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例尺及比例尺缩放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通常有三种表示方法。
  (1)数字式,用数字的比例式或分数式表示比例尺的大小。例如地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00千米,可写成:1∶50 000 000或写成:五千万分之一。
  (2)线段式,在地图上画一条线段,并注明地图上1厘米所代表的实际距离。
  (3)文字式,在地图上用文字直接写出地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多少千米,如图上1厘米相当于地面距离10千米。
  三种表示方法可以互换。
  根据地图上的比例尺,可以量算图上两地之间的实地距离;根据两地的实际距离和比例尺,可计算两地的图上距离;根据两地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可以计算比例尺。
  根据地图的用途,所表示地区范围的大小、图幅的大小和表示内容的详略等不同情况,制图选用的比例尺有大有小。地图比例尺中的分子通常为1,分母越大,比例尺就越小。通常
比例尺大于二十万分之一的地图称为大比例尺地图;比例尺介于二十万分之一至一百万分之一之间的地图,称为中比例尺地图;比例尺小于一百万分之一的地图,称为小比例尺地图。在同样图幅上,比例尺越大,地图所表示的范围越小,图内表示的内容越详细,精度越高;比例尺越小,地图上所表示的范围越大,反映的内容越简略,精确度越低。地理课本和中学生使用的地图册中的地图,多数属于小比例尺地图。
比例尺缩放的计算
  将原比例尺放大n倍;原比例Xn。
  将原比例尺放大n倍;原比例X(n+1)。
  将原比例尺缩小1/n;原比例X1/n。
郭碧婷素颜  将原比例尺缩小1/n;原比例X(1-1/n)。
比例尺缩放后,原面积之比变为缩放倍数的平方。
1一支特种兵小分队,在方圆25平方千米的范围内执行任务,小分队指挥员所使用的地图,
比例尺应当为
    A.1∶1,000,000  B.1∶500,000  C.1∶500  D.1∶10,000
    2某地图上,甲乙两地相距11.1厘米,且都位于北半球的同一条经线上,当夏至日太阳位于上中天时,测得甲地太阳高度为60°,乙地为50°,那么该地图的比例尺是(  )
A.1:24000000    B.1:3000000    C.1:500000    D.1:10000000
3将1:10000的某幅地图,表达的范围不变,图幅放大为原图的四倍,则新图的比例尺是( )
A.比例尺不变  B.1:2000  C.1:5000  D.1:40000
4将1/50000的比例尺缩小1/4,则新比例尺变为(  )
A.1:50000    B.1:5000000    C.1:66500    D.1:2000000
5将1:10000000的地图比例尺放大到2倍后,则新比例尺是( )
A.1:20000000    B.1:5000000    C.1:10000000    D.1:2000000张若昀唐艺昕野餐
    1【解题思路】从表面上看,题目中没有直接提供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这就需要从题目中进行挖掘。首先将25平方千米的面积数,按照正方形或圆形,求出其边长为5千米或2.82千米,即为计算所需的实际距离。然后利用题目中四个选项的比例尺分别进行计算,求出四个图上距离,依次为0.5厘米、1厘米、1000厘米、50厘米。不难看出:前两个图上距离太小,第三个又太大,按这样的比例尺绘制的地图,都不能满足特种兵小分队活动的需要,只有第四个大小适中,既便于携带,又能满足使用的需要。
2【解题思路】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题上的图上距离已经给出是11.1厘米,实际距离没有直接给出,而是给出了甲乙两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分别是600和500。因为两地的纬度差等于两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差,所以两地的纬度差等于100。又因为在同一条经线上10纬度地上距离为111千米,所以可以计算出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111千米/10×100=1110千米=111000000厘米。最后根据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可以求出该地图的比例尺是11.1厘米/111000000厘米=1/10000000。
