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一般是哪天
【篇一:生肖从正月初一算还是从立春算】
生肖从正月初一算还是从立春算?
摘自:新浪博客陈伟平博主 发表日期:2012-02-01 18:55:15
巴西龟的饲养方法 生肖不能按公元纪年的元旦算,这是毫无疑问的。因为公元纪年属于西历,是基督教的纪年法;而生肖纪年源于中国的干支纪年法。干支的发明者是四五千年前上古时期的大挠氏。唐《通鉴外纪》中就引古书说:“(黄帝)其师大挠......始作甲子。”大挠作甲子虽是传说,但从殷商的帝王名字叫天乙(即成汤),外丙,仲壬,太甲等来看,干支的来历必早于殷代,即在三千五百年之前便已出现了。干支纪年是中国农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用十天干与十二地支循环搭配,六十年一周。古时的术数家又拿十二种动物来配十二地支,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称为“十二生肖”。人生在
考试顺利4个字祝福语某干支年就肖某物,如子年生的肖鼠,丑年生的肖牛等等,也叫“十二属相”。
比如2012年,究竟哪天开始生的孩子才是真龙天子呢?到底是从正月初一算,还是从立春算?表面是传统民俗文化和传统命理文化之间的分水岭,实质是干支纪年历法反映的是太阳周期还是月亮周期的分水岭,这是历法的根本问题。并不单纯是一个民俗问题。就算是民俗吧,你既然要介绍生肖的民俗文化,就不能绕开命理的生肖文化。绕开命理生肖的民俗文化是片面的,不全面的,也丢掉了生肖文化的根本属性。
按照传统民俗文化的范畴定义,生肖跟农历走,从正月初一算。即过了除夕夜24时,正月初一(公历 1月23日)凌晨的零点零分,就属于农历2012年,也就是大年初一,这个时点以后生的孩子就是属龙的了。天文学专家们编的《万年历》中,就都是以正月初一定属相的。
按照传统命理文化的范畴定义,生肖跟节气走,从立春节算。2012年壬辰年的立春节点是2012年正月十三日(公历2月4号)18点40分,这个立春的时间属于中原地区三阳开泰的准时节点。也就是从这一时间节点开始,出生的孩子才属于命理学范畴内真正意义上属龙的孩子。而在2012年2月4号,也就是正月十三下午18点40分之前出生的孩子,都属于属兔子。
65.2422天。根据太阳的位置,把一个太阳年分成二十四个节气,以利于农业种植等活动。夏历纪年就是用干支搭配,反映节气变化的,而不是反映月球变化的。夏历以寅月为正月(今农历1月),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改正朔”,以建亥之月(夏历十月)为岁首,但不改正月,四季完全和夏正相同。汉初沿秦制,武帝元封七年七年
带有手字的成语改用太初历,以建寅之月为岁首。注意“建寅之月为岁首”这句话,这就是立春节始方为“建寅之月”,此后两千多年一般都是用夏正。夏历既符合了月(朔望月),又符合了年(回归年),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上最科学的历法之一。
由此可见,干支纪年是反映节气变化的,是反映太阳的周年视运动的,而不是反映月亮朔望周期的,而阴历的每月初一无月、十五月圆是反映月亮周期变化的。生肖源于干支纪年,所以,那些天文专家们每年口口声声说的生肖按正月初一算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他们把干支反映太阳周期的根本属性,偷偷地改成了月亮周期。既然干支反映二十四节气的变化,那么每年的第一个节气是立春,生肖按立春算,就是最正确的了。立春节气在雨水之前,可能在年底也可能在年初。虽然有的年份两头都有立春(即所谓“两头春”),如2006年、2012年;有的年份没有立春,如2002年。但立春是大地复苏,万物生长的开始。
人也是自然之物,所以,命理学的属相是从立春开始算的。
按立春节算属相,农历2012生的人有三种属相,分别是兔子、龙和蛇,而不是一个属相龙。因为2012年有两个立春节,民间叫“两头春”,分别是2012年正月十三(公历2012年2月4日)和腊月二十四(公历2013年2月4日)。所以,2012年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三日18点39分之间生的孩子属相为兔;正月十三日18点40分至腊月二十四日生的孩子属相为龙,腊月二十四日到腊月三十日24时生的孩子属相为蛇。
那么,以民俗的初一定属相与命理学的立春定属相,那个的作用更大,更有意义呢?
