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故宫的建筑特⾊和⽂化内涵(游故宫见闻)注:上⽂下图
1900年拍摄的故宫(⿊⽩⽚)
为什么故宫建筑的⾊彩⼀律为红墙黄⽡,它有什么象征意义?说到故宫,不得不提及北京城的规划与设计。
北京是按照中国古代最⾼传统⽂化――《周易》原理进⾏规划和设计的,是按“天⼈合⼀”的宇宙观念建造的,古都北京的每⼀处古⽼的建筑,都蕴含着《周易》古哲的不朽光辉。
古都北京的皇家建筑具有特定的颜⾊。⽐如,宫殿顶⽤黄⾊硫璃⽡,宫墙⽤红⾊,社稷坛中的⼟为五⾊⼟。
皇家属中央⼟,按照周易五⾏原理,⼟为黄⾊,古⼈认为黄⾊为正⾊,为尊贵之⾊,所以皇家建筑都⽤黄⾊,黄⾊是皇家建筑的专⽤颜⾊。从⾼处看皇宫简直是⼀⽚⾦碧辉煌的世界。
杜淳主动跟印小天说话皇宫的墙⽤红⾊有两种解释。⼀是红⾊为⽕,⽕⽣中央⼟,皇宫⽤红⾊饰墙是为了⽕⽣⼟,使皇家天下有稳固的基础和有⼒的⽀持。⼆是,明朝的“明”字为光明、为⽕,红⾊宫墙意和“明”⽕之红⾊相⼀致。再加上明朝皇帝姓朱,朱者,⾚也,⾚为⽕。红墙⼜表⽰明朝天下姓朱。
明清两朝社稷中⽤五⾊⼟完全依据周易。周易认为,南为⽕其⼟为红⾊,北为⽔其⼟为⿊⾊,东为⽊其⼟为青⾊,西为⾦其⼟为⽩⾊,中央⼟为黄⾊,皇帝把神州⼤地东南西北中不同颜⾊的⼟收集在⼀起,表明中华⼤地都属于皇家,通过祭祖五⾊⼟祈祷风调⾬顺,五⾕丰登。
  天安门,坐落在中华⼈民共和国⾸都北京市的中⼼、故宫的南端,与天安门⼴场以及⼈民英雄纪念碑、⽑主席纪念堂、⼈民⼤会堂、中国国家博物馆隔长安街相望,占地⾯积4800平⽅⽶,以杰出的建筑艺术和特殊的政治地位为世⼈所瞩⽬。
天安门是明清两代北京皇城的正门,始建于明朝永乐⼗五年(1417年),最初名“承天门”,寓“承天启运、受命于天”之意。设计者为明代御⽤建筑匠师蒯祥。清朝顺治⼋年(1651年)更名为天安门。由城台和城楼两部分组成,有汉⽩⽟⽯的须弥座,总⾼34.7⽶。天安门城楼长66⽶、宽37⽶。城台下有
券门五阙,中间的券门最⼤,位于北京皇城中轴线上,过去只有皇帝才可以由此出⼊。正中门洞上⽅悬挂着⽑泽东画像,两边分别是“中华⼈民共和国万岁”和“世界⼈民⼤团结万岁”的⼤幅标语
民国⼗四年(1925年)⼗⽉⼗⽇,故宫博物院成⽴,天安门开始对民众开放。1949年10⽉1⽇,在这⾥举⾏了中华⼈民共和国开国⼤典,由此被设计⼊国徽,并成为中华⼈民共和国的象征。1961年,中华⼈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批全国重点⽂物保护单位之⼀。
历史沿⾰
元朝
元朝⾄元元年(1264年)元世祖诏令以燕京作为中都,⾄元九年改中都为⼤都。元⼤都从⾄元四年(1267年)开始兴建,到元⾄元⼆⼗⼆年(1285年)建成,历时18年。⼤都城从⾥⾄外分别是宫城、皇城和⼤城。
摩尔庄园天使种子明朝
