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国际水文计划(以下简称IHP)提出了一项试验性的水文创新计划“环境、生命与政策的水文计划”(以下简称HELP),旨在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流域的综合管理,特别是要促进科学家、利益主体和决策者之间的对话。环境管理要实现永续生存的最终挑战就是在人类活动及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之间寻求一个恰当的平衡点。用综合管理的方法就会使流域成为一个合理的地貌单元,在这里可以实现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平衡。流域可以看成是两个部分的集合体:一部分是与水有关的人类活动,另一部分是依赖于水环境而存在的生态系统、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是水让这两个部分之间存在着天然的内在联系,同时,矛盾与之共存。因此,综合管理的任务就是使流域成为一个和谐的整体,显然,这就需要各个部分间的协调。过去的水资源管理政策经常是建立在陈旧的知识和技术基础之上的,以至科学家和利益主体之间的“症结”将二者分离开来:科学家的研究不能及时得到应用,而利益主体却具有合法的优先权。这样就造成了管理体制的脱节。北京澳加利华文化教育咨询有限公司HELP许嵩为什么叫vae计划鼓励水资源政策,水资源管理和科学团体共同协作,以使科学能更紧密地同政策和管理需求结合在一起。
 
近来的一些国际会议强调,水资源问题是21世纪最重要最严峻的环境问题。而且,现在越来
场地租赁合同越明显的三个安全问题(食品安全、水安全和环境安全)逐渐联系在了一起。有关水资源的专业人士对此的响应,就是渴望寻求能使他们的专业知识更有效地服务于对环境和生活用水的管理以及相应政策的制定。
20世纪80年代开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下简称UNESCO)和IHP的许多活动已经使瑞典的科学家们对以下领域产生了极其浓厚的兴趣。例如:
IHP相关的水文项目对世界不同地区的相似性和差异性研究;
中国洁具卫浴10大品牌排行榜
1988IHP在瑞典Skokloster举行的有关“水资源的社会计划和政策制定意识”研讨会的相关内容;
●以IHP委员会的全球性调查为基础的一本案例集锦——《水—土地利用的映射》。
1991以来,瑞典的水科学家们一直积极地参加每年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的跨学科性的水资源研讨会。
10张继科新恋情次研讨会呈现出一种明显的变化趋势,即思维方式的变换(Falkenmark2000)。水
资源管理作为一种涉及到土地利用、水和生态系统的综合性问题,就必须促进科学家、决策管理者和利益主体之间的交流。在所有活动和现象都依赖于环境条件相同(地区降雨量)的同一个集水区域或者江河流域里,这种综合管理方法对于确立一种准确的观点是至关重要的。
一、寻求人类和生态系统间最适宜的平衡
环境管理的最终目的就是在人类及其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之间寻求最适宜的平衡。随着人口的持续增长以及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迅速发展,这种平衡的实现就越发显得重要。20009月,在联合国千年峰会上,各国领导人一致同意要努力消除贫困、饥饿、疾病和一系列相关的社会问题。8项千年发展目标无疑成为了全球峰会议程的核心问题。也正是水的特殊作用,使这8项目标联系在了一起,所以一个整合的流域管理方法就显得至关重要。
可以预见的是,要解决贫穷、饥饿和疾病等相关的社会问题,势必会引起相当大的地貌演变。这就使得水资源管理必须考虑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基于此,要实现8项千年发展目标就必须有一个针对水、生态系统和土地利用的有效的方法,以便解决它们之间相互综合依赖的问题。所以,HELP计划所起的作用就越发显得重要。
二、协调流域内的人类活动
流域是人类活动和环境之间趋于和谐的基石,因为人类活动和生态系统都依赖于相同的水源,例如流域范围内的降雨。这使得流域成为了有针对性的起作用的地貌单元,只有在这里才可能实现人类和自然的和谐。在某一流域中,“绿水”(气态水)的循环供给陆生生态系统,“蓝水”(液态水)的循环供给水生生态系统和人类的用水需求。“绿水”的循环反映了自然界“土壤-植物”生态系统的用水消耗。“蓝水”在地表和地下流动,从山顶到山脚,从陆地到海洋。
一个流域可以被认为由两部分构成:一是与人类相关的用水活动,另一个是依赖与水而存在的包括陆生和水生植物在内的生态系统。这两个部分因为水的存在而紧密联系在了一起。人类对水资源的利用方式包括:
