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节日 诸佛菩萨圣诞(阴历) 正月初一日:弥勒佛圣诞 正月初六日:定光佛圣诞 二月初八日:释迦牟尼佛出家 二月十五日:释迦牟尼佛涅盘 二月十九日:观世音菩萨圣诞 二月廿一日:普贤菩萨圣诞 三月十六日:准提菩萨圣诞 四月初四日:文殊菩萨圣诞 四月初八日:释迦牟尼佛圣诞 四月十五日:佛吉祥日——释迦牟尼佛诞生、成道、涅盘三期同一庆(即南传佛教国家的卫塞节) 五月十三日:伽蓝菩萨圣诞 六月初三日:护法韦驮尊天菩萨圣诞 六月十九日:观世音菩萨成道——此日放生、念佛,功德殊胜 七月十三日:大势至菩萨圣诞 七月廿四日:龙树菩萨圣诞 七月三十日:地藏菩萨圣诞 八月廿二日:燃灯佛圣诞 九月十九日:观世音菩萨出家纪念日 九月三十日:药师琉璃光如来圣诞 liekkas歌词十月初五日:达摩祖师圣诞 冬月十七日:阿弥陀佛圣诞 建党百年纪念腊月初八日:释迦如来成道日 腊月廿九日:华严菩萨圣诞 |
盂兰盆节 农历七月十五日的“盂兰盆节”是我国佛教中两个最大的节日之一,又称为僧自恣日、佛欢喜日,是佛教徒举行供佛敬僧仪式及超度先亡的节日。 根据戒律的要求,僧尼在每年农历的四月十五日至七月十五日必须结夏安居,即在此动植物生长繁衍期间,定居一处,一者可免伤虫蚁,二者可专心诵经或禅修。至七月十五日则须各作自我批评或介绍修行经验,称为“僧自恣”。经过三个月的专修,僧众的功行必然大有提高,令诸佛欢喜,因此此日被称为“佛欢喜日”。 那么这一天怎么又成了盂兰盆节呢?这还得从西晋竺法护译的《佛说盂兰盆经》说起。该经说:以神通第一著称的目犍连尊者于禅定中见其亡母生饿鬼道中,虽使尽神通亦解除不了其母的饥饿倒悬之苦,于是向佛哭述。佛为说救济之法:七月十五日是众僧结夏安居修行圆满的日子,你应在那一天敬设盛大的盂兰盆供,以百味饮食供养十方自恣僧,仗十方众僧的威神道力救脱你的母亲。目犍连依言而行,他母亲果然脱离了饿鬼之苦。当目犍连问佛将来佛弟子是否也可以通过盂兰盆供救度各人的父母时,佛说:从今以后,凡佛弟子行慈孝者,都可于七月十五僧自恣日、佛欢喜日,备办百味饮食,广设盂兰盆供,供养众僧,以使现世父母增福延寿,过去父母脱离恶道。这里的盂兰盆,为梵文的音译,意译为“救倒悬”,意为救度亡灵倒悬之苦;盆是华言,指盛食供僧的器皿。此经一译出,立刻受到敬祖先讲孝道的中国人的喜爱。南北朝时,梁武帝首次在汉地创办盂兰盆会。如义楚在《释氏六帖》四十五云:“《宏明》云:梁武每于七月十五日普寺送盆供养,以车日送,继目连等。”由于梁武帝的极力提倡,各阶层人士无不效法遵行。此后的历代皇帝以及百姓也都比较热衷于这一佛事活动,并不断丰富其内容,由此形成了具有中国特的盂兰盆节,不妨称之为“孝亲节”。如在唐代,盂兰盆供极为奢丽,往往饰之金翠,。当时长安城中诸寺七月十五日作花蜡、花瓶、假花果树等,各竞奇妙。常例皆于殿前铺设供养,并伴有音乐仪仗,倾城巡寺随喜,甚是壮观;入宋以后,盂兰盆会逐渐由以盆供僧转变为以盆施鬼、放焰口超度亡灵的佛事活动,由孝亲变成祭鬼,寺僧于是日募施主钱米,为之荐亡,后世更有放河灯、焚法船之举,逐渐变成了一种民间习俗;元明时期,这类习俗仍十分流行,盂兰盆会亦成为寺院每年重要行事之一。如元明本《纪住庵清规》云:“七月十五日解制人事。此夜分启建盂兰盆胜会以济幽爽,以报劬劳。此会亦须预出经单,请大众随意披阅。此会有开甘露门一坛,请依而行之。”明袾宏《正讹集》中曾加以辩正云:“世人以七月十五日施鬼神为盂兰盆大斋会,此讹也。兰盆缘起目连,谓七月十五日,众僧解夏自恣,九旬参学多得道者,此日修供,其福百倍,非施鬼神食也。施食自缘起阿难,不限七月十五。所用之器是摩竭国斛,亦非兰盆。盖一则上奉贤圣,一则下济饿鬼,严可得混!”从中可看出明代以后与前说法有别,仪式内容与形式亦有些差别。对此,清代仪润曾欲两全其道,谓日献兰盆,恭敬三宝;夜施斛食,普渡鬼神。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结夏安居制在我国未能得到全面有效地实行,僧自恣活动就更罕见了。