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eating a green campus        博物馆调研报告
                                   
六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
P 2-7    调研项目一. 2011916 -17 上海景点推荐
                      四川成都建川博物馆聚落
P 8-12  调研项目二. 2011923 -24
                      贵州西江千户苗寨
P 13    博物馆系列电影观后感
P 15-16  当代主要建筑思潮与流派
P 17-18  基地选择与分析
调研目的:
1、理解与把握建筑的创意与构思,发挥创造性,提高设计能力。
2、了解博物馆建筑的基本特点及内部空间组成要求。
3、建筑造型符合建筑形式美的规律,创造有个性的吻合博览建筑特性的建筑形象。
4、了解博览建筑平面空间组合的方法,有机处理建筑与环境之间以及建筑内部的功能流线和交通流线,合理处理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的衔接过渡、单体建筑与整体环境的关系。
建川博物馆聚落—— 一座城
【建川博物馆简介】
建川博物馆,全称建川博物馆聚落,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大邑县,聚落占地500亩,坐落于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刘氏庄园所在地安仁古镇。聚落内将建设抗战、民俗、红年代艺术品三大系列20余个分馆。是目前国内民间资金投入最多、建设规模和展览面积最大、收藏内容最丰的民间博物馆。
建川博物馆聚落25个博物馆2个主题广场