3【解题思路】如果比例尺扩大几倍,图幅将扩大比例尺倍数的平方。在本题中图幅放大为
原图的四倍,那么比例尺将放大为原图的=2倍,即(1:10000)×2=1:5000。
4【解题思路】将1/50000的比例尺缩小1/4,即比例尺缩小到3/4,缩小后的比例尺应为:3/4×1/50000=1/66500。
5【解题思路】将1:10000000的比例尺放大到2倍,放大后的比例尺是1/10000000×2=1/5000000,比例尺变大。
            高考地理热点之厄尔尼诺和拉尼娜成因及对我国气候的影响
通常指热带太平洋中部和东部的海水温度大范围的持续异常升高,引起全球气候异常并造成鱼类大量死亡的现象。厄尔尼诺在西班牙语中的意思是"圣婴"。该现象首先发生在南美洲的厄瓜多尔和秘鲁太平洋沿岸附近,多发生在圣诞节前后,因此得名。在一般情况下,热带西太平洋的表层水温较高,而东太平洋的海温较低。这种东、西太平洋之间海表温度梯度变化和信风一起,构成了海洋――大气耦合系统的准平衡态。每隔28年,这种准平衡态就要被打破一次,西太平洋的暖气流伴随雷暴东移,使得整个太平洋水域的水温变暖,气候出现异常,其持续时间为一年或更长时间。厄尔尼诺现象出现前的几个月里,太
平洋赤道暖水发生大规模的自西向东移动,圣诞节前后,赤道太平洋东部沿岸暖水沿着厄瓜多尔和秘鲁海岸南下,水温异常声高,最大时比常年升高56℃。由于暖水区迅速向西扩展,热带多雨带也随之南下。原来干旱的赤道太平洋东部降水量剧增,河水泛滥成灾;本为雨季的赤道太平洋西部地区则干旱无雨。此外,世界各地的气候因此受到严重影响,造成严重的自然灾害
    拉尼娜(La Nina)现象:厄尔尼诺过后,热带太平洋有时会出现与上述情况相反的状态,称为拉尼娜现象,拉尼娜在西班牙语中的意思是"小女孩"”(圣女婴),正好与意为“圣婴”的厄尔尼诺相反,也称为“反厄尔尼诺”或“冷事件”。。拉尼娜现象表现为中、东太平洋海温明显变冷,同时也伴随着全球性气候异常。用以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的海表面温度大范围持续异常变冷的现象。以赤道太平洋北纬5度至南纬5度,西经150度至西经90度区域内的海表面温度平均值连续6个月以上高于或低于正常0.5℃分别作为厄尔尼诺和拉尼娜。
3、厄尔尼诺和拉尼娜对我国气候有什么影响?
    厄尔尼诺年摇号申请,东亚季风减弱,中国夏季主要季风雨带偏,江淮流域多的可能性较大,
方地区特别是华北到河套一带少雨干拉尼娜年正好相反
    厄尔尼诺年秋冬季,北方大部分地区降水比常年减少,南方大部分地区降水比常年增多,冬季青藏高原多雪(南多北少型)拉尼娜年的秋冬季我国降水的分布为北多南少型
    在厄尔尼诺年我国常常出现暖冬凉夏,特别是我国东北地区由于夏季温度偏低,出现低温冷害的可能性较大。拉尼娜年我国则容易出现冷冬热夏。
 在西太平洋和南海地区生成及登陆我国的台风个数,厄尔尼诺年比常年少,拉尼娜年比常年多。
科比睡过的中国女星四、厄尔尼诺和拉尼娜对全球气候有什么影响?
    热带中、东太平洋海温的迅速升高,首先直接导致了中、东太平洋及南美太平洋沿岸国家异常多雨,甚至引起洪涝灾害;也使得热带西太平洋降水减少,造成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严重干旱。厄尔尼诺还常常引起非洲东南部和巴西东北部的干旱、加拿大西部和美国北部暖冬以及美国南部冬季潮湿多雨;它与日本及我国东北的夏季低温、日本和我国的降水等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此外,厄尔尼诺常常抑制西太平洋热带风暴生成,但使得东北太平洋飓风增加。拉尼娜的气候影响与厄尔尼诺大致相反,但影响程度及威力较厄尔尼诺
小。拉尼娜出现时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东部、巴西东北部、印度及非洲南部等地降雨偏多,但在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地区、阿根廷、赤道非洲、美国东南部等地易出现干旱。
3.影响:
1)全球性气候异常。厄尔尼诺,扰乱海流模式及大气环流,赤道以南东南信风减弱或消失,南赤道暖流减弱或消失,赤道逆流加强。南太平洋东部及沿岸水温异常升高,降水增多,太平洋西部变得干旱少雨,非洲撒哈拉沙漠却异常干旱。