而随着僧人素质及地位的下降,道风不振,盂兰盆会的徒具形式,由敬僧变为祭鬼的佛事也就成为自然而然的事了。 目前,已有极少数寺院开始恢复和实行结夏安居的旧制,有的寺院在盂兰盆节恢复了宣讲《佛说盂兰盆经》的法会。至于广大信众总愿在这一天打斋供众,并按照当地的风俗习惯,或布施还愿,或放生,或求受三皈五戒、听法师讲经,或请僧人打普佛、放焰口等等。 腊八节 很早以来,我国老百姓即有在农历十二月初八吃“腊八粥”过“腊八节”的风俗,这是由中国佛教徒纪念释迦牟尼佛成道而形成的一个风俗。相传当年释迦牟尼为寻求人生真谛与生死解脱,毅然舍弃王位,出家修道,在雪山苦行六年,常常日食一麦一麻。后来他发现一味苦行并非解脱之道,于是放弃苦行下山。这时一位牧女见到他虚弱不堪,便熬乳糜供养他。释迦牟尼的体力由此恢复,随后于菩提树下入定七日,在腊月初八,夜睹明星而悟道成佛。据此传说,汉传佛寺每年的腊月初八都要以各种形式予以纪念。如《百丈清规》卷二中说“腊月八日,恭遇本师释迦如来大和尚成道之辰,率比丘众,严备香花灯烛茶果珍馐,以申供养。”其中熬粥供佛成为常仪。佛教认为食粥有很多好处,因此寺院一般在早晨都有食粥的习惯。至于腊月初八煮腊八粥就更讲究,通常都用莲子、红枣、薏仁、云豆、白果、黍米、白糖花生等八种东西一起煮,称为“八宝粥”。不仅粥煮得好,而且煮得特别多,以满足前来寺院参加纪念法会的善男信女的需要。有的信众专门奔“粥”而来,认为腊八供过佛的粥特别吉祥,不仅自己食用,有时还带回家供家人享用。这样年复一年,寺院做腊八粥的传统便广泛传播到民间。 值得一提的是,南传佛教国家一般认为释迦牟尼佛的诞辰、成道、涅盘都在5月的月圆日并于这一天举行浴佛等盛大的纪念活动。因此,腊八节吃腊八粥可以说是在中国形成的一个节日风俗。 |
污秽的意思 藏传佛教节日 传大召 是藏传佛教一种仪式,意为“大祈愿”法会。法会从藏历正月初三至二十四日,拉萨三大寺僧众及卫藏、安多和康区各地信众(多至数万人)齐集大昭寺进行各种宗教活动。正月十五日夜拉萨八角街陈列酥油灯、酥油花,歌舞庆祝,称为灯节。法会上举行辩经,考选藏传佛教最高学位——格西。法会最后以送鬼仪式结束。 传小召 藏历每年二月下旬,为期十天,进行有关宗教活动。法会期间三大寺僧侣在大昭寺参加辩经,选拔二等格西,由于规模小于传大召法会,故名。 浴佛节 浴佛节,为每年的农历四月初八日,是我国佛教徒纪念教主释迦牟尼佛诞辰的一个重要节日,亦名佛诞节。相传在2600多年前,释迦牟尼从摩耶夫人的肋下降生时,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说“天上天下,惟我独尊。”于是大地为之震动,九龙吐水为之沐浴。因此各国各民族的佛教徒通常都以浴佛等方式纪念佛的诞辰。 浴佛节前,佛教徒早已将寺院打扫一新,殿堂佛像搽拭一净。一般在四月初七日,许多善男信女即已云集佛寺准备参加于次日清晨举行的纪念法会。只见寺院幢幡宝盖招展,香花灯烛及各供品林立。香花丛中的几案上安放着一个铜盆,盆中注满了用旃檀、紫檀、郁金、龙脑、沉香、麝香、丁香等配制成的香汤,汤中立着一尊铜质童子像,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即释迦太子像。沐浴开始前,寺院住持率领全寺僧众礼赞诵经,随后持香跪拜、唱浴佛偈或念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僧众和居士们一边念一边依次拿小勺舀汤浴佛。浴完佛像后再用一点香汤点浴自己,表示洗心革面,消灾除难。若参加的人太多,则采取由僧人手持杨枝醮浴过佛的净水为信众点浴的方式。整个仪式庄严隆重,洋溢着一片吉祥喜庆的气氛。 这一天,僧人在早斋或午斋前都要举行供佛祭祖仪式。善男信女都愿意在这一天来寺院烧香还愿,或礼佛诵经,或布施钱物,或打斋供众,或烧吉祥疏、荐亡疏,或听法师讲经,或请僧人做佛事等等;而在寺外,各种经贸和文娱活动亦丰富多彩。由于围绕浴佛节的这类活动往往持续多日,参加的人众多,以至年复一年,在许多寺院形成了传统的庙会。 |
