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5 
第2卷第13期文化纵横
《欢乐颂2》自开播以后,口碑持续走低。豆瓣评分仅5.1,不少网友在评论中表达了对《欢乐颂2》的失望。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欢乐颂2》持续走高的收视率和热门关注度。也有人说,《欢乐颂2》的热播代表了季播剧在中国电视剧市场试水成功。那么,造成《欢乐颂2》收视与口碑差异如此巨大的原因究竟何在?中国电视剧市场真的要开启“季播模式”了吗?
一、故事:现实性的丧失2016年,《欢乐颂》在众多国产剧中杀出重围,以超150亿的网播量高居榜首,成为了“现象级大剧”。究其原因,故事的现实性功不可没。当国产都市剧还囿于婆婆妈妈的日常或是苦情虐恋的怪圈中时,《欢乐颂》以“不回避现实并拿捏有度、能引发共鸣且让人反思”的真实犀利且不失温暖向上的魅力俘获了人心。以“五美”为代表的都市人像刻画,给观众提供了在角身上看到了自我映射的可能,而故事本身更是反映了许多现实的社会问题:社会阶层固化、性格与原生家庭的关系、体价值迷失……
然而,《欢乐颂》故事进行到第二季,“五美”却从第一季中各具代表性的都市人像,集体退化成了哭哭闹闹的小女人。不管是“高冷”如华尔街精英安迪,或是肩负“夺取家业”重任的富二代曲筱绡,还是平凡如小职员邱莹莹,剧情的重点永远在刻画她们跌宕起伏的恋爱,而职业似乎仅仅只是一个背景。第一季中
各有缺点却在生活面前充满勇气的“五美”不见了,她们集体将自己的人生寄托在了恋爱上,在一地鸡毛的狗血中痛苦和欢笑。
以安迪这条人物线为例。在第一季中,安迪以其独立、睿智、无坚不摧的个人品质征服了观众,然而到了第二季,海归女强人安迪陷却入了一场“霸道总裁”式的恋爱。“小包总”被作者包装成了一个有担当、无条件地保护女主的完美男性,而安迪则成为了一个在小包总爱情攻势下沦陷的小女人。
其实,稍加思索就不难发现“小包总”这样的男性形象不符合现实生活逻辑。面对安迪的精神隐疾,“小包总”丝毫没有思考和挣扎,只是以一个熊抱和一句苦大仇深的“别拿它当借口推开我”,就轻飘飘地解决了问题,这样的深情使人觉得可笑而不符合逻辑。现实中并不存在一个想和你过一辈子却对你毫无要求的男主,就好像这个世界上不存在志向远大勤奋努力又清心寡欲的人一样。作者以偶像式的方式来描写安迪和小包总的爱情,将其包装为浪漫的爱情故事。
于是,安迪的职业退守为故事的背景,安迪的精神成长和内心的挣扎也不再重要,当遇到困难时,永远有“白马王子”为其鞍前马后地效劳,爱情成了包治百病的灵药。这样的安迪,退化成了“玛丽苏”的言情剧女主,曾经那
个以独立、睿智、坚强、无坚不摧的个人品质征服观众的安迪不见了,她失去了曾经那道闪闪发光的光环。而故事也随之变成了轻飘飘的偶像化套路,用上了国产剧“婆媳矛盾”的标配。
其实,我们并不反对在影视剧中写偶像化的乌托邦白日梦,因为影视剧本身就有造梦功能。但不管要走哪一种道路,故事本身需要做到清晰明确,保持风格上的一致性。你可以写偶像化,让观众在你塑造的乌托邦美梦中醉生梦死,你也可以写现实性,以现实性获得观众的代入感和认同感。但故事本身需要保持整体风格上的一致性,故事的推进也要符合内部逻辑。否则,偶像化就只是作者偷懒的方式,是为了绕开真正的写作难点而采取的套路化策略。这会导致作品内部世界观的不一致,作者对于不同人物的悬浮度不同。也无怪乎网友吐槽《欢乐颂2》“以偶像化的方式描写富人的生活,以现实主义描写穷人的生活” “拜金主义” “价值观有问题”了。
归根结底,偶像化的套路不是规避创作难点的便捷小道,也不是绕开人物成长的偷懒工具,创作上的懒散导致了整个《欢乐颂》第二季现实性的丧失以及故事质量的下降。
二、剧情注水:续集拍摄的困局续集拍摄,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一方面是由于前作的热播拉高了观众的期待,稍有不慎即会导致口碑下跌;另一方面,续集的创作受制于前作。在剧本创作阶段,第一部的创作自由度是比较高的,可以埋下许多具有戏剧冲突和翻转的梗,而续集的创作既需要发展出新的戏剧冲突,又需要延续第一部的内容,保持人物和剧情的一致性,“带着镣铐跳舞”,创作空间受限,加大了创作难度。