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明朝建⽴,明⼤将徐达统率军队攻克元⼤都,更名为北平。
永乐元年(1403年)正⽉,燕王朱棣将北平改称北京,暂称“⾏在”(皇帝在外时的⾏都)。就位后把⾸都从南京迁到北京。
明永乐⼗五年(1417年),征召全国各地能⼯巧匠,开始⼤规模重建北京城。其时,江苏省苏州府吴县⾹⼭⼈蒯祥奉命设计建造皇宫,负责设计和组织施⼯作承天门。
明永乐⼗⼋年(1420年),承天门建成,为⼀座黄⽡飞檐的三层楼式的五座⽊牌坊,因建造时完全模仿南京的承天门,故命名承天门。牌坊正中⾼悬“承天之门”匾额。
明永乐⼗九年(1421年),朱棣颁诏正式迁都北京。
明天顺元年(1456年),承天门遭雷击起⽕被焚毁。
明成化元年(1465年),由⼯部尚书⽩圭主持,由蒯祥设计并领衔重建了承天门。此次重建后的承天门,只是由原来的东西宽5间、南北进深3间,扩⼤为宽9间、进深5间,形制上由原来的牌坊式改建成宫殿式。承天门由城台和城楼两部分组成,是当时北京城⾥最⼤、最⾼的⼀座门楼。本次重修,也奠定了天安门的形制。
明崇祯⼗七年(1644年),李⾃成率领农民起义军攻占京城再次被毁。次年再次重修承天门。
清朝
清顺治⼋年(1651年),清世祖福临下令在原址废墟上⼤规模改建,并更名为“天安门”,取“受命于天,安邦治国”之意。康熙年间⼜经过两次⼤规模的修缮。
清光绪⼆⼗六年(1900年),⼋国联军攻⼊北京,洗劫并炮轰天安门。
建国以后
1949年8⽉9⽇⾄14⽇,第⼀届北平市各界代表会议⼀致决定:整修天安门和天安门⼴场。当时的北平市政府动员全市⼈民对市区进⾏⼀次彻底的⼤清理,以崭新的⾯貌迎接新中国诞⽣。
1949年10⽉1⽇,新中国举⾏盛⼤的开国⼤典。⽑泽东率领党、政、军和各民主党派、众团体的负责⼈登上天安门城楼,向全世界宣告中华⼈民共和国成⽴。
1952年,北京市第四届第⼀次各界⼈民代表⼤会,决定较全⾯地修缮天安门城楼。这是⾃清康熙⼆⼗九年(1690年)近260年以来第⼀次⼤规模的修缮⼯程。
1956年,对城楼东北翼⾓及劈裂、脱样的⾓梁进⾏了翻修,接长了城台栏杆扶⼿。为确保天安门的绝对安全,1957年8⽉⾄9⽉,有关部门在对天安门城楼进⾏防雷⼯程全⾯检查的基础上,在顶部安装了避雷设施。
1966年4⽉,邢台地震发⽣地震后,政府组织⼒量对城楼内的五架梁、西⼭花踏脚⽊、草架柱进⾏了加固,将部分倾斜的梁柱等构件进⾏了拉结,并增加了铁箍。
1969年12⽉15⽇⾄1970年4⽉7⽇,为彻底解决天安门城楼⼏百年来积存下的种种问题和不安全隐患,国务院和北京市委决定将旧城楼拆除,按原规模和建筑形制重建天安门城楼。重建的天安门城楼实际通⾼34.7⽶,⽐以前⾼了83厘⽶。此次重建将原勾头滴⽔⽡头的龙纹改为葵花纹,将原⼤点⾦旋⼦彩画改为⾦龙和玺彩画,枋⼼绘西番莲,且将⼤⽊改造。
1980年,⼜⼀次⼤修,按9度抗震能⼒设计施⼯。
早上打一字1984年,有关技术部门对城楼防雷设施进⾏了重点检查和遥测,增加了防雷引下线。
1988年,城楼开始对公众开放。
