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锂电池材料分析
一、锂电池材料组成
正极材料
负极材料
手脚冰凉怎么调理最有效
电解液
锂电池
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是锂电池最主要的原材料,占整个材料成本近80%。二、锂电池材料介绍 1.正极材料  1) 正极材料分类及对比正极材料包括钴酸锂(LCO)、锰酸锂(LMO)、镍钴锰三元材料(NMC)、磷酸铁锂(LFP)等。
1)正极材料行业现状
什么是会计学
LCO最早实现商业化应用,技术发展至今已经比较成熟,并已广泛应用在小型低功率的便携式电子产品
上,如手机、笔记本电脑、数码电子产品等。LCO的国产化已经接近十年,自2004年以来市场发展很快,2006年至今年平均增幅25%左右;据了解,目前国锂电池企业的正极材料国产化近90%,供求关系比较稳定,从行业生命周期看,LCO市场经过近几年的高速发展,即将进入稳定期。目前,国LCO生产企业主要有杉杉、瑞翔、盟固利、当升等。  LMO主要作为LCO的替代产品,优点
是锰资源丰富,价格便宜,安全性高,但其最大的缺点是容量低,循环性能不佳,这也是限制LMO发展的主要原因,目前通过掺杂等方法提高其性能。LMO应用围较广,不仅可用于手机、数码等小型电池,也是目前动力电池主要选择材料之一,与LFP在动力电池领域形成竞争态势。国LMO生产企业包括杉杉、盟固利、乾运、源源等。  NMC,即三元材料,融合了LCO和LMO的优点,在小型低功率电池和大功率动力电池上都有应用。主要厂家包括天骄、思维等。LFP是被认为最适合用于动力电池的正极材料,具有高稳定性,安全性,现已成为各国、各企业竞相研究的热点。慧聪邓白氏认为,目前,国宣称可以生产LFP的企业很多,全国LFP产能规模近6,000吨,但实际量产数远低于产能数,主要原因在于技术性能仍达不到锂电池厂家的要求,并且LFP专利的国际纠纷仍然影响了其在国的发展。目前,主要厂家包括斯特兰、北大先行等。  2.负极材料国应用的负极材料主要包括人造石墨、天然石墨、CMS(中间相炭微球)、钛酸锂等,其中人造石墨分为人造石墨和复合人造石墨等,天然石墨分为天然石墨、改性天然石墨等。近几年负极材料行业发展迅速,国企业增长较快,2008年全国负极材料实际供货量近9,000吨,同比增长41。目前,负极材料仍然以人造石墨与天然石墨为主,石墨材料在整个负极材料中占85%左右;其次是CMS。负极材料厂家包括贝特瑞、杉杉、海容等。韩东君恋情
3.隔膜
随着国锂电池生产规模扩大,对隔膜的需求也年年上升,自2006年来,整体隔膜市场容量年增幅均在30%左右。自2006、2007年多个国隔膜企业投产以来,国产隔膜供应量显著上升,但目前国锂电池厂家所用隔膜绝大部分来源于进口,如日本Asahi、UBE、美国Celgard等。相对进口隔膜,国产隔膜价格便宜,并且方便锂电
池厂商就近取材,但目前国产隔膜性能不佳,主要仍用于手机、数码等锂电池。国隔膜厂家包括金辉高科、星源材质、格瑞恩等。  4.电解液自2006年以来,国电解液市场发展较快,锂电池厂商电解液基本实现国产化,进口较少。经过几年的发展,电解液企业基本完成了产能释放,其上游锂电池行业的需求也比较稳定,整个电解液行业的发展进入暂时的稳定期。国电解液厂家包括家港国泰华荣、杉杉、新宙邦、金牛、天赐等。电解液核心原材料为LiPF6,由于生产技术难度较高,目前被森田化学等几家日本企业垄断。本文作者介绍:伟,慧聪邓白氏研究工业品事业部研究员,负责机械及锂电池领域研究工作。石油大学(华东)工学学士,大学经济学硕士,拥有4年市场研究经验。服务过众多产品的外资企业,如通用机械、工程机械、锂电池、化工等行业的几十家客户。客户包括住友商社、日立、施耐德、德国德固赛、美国ITW等。
中国锂电池高端市场全球份额在减少
3月23日至25日,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秘书长彦龙今日表示,动力电池市场未来需求巨大,但中国锂电池企业在全球高端市场份额在减少,竞争力减弱,值得
中国电池企业高度重视。
彦龙介绍,2010年我国电池行业的销售收入超过2630亿元,化学电池的产量超过350亿只,出口量超过245亿只,出口额81亿美元;太阳电池产量超过8000MW,太阳电池出口量7500MW,太阳电池出口额超过200亿美元。
彦龙建议,中国电池企业应加强技术创新,努力提高中国锂离子电池产品的品质,提高产品的一致性,提高动力电池系统集成开发能力。他认为,中国锂离子电池在动
力电池领域,如电动自行车、城市电动公交、家用电动汽车等领域可获得突破。此外,应努力扩大笔记本和电动工具领域中国产品的市场份额。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产业与企业竞争力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中非投资与合作促进中心共同主办的“2011年中国国际镍钴高峰论坛暨最具竞争力镍钴
企业颁奖盛典”在省上虞市举行,上述观点,正是彦龙在参会时做出的
新房除甲醛进军国际的中国锂电池隔膜材料的新星-----星源材质科技股份
