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Journal of Fujian R adio & TV U niversity
N o.2,2021General,N o.146
2021年第2期总第146期
王文平
(山西大同大学浑源师范分校,山西大同,037400)
一、引言
黄河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及山东9个省(自治区),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黄河中游省份的山西,在黄河文化的孕育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具体来说,黄河流经了大半个山西,从山西的西、南两侧流过山西的4市18县,
古老的黄河文明从这里起源并发展。黄河深刻影响了山西人民的繁衍生息,社会、文化、历史、民俗、方言等莫不与黄河息息相关。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指出“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要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1]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高瞻远瞩,深刻阐述了黄河文化的重要意义,对于促进黄河文化研究的深入具有重大的指导作用。
方言俗语作为地方历史、文化、语言、民俗等各方面因素的综合体,在研究地方文化方
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温端政、张书祥编著的《忻州方言俗语志》、[2]张光明、温端政编著的《忻州方言俗语大辞典》、[3]张光明主编的“忻州方言语汇系列辞书”李淑珍、李芮编著的《代县方言俗语》[4]都是专门搜集方言俗语的著作,
太谷县史志研究室编纂的《太谷方言俗语志》、[5]
张津著《浑源方言调查与研究》[6]中也搜集了大量的方言俗语。温端政主编的《汉语语汇学教程》中提出了关于方言语汇研究及语典编纂
的问题并进行了研究,
[7]
吴建生、李淑珍的《三晋方言俗语研究》第一次全面、系统地对山西方言俗语进行了研究。[8]这些成果都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基础条件。我们从黄河文化的视角研究山西方言俗语,以山西方言俗语为语言材料认识黄河文化,希望能为我国黄河文化研究尽一份绵薄之力。
二、黄河文化视域中的山西文化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历史上黄河哺育了中华民族,但也曾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人们应该尊重大自然的发展规律,与黄河和谐发展,让黄河为民造福、为社会造福,赵薇被强摘眼镜
黄河流经山西省6市的29县(区),黄河文化深深烙在山西人民众的心里,由此产生了许多与黄河手机银行转账限额
文化密切相关的方言俗语。这些方言俗语有的反映了黄河的自然特点,有的反映了黄河的社会性,有的是以黄河为文化意象构成的。通过对与黄河文化有关的山西方言俗语的研究,为黄河文化的研究和传承做出自己的贡献。
黄河文化;山西方言;方言俗语中图分类号 :H17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7346(2021)02-0085-04
—————————————————————
收稿日期:2021-02-26作者简介:王文平,女,山西大同人,山西大同大学浑源师范分校讲师。
摘 要 :关键词 :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总第146期) 2021年4月25日
·86·
加强黄河的生态治理,让黄河利国利民。这一定位是从遥远的远古时期继承而来的。中华民族一直流传着的大禹治水的传说就发生在山西境内及山西相毗邻地区,这个传说讲的就是人类与黄河之间关系问题。山西省处于黄河中游,忻州市、太原市、吕梁市、晋中市、临汾市、运城市等6市的29县(区)都属于沿黄河县市。黄河水哺育了山西人民,也影响到了山西人民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社会关系、思想观念等方方面面。这些都属于黄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学家、民俗学家以及其他方面的专家都进行了很多研究。特定的地理环境会对这里繁衍生息的人民产生巨大的影响,在黄河边生长的山西人民也孕育出了别具一格的黄河文化。他们在生活中融入了黄河文化的深深烙印,而且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于黄河的那份深情。在文学方面,伟大的唐代诗人王之涣写出了流传千古的名篇《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首诗写于今山西永济的黄河之滨,诗的前两句画面壮丽,气势宏大,令人振奋,后两句情景交融、含义深远,耐人寻味。王之涣还写过“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这样的优美诗句。在民歌方面,广