泰国的佛教节日 来从楚国游佛教的“四斋日”,泰国称“佛日”。每月有4个佛日,各在泰国阴历上半月的第8日和第15日,即初八、月望、廿三、月末。全年共48个佛日,其中以玛迦普差节、维莎迦普差节和阿莎叻哈普差节为最重要的佛日。届时佛教徒要去佛寺举行仪式。当日禁止杀生、以及赌博等不良行为。 一、玛迦普差节 “玛迦普差节”(MAGHAPUJADAY),也称万佛节,在每年泰历3月15日举行。如逢闰年,改为泰历4月15日。相传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于泰历3月15日在摩揭陀国王舍城竹林园大殿,向自动前来集会的1250名罗汉首次宣传教义,故称其为四方具备的集会。笃信小乘佛教的泰国佛教徒视该次集会为佛教创建之日,进行隆重纪念。泰国的佛教徒早在阿育陀耶王朝时期就开始纪念万佛节,至曼谷王朝五世王时,官方开始举行庆祝仪式,并于1913年将这一天定为节假日并成为泰国人民传统的佛教节。政府也举行庆祝万佛节仪式,国王亲自参加。万佛节的早晨,泰国男女老少带着鲜花、香烛和施舍物品前往附近寺院,进行施斋、焚香、拜佛活动。在万佛节,有些善男信女还持受五戒或八戒以表示对佛教的虔诚。 1996年3月3日发行的《玛迦普差节》邮票,极限片销泰国曼谷首日纪念邮戳,邮戳图案为释迦牟尼半身像,画面描述的是泰国佛教本生故事画。佛认为最大的快乐就是残害自己的身体来做所谓的善行。图1一4皆反映了佛的本生故事,如鹿王本生,佛的化身舍身救,爱护幼小。佛舍身入海救难,不让恶鱼食众生等。1999年3月1日也发行了该佛节的邮票,6的极限片展现佛祖端坐庙堂为传经说道,劝诲众生的情形。 二、维莎迦普差节 “维莎迦普差节”( VISAKHAPUJADAY)在泰历6月15日,人们把这天作为崇奉释迦牟尼诞生、顿悟、涅磐的日子。佛教徒相信轮回,认为释迦牟尼活了许多世。平民百姓在寺院内进行隆重的施斋并听僧人诵讲佛经。人们将佛像从佛殿里请出,安放在可以移动的小亭子内。佛像放着僧钵,众僧手捧僧钵相随佛像之后,列队而坐的信男善女将施舍的饭食放人僧钵内。人们还要进行奉施僧衣、施放黄布等活动。 1998年5月10日,泰国邮政发行的“维莎迦普差节”邮票,极限片销泰国曼谷首日纪念邮戳,邮戳图案为泰国佛寺和巴壤塔。泰国本生故事里倡导九个基本道理,主要是和平、牺牲、诚信、平等、无私、克利贪欲、禁戒残暴等,佛教绘画里都得到体现。图7-10展现了释迦牟尼一生传经说道,信徒守戒、听经、诵经的情形。 三、阿莎叻哈普差节 “阿莎叻哈普差节”( ASALHAPUJADAY),在泰历8月15日,即泰国守夏节前一日。“阿莎叻哈普差”来自巴利文,意为“八月供养”之意。泰国华人称该节日为“三宝节”,因这一天是佛祖成道后首次讲道的日子;有了第一个佛门弟子的日子;世上出现了第一个和尚的日子;也是佛教“三宝”(佛、法、僧)都齐备的日子。1961年,泰国僧伽(僧团)作出决定,要求佛教徒做仪式,并经政府、国王的同意定为佛教的重要节日。全国佛教徒、各佛寺届时都做举行守戒、诵经、听经、讲道等仪式。 1997年7月19日,发行了该佛教节日的纪念邮票。其极限片的邮戳图案为佛祖讲道。图11-13为佛祖劝诲众生的情形。泰国佛教教义中,妙莲能驱除魔,使魔鬼不能近身,宝伞能消除众生的贪、怒、痴、慢、疑五毒,因此莲花和宝伞为佛宝物。 |
中国佛教节日主要有哪些? 一、佛诞节(又称浴佛节、泼水节、花节),是纪念释迦牟尼诞生的节日。汉族定于每年农历四月初八举行。傣族定在清明节后十天。 二、佛圆满节,是纪念释迦牟尼逝世的节日,为每年五月中旬月圆日(农历四月十五日)。 三、成道节,是纪念释迦牟尼成道的节日,每年农历十二月初八举行。汉族地区的僧尼在十二月八日皆要以米和果物煮粥供佛,俗称腊八节。 四、观音的纪念日,在中国主要有三个:农历二月十九为观音诞生;农历六月十九为观音成道;农历九月十九为观音出家。 |
