情建构的虚拟世界联通,用自己固有的意识形态解读价值,也可将剧中的意义思想作为现实生活的借鉴和参照,从中获得虚拟性的满足。《欢乐颂2》引发的热点社会话题讨论“男生该不该有处女情节”“房产证上是不是必须写女方姓名”“爱自己的还是自己爱的”等话题在剧中的展现也获得了倾向式观众的认可。
4.2. 协商式解读
采用协商式解码的观众,虽不像《欢乐颂》爱好者那般狂热,既关注剧情,又关注演员本身,却也1长评与短评的分类按照豆瓣网的划分标准。
张珂嘉
收看了大部分剧集。他们的态度总是矛盾犹豫,一面不接受剧中的某些内容,一面又饶有兴趣的看完了全部。这部分受众对剧中传达的价值观既不完全接受,也不完全对立,他们既认同部分意义符码,又对特殊意义符码釆取对立的态度。他们虽基本认同《欢乐颂》中传达的意义价值,但总会用自己的价值观和思考方式对剧中不对等的价值传达进行修正,以便使剧中传达的内容适应当前的环境和社会。不同于倾向式解码的“全盘接受”,也不同于对抗式解码的“全盘否定”,协商式解码的受众清楚的了解自己的需求,对于《欢乐颂》传播的内容仍然是持肯定的态度,只是对个别观点颇具微词,或是在观看过程中随着剧情的发展解码方式由倾向式向协商式转变。
4.3. 对抗式解读
编码解码理论认为,受众存在着一定的主动行和选择性,主导的意识形态并不是简单直接的被受众接受[4]。对抗式解码的受众对网络小说《欢乐颂》十分熟悉,很清楚符码意义的变化,很了解创作者的意图,但是对此不屑一顾,这些受众不接受传播者构建的意义、传达的价值观,而是坚持自己的认知,与创作者完全不同的解码方式理解《欢乐颂2》。在对抗式的评价中以网友的短评为主,演员做作的演技、不符合人物性格的服装造型、冗长的故事情节、不合时宜的音乐、生硬加入的广告都是网友进行的对抗式解读。对于创作者制作的电视剧《欢乐颂2》完全不买单,这也是影响该剧口碑下滑的重要因素。
在对抗式的解读中可以发现,《欢乐颂2》的口碑比《欢乐颂1》低的主要原因是剧作方为了盈利过多而生硬的加入太多广告,让受众觉得这次改编严重不符小说原著,过多的音乐渲染会起到反作用。
另外,此次演员的表现也不如在《欢乐颂1》中精彩,《欢乐颂2》正是因为原作小说的引人和第一部改编的成功,让观众有了更多的期待,然而期待越多,失望就会越大。总之,观众的文化素养、价值取向、生活环境和个人经历都有差异,对《欢乐颂2》的消费心理与消费需求也大不相同,因而在解码时也出现了前文提到的三种解读方式,并且在传播中导致了不同的传播效果。比较《欢乐颂1》和《欢乐颂2》来看,编码过程极为相似,也有所承接,但是解码过程的受众反映就发现虽同出一辙,但受众未必买单。
5. 结语
随着网络版权的进一步规范、网民体日益庞大、网络市场红利高升,网络文学会进一步取代经典文学成为影视创作的“香饽饽”。然而高阅读量、多忠实粉丝的热门网络文学作品未必会是口碑、收视双丰收的影视作品,口碑下滑的《欢乐颂2》就是最现实的例证。影视作品要想接住网络文学的光环,在编码过程中要注意以下三点:
首先,尊重创作规律、强调价值引领。切不可为了争夺市场利益、博取眼球,违背了创作规律、滥用价值导向。网络文学作品与影视艺术作品虽都是故事的呈现形式,但是创作方法、规律、本质皆有不同,想要完美完成嫁接,必不能忘本。
再者,注重传受双方的互动,熟悉受众解码法则。互联网传播时代,传播过程是瞬间完成、循环往复的,传受的界限是模糊的,网络平台的丰富、自媒体与社交媒体的崛起,让受者转身为传者。互联网的用户相对自由的活跃在网上,与创作方的编码者共同完成网络作品的改编,忽视用户就是不重视所创作的作品。
最后,不受消费市场影响,理性改编。网络文学是快速变化的消费品,很快被更新也很快被淘汰,缺乏打磨、缺乏积淀。虽然改编是热潮、虽然改编现成的IP作品比全新打造一个IP要有基础、要相对容易,然而长远考量未必所有网络文学作品适合被改编,因此创作者要理性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