但是,作为《欢乐颂2》本身来讲,除了续集拍摄本身遇到的困难,其自身剧作准备不足是另一个重要原因。
《欢乐颂》五个女主并行叙事,各自独立成线。这样容易导致故事结构的松散。在第一季《欢乐颂》中,作者通过一系列事件的设立:邱莹莹手撕“白渣男”,樊胜美追求曲连杰等,将松散的五个女主逐渐联系在一起,将原本分散的个体连成一线,使得五个女主的情感关联合情合理又相互独立。但是,作者没有处理一个问题——五个女主之间的情感扭结点究竟在哪?让她们彼此认定对方的原因究竟是什么?仅仅是共住22楼吗?现在的剧作中,这种“空间关联”仅仅是外部关联,五个女主也仅仅是相互帮扶的邻居关系,这样的人物关系缺乏大翻转和大转折的内因。人物关系的矛盾点没有做精准,仅仅依靠外部的空间联系,导致整个故事的故事核戏剧张力不足。
故事核戏剧张力不足直接导致《欢乐颂》故事进行到第
摘 要:《欢乐颂2》一经开播,口碑持续走低。究其原因,首先,故事现实性的丧失是造成《欢乐颂2》口碑低下的重要因
素。其次,《欢乐颂》的爆火在带来热度的同时,也为其续集拍摄带来了无形的压力。作为季播剧,《欢乐颂2》存在着种种不足,但不论如何,《欢乐颂2》为中国“季播”模式的发展做出了良好实验,对“季播”这种运作方式和播出模式的尝试有助于改善当今中国电视剧行业的乱象。关键词:欢乐颂;故事;现实性;续集;季播剧中图分类号:J9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079 (2019) 13-0155-02
刘昊霖 中国好声音从《欢乐颂2》看中国式季播剧
江晶晶  高川云
(河北传媒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00)
作者简介:江晶晶,女,汉族,湖北武汉人。研究方向:广播电视教学与实践。
第2卷第13期文化纵横
二季前推乏力,只好依靠“外力”来“强行推动”故事的发展,于是第二季中出现了诸如“恶婆婆”“打小三”“奇葩未婚妻”这样的狗血戏码。当一个故事的剧情发展不是来自于故事内部人物成长的需要,而是东拉西扯扯出一地鸡毛,为了戏剧而戏剧,为了好看而好看时,故事本身就显得苍白而单薄了。
故事核戏剧张力不足还导致整个第二季的故事缺乏矛盾点和戏剧性,出现了极多的状态戏,人物动不动就在聊天,被网友吐槽“剧情太水”。对此,编剧袁子弹回应,“我觉得呈现中国现代社会眼下的生活状态是我们《欢乐颂》最重要的主题。所以生活才是我们剧本身,而不是矛盾,不是只有大矛盾才是戏剧。”这种阐释本身并没有问题,但是,对于观众来讲,他们更愿意为了好看的故事买单,当人物侃侃而谈时,他们很可能换台去寻更能让自己愉悦的作品。
对于状态戏过多,创作者采用的另一解决方法是插入音乐歌曲。但是,相对于镜头内的叙事来讲,音乐歌曲具有其独立性,使用不慎容易打扰观众的观影体验。曲筱绡由于音响事件爆发,满世界寻失踪的赵医生未果,最后抱着一线希望来到22楼自己的公寓。开门的那一刹那,赵医生不在。此时,空空的镜头正好表达寂寥落寞的感觉,镜头的停滞和寂静也能做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然而这时,音乐却不合时宜地响起了,这其实是对观众观影体验的一种打扰。不说观众,即使是对于主人公曲筱绡而言,在此处插播音乐表达情绪也显得过于仓促。就好像你男朋友跟你说分手,你的第一反应一定是大脑一片空白,然后过了半晌,男朋友的背影都在你眼睛里消失了,你才会想起拎着包在马路牙子上哭泣,而不是男友刚刚拒绝你你就大哭不止,这是情绪的自然过程。在此处,头脑一片空白的曲筱绡需要空间来消化自己的感情,MV歌曲强硬地打断了这种过程,显示了对叙事效果的严重破坏。这段插播歌曲,即使放在后文曲筱绡一个人瘫在地上回忆恋爱片段的时候,都会比插在刚刚开门的时候要强得多。因为曲筱绡需要反应时间,需要一个空白。如果说广泛的歌曲植入只是使剧情显得拖沓的话,那么这种对插入音乐情绪点把握不准的弊病则是对叙事效果的严重破坏,这就不光是“注水”的问题了,它会为剧情减分。不仅如此,有些段落分明可以用演员的表演和镜头内的叙事来表达,但创作者却一定要往里插音乐,这种做法其实低估了观众的智商,无怪乎这种“MV风格”被观众广泛诟病了。
