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中国历代选士制度
题解:士      选士制度
“士”(百度)在中国古代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理解。
上古:掌刑狱之官
商、西周、春秋:贵族阶层的最下层: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春秋末年以后:逐渐成为统治阶级中知识分子的统称。春秋战国时期养士之风盛行。成为越来越有影响的政治力量。战国时的“士”:有著书立说的学士,有为知己者死的勇士,有懂阴阳历算的方士,有为人出谋划策的策士……如:荆轲为燕太子丹刺秦王、冯谖客孟尝君、苏秦连横等。
孔子(儒家)培养士君子,学说中儒出身于“士”,又以教育和培养“士”(“君子”)为己任。“士”者“仕”也。“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
孟子说:“士之仕也,犹农夫之耕也”(《孟子·滕文公下》)
两汉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形成读书做官模式。
所谓的选士制度,可以理解为选拔人才的制度。现代意义上去理解,人才并非都是要去做官的,应该是各行各业的。人才选拔制度世代沿革和损益。考察历代选士制度,可以为思考当今社会的考试制度、选官制度和人才选拔制度做一借鉴。以下分六个阶段简要考察中国历代选士制度的发展轨迹:
(一)上古社会民主选举制
(二)西周选贤贡士
(三)春秋战国尚贤使能
(四)汉代的察举制
(五)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
(六)隋唐到明清时期的科举制
(一)上古社会民主选举制
《礼记·礼运》记述原始社会民主选举的状况时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也就是说“选贤与能” 高档发廊是原始社会的民主选举制度,这种制度就是酋长公选,史称“禅让”。(原始社会末期氏族部落首领和部落联盟首领是由集体协商和民主选举产生的。)
《尚书》和《史记》中也都有关于尧舜禹时期民主选举状况的记载。比如说,尧的哥哥挚曾是部落联盟的首领,由于他为人“不善”而被罢免,由尧接替了挚的职位。 尧当政时,洪水泛滥成灾,尧向“四岳”(四个部落酋长)寻求治水人才,四岳一致推荐鲧,但尧对鲧的德才情况不了解,于是四岳建议“试可乃已”,即考察其德才,然后决定去留。到了晚年,尧又向四岳询问谁可能继承自己的职位,四岳推荐舜继位,尧表示要对舜先行考验,说 :“ 我其试哉。”尧“乃以二女妻舜以观其内,使九男与处以观其外,……于是尧乃试舜五典百官 ,皆治”。这表明原始社会部落联盟最高首领在遴lín选继承人时,必须征求各部落酋长,就是部落联盟议事会的意见,经过酋长公选,而不能独断专行。被推举为最高首领继承人后,也并不能马上获得首领职位,必须经过多年的考核、试用,取得氏族成员的广泛信任和拥护后,才能正式走马上任,担任首领职务。所以尧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嫁给舜“以观其内”,又派9位男子与舜相处共事“以观其外”,再以“五典”、“百官”来考核舜。所谓“五典”,又沙溢把郭敬明演哭
称“五教 ,即“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试以“五典”,即试其对“五典”的认识,看他能否用五种伦理道德规范教育大众;所谓“百官”泛指官职之多,试百官,即考察他担任各种官职的能力。经过长期(3年)的内外考核、试用,舜“皆治”,也就是对“五典百官”之事都精通,于是,他才成为部落联盟的正式首领。后来舜在征寻自己的继承人时,“四岳”推荐了禹。禹在做舜的接班人时,由于治水有功,舜死后便成为正式首领。
以上说明,在原始社会,被推举者由继承人到成为正式首领,要经过长期考核与试用,取得一定政绩,并经过选举,才能得到正式确认。继承人能否处理好部落联盟的事务,能否取得广大氏族公社成员的信任和拥护,是关系到部落联盟能否巩固与兴旺发达的大事。经考核,尧的哥哥挚“不善”,被罢免了;而尧、舜 禹对“五典百官”之事皆能处理完好,先后被推举为部落联盟的最高首领。原始社会这种“ 选贤与能”的民主遗风是后世选举制度产生发展的源泉。
(二)西周选贤贡士
进入奴隶社会以后,上层统治者把国家视为私有财产,天子、诸侯、卿、大夫等官职皆为世袭,一般不再实行选举。夏、商任官基本遵循“ 人惟求旧”的原则。
由于殷商统治者在理政治民上多有“失德”,殷王对臣民不履行任何义务,却拥有无限的权力 ,所谓“天子作民父母以为天下王”,“惟(即君王)作福,惟辟作威,惟辟玉食”,统治者作威作福,荒淫无度。导致了殷商政权失民而覆灭。这惨痛的教训、怵目惊心的事实,使周初统治者清醒地认识到“小民难保”,从而调整统治策略,提出“敬德保民”(德是天的至善性,保民是敬德的实践表征。“民之所欲,天必从之”,保民,即保社稷、保国家)、“德政礼教”的治国方针。西周平定武庚叛乱之后,清除了各级政权中的殷商旧臣,政府机构中需要补充大批新官吏;尤其是随着西周政权进入稳定发展阶段,国家政治制度逐步健全,新的国家机构也急需大批人才去充实。这样,与此相适应的选举制度亦待完善,建立一个比较完备的选举制度已经势在必行。
西周选贤贡士制度包括乡里选举、诸侯贡士和学校升选三条主要途径。
之前的世袭制“立嫡以长不以贤 立子以贵不以长”《春秋·公羊传》。