佛教的节日 节日,是人类生活的一种浪漫。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宗教乃至不同文化范畴的社会组织都有其不同的节日。人们把对过去美好的记忆赋予节日,也把对未来的美好希望寄托于节日。人们通过节日忘掉过去的得失,面对新的开始。人们以昨天的各种“纪念日”承传和弘扬人间的浩然正气,人们开创今天的各种“文化节”促进经济发展,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佛教的节日有一个别于其他节日的特点:那就是每个节日都要敬佛布施。敬佛,是用自己的虔诚恭敬之心向寺庙或家里的佛菩萨供像敬献香、花、灯、烛、果、茶等供品;布施则有两种内涵:一是布施僧众,二是布施诸己。布施僧众,即向僧人及其他贫弱众生布施财物和爱心,也叫外布。佛教的“诸己”是指各种不健康的心念或心理。佛教认为,人有几种不健康的心理就有几个不同的自我存在,而形成各种不健康的人格。如果把诸多不健康的心都布施掉了,人们就不会见到自私的人、暴虐的人、狠毒的人、冷酷的人、多疑多妒的人,人就与天地同心同德,有一个健康完美的人格,即是圣人即是佛了。所以“布施诸己”即是布施我们自身的怨恨心、急燥心、妒忌心、贪娈心、淫欲心、偷盗心、欺诈心、陷害心、报复心、仇恨心等等,这也叫内布施。内布施正是佛教修行的根本。因此,敬佛布施的内涵和意义 不外乎助人思过而已。这“助人思过”有着无限的空间供人们去发挥。这是佛教节日的意义所在。 佛教有很多的节日。因为佛教净土中有千千万万数不清的佛菩萨,每个佛菩萨的出生、出家、成道、涅磐都在不同的崇拜中形成节日,经过历史的演化传承,孕育出不同地区不同宗门各具特的佛教节日。人们在这些佛教节日里,向自己心中崇拜的偶像敬献供品、忏悔己过、布施僧贫,以表达虔诚的宗教情怀和慈悲济世之心。中国佛教的节日主要有以下几个: 佛诞节。阴历四月初八是佛教创始人释牟尼佛出生的日子。传说释迦牟尼诞生时有九龙吐水沐浴其身。所以民间在这一天以各种香料浸水洗浴佛像,以各种香、花供奉佛像,这一天也必定斋戒布施,以纪念这个不寻常的日子。佛诞节也叫“浴佛节”,我国云南的“泼水节”就是由浴佛节而来的。释迦牟尼佛诞生人间,倡导众生平等,揭示了人人都有佛性,人人都能成佛之谛理。那么每一个人都是有佛性的,他们通过佛教的修行都能最终成佛。所以,纪念佛诞节,浴佛也浴己。这一天何不洗个香水澡来净身,焚香思过以净心,向寺庙或敬老院孤儿院或自己身边其他公益事业,布施点滴,帮助一二,可谓身心清净,情操高雅,不失为一种高雅的养身之道。 (2)成道节。阴历十二月初八,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禅思悟道,从此人间有了佛教,诞生了佛教教主释迦牟尼佛。佛教徒以百种果子煮粥供佛以示庆典,渐形成民俗,民间称作“腊八粥节”,所以,成道节又叫“腊八粥节”,简称“腊八节”。佛典中记载:粥有十利:一资、二增力、三益寿、四安乐、五辞清、六辩说、七消宿食、八除风、九除饥、十消渴。在成道节这一天,施粥于人能长养别人的佛性,那么施粥于己则能长养自己的佛性了,何不斋戒布施,自度度人呢? (3)灯节。阴历正月十五是佛教徒欢庆释迦牟尼降魔的节日。主要以各种灯、烛敬佛。灯舞龙蛇,烛花百里,通宵达旦,气势宏大。从唐代起定为灯节,历经演化而形成民间的元宵灯会,又与中国道教的上元节相融合,也叫上元节、上元灯节。 (4)涅磐节。纪念释迦牟尼佛逝世的节日。汉传佛教定于阴历二月十五日。“涅磐”是佛教的最高境界。达摩有“涅磐者,涅而不生,磐而不死”之论,不生不死即是佛教“空”的境界。佛在《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中说:“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可见不生不死的“空境”相当于道教的“太极”状态,也类似于中国阴阳学说的“阴阳平衡”状态。因此,佛教认为世界是空的,就相当于世界是阴阳平衡的,旧的阴阳平衡被打破,就立刻形成新的阴阳平衡,世界永远处在这种旧新阴阳平衡的破立状态之中,也就永远处于“空”的境界之中。万法皆空,亦即万事万物万情都是处于阴阳平衡的永恒变化之中,所以人不能太执住。执者固执,住者停留不动。 涅磐节这一天,寺庙举行涅磐法会,人们聚集法会,面对释迦牟尼佛圣像,诵听《佛遗教经》,并作各种供奉。不方便的也可在家诵读《佛遗教经》或念佛、向佛像供奉香、花、果、清水等各种吉祥物品。