进军国际的中国锂电池隔膜材料的新星-----星源材质科技股份
一直以来,在中国的锂电池产业界一直存在着这样的看法,即锂电池的关键材料中,隔膜是技术壁垒最高、由国外企业垄断的环节,其高价格与采购困难也一直是长期困扰国锂电池企业的一个难题。今年规模与国际影响最大的电池展会“第二届日本国际二次电池展battery  Japan”于3月4日在东京落幕,国锂电池隔膜制造企业市星源材质科技股份的参展亮相获得了格外关注。做为本土的隔膜制造厂商星源材质经过多年的市场开拓与技术沉淀,终于破茧成蝶,成为第一个敢于在国际舞台上展示自己的中国隔膜制造企业,向全世界展现中国企业在锂电池隔膜领域取得的长足进步与成就。
在展会期间,包括索尼、松下、三洋、LG、三星、A123等国外锂电池技术领先企业代表均亲临星源材质的展台参观,在详尽了解星源材质的企业规模、产品质量与发展规划后都表示了极认可:星源材质的隔膜材料同海外隔膜企业的产品在性能上达到同一水平,甚至在个别指标如抗穿刺强度、高温稳定性上已经取得了突破领先,更加适合于大容量高安全性的动力锂离子电池的应用。其中松下、三洋、LG等企业更是现场即确定索取相应规格的样品开始进行性能测试,展开合作的第一阶段。而美国A123在该次展会之前就已经开始了对星源材质隔膜产品进行测试。
同时长期以来锂电池隔膜行业的垄断巨头(处于垄断地位的)旭化成、东燃、Celgard等也对星源材质的展出给予了极重视并感到了巨大的压力。种种迹象表明,长期困扰中国锂电池产业发展的关键材料环节不仅在国取得了对海外垄断的突破,并且站上国际竞争舞台的大幕已经拉开。
星源材质的发展一直十分稳健,去年在市光明新区的华南制造基地顺利试产之后,产能极提高,但是对市场的供应仍然趋紧,因而产能的进一步扩大以满足市场需求仍然是星源材质近期的规划目标。marcjacobs怎么读
锂电池产业格局或生变
锂电池产业格局或生变
日前,牧甫公司和黄铭公司的董事长黄铭独创的“多溶剂液相法生产纳米磷酸铁锂工艺方法”获得了中国工程院、钢铁研究院、国家863计划课题组等权威部门的成果鉴定。
黄铭表示,这一科技成果突破有望使整个产业成本降低20%以上,并且使锂动
力电池的使用寿命延长到5年以上,充电时间大幅缩短,同时能满足容量型和功率型的要求,其大规模产业化将改变世界锂动力电池、锂储能电池及相关应用行业格局。
技术取得突破
磷酸铁锂曾经被业界认为是实现我国新能源领域弯道超车的突破点。然而决定其容量的能量密度、大规模充放电性能一直是让业界困扰的矛盾,这给业界提出了不少现实问题。
近几年来我国掀起了一轮磷酸铁锂研究热,由于多数研究基于的是传统理论和工艺,每年数十亿的投入并未带来令人振奋的结果。
转型之痛似乎在暗示,磷酸铁锂已经走到了尽头,大多数行业专家和企业家甚至公开表示磷酸铁锂不可能成为主流动力电池正极材料,行业龙头企业和上市公司也纷纷将投资重心转向锰酸锂或三元材料。
黄铭独创的多溶剂液相法能够在常温常压下按需求将磷酸铁锂进行纯度控制,对锂源、铁源、磷源材料的纯度要求极低,使制造成本大幅下降。
目前已大批量生产出的纳米磷酸铁锂不仅各项参数稳定。公司在高新西区已形成年产600吨纳米磷酸铁锂的产能,设立在广汉经济开发区万吨级产业化的生产基地也将逐步量产,今年将形成3000吨的生产能力,并有望很快实现1万吨以上的产能。
产业格局生变
分析人士表示,不断提速的产业化进程将打破现有产业生态格局:首先,替代性优势有望使正极材料行业重新洗牌和整合,固相法和水热法等高成本制造路线面临淘汰;其次,由于对锂源材料纯度的要求大幅降低,上游碳酸锂行业将面临重新估值,原先依赖上游矿石纯度提升正极材料性能的格局即将被打破,工业级和电池级碳酸锂的纯度差异已不再是决定因素。
此外,下游相关产业的技术路线将面临重新选择,大量下游应用行业将在磷酸铁锂、锰酸锂、三元材料等技术路线之间重新选择,而磷酸铁锂的综合优势将使我国在锂动力领域占据重要地位。
上游行业方面,目前需求推动也导致碳酸锂价格近几年呈现总体上升态势,特别是电池级及以上纯度的碳酸锂价格高居不下,黄铭公司的这项技术将使上游原料价格进入一轮下降通道,相关的企业估值将被市场重新定位。
黄铭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虽然公司的产品面临着供不应求的局面,甚至到了采取配额供应的紧局面,但公司仍会以大幅低于其他正极材料产品的价格销售,为我国相关配套产业快速发展壮大营造难得的低成本优势。
当升科技:国最具竞争力的锂电正极材料生产商
当升科技:国最具竞争力的锂电正极材料生产商
目前,公司在国际前6大锂电巨头中拥有5家客户,也是全球唯一同时向中、日、高端锂电客户提供高品质锂电正极材料的供应商。
昌珉提到宋茜从技术水平、规模和质量控制三方面看,公司都是国最具竞争力的锂电正极材料生产商。
2010年,公司锂电正极材料的销售量达到3894.37吨,同比增长高达57.27%。公司的这一销量处于全球第二,国第一的位置。今明两年,随着扩建产能和募投项目产能陆续投产,公司的产能仍将维持50%以上的高速增长。
从盈利能力的角度看,受行业的激烈竞争和原材料价格波动的双重影响,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