乡举之士:《周礼·地官·乡大夫》谓:乡大夫每“三年则大比”,即对属民考核道德、荐举贤能、呈报周王。
国学之士东江盐焗鸡的做法:“命乡论秀士,升之司徒,曰选士。司徒论选士之秀者,而升之学,曰俊士。升於司徒者不征於乡,升於学者不征於司徒,曰造士。”——《礼记·王制》
西周除了在天子的王城和各诸侯的国都设立国学之外,还在地方上设立了乡学,《礼记·王制》这段话说的正是从乡学经过考试选拔俊秀之士入国学深造,毕业后任与官职的做法。
《礼记·王制》:“命乡论秀士,升之司徒,曰选士。司徒论选士之秀者而升之学,曰俊士。升于司徒者不征于乡,升于学者不征于司徒,曰造士。乐正崇四术,立四教,顺先王《诗》、《书》、《礼》、《乐》以造士。春秋教以《礼》、《乐》,冬夏教以《诗》、《书》。王大子,王子,后之大子,卿大夫元士之适子,国之俊选,皆造焉。凡入学以齿。
将出学,小胥、大胥、小乐正,简不帅教者以告于大乐正。大乐正告于王。王命三公九卿大夫元士皆入学。不变,王亲视学。不变,王三日不举,屏之远方,西方曰棘,东方曰寄,终身不齿。大乐正论造士之秀者以告于王,而升诸司马,曰进士。
司马辨论官材,论进士之贤者以告于王,而定其论。论定然后官之,任官然后爵之,位定然后禄之。
诸侯贡士是字组词:诸侯有义务按时向周天子贡献人才
“古者天子之制,诸侯岁献,贡士于天子”。——《礼记·射义》:“
西周是世界历史上最早实施选士制度的王朝,以后各代损益变化,相沿成习,持续实施了3000年之久。
(三)春秋战国尚贤使能
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失去了“天子共主”的局面,而是“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士阶层以其出类拔萃的智慧、独立不羁的个性、洒脱飘逸的姿态,登上了历史舞台,他们在春秋战国雄逐鹿、学术下移的社会背景下,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士阶层的崛起
在西周宗法分封制中,形成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这样的宗法贵族系列,士是贵族的最低级。士分为三等:上士、中士、下士,下士与庶人相联系。
士隶属于上一级贵族,行为不自由;经济上可以不劳而“食田”;文化上“士竟于教”,享有受
教育权,西周时期的士大体可以分为二种:一种是“执干戈以卫社稷”的武士;一种是掌管文化典籍的文士。
春秋时期,社会急剧变革,阶级关系变化既大又快。士作为贵族等级逐渐解体,其主要社会角趋向于事文。原来在宫廷中掌管文化典籍、身通六艺的士纷纷出走,云散民间。 玩遍火凤凰队员
春秋战国,这个急剧变革的时代,这个政治斗争、经济斗争和军事斗争异常尖锐激烈的时代 ,也是一个需要智能并孕育智能的时代,这为新崛起的士阶层提供了无限广阔的发挥智能的空间。士在当时社会生活中,尤其在精神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他们站在时代发展的最前沿 ,是时代精神的体现者,是不同政治主张的倡导者。他们拥有相对独立的人格,自由出入于能施展才能、实现理想的地方,他们上说下教,纵横游说,“择君而仕”,形成了“邦无定交” 、“ 士无定主”的人才自由流动的局面。“强必存,不强必亡”、“强必富,不强必贫”的改革之潮,使各国君主都锐意变革图强,他们网罗人才、竞相纳士,这样形成了人才“择君而仕” 和君主求贤纳士这样人才双向选择的盛况。这一盛况又孕育和培植了礼贤下士、尚贤使能、不拘一格降人才的一代新风。换句话说,士阶层的崛起为选士制度的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
尚贤使能的用人原则
“争强之国,必先争谋”  争谋的实质就是争士。
“得士者昌,失士者亡”
选贤任能,礼贤下士蔚然成风 。比如,魏文侯有“过闾而轼”之举。魏文侯久闻段干木才高志清便亲自登门拜访,希望段干木入仕为官帮他治理国家,但段干木却“官之则不肯,禄之则不受”,这更受到魏文侯的敬重,此后魏文侯每次路过段干木家的巷口,总是垂首弯腰扶轼(轼为车前横木)以示景仰与尊重。正是由于魏文侯不以富贵骄士,尊段干木、卜子夏、田子方等为师,才招致天下贤士争往归之,有大政治家李悝为相实行变法革新,有西门豹治邺,有吴起、乐羊等军事家为将为其开疆拓土。此后魏国伐郑、败秦,成为战国时期最强盛的国家之一。
  遍览春秋战国时期选贤任能的状况,宛如捧起了一部永远读不完的治国安邦启示录:齐桓公不记私仇,以管仲为相,成为春秋时期第一大霸主;郑国用子产执政20年,得以在大国交争的夹缝中生存、发展;吴王用伍子胥辅政而西败强楚,称霸中原;越王勾践用文仲执政,“十年生聚, 十年教训”,卧薪尝胆,雪耻灭吴,进而北上会盟诸侯,称霸一时;楚悼
王有吴起辅佐,“ 南收扬越,北并陈蔡”,“却三晋,西伐秦”,威震环宇;赵惠王用蔺相如为相,廉颇为将,使东西二强齐、秦不敢妄动窥赵。至于政绩卓著的秦国,更得益于选贤使能,国家助学金申请理由秦穆公用百里奚治国 ,西益地,霸戌狄,威慑西域;秦孝公用商鞅变法,国富民强,为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秦惠王用 张仪为相,以“连横”破“合纵”,南取巴蜀,东败强魏……秦国广揽贤才,尚贤使能,终于实现了灭六国、统一中国的理想与夙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