总之,只要有心,怎么做都行。正所谓佛法以无门为门,以无相为相。无门无相即是说修行无有固定的形式,只要心诚,方便即是门。 (5)盂兰盆节。盂兰盆为梵语的译音,意为救倒悬。据盂兰盆经记载释迦牟尼佛的大弟子目犍连以天眼观见其亡母在地狱中受倒悬之苦,求之于佛。佛教他于7月15日以百味果粥供养十方僧,可令七世父母及现生父母在苦厄中得以解脱。梁武帝大同四年据此设“盂兰盆斋”,唐代盛行民间,是日,人们到寺中敬献各种食品,广为布施僧贫,以解救先亡之苦。由此,献盂兰盆斋和盂兰盆节流传至今。宋代以后,民间以盂兰盆斋施鬼,渐称鬼节,又据道教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亦称中元节。 sistar组合 祭奠亡灵,是人们表达哀思的一种情感需要,愿先亡在另一个世界幸福安乐是人们对亲人情感的延续,是人间真切的未了情。将物品和纸钱化为灰烬施与鬼神,孰不知阳间做人都有许多过错罪孽,阴间为鬼亦是带罪之身,而物品金钱原本就是罪恶之源。所以,不如布施贫困,行善积德,将功赎罪,以感天地鬼神?阳间有德才孝祖和钱财孝祖之分,阴间又何尝没有德财之别?否则阴阳怎么平衡呢?! (6)佛吉祥日。世佛联定于公历五月的月圆日、农历四月十五日为“世界佛陀日”,中国佛协于1990年5月发出告:这一天为中国汉传佛教的佛吉祥日,将在各寺庙举行盛大的庆典活动。 |
是西藏最大的节日之一。的主要活动有晒大佛、跳藏戏和过林卡三大内容。拂晓时,在缕缕桑烟和低沉的法号声中,哲蚌寺众多喇嘛把巨大的佛像(大型唐卡)徐徐展开,无论开幕式那天气候是阴是晴,当佛像展开时,太阳都会喷薄而出,照在神圣的佛像上,人称此为"天神合一"。随后,人们到罗布林卡,载歌载舞,彻夜狂欢,西藏各地的藏戏团也汇聚到此,进行藏戏表演。又称“晒佛节”、“藏戏节”。 |
传统节日:浴佛节 净水浴佛,荡涤己心 浴佛节是一个佛教的节日,不信佛教的大多数公众接触较少。这里只收集一些资料做简单的介绍。 夏历每年四月初八是浴佛节。这一天,佛教寺庙要举行浴佛法会,为民众祈福。浴佛,即以净水为佛像沐浴。漂满鲜花的净水香汤中,站立着一尊尊释迦牟尼的塑像。这种佛像是佛祖释迦牟尼诞生时的形象,称为太子像。太子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僧众以小勺舀香汤浴太子像头上,沐像三次,再洒上香花。信教公众两人一组,依次浴佛。 有一个佛教的问答,问者曰:佛还要我们替他沐浴吗。答者曰:浴佛是在洗涤我们自己的尘垢,提醒我们时时保有一颗清净之心。 净水浴佛,荡涤己心。这就是佛教这一中国重要文明形态充满哲思的智慧。 浴佛节的产生 恭维往昔三千年,花卉争妍四月天......让我们回到几千年前,无忧树下佛祖释迦牟尼诞生的奇幻时刻...... 传说释迦牟尼佛的母亲摩耶夫人,在蓝毗尼园无忧树下诞生悉达多太子,那时候阳光普照,花卉争妍,悉达多太子出生的时候,有着种种殊胜的瑞相,他诞生不久,就能行走七步,每走一步,就是一朵莲花,预兆着将来舍身出家,普度众生的志愿。他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说道:“天上天下,唯我独尊。”此时天空中天女散花,九龙吐水,为太子浴身,他就变成一个普通正常的婴儿了。在悉达多太子十九岁时,一天走出东、南、西、北四城门,看到生老病死的现象,为了探求真理,救度众生解脱人生痛苦,终于决定出家修行。起先六年他到各地寻师访道,后来又修六年苦行,最后他觉得苦行无法究竟解脱,于是放弃苦行,步行到菩提场,于菩提树下金刚座上静坐冥想。终于在三十一岁时,夜睹明星成就无上正等正觉(即佛的觉悟),成为佛陀. 根据这一传说,于每年四月八日举行法会,在大殿里用一水盆供奉太子像(即释迦牟尼佛诞生像),全寺僧人和信徒用香汤为佛像沐浴,作为佛诞生纪念。 浴佛的仪式开始于印度,是从求福灭罪的一种宗教要求演变出来的。在佛教成立以前,婆罗门教早有一种浴像的风俗,起源于印度人使精神清洁的思想。 唐代义净法师《南海寄归内法传》卷四《灌沐尊仪章》说:佛虽然已经灭度,但是形像仍然存在,所以应该尊敬佛像如佛在世一般。