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
一、立论依据
1.研究意义、预期目标
(1)研究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和居民消费水平的日益提高,居民的生活方式越来越丰富,消费规模也随之日益增长,从而带来了越来越大的环境压力。环境的恶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所带来的威胁,让我们意识到转变我国居民的生活和消费模式的重要性,绿消费这一概念也呼之欲出。推进居民绿消费行为也是缓解环境压力的根本途径之一。消费是人们满足自身需求的一种方式,也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动力之一。过度的消费破坏自身和生态的安全,而绿消费是综合考虑环境保护、资源利用效率、消费者权益三方面的内容而来的消费模式,这一消费模式旨在使产品在消费和回收处理再利用过程中对环境和消费者的影响最小,有利于环境的保护、资源的节约和自身的健康安全。但是我国的绿消费模式还不是很成熟,所以研究和分析影响居民绿消费行为的因素,掌握居民绿消费心理和行为特点及规律是刻不容缓的,其有利于引导我国居民的绿消费行为以及推动我国绿消费的进一步发展,改善生态环境,提高自身生活质量等。
当前大学生在生活基本需求及基本生产资料方面的消费基本上还是趋于理性发展的,他们会在选择生活和学习用品时首先考虑产品价格和质量。大学生的收入来自于家庭父母的给予,所以不同生活环境和生活水平的家庭会给大学生的消费模式带来较大的影响;同时大学生缺少社会历练,对社会缺乏深层次的认识以及自身各种心理特征还不完善,所以他们的消费观念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和周围体的影响。
(2)预期目标:
绿消费已经开始盛行,本文以浙江万里学院的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结合使用SPSS或Excel软件研究和分析影响大学生体绿消费行为的因素。使我们可以了解到影响大学生体绿消费行为的主次因素等,适时提出改进建议推动大学生体的绿消费模式的发展和优化。
2.国内外研究现状
20世纪90年代开始,UNEP已完成了一系列针对家庭能源、交通、食品消费趋势及其环境影响分析的研究报告。经济合作组织也对其成员的经济增长与家
庭消费的环境影响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分析评价。挪威国家消费者研究所的“绿家庭预算”项目,计算
和分析了相关消费模式改变三个层次的指导建议。荷兰大学主持开展的HOMES项目比较全面地研究影响家庭消费的因素(Vitters S.,1998)。同时部分研究者从消费者的个人因素着手,对人口统计特征、心理特征和感知认知特征等与绿消费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人口统计特征得出的结论是绿消费者大多数是年轻、中高收入、教育程度高的城市女性,Chan(2000)等学者的研究结果则显示,个人的绿消费行为极大地依赖于他们的生态知识、生态感情和意图。也有学者对消费者感知效力进行研究,发现消费者个体信念认知强时,他们对以环境保护为诉求的绿产品或绿营销策略会有正面的积极的关注,还有研究表明,个人道德规范是绿消费行为的有力推动力。同时,Tanner(1999)等学者通过对绿食品购买行为进行分析,发现绿消费行为面临多种障碍或有利条件。
国内学者也分别从不同角度对绿消费行为的障碍进行分析,包括消费者的环保意识、消费习惯、收入水平、对绿产品和环境标志产品的认知和信赖度、“绿欺诈”、信息不对称、绿产品开发制造和推广难、绿消费运作机制等多个角度和方面进行了研究。也有一些学者进行了绿消费行为的一般特征、消费者对绿产品的认知水平和态度等的调查。也有学者从绿营销、绿饭店、消费层次等角度进行分析,但还没有具体的针对某一个体的绿消费行为影响因素方面进行研究。
richardmarx蟹黄堡绿消费是在人类意识到人与环境和谐相处的重要性,为了维护自身健康的基础上出现的一种新型的、适度的、环保型的消费方式。要更好地发展绿消费,引导消费者的绿消费行为,首先要了解
消费者对于“绿消费”这一概念的认知度,还有是绿消费行为的意愿和行动力,接着是影响消费者的绿消费行为的因素,再来针对这些影响因素提出改进建议或措施推动绿消费的全面发展。消费体很广泛,我们不能兼顾到每一个体,因此,本文将以大学生体主要是以浙江万里学院在校大学生为例进行调查分析,研究大学生体对绿消费行为的态度、认知和影响绿消费行为的因素,并了解采取哪些措施才能更好的推动绿消费的发展。
3.参考文献
[1] 许彩国.绿消费的现状及对策浅析[J]. 消费经济,2001.6
[2] 徐和清.发展绿消费[J]. 消费经济,2001(06)
[3] 司林胜. 对我国消费者绿消费观念和行为的实证研究[J]. 消费经济,2002(05)
[4] 王学评. 关于绿消费行为的思考[J]. 生态经济,2002(01)
[5] 王晓玲. 论绿消费行为的引导[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3)
[6] 阎俊. 影响绿消费者消费行为的因素分析及其营销启示[J].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2)
[7] 胡日东. 我国绿消费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 福州党校学报,2004(02)