——直接取水。“蓝水”使用后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消费使用后成为水蒸气进入大气,不在适合人类使用;另一部分回流进入生态系统,但经常会携带大量的污染物。
——流动的“蓝水”用作电力生产、航海以及娱乐。
可能影响“蓝水”径流的土地用水。
生态系统用水分为两种类型:
——与“绿水”相关的陆生生态系统用水。
——与“蓝水”相关的水生生态系统用水。
很明显,人类活动与生态系统用水在某种程度上是冲突的。因此,水资源管理的任务就是要使流域的各个部分之间相互和谐。这需要有目的性地折中相互间的用水需求,这种折中当然必须是被社会所接受的,而且又使更多利益相关者之间能达成共识的一种方案。
三、转变观念
在国际争端中,长时间以来一直存在着一种“穿新鞋走老路”的思想,这种“新瓶装旧酒”的做法不是去努力尝试一种新的思维,而是去效仿传统的做法。尽管人类面对自然的一些进退维谷的尴尬在21世纪已有所改观,但还是缺乏紧迫感(Falkmark1998)。摆脱陈旧思维束缚的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是“后溯估测”,这是一个在瑞典交通运输学(Falkmark&Steen
1995)中使用过的方法。后溯估测法的前提是特定的,即起作用的源动力、生命支持系统根本上发挥作用的途径和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主要方式以及水资源可用性和水质的影响因素等。面临的问题是:什么样的水资源开发方式才会实现水、食品和生态系统的安全,需要什么样的专业知识来支持这种开发。
四、水、食品、生态系统的联系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两个明显的对水的依赖性所产生的矛盾:一方面是要确保食品的安全,另一方面是要保证生态环境的安全。
据资料显示,接下来的两代人,如果要缓解世界饥饿问题,认真对待千年发展目标,就必须解决粮食问题。不仅要满足人口增长所需的粮食,而且要达到一个可接受的营养水平。对于存在严重饥饿问题的地区,诸如非洲撒哈拉沙漠地区和东南亚地区,这将会是一个严峻的挑战。众所周知,农业种植是一种特别耗水的生产活动。如果按照联合国粮农组织的设想,即达到可接受的营养水平,则每年需要消耗掉1300km3的水用来农业种植,这势必要消耗掉其它的用水需求。这样以来,下一代的“绿水”消耗量将会从3800km3/年增加到政治面貌有哪几种类型5600km3/年(Rockstrom2003)。
问题的关键是:现在的水在哪儿?然而现实却是,农业灌溉正消耗着大量的“蓝水”;同时,蒸发作用正使地下水的补给和河流的水源逐渐减少。现在能做的就只有通过牺牲自然生态系统中绿地、湿地、森林的“绿水”消耗或者从其他水资源丰富的地区引水来实现水资源宏观上的平衡。
如果水资源的消耗量一直增加,径流将会减少,河流也将会枯竭,水生生态系统将会受到影响;如果通过牺牲自然生态系统用水而消耗更多的“绿水”,陆生生态系统就会受到影响。因此,基于这两个难以调和的矛盾,生态环境安全的问题将必须更加重视。
五、与时俱进
在人类逐渐意识到未来需要“与时俱进”时,一个要解释的关键问题就是生态系统安全和生态系统保护的相近含义。保护什么?什么是最主要的威胁?它们可以在何种程度上被避免?不应超过的底线是什么?
近年来国际社会把越来越多的注意力集中在一个特殊的问题上,即如何使生态服务融合到水资源管理中来。例如199911月在瑞典斯德哥尔摩Beijer研究院举行的全球水伙伴(简
GWP)研讨会和随后出版的《水资源管理和生态系统:与时俱进》(GWP2003)等。国际湿地公约组织和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简称IUCN)已经组织了流域研究的地区网络,目的就是将流域研究用作试点。
陆生生态系统是需要消耗水资源的,且与“绿水”密切相关。水的纽带作用就在于通过它实现了土壤水分和营养物质向植物的传输。另一方面,陆生生态系统的改变,也会对径流即“蓝水”的流动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到水的社会使用价值。换言之,土地利用的变化会影响“蓝水”资源。以“蓝水”为栖息地的水生生态系统之间相互联系的纽带是河流和季节性的洪水事件以及水质状况。由于河流流域更容易积累上游人类活动的影响,所以就使生态系统显得特别脆弱,譬如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等。
“生态系统保护”的概念可以有两种解释(GWP2003):一方面是指某一特定区域内的生态景观的保护,例如特殊的林区、湿地、湖泊等,这主要因为它们所具有的社会价值;另一方面是指对流域全局的保护,目的是防止流域内重要的生态现象的恢复力免遭突变的破坏。我们必须保护生态系统在不损失容量的前提下缓解突变的能力,从而实现对社会极其重要的生态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