以香花供养佛像,能生清净心;经常灌沐佛像,能够去除烦恼。所以,在印度,浴佛是常用的仪轨。每当浴佛时,执事僧便鸣楗椎通知,在寺院内撑开宝盖,在殿堂的两边罗列香瓶。其次,取金、银、铜、石等的佛像,放在铜、金、木、石盘内,使僧众唱梵呗音乐,在佛像身上涂香,用香水灌沐,再用白毛巾擦拭干净,然后安置在殿堂内,散上各种花。所以,大佛像每半个月或一个月大家一起灌沐,小佛像随己所能每天都要灌沐。因为印度天气太热,僧人既然频繁沐浴,那么佛像也需要勤加灌沐。 随着佛教的传人,浴佛的仪式很早就在中国流传了。《三国志·吴书·刘繇传》记载笮融“每浴佛,多设酒饭,布席于路,径数十里,人民来观及就食者且万人,费以巨亿计”。这大概可以看作“浴佛会”的滥觞。后来这种习俗逐渐流传到朝廷和仕宦之间,到了南北朝更是普遍流行于民间。 关于佛诞节的日子,东南亚各国的佛教徒以四月十五日为佛诞节,也是佛成道日、佛涅槃日,中国的蒙藏地区也是如此。中国佛典中对佛诞日的记载有二月八日、四月八日和十二月八日三种。北朝时多以四月八日为浴佛节,自南朝梁开始经过唐至辽初,大多在二月八日浴佛。宋代北方改在十二月八日,南方则在四月八日。元代《敕修百丈清规》规定四月八日为释迦如来诞辰,此后南北均以四丹八日为浴佛节,举行浴佛法会,至今相沿不变。 浴佛的方法,在大殿内设香汤盆,放两支小勺,在别处安置太子像(即一手指天一手指地的诞生像)一尊,以便迎请至大殿举行浴佛仪式。先敲钟打板,僧人、居士搭衣持具,到大殿集合,分班对面立,顶礼三拜。然后,引礼二人执引磬,执事六人,托香花盘二众同唱“稽首归依大觉尊”赞;主法者拈香,展具,顶礼三拜,然后将太子像捧上。大众唱完赞后,接念“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回到大殿。大殿内钟鼓齐鸣,大众依次回到大殿,主法者将太子像安置于香汤盆内,钟鼓、佛号一齐停止。维那举腔唱“菩萨下云中”赞,主法者拈香礼佛。唱赞后,主法者宣读文疏。然后,大众同音念“崦底沙底沙僧伽娑诃”咒语三遍,接着唱“佛宝赞”及赞佛偈。主法者开始浴佛,用小勺舀香汤至太子像头上,灌沐佛像三次,再洒上香花。两序大众则分别出班两个人,依次浴佛。由于参加居士很多,仪式十分隆重庄严。全部浴完佛后,大众唱回向,唱三归依,礼佛而退。 |
佛菩萨圣诞 在汉地各寺院又流传一些不见于经典的诸佛、菩萨诞日的纪念仪式,如正月初一是弥勒菩萨诞日,二月二十一日是普贤菩萨诞日,三月十六日是准提菩萨诞日,四月初四是文殊菩萨诞日,七月十三日是大势至菩萨诞日,七月三十日是地藏菩萨诞日,九月三十日是药师佛诞日,十一月十七日是阿弥陀佛诞日。特别是二月十九日是观音诞日,六月十九日是观音成道日,九月十九日是观音出家日。 这些节日的传说从何而起?已经很难说清。在这些佛菩萨中,除弥勒菩萨、文殊菩萨是和释迦牟尼佛同时代的印度人以外,但是他们的生卒年月也是不可考证。至于其他佛菩萨都是释迦牟尼佛所称赞过的他方世界的佛菩萨,根本不可能用这个世界的时间来推算他们的诞日,何况也没有岁月的记载。但是,一些佛菩萨的圣诞是根据中国的高僧大德的生日来计算,如永明延寿禅师的生日是十一月十七日,而历来以永明为阿弥陀佛的化身,所以就以这一天作为阿弥陀佛的诞日;正月初一日是布袋和尚的诞日,而布袋和尚是弥勒菩萨的化身,所以就以这一天为弥勒菩萨的诞日。 至于观世音菩萨的诞日则是根据妙善公主的传说而形成的,在北宋时代蒋之奇曾根据当时传说写成一部表现观音成道因缘的《香山传》。至南宋兴隆二年(1164)祖琇所著《隆兴编年通论》卷十三,详细记载了道宣向天神问观音大士缘起,其中天神的回答讲述了完整、曲折的香山成道故事。大致情节是说往昔过去劫,有国王名庄严,夫人名宝应,生三女,长曰妙颜,次曰妙音,三曰妙善;妙善喜欢修道,不乐世情,拒婚出家;国王大怒,杀害尼众;妙善隐神到香山修道,施手目治父亲的恶疾;后来,父母和二同到香山,妙善示现千手千眼圣像。 在佛菩萨圣诞日的早殿,进行祝圣仪式,即是在平常早课中间加上香赞、赞偈、拜愿等仪轨。其中,香赞都是一样,即“戒定真香,焚起冲天上,弟子虔诚,热在金炉上。顷刻纷纭,即遍满十方。