2)全球气候变暖。厄尔尼诺暖流西流的过程中与黑潮暖流(即日本暖流)发生碰撞,使其向北移动。黑潮暖流是横越太平洋的一支暖流,来自日本附近,通常把巨大的热量输往东太平洋海域。它的北移,使北部海域水温上升,北半球气温升高。
2)海洋生物灾难。秘鲁渔场附近水温升高,上升流变为下沉流,海洋生态遭受破坏,海洋生物生存受到威胁。1972——1973年发生强厄尔尼诺现象时,太平洋东部和中部赤道附近与南美洲西岸海域,表层水温竟高出常年值4℃,使秘鲁鱼大量死亡或南迁,导致以鳗鱼为食的鸟类大量死亡。各种生物尸体漂浮在海面上,腐烂发臭,腥气冲天,海水发黑。
3)特大风暴潮灾。海洋学家多年研究发现,惨重的风暴潮灾的发生与厄尔尼诺现象有直接关系。
4)全球性瘟疫流行。厄尔尼诺现象扰乱了全球原有的气候模式,诱发一此天灾,导致了某些生物的迁徙,从而诱发某些流行性瘟疫在世界各地的传播。1993年加勒比海和美洲中部地区流行的登革热、流行性瘟疫在波多黎哥及中美洲和巴西北部地区肆虐横行;1994年孟加拉流行的、南美洲流行的肝炎及东方马脑炎在美国马萨诸塞州的传播,也都与厄尔尼诺有直接的联系。
5)连带的经济损失。1973年厄尔尼诺现象时,秘鲁鯷鱼大量死亡或南迁,导致以鳗鱼为食的鸟类大量死亡。这一年,秘鲁的鱼获量由常年的秘鲁捕鱼量从1030万吨锐减到180万吨,。出口下降,渔民无收,渔民大批失业。以鯷鱼(沙丁鱼)为原料的鱼粉业出现萧条时期,厂房倒闭,鱼粉业价格迅速上涨,世界各地以鱼粉作饲料的厂商,不得不改用大豆作饲料。于是,大豆价格也猛涨,甚至远在太平洋彼岸的日本,豆腐价格也提高了很多。强大的厄尔尼诺暖流,给世界经济的某些方面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
6)生命财产损失。1982年至1983年的强厄尔尼诺现象,使秘鲁北部和厄瓜多尔洪水泛滥,造成600人死亡,损失达6.5亿美元;同时,引起印度尼西亚和澳大利亚和严重干旱,使400人死亡,损失达30亿美元;1997——1998年,厄尔尼诺引起世界上亿美元的经济损失。
1若甲洋流的性质属于暖流,则甲洋流的地理位置在           
A5°E,61°N  B150°W,4°SC157°E,28°S  D143°E,32°N
2若图中的海洋是太平洋,当甲洋流远离海岸且沿岸的水温异常升高时,受其影响可能出现严重旱灾的地区是                               
A.智利              B.美国C 印度尼西亚                  D.英国
   楚天都市报23日报道:中国国家海洋局预报,200245月,全球海域又会出现一次中等强度的“厄尔尼诺”现象的多发期,预计会有3次“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据此回答1-3题:
 3下列关于“厄尔尼诺”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厄尔尼诺”现象是由于气候变冷使得秘鲁寒流发生变化而引起的
  B、“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在圣子耶酥诞辰前后,故将这一寒流称为厄尔尼诺
  C、“厄尔尼诺”现象还将继续光临亚太地区,并将对全世界产生恶劣的影响
  D、“厄尔尼诺”现象使印度洋赤潮海区海水温度比正常水温上升0.7
  4芈瑶结局“厄尔尼诺”现象主要导致秘鲁(
  ①洪水泛滥 ②干旱 ③使秘鲁渔业受损 ④使秘鲁庄稼受损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5我国在厄尔尼诺年,一般会(
  A、北方产生高温 、干旱,南方出现低温、洪涝  B、西北常出现低温冻害,粮食减产
    C、南方梅雨期入梅期偏早或空梅              D、在厄尔尼诺的下一年,东北地区多雨、嫩江干旱
13331                                     
                  地震波和内部圈层
  地震发生时,在水中游泳的人会感到(
A.左右摇晃  B.先摇晃后颠簸  C.先颠簸后援晃    D 上下颠簸
北京时间20102271434共青团之歌歌词分,智利中部康塞普西翁市附近海域(南纬35.8°,西经72.7°)发生8.8级强地震,此后连续发生多次6.0级以上的余震并引发海啸,给当地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据此回答79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