1991年,天安门城楼上装置了238组⽴⾯泛光照明设备。
1992年,为迎接党的“⼗四⼤”胜利召开,⼜在城楼上安装了14道光芒四射灯。
1994年,为庆祝中华⼈民共和国成⽴45周年,对天安门及两侧红宫墙进⾏了⼤规模修缮粉刷,新式⼤红灯笼取代了旧灯笼,更换了城楼地毯和⼤厅内壁画,厅内的红漆⽊柱、菱花格窗也全部进⾏了油饰。
2009年,天安门城楼为迎接新中国成⽴60周年展开修缮。此次天安门城楼修缮⼯程将主要以对梁柱、屋顶等部位的重新粉刷和彩绘为主。
2011年国庆节前,天安门进⾏每年例⾏围挡施⼯,通过施⼯,⼯⼈还将检查天安门城楼主体部分是否有开裂、漏⽔等情况,然后进⾏修补。此外,还将对天安门城楼、东西红墙等进⾏外墙粉刷。
2012年,为迎接国庆节和党的“⼗⼋⼤”的召开,天安门城楼红墙将被重新粉刷。
2013年5⽉2⽇⾄6⽉6⽇,经北京市⼈民政府批准,天安门地区管理委员会对天安门城楼实施“琉璃⽡屋⾯除草、清垄维护保养⼯程”施⼯。院内陆⾯将进⾏铺装改造,解决地⾯防滑和破损问题。
2018年6⽉12⽇,天安门城楼及城台修缮⽅案已获国家⽂物局批准,于2018年6⽉15⽇正式开⼯。预计2019年4⽉底恢复对外开放,5⽉底全部完⼯。
建筑特点,结构形制
天安门位于北京城的传统的中轴线上,由城台和城楼两部分组成,造型威严庄重,⽓势宏⼤。明清时,天安门是皇城的正门,城门五阙,重楼九楹,⾼为33.87⽶;1970年翻建后⾼达34.7⽶。
天安门城楼秘的拼音和组词
天安门城楼为中国传统的重檐歇⼭顶建筑,即由四个倾斜的顶⾯、⼀条正脊、四条垂脊、四条戗脊(垂脊下端折向的⼀条)和两侧倾斜层⾯上部转折成垂直的三⾓形墙⾯组成,形成两坡和四坡屋顶的
法律文秘混合形式。故有“⼋檐九脊”之称。[4]城楼为⽊结构建筑,⼤殿飞檐下是排列有序的⽃拱和梁枋。⽃拱为中国传统⽊构架体系中独有,是⽃形⽊⼸形横⽊组成的具有翘、昂、拱特点的⽊制构件。梁枋⼜分额枋、檐枋,⽃拱下⾯是额枋,上⾯彩画和⾦龙图案,柱⼦之间的构件叫檐枋,会有⾦龙和玺图案。
城楼的主体建筑分为上下两层。上层是重檐歇⼭式,黄琉璃⽡顶的巍峨城楼,东西⾯阔九楹,南北进深五间,取“九五”之数,象征皇帝的尊严。正⾯有36扇菱花格式的门窗。城楼内所⽤⽊材⼤部分是楠⽊,⼤殿
内有60根直径为92厘⽶的红漆⽊柱,承受着屋顶建筑⼤部分重⼒。排列整齐,柱顶上有藻井与梁枋,绘着⾦龙吉祥彩画和团龙图案。正⾯的36扇门窗为中国传统的菱花格式,屋顶上的天花藻井画的是团龙图案,在殿厅堂纵横交错的梁枋上绘的是⾦龙和玺彩绘;17盏古雅的⼤型宫灯,最⼤的那盏称为主灯,有8个⾯,全⾼6⽶,直径2.8⽶,重约450公⽄;其余16盏为6个⾯的辅灯,每个⾼6⽶,直径2.2⽶,重约350公⽄。每盏灯上的⾓各有⼀盏伞形⼩灯。地⾯铺的全是⾦砖,⾯积约2000平⽅⽶。屋顶的正脊与垂脊上装饰着螭吻、仙⼈、⾛兽。
下层是⾼13⽶的朱红⾊城台,四周环绕琉璃⽡封顶的矮墙,下部是1.59⽶⾼的雕刻精美的汉⽩⽟须弥座台基,座上为⾼10多⽶的红⾊墩台,以每块重达43千克的⼤砖砌成。城楼基座周围有汉⽩⽟栏杆、栏板,雕刻着莲花宝瓶图案。