昔日耶输,免难消灾障。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至于,详细内容分别介绍如下。 释迦牟尼佛祝仪:香赞后,进行正常的早课。在三遍“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后,唱佛宝赞:“佛宝赞无穷,功成无量劫中,巍巍丈六紫金容,觉道雪山峰,眉际玉毫光灿烂,照开六道昏蒙。龙华三会愿相逢,演说法真宗;龙华三会愿相逢,演说法真宗”。其次,唱赞佛偈:“天上天下无如佛,十方世界亦无比,世间所有我尽见,一切无有如佛者。南无娑婆世界,三界导师,四生慈父,人天教主,三类化身,本师释迦牟尼佛”。然后,出班绕佛,念“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最后,归位,面向佛前,进行拜愿,即两边分别唱拜,听引磬拜下与起来,主要是“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十二拜)、南无文殊师利菩萨(三拜,下同)、南无普贤菩萨、南无弥勒菩萨、南无十方菩萨摩诃萨”。 药师佛祝仪:在三遍“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后,唱药师赞:“药师佛延寿王,光临水月道场,悲心救苦降吉祥,免难消灾障,忏悔众等三世罪,愿祈福寿绵长。吉星高照沐恩光,如意保安康;吉星高照沐恩光,如意保安康”。其次,唱赞佛偈:“药师如来琉璃光,焰网庄严无等伦,无边行愿利有情,各遂所求皆不退。南无东方净琉璃世界,药师琉璃光如来”。然后,出班绕佛,念“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或“南无消灾延寿药师佛”。最后,拜愿有“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拜)、南无消灾延寿药师佛(十二拜)、南无日光遍照菩萨(三拜,下同)、南无月光遍照菩萨、南无药师海会佛菩萨”。 阿弥陀佛祝仪:在三遍“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后,唱弥陀赞:“弥陀佛大愿王,慈悲喜舍难量,眉间常放白毫光,度众生极乐邦,八德池中莲九品,七宝妙树成行。如来圣号若宣扬,接引往西方;弥陀圣号若称扬,同愿往西方”。其次,唱赞佛偈:“阿弥陀佛身金,相好光明无等伦,白毫宛转五须弥,绀目澄清四大海。光中化佛无数亿,化菩萨众亦无边,四十八愿度众生,九品咸令登彼岸。南无西方极乐世界,大慈大悲阿弥陀佛”。然后,出班绕佛,念“南无阿弥陀佛”。最后,拜愿有“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拜)、南无阿弥陀佛(十二拜)、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大势至菩萨、南无清净大海众菩萨”。 弥勒佛祝仪:在三遍“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后,唱弥勒赞:“弥勒佛德难穷,当来继证大雄,三惑二死早销熔,寄居兜率宫,直待龙华元成佛,远本方可宣弘。普愿末法生净士,同来畅宗风;普愿末法生净士,同来畅宗风”。其次,唱赞佛偈:“慈无能胜补处尊,常居兜率演圆因,现身尘刹有谁识,融心法界许彼亲。袋中宝藏全倾出,笑颜等付者个人,愿偕弥陀垂接引,好令三会证一真。南无兜率内院,万德周圆,位居补处,当来下生,弥勒尊佛”。然后,出班绕佛,念“南无当来下生弥勒佛”。最后,拜愿有“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当来下生弥勒佛(十二拜)、南无文殊师利菩萨、南无普贤菩萨、南无十方菩萨摩诃萨”。 文殊菩萨祝仪:在三遍“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后,唱文殊赞:“文殊辅法王,智慧非佛莫量,圆顿教中振玄纲,妙义彻底彰,闻者直下亡情见,达本菩提道场。