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力研究 RESEARCH ON TRANSMISSION COMPETENCE王俊凯整容前后照片
史料表明,初次熊猫外借发生在唐代。公元685年(日本垂拱元年),皇帝武则天向日本赠送了两只叫作白熊的生物,即后世的熊猫。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以政府和人民的名义将大熊猫作为国礼赠与和中国保持良好外交关系的国家,以及中国希望与之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即开展所谓熊猫外交。20世纪70年代,日本作家黑柳彻子撰文介绍了熊猫这
及冠之礼是什么意思种可爱的动物,引起较大的反响。这之后,乘着中日邦交正常化的东风,中国将康康、兰兰两只熊猫赠予了日本上野动物园。以此为契机,日本上下掀起一股经久不衰的熊猫热。
明道孙俪熊猫在日本初次亮相当天,慕名而来的日本民众将通向上野动物园的道路挤得水泄不通。熊猫馆前门庭若市,不少人无法得到入场名额,只得悻悻而归。同时期,日本文化界也涌现出了许多与熊猫形象相关的漫画作品,比如《熊猫大冒险》《熊猫家族》等。21世纪,互联网技术实现跨越式的发展,媒介革命
如火如荼地进行,新媒体已完全取代了传统媒体的主导地位。熊猫热也逐渐蔓延进日本民众常用的社交
媒体Twitter、Facebook 之中,熊猫文化传播的主体也逐渐从政府、动物园变为个人爱好者。如今的熊猫外交已不仅是一场简单的政府外交活动了,它成为了特文化传播的窗口,不断促进着中
日民众的交流和互相理解。
二、中日熊猫外交与新媒体时代中国国家形象建构(一)跨文化传播与国家形象建构在信息时代,人们主要通过大众传播来认识一个国家,跨文化传播影响着国家形象的塑造,对一个国家的本国/他国形象树立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我们的生活中,当代媒介在文化传统、价值和态度的传承和更新上都产生了重大的 影响。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但其中的某些部分于外国友人而言却未免多了一份艰深晦涩和观念冲击。我国
曾在各国设立过一些教授中国传统文化的机构,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促进文化交流的作用,但并未引起强烈的反响。
中国政府将熊猫出借给日本,由此提供给日本人民一个了解熊猫、了解中国的契机。通过一个无侵略性的可爱形象,将文化传播中不易被理解和接受的基于竞争与垄断逻辑的软权
力(soft power)转变为中华文化角度的软实力,熊猫外交将动物保护引入国家之间的命运共同体理念,增进了国家文化的生命力、创新力、凝聚力和传播能力,并依托这些能力造就
更强大的影响力和感召力。面对他国文化,如果忽略该文化产生的历史社会原因及其在该国社会中的作用,中国以及其他各国的形象建构过程中总难免产生符号化、刻板化的错误,即将我们和他们分
隔、抽象,故而使一国国民对他国产生受喜好与厌恶左右的单向认知,最终表现出竞争性认同(competitive identity)。熊猫作为一种惹人喜爱的珍稀生物,它能展现出足够鲜活生动的形象,传播这样的形象有利于让人多维度地了解一种文化、一个国家,从而消解刻板印象。熊猫这一文化符号是外
国友人了解中国的绝佳入口。随着熊猫这一文化符号传播开来,许多日本民众因喜爱它们而开始了解中国文化、学习中文、庆祝中国传统节日。有日本友人特意选择了大熊猫故乡成都作为留学目的地。打
开Twitter 搜索「パンダ(熊猫)」
、「中国」等关键词,我们可以直观感受到这股“熊猫热”带来的影响。
(二)新媒体时代社交媒体公共外交公共外交一词在冷战时进入了学者们的视野。它指一国的政府为了实现本国的国家利益,对国外民众展开的旨在创造有利于本国的国际环境的外交活动。早在2008年,美国
就提出了公共外交web2.0的概念,旨在利用互联网等现代传播技术与公众实现高效、快速、直接的交
撒贝宁 写真流沟通。网络社交媒体逐渐变成了重要的公共外交平台。尼古拉斯·卡尔把公共外交分为了五种类型,即倾听、倡导、文化交流、人员交流与国际传播。大熊猫作为我国特有的珍稀保护动物,它的出借是通过国际传播和文化交流开
展公共外交的绝佳契机。西方往往以吹毛求疵的态度对待中中日熊猫外交与新媒体时代中国国家形象建构
◎王智颖 洪 优
(杭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浙江 杭州 311121)
外地车上海年审摘 要:熊猫外交是中国面向全球友好国家开展的、富有中国特的外交活动。其中,中日熊猫外交取得良好成效。本文梳理前人研究、调查日本社交媒体,从跨文化传播等视角考察了中日熊猫外交与新媒体时代中国国家形象建构的关联性,提出熊猫这一文化符号在中国对日国家形象建构中具有独特优势和潜力。
关键词:中日熊猫外交;新媒体时代;中国国家形象建构;跨文化传播;公共外交
傅艺伟年轻时候照片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866(2020)18-0034-02
收稿日期:2020-6-12
基金项目:本文是杭州师范大学2019-2020学年星光计划“中日熊猫外交与新媒体时代中国国家形象建构”项目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王智颖,杭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本科生;洪优,杭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