城台
城台的总⾯积达4800平⽅⽶,东西两侧各有⼀条长达百级供上下城楼⽤的梯道,俗称马道。还有5个拱形门洞,中间的门洞最⼤,⾼8.82⽶,宽5.25⽶,唯有皇帝可以进出。城台下有券门五阙,中间的券门最⼤,位于北京皇城中轴线上,过去只有皇帝才可以由此出⼊。正中门洞上⽅悬挂着巨⼤的⽑泽东画像,两边分别两幅⼤型标语。
城门特征
天安门正中门洞上⽅悬挂着⽑泽东画像,两边分别是“中华⼈民共和国万岁”和“世界⼈民⼤团结万岁”的⼤幅标语。悬挂的⽑泽东画像造型典雅,是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代表作。
故宫“午门”、“东、西华门”、“神武门”。
故宫的正门叫“午门”
俗称五凤楼。东西北三⾯以12⽶⾼的城台相连,环抱⼀个⽅形⼴场。有1组建筑。正中有重楼,是9间⾯宽的⼤殿,重檐庑殿顶,在左右伸出两阙城墙上,建有联檐通脊的楼阁四座,明廊相连,两翼各有13间的殿屋向南伸出,四隅各有⾼⼤的⾓亭,辅翼着正殿。这种形状的门楼称为“阙门”,是中国古代⼤门中最⾼级的形式。这组城上的建筑,形势巍峨壮丽,是故宫宫殿中第⼀⾼峰。午门是皇帝下诏书、下令出征的地⽅。每遇宣读皇帝圣旨,颁发年历书,⽂武百官都要齐集午门前⼴场听旨。午门当中的正门平时只有皇帝才可以出⼊,皇帝⼤婚时皇后进⼀次,殿试考中状元、榜眼、探花的三⼈可以从此门⾛出⼀次。⽂武⼤⾂进出东侧门,宗室王公出⼊西侧门。
在午门以内,有⼴阔的⼤庭院,当中有弧形的内⾦⽔河横亘东西,北⾯就是外朝宫殿⼤门——太和门,左右各有朝房廊庑。⾦⽔河上有5座桥梁,装有⽩⾊汉⽩⽟栏杆,随河宛转,形似⽟带。
午门是北京故宫的正门,平⾯呈“凹”字形,其形制与南京故宫午门⼀致,位于紫禁城南北轴线,通⾼37.95⽶,始建于明朝永乐⼗⼋年(1420年),清朝顺治四年(1647年)重修,清朝嘉庆六年(1801年)
陈松伶个人资料简历照片再修。午门居中向阳,位当⼦午,故名午门。其前有端门、天安门(皇城正门)、⼤清门;后有太和门。
午门前有端门、天安门(皇城正门,明代称承天门)、⼤清门(明代称⼤明门),其后有太和门(明
代称奉天门,后改称皇极门,清代改今名)。各门之内,两侧排列整齐的廊庑。这种以门庑围成⼴场、层层递进的布局形式沿袭⾃南京故宫,有利于突出皇宫建筑威严肃穆的特点。
午门是紫禁城的正门。
东西北三⾯城台相连,环抱⼀个⽅形⼴场。北⾯门楼,⾯阔九间,重檐黄⽡庑殿顶。东西城台上各有庑房⼗三间,从门楼两侧向南排开,形如雁翅,也称雁翅楼。在东西雁翅楼南北两端各有重檐攒尖顶阙亭⼀座(明朝时期与南京故宫⼀样均为盝顶阙亭)。威严的午门,宛如三峦环抱,五峰突起,⽓势雄伟,故俗称五凤楼。