显然是立春定属相的作用大,意义大。立春节后的属相,才是人的真正属相。不论是看人的命运,看人的婚姻,以立春节确定的属相,才能真正反映人的命运规迹。最起码,中国人用男女属相合婚,在民间有很深的土壤,广泛的实用性。这种生肖婚配文化,不是你专家们简单地说一句“迷信”就能取缔的。而以正月初一确定的属相,看人命运,合男女的婚姻,根本就不准确,甚至边都沾不上。
所以,以正月初一定生肖,仅仅是一个民俗而已,对人没有任何实质的意义。
【篇二:二十四节气——立春】
二十四节气——立春(东风 解冻 鱼上冰)。
立春居二十四节气之首,《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正月节,立,建始也,立夏秋冬同。”立春表示春季伊始,万物重焕生机。中国古代将立春十五日分为三候:“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蛰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说的是东风送暖,大地开始解冻。五日后,蛰居的虫类慢慢在洞中苏醒,再过五日,河里的冰开始融化,鱼开始到水面上游动,此时水面上还有没完全融解的碎冰片,如同被鱼负着一般浮在水面。
笔记本电池怎么保养 自周代起立春日迎春,是先民于立春日进行的一项重要活动,也是历代帝王和庶民都要参加的迎春庆贺礼仪。周代立春时,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去东郊迎春,祈求丰收,回宫后要赏赐臣,布德和令以施惠兆民。到东汉时正式产生了迎春礼俗和民间的服饰饮食习俗。如打春的“打牛”和咬春吃春饼、春盘、挂春幡等。
春幡也称“幡胜”。古代立春之日,剪有罗、绢或纸为长条状小幡,戴在头上,以示迎春。此俗起于汉,兴于唐、宋。《后汉书.礼仪志上》载:“立春之日,夜漏未尽五刻,亦描写春雨
师百官皆衣青衣,郡国县道官下至斗食令史皆服青帻,立青幡。”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汉宫春.立春日》词中亦可管窥:“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民间亦有剪“迎春”、“宜春”以及“福”字样张贴,象征吉祥。崔日用《奉和立春游苑迎春应制》“剪绮裁红妙春,宫梅殿柳识天情。瑶筐彩燕先呈瑞,金缕晨鸡未学鸣。”正描绘出妇女剪金鸡玉燕,万家迎春的情景。
春盘,即饼与生菜以盘装之。源于汉代,与六朝元旦之五辛盘也有一定联系。故春盘或亦称辛盘。明、清之时,于春饼、生菜外,兼食水红萝卜,谓能去春困,因而整个尝新活动称为“咬春”,表示迎接春天之意。汉崔寔《四民月令》:“立春日食生菜,取迎新之意。”杜甫《立春》诗亦云:“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梅发时”苏轼诗作中更多见“青蒿黄韭簇春盘”、“喜见春盘得蓼芽”、“蓼芽蒿笋荐春盘”等描述,可见“春盘”是蓼芽、蒿、笋、韭等菜蔬的集合。
春牛是立春日为劝农春耕而制,也叫“土牛”。据高承《事物纪原》记载,西周时, “周公始制立春土牛,盖出土牛以示农耕早晚”。到了汉代,鞭春牛风俗已相当流行。立春日清晨,京城百官身着青衣、戴青帽、立青幡,送土牛于城门外,官员执鞭击土牛,以示劝农
的迎春。唐宋时尤为盛行,宋仁宗颁布的《土牛经》使鞭土牛风俗传播更广。“小儿著鞭鞭土牛,学翁打春先打头”杨万里《观小儿戏打春牛》一诗生动地记述了宋代鞭春牛活动。
二十四节气——雨水(冰雪融化桃花开)。
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雨水前后,万物萌动,春天将至。古代将雨水分为三候:“一候獭祭鱼;二候鸿雁来;三候草木萌劝。”此节气,水獭开始捕鱼了,将鱼摆在岸边如同先祭后食的样子;五日后,雁字南徊;再过五日,草木萌发,欣欣向荣。
二十四节气——惊蛰