[8] 张建国. 绿消费行为的心理分析及启示[J]. 市场研究,2004(11)
[9] 柳彦君. 浅析我国绿消费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绿消费的对策[J]. 商业研究,2005(02)
[10] 王雪飞,任文静. 浅谈我国现阶段绿消费行为的引导[J]. 江苏商论,2005(06)
[11] 李岩松,马朝阳. 循环经济时代绿消费行为特征探析[J]. 消费经济,2006(04)
[12] 李巍. 当代大学生消费结构与消费行为探析[J]. 重庆社会科学,2006(1)
[13] 周懿瑾. 绿产品顾客感知价值维度研究[D].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6
[14] 樊茗,赵喜仓,宣言. 影响绿消费行为者心理因素的问卷研究[J]. 商场现代化,2007(04)
梁静茹真实身高[15] 冯辉,魏红艳. 大学生消费现状及影响因素探析[J]. 中国西部科技,2007.11
[16] 祁红涛. 基于二维价值观分视角的消费者绿消费行为研究[D], 吉林大学,2007
[17] 周雪梅. 绿消费:一种全新的消费理念[J]. 商场现代化,2007 (14)
[18] 刘宇伟. 绿消费行为整合模型初探[J]. 社会科学战线,2008(10)
[19] 刘宇伟. 计划行为理论和中国消费者绿消费行为[J]. 中国流通经济,2008(08)
[20] 李茜,刘宁,陆根法,吴小庆. 绿消费行为理论探讨及国内现状分析[J]. 环境保护科学,2009(03)
[21] 李祝平. 旅游饭店顾客绿消费行为研究[J]. 旅游学刊,2009(08)
[22] 于伟. 消费者绿消费行为形成机理分析—基于体压力和环境认知的视角[J]. 消费经济,2009(04)
[23] 曾宇容,王洁. 大学生绿消费内在机理调查与研究[J]. 2009.10赵本山的女儿
[24] Vitters S. Green household budget: an information tool for sustainable consumption[R]. Report 7:98, Lysaker, SIFO,1998.
[26] Chan RYK , Lau LBY .Antecedents of green purchases : a survey in China [J]. Journal of consumer marketing, 2000(4): 338-357.
[27] Tanner C. Constraints on environmental behavior [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1999(19): 145-157.
[28] Arminda M. Finisterra do Paço &Mário Lino Barata Raposo. Determining the characteristics to profile the “green”consumer: an exploratory approach[J]. Int Rev Public Nonprofit Mark (2008) 5:129–140.
二、研究方案
1.主要研究内容(或预期章节安排)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2 理论研究
2.1 绿消费的概述
朵
2.2 影响消费者绿消费行为的因素
2.3 大学生体的消费观分析
3 研究设计与问卷调查
3.1 问卷设计
3.2 问卷调查与取样
4 调查结果分析
4.1 样本的统计特征
4.2 影响大学生体的绿消费行为的因素分析
5 结论与建议
2.实施方案和进度计划
(1)调研方案:对大学生体绿消费行为影响因素的调研可采用相关数据收集、网络二手资料的
查阅和实际问卷调查的方式。相关数据收集,主要通过历年统计年鉴,相关期刊、杂志,历届著名论文查阅。实际问卷调查的对象主要是所在学校的在校大学生,收集资料和问卷后对得到的数据与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为论文做好充分的铺垫。
(2)进度安排:
第六学期第19-20周至第七学期第1-5周: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广泛搜集、研究相关文献资料,完成毕业论文选题选题。
第七学期第6-12周:在指导老师指导下,完成外文翻译、文献综述和开题报告撰写;参加开题答辩,进一步论证选题价值、确立主要研究内容,论证研究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第七学期第13-14周:撰写论文详细提纲,交给导师批阅,反复修改,保证论文结构的合理性。
第七学期第15-20周:开始写作毕业论文,完成初稿。
第七学期寒假:结合毕业论文选题开展调查研究。
第八学期第1-2周: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进一步写作、完善毕业论文。
第八学期第3-6周: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充分利用毕业实习的机会结合毕业论文内容开展进一步的调查研究,完成论文。
大盘鸡的做法大全第八学期第七周: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进一步修改、完善毕业论文;定稿并上交。
第八学期第9-11周:参加毕业论文答辩。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