午门有五个门洞,可是从正⾯看,似乎是三个,实际上正⾯还有左右两个掖门,开在东西城台⾥侧,⼀个⾯向西,⼀个⾯向东。这两个门洞分别向东、向西伸进地台之中,再向北拐,从城台北⾯出去。因此从午门的背⾯看,就有五个门洞了,所以有“明三暗五”之说。当中的正门平时只有皇帝才能出⼊;皇帝⼤婚时,皇后可以进⼀次;殿试考中状元、榜眼、探花的三⼈可以从此门⾛出⼀次。在清代,⽂武⼤⾂出⼊左侧门,宗室王公出⼊右侧门。左右掖门平时不开,皇帝在太和殿举⾏⼤典时,⽂武百官才由两掖门出⼊。
午门正中门楼左右的两座阙亭,内设钟⿎。何时鸣钟,何时击⿎,都有规定。皇帝祭祀坛庙出午门鸣钟;皇帝祭祀太庙时击⿎;皇帝升殿举⾏⼤典时则钟⿎齐鸣。[1]
当然,清代皇帝每年⼗⽉初⼀要在午门颁发第⼆年的历书,举⾏颁发仪式,叫“颁朔之礼”。在明代,皇帝在午门外⼴场杖打犯有过失的⼤⾂。明代⼤⾂受“廷杖”刑罚的为数颇多,当场被杖打死亡的这种说法是没有的。
午门始建于明朝永乐⼗⼋年(1420年),清朝顺治四年(1647年)重修,清朝嘉庆六年(1801年)再修。
建筑规格
午门的平⾯呈“凹”字形,是从汉代的门阙演变⽽成,其形制直接继承于南京故宫午门,两者形制⼀致。午门分上下两部分,下为墩台,⾼12.00m,正中开三门,两侧各有⼀座掖门,俗称“明三暗五”。墩台两侧设上下城台的马道。五个门洞各有⽤途:中门为皇帝专⽤,此外只有皇帝⼤婚时,皇后乘坐的喜轿可以从中门进宫,⼜通过殿试选拔的状元、榜眼、探花,在宣布殿试结果后可从中门出宫。东侧门供⽂武官员出⼊。西侧门供宗室王公出⼊。两掖门只在举⾏⼤型活动时开启。墩台上正中门楼⼀座,⾯阔9间,60.05m,进深5间,25.00m,重檐庑殿顶。墩台两翼各有廊庑13间,俗称“雁翅楼”。廊庑两端建有重檐攒尖顶的⽅亭。正楼两侧有钟⿎亭各三间,每遇皇帝亲临天坛、地坛祭祀则鸣钟,到太庙祭祀则击⿎,每遇⼤型活动则钟⿎齐鸣。午门整座建筑⾼低错落,左右呼应,形若朱雀展翅,故⼜有“五凤楼”之称。
历史⽤途:⽴诏
是颁发皇帝诏书的地⽅。皇帝在⽴春赐春饼;端午⽇赐凉糕,重阳⽇赐花糕。农历⼗⽉⼀,颁发次年历书。每年腊⽉初⼀,要在午门举⾏颁布次年历书的“颁朔”典礼。遇有重⼤战争,⼤军凯旋,要在午门举⾏向皇帝敬献战俘的“献俘礼”。
刑罚
明代皇帝处罚⼤⾂的“廷杖”也在午门举⾏。
明代时,如果⼤⾂触犯了皇家的尊严,便以“逆鳞”之罪,被绑出午门前御道东侧打屁股,名叫“廷杖”。起初只象征性的责打,后来发展到打死⼈。如正德⼗四年(1519)皇帝朱厚照要到江南选美⼥,⾂上谏劝阻,皇帝发怒。⼤⾂舒芬、黄巩等受廷杖者130⼈,有11⼈被当场打死。著名⼼学⼤家王阳明因弹劾当朝⼤太监刘瑾被着以廷杖也在此地。此外明嘉靖皇帝朱厚熜,继承皇位后,欲追封他的⽣⽗兴献王为帝,遭到⼤⾂们的抵制。⾂100多⼈哭谏于左顺门,皇帝下令施⾏廷杖惩罚,当场毙命17⼈,所以民间有推出“午门斩⾸”之⾔流传。其实明清皇宫门前极为森严,犯⼈斩⾸决⾮此地,⽽是必须押往柴市(今西四)或菜市等地刑场处决的。
彰显皇威
每逢重⼤典礼及重要节⽇,都要在这⾥陈设体现皇帝威严的仪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