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惊蛰前后,春雷萌动、蛰虫出走。古代将惊蛰分为三候:“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黄鹂)鸣;三候鹰化为鸠。”描述已进入仲春,桃花红、梨花白,黄莺啼、燕飞来的时节。
惊蛰时节人体的肝阳之气渐升,阴血相对不足,养生应顺乎阳气的升发、万物始生的特点,《黄帝内经》曰:“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行,广步于庭,披发缓行,以便生志。”其意是,春季万物复苏,应该早睡早起,散步缓行,可以使精神愉悦、身体健康。这概括了惊蛰养生在起居方面的基点要点。
中国的民间传说白虎是口舌、是非之神,每年都会在这天出来觅食,开口噬人,犯之则在这年之内,常遭邪恶小人兴波作浪,阻挠前程发展,引致百般不顺。大家为了自保,便在惊蛰那天祭白虎。
二十四节气——春分 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四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夏历)二月中,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春分,昼夜平分之意,此时太阳直射赤道,春暖花开,草长莺飞。中国古代将春分分为三候:“一候元鸟至;二候雷乃发声;三候始
电。”便是说春分日后,燕子便从南方飞来了,下雨时天空便要打雷并发出闪电。 立蛋
李-礼乐(乐-乐器、名曲、舞蹈;礼-各种礼仪)-李:
钟鼓礼乐
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771年的西周时期,周公在“分邦建国”的基础上“制礼作乐”,总结、继承、完善,从而系统地建立了一整套有关“礼”“乐”的完善制度。
礼乐制度是以乐从属礼的思想制度。以“礼”来区别宗法远近等级秩序,同时又以“乐”来和同共融“礼”的等级秩序,两者相辅相成。按周礼,天子的舞队用八佾(即六十四人),诸公六佾,诸侯四佾,士二佾。
周代的音乐领导机构“大司乐”是世界上出现最早,规模最大的音乐教育与音乐表演机构,它所培养的对象是王和诸侯的长子、公卿大夫的子弟、从民间选拔的优秀青年。主要教授学员们学习六代乐舞与小舞。大司乐教育贵族子弟学习音乐并非是让他们真正去表演,而是让他们懂得“礼乐”是一种有效的治国方式。
能率燃气热水器 不同场合,不同身份的人,不但礼仪有别,所用的音乐也不一样。如祀天神,“乃奏黄钟,歌大吕,舞《云门》”;祭地示,“乃奏太簇,歌应钟,舞《咸池》”。(《周礼.春宫》)两君相见,例用大雅《文王》;诸侯设宴招待他国使臣则用小雅《鹿鸣》、《四杜》、《皇皇者华》、(《左传.襄公四年》)。又如天子祭祖用《雍颂》,士大夫则不能用。
关于乐队和歌舞队的编制,也有严格规定。乐队的规定是:“王宫县”,即排列成东西南北四面;“诸侯轩县”,排列三面;“大夫判县”,排列两面;“士特县”,只排列一面。歌舞队的规定是:天子用六十四人,列成八行,称为“八佾”;诸侯用三十六人,列成六行,称为“六佾”;卿大夫用十六人,列成四行,称为“四佾”;士用四人,列成二行,称为“二佾”;(《周礼.春宫》及注);等等。
既然音乐能关系到国家的存亡,那么就要非常重视音乐的教化作用。提倡礼乐治国,用礼来区分等级,用乐来调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达到君臣和敬、长幼和顺、父子兄弟和亲的整个社会完全谐和的目的。乐与礼的关系如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哲学家王船山指出:“知声而不知音,禽兽是也,知音而不知乐,众庶是也。惟君子为能知乐。”由此可见“声”与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