愿如善财沐恩光,究竟证真常;愿如善财沐恩光,究竟证真常”。其次,唱赞偈:“文殊菩萨德难量,久成龙种上法王,因怜众生迷自性,特辅释迦振玄纲。为七佛师体莫测,作菩萨母用无方,常住寂光应众感,万川一月影咸彰。南无清凉山金世界,大智文殊师利菩萨”。然后,出班绕佛,念“南无妙吉祥菩萨”。最后,拜愿与上同,南无文殊师利菩萨十二拜。 普贤菩萨祝仪:在三遍“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后,唱普贤赞:“普贤行愿深,劝发菩提大心,三贤十地诸圣伦,令见弥陀尊,十大愿王若遵循,利益非佛莫陈。果觉因心相符泯,证清净法身;果觉因心相符泯,证清净法身”。其次,唱赞偈:“菩萨慈悲不可陈,圣凡悉使证圆因,一心不住超诸位,十愿导归继能仁。三乘咸令契果觉,荫速得脱烦尘,恪遵大士清明诲,决定即生达本真。南无峨眉山银世界,大行普贤王菩萨”。然后,出班绕佛,念“南无普贤王菩萨”。拜愿与上同,南无普贤菩萨十二拜。 观世音菩萨祝仪:在三遍“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后,唱赞:“菩萨号圆通,降生七宝林中,千手千眼妙真容,端坐普陀宫,杨柳枝头甘露洒,普滋法界薰蒙。千层浪头放神通,光降道场中;千层浪头放神通,光降道场中”。其次,唱观音偈:“观音菩萨妙难酬,清净庄严累劫修,三十二应周尘刹,百千万劫化阎浮。瓶中甘露常遍洒,手内杨柳不计秋,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度人舟。南无普陀山琉璃世界,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然后,出班绕佛,念“南无观世音菩萨”。拜愿与阿弥陀佛祝仪相同,只是南无观世音菩萨十二拜。 大势至菩萨祝仪:在三遍“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后,唱赞:“大势至利生深,专主念佛法门,如子忆母忆世尊,直下即蒙恩,因心果觉两相契,立刻返本还源。都摄六根妙难论,愿遍界流存;都摄六根妙难论,愿遍界流存”。其次,唱赞偈:“势至菩萨德无疆,辅弼弥陀作慈航,救苦直同观自在,导西不异普贤王。修因遍用根尘识,证果俱获圆通常,摄念佛人归净土,此恩永劫莫能忘。南无西方极乐世界,无边光炽身,大势至菩萨”。然后,出班绕佛,念“南无大势至菩萨”。拜愿与上同,南无大势至菩萨十二拜。 地藏菩萨祝仪:在三遍“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后,唱赞:“地藏大慈悲,誓愿永无尽期,所化成佛数难思,犹秉声闻仪,直待狱空生度尽,方肯示证菩提。恳祈冥显施恩资,海会预莲池;恳祈冥显施恩资,海会预莲池”。其次,唱赞偈:“地藏菩萨妙难伦,化现金容处处分,三途六道闻妙法,四生十类蒙慈恩。明珠照彻天堂路,金锡振开地狱门,累世亲姻蒙接引,九莲台畔礼慈尊。南无九华山幽冥世界,大慈大悲,十轮拔苦,本尊地藏王菩萨”。然后,出班绕佛,念“南无地藏王菩萨”。最后,拜愿有“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文殊师利菩萨、南无普贤菩萨、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地藏王菩萨(十二拜)、南无忉利会上佛菩萨”。 在中国名山中,由于观音、地藏、普贤、文殊四位菩萨信仰的流行而形成四大名山,分别是普陀山、九华山、峨眉山、五台山。在四大名山,每当四大菩萨圣诞时,则会份外热闹,烧香拜佛者极多。 |
佛教节日
本文发布于:2024-12-23 05:12:1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上一篇: 看电影日记(15篇)
- 下一篇: 张常宁男朋友究竟是不是江川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