泛流传于晋陕蒙地区、气势豪迈的《天下黄河几十几道弯》这样唱道:“你知道天下的黄河,几十几道湾?几十几道湾里有几十几条船,几十几条船上有几十几根杆?几十几个那艄公哟把船扳,哎嗨哎嗨哟把船扳……”一首歌曲一气呵成,高亢激越直上云霄,把黄河人家、黄河儿女对黄河的一片深情表达得淋漓尽致。这里仅仅是略举几例,事实上黄河文化的表达方式非常多元,展示黄河魅力、抒发人们对于黄河的深厚感情的文艺作品是非常多的。祖祖辈辈与黄河相伴而居,可以说黄河已经融入到人们的血液中,融入到人们的心里。以至于人们把黄河作为一种文化意象、作为一种观察社会的视角和工具,沉淀到了日常的口语当中,创造出了大量的常用谚语。在永济展览黄河文化的一个展厅里,入口处的一块牌匾上写着:“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是黄河屡次改道的真实写照,更是对人生境遇的形象比喻。还有很多这样的黄河文化谚语,比如:“千年万年河不定”“九曲黄河十八湾,一碗河水半碗沙”“不到黄河心不死,不撞南墙不回头”“是非吹入凡人耳,万丈黄河洗不清”“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自古黄河不夜渡”……这些形象生动、朗朗上口的黄河文化谚语,这些来自民间的朴素的语句,也是黄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化记录和传承的重要工具。在黄河滋养下的山西方言中,流传着很多带有黄河文化特的方言俗语,这是了解、研究黄河文化的重要窗口。三、与黄河文化有关的山西方言俗语
(一)反映黄河自然特点的方言俗语黄河发源于青海省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流域面积约752443平方公里。黄河的中下游以平原、丘陵为主。由于河流中段流经中国黄土高原地区夹带了大量的泥沙,
所以它也被称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与黄河下游的泥沙堆积在史前地质时期就在进行,史后受人类活动的影响与日俱增。在上中游平原河段,黄河河道也曾经有过演变,有的变迁还很大。黄河的这种自然特征,为生活在山西黄河沿线的人民众所深刻认识,于是就形成了一些和黄河的水流特点密切相关的方言俗语:“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九曲黄河十八湾,一碗河水半碗沙”“黄河面恶心善,长江面善心恶”。黄河改道频繁,河水中的泥沙量大,所以我国古代一直非常重视黄河水患的预防和治理工作。古谚说“黄河决了口,县官活不成”,就是指黄河生态方面责任重大。如果不能有效地防止黄河的水患,那么县官是要受到严重惩处的。对于黄河的自然特点,在山西方言俗语中有很多反映,比如下面的谚语就是反映黄河水流特点的(本文例证及解释来自于温端政主编的《新华语典》(商务印书馆
2014年出版)和《中国谚语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年出版)): 【千年万年河不定】旧指黄河河道经常变化,时常泛滥成灾。【黄河两岸,十年九旱,一年不旱,水土流失一半】指旧时黄河两岸地区多旱灾,即使不旱,下雨又会造成水土流失。指黄河两岸自然条件恶劣。【黄河十里九滩】滩:河、海、湖边水深
2021年第2期
·87·
王文平:黄河文化视域下的山西方言俗语研究
时淹没,水浅时露出的地方。指黄河泥沙沉积,河床改道,形成许多的河滩。
豪华酒店【今日河东,明日河西】原指黄河河道不固定,河东河西经常改道。比喻世事盛衰更替,变化无常,难以预料。
(二)反映黄河影响之下的社会生活的俗语黄河在山西省流经地域广泛,而又几经曲折,由于黄河的阻隔给人们的交通带来了各种不便。古人有“天下黄河九十九道弯”的说法,就是用夸张的手法表现了黄河流经大海的途中,经过了千回百转诸多弯道的自然现象,而在山西及山西与陕西、内蒙、河南等地的弯道尤其多而急。还有种说法认为“天下黄河一道桥”,指的是在甘肃省兰州北门外用船连接而成的镇远桥,是重要的交通要道。事实上,面对湍急的黄河水,古人因为财力所限造桥克服交通困难的情况确实少见,更多的时候是把渡船作为渡河的工具。而黄河上的渡河工具又都是小型的、简陋的,过河十分危险,于是有了下面的说法:
【自古黄河不夜渡】指黄河流域漫滩大,水流急,旋涡横流,旧时渡河工具多为小木船或皮筏子,夜里渡河极其危险。
【宁拄讨饭棍,不在黄河混】指旧时黄河经常泛滥成灾,与其在黄河边上谋生,还不如去外地讨饭。
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对山西人民的生产生活发生了重要的影响。可以说,黄河边的人民的日常生活就是和黄河息息相关的。在黄河流域有一种说法“芒种三天见麦秋”,指芒种节前,黄河流域的农家开始收割麦子,芒种节之后收割完毕,开始回茬种秋作物。从这个方言俗语可以看出,黄河流域的人民生产生活的节令特点。而且随着黄河航道的开通,山西人民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比如在沿黄河的地方设置了好几个繁华的渡口,围绕这渡口人们在这里从事贸易、物资中转、搬运等活动,逐步就形成了一些依靠黄河而发展起来的古镇。山西临县的碛口古镇就是这样的一个典型的古镇。在古代的时候公路、铁路不发达,承载了很多货运的任务,几百年来一直是车水马龙的商贸重镇。现在虽然已繁华不再,但是依然能够想象到当年的景象。这个繁华的景象保留在了方言俗语当中,比如:【碛口街上尽是油,三天不驮满街流】碛口:古镇名,位于位于黄河晋陕峡谷中部山西省临县城南,古为兵事要冲,明清至民国年间凭黄河水运一跃成为我国北方著名商贸重镇。当时,西北各省的大批物资源源不断地由河运而来,到碛口后,转陆路由骡马、骆驼运到全国各地。回程时,再把当地的物资经碛口转运到西北。指明清时期碛口镇商贸繁荣,成为西北连接华北物产的重要中转站,三天不运转,货物就会囤积。
【碛口一天不发油,汾州府上点灯愁】汾州府:今天山西汾阳市。指明清时期碛口镇商贸繁荣,一旦哪天不发货,下游消费的货物就会短缺。
(三)黄河文化为文化意象的方言俗语黄河千百年来奔腾而去,对于山西沿黄地区生活的民众而言,