总之,《欢乐颂》第一季在剧作规划上并未为后续的故事留下太多的发展空间,导致了第二季故事的发展缺乏动力,剧情生拉硬拽,强插歌曲,给人以“注水”之感。
三、从《欢乐颂2》看中国式季播剧
杜海涛打人“季播”的概念源自欧美。在成熟的市场模式下,美剧采用边拍边播的方式,根据观众的反应调整剧情,或者是将收视过低的剧集直接撤下,这样,将成本降到最低。
近年来,中国市场上也兴起了一股“季播”潮,前段时间的《大唐荣耀》《青云志》等剧集均以多季形式出现。但是,不同于欧美季播剧边拍边播的创作方式,这些季播剧往往是为了延长播出周期获得更大的收益而被剪成了多季。为了增加集数,剧情往往拖沓,被观众吐槽“注水严重,看不下去”“明明是一季的内容,为什么非要分成两部播”。
其实,中国并不是没有真正的季播剧。除去其他的不说,《家有儿女》《爱情公寓》都是比较典型的季播剧。虽然在制作方式上不像欧美边拍边播,但它们都抓住了其中的要点:成长的伴随感。剧集前期重在塑造人物形象,然后每一季
随着社会热点和市场反应更新剧集,让观众和剧中人物相互见证彼此的成长。
论语解释从这个角度来说,《欢乐颂》具备了成为季播的必备条件。
“五美”形象鲜明,让观众很有代入感,可以与观众一起成长。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第一季《欢乐颂》中“五美”已经完成了“误会—对抗—和解—友谊建立”的过程,第一季的故事成为了一个相对完整
封闭的整体,并没有为后续剧情发展留下太多发展空间。度假酒店
在真正的美剧“季播剧”写作中,其往往以几个起始人设展开,中途不断有新人物加入,用一次次人物关系翻转推动剧情发展,这种情节架构方式被国内剧作界称为“开放式写法”。在国内,这种剧作方法很少被现实应用。国内的编剧更习惯于单季剧的创作方式,在一部剧内完成故事的起因——发展——高潮,最后来一个结局上的翻转,完成人物定性,了断一个相对完整的故事。
不光如此,对于国内制作方来说,“季播”的制作方式难以实行还有更为现实的因素:保持整体创作阵容的完整性是一件较为麻烦的事情。拍完了这一季,到了下一季可能演员已经接拍了其他项目,而演员的更换和创作班底的更换可能会带来无穷的麻烦。
而近年来兴起的“季播”潮,多缘于对网络小说“ip”的发掘。一部网络小说可能长达八九季,于是,由网络小说改编的电视剧也跟着出现了“季播”。但这种创作方式其实与欧美的“季播剧”有很大的差别:欧美“季播剧”开放式的剧作方法和边写边拍的模式都对编剧的原创力提出了极大的挑战,而对于国内“季播剧”来讲,往往是先有一个故事的蓝本(如网络小说),由于故事较长而分切成了几季。或者是制作方为了拉长播出周期,获取更多盈利而增加集数,将一个原本可长可短的故事抻成多季播出。这种方式其实已经丢失了“季播”制作方式的实质,其背后反映了国内影视行业原创力的不足。
不论如何,季播剧不是一种开发策略,而应该看到更为长远的利益。如果新剧只是把上一部剧的人物
性格移植了过来,但却没法发展出有创意的情节,只是借助于上部戏的ip 效应,那就虎头蛇尾了。制作方只有在前期就对剧集做好长远规划,才能生产出后劲十足的作品。
四、结语
《欢乐颂2》也许不算成功,但其至少为“季播”模式的发展做出了一个良好的实验。中国的“季播”模式目前还处于探索之中,市场环境也不成熟,但这是一个良好的尝试,新的运作方式和播出模式也有助于改善当今中国电视剧行业的乱象。
参考文献:
[1]张雨.大剧营销我们应该看什么?[J].广告大观(综合版),2013(08).
[2]于跃.弘扬人性真善美——议家庭伦理剧热播[J].西部广播电视,
汪美麟2014(07).
[3]张晓琴.《欢乐颂》中女性主义话语权的建构[J].青年记者,2017
(08).
[4]白小易.热播电视剧:对当下社会公众集体寻唤心理的一种“修
辞”表达——对近年来热播电视剧的社会学读解[J].中国电视, 2008(10).
[5]王娟.从热播电视剧和某些文化现象看当前我国价值观重建[J].
文艺评论,2007(05).玫瑰花怎么保鲜
[6]王伟国.人文与理性相融情怀与精神相生[J].现代视听,2016(10).其他作者简介:
高川云,女,汉族,河北石家庄人。研究方向:摄影教学与实践。
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