他们对于黄河的特点太熟悉了,黄河就是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他们不仅依靠黄河生存,还把黄河看做一种文化意象,通过这种文化意象的运用产生了许多表义形象、内涵丰富的方言俗语。比如“黄河万古往东流,百折不回头”采用了黄河河道弯度大、拐弯多的特点,“黄河万丈有底,人心三寸难测”用到了黄河河水很深的特点,“黄河尚有澄清日,岂可人无得运时”用到了黄河水携带泥沙、表面发黄的特点。黄河在人们的眼中是多侧面、多角度的,人们也把这种多侧面、多角度运用到了黄河为文化意象的方言俗语中,起到了画龙点睛的表达作用。具体的情况如下:
【黄河万古往东流,百折不回头】折:挫折。比喻意志坚强,无论遭受多少次挫折,都决不动摇退缩。〔例〕黄河万古往东流,百折不回头!咱们世世代代受封建势力的压迫,受地主阶级的剥削,逼得我们有肚子没有饭吃,有腿没有裤子,直到今天悲惨的日子算是到了头了。(梁斌《翻身记事》二六)
【黄河万丈有底,人心三寸难测】指人心难测。〔例〕听着古世礼那双穿胶鞋的脚在楼梯上踩得木板吱呀吱呀,冷丰标心头忽然有个非常不安的感觉:俗话说,“黄河万丈有底,人心三寸莫测”,这东西!该不会打翻天印吧?(克非《山河颂》七)注册私募基金公司
【黄河尚有澄清日,岂可人无得运时】指人不会久处困境,总会有时来运转的一天。〔例〕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总第146期)
2021年4月25日
·88·
远路东西欲问谁,寒来无奈授衣迟。黄河尚有澄清日,岂可人无得运时。(明·陆无从《酒家佣》三一折)|自投罗网受禁持,烦伊传报薄情知。黄河尚有澄清日,岂可人无得运时。(明·无名氏《珍珠记》一八出)|人以运为主,花逢时发,古语有云:“黄河尚有澄清日,岂可人无得运时?”(《封神演义》一五回)巨魔战将出装
与他们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方言俗语还有“易反易覆黄河水,易变易怒妇人心”
av女星最漂亮排名“不到黄河心不死,不见棺材泪不流”“不到黄河心不死,不撞南墙不回头”“山上没有不吃人的老虎,黄河里舀不出一碗清水”“是非吹入凡人耳,万丈黄河洗不清”等。
四、推进黄河文化有关的山西方言俗语研究的具体方法
与黄河文化相联系的山西方言俗语还有很多。方言俗语的研究处于一种不被重视的状态,这方面的研究尽管起步不晚但是研究的推进一直缓慢。从黄河文化的视角来研究山西方言俗语,为方言俗语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从这个视角出发,原来分散在辞书中的一些方言俗语就可以在黄河文化的特征下形成一个新的聚合。除了前文举例的一些方言俗语之外,还有不少这样的方言俗语,比如“河走温
县城,仓头猛一穷”“黄河百害,唯富一套(河套)”“黄河富宁夏,最富是吴忠”等,如果展开充分的田野调查,这个方面的条目应该还有许多。这就启示我们,在做山西方言俗语方面的调查和研究时一定要广泛搜集,要在充分占有资料的
基础上进行研究。如果按照黄河文化这个特征来挖掘山西方言俗语,挖掘出来的方言俗语应该是非常多的。那么这些方言俗语就不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通过一定的方式联系在一起的特定研究对象。黄河文化是一个整体,黄河文化视域中的山西方言俗语也是一个整体。就要求在后续的搜集整理工作中扩大搜求范围,把与黄河直接相关的方言俗语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研究。
方言俗语背后是深刻的人文背景。山西与黄河有关的方言俗语和这些人文背景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如果想把与黄河有关的方言俗语掌握好,不熟悉当地的风土人情是绝对不行的,因此要加强自身的修养,多掌握一些和黄河生态文明有关密切相关的信息,才能够真正把相关的山西方言俗语整理好、研究好。
五、结语
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要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守好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黄河奔腾不息,黄河文化源远流长。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着力加强生态保护治理、保障黄河长治久安、促进全流域高质量发展、改善人民众生活、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
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之际,黄河文化理应进入到人们的视野当中,并引起重视,积极行动起来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
参考文献 :
[1]习近平 .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J] .求是,2019,(20) .[2]温端政,张书祥 .忻州方言俗语志[M] .北京 :语文出版社,1988 .[3]张光明,温端政 .忻州方言俗语大词典[M]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 .[4]李芮,李淑珍 .代县方言俗语[M] .太原 :山西人民出版社,2019 .[5]太谷县史志办公室 .太谷方言志[M] .太原 :北岳出版社,2019 .[6]张津 .浑源方言调查研究[M] .太原 :三晋出版社,2020 .[7]温端政 .汉语语汇学教程[M] .北京 :商务印书馆,2006 .
[8]吴建生,李淑珍 .三晋俗语研究[M] .太原 :山西人民出版社,2009 .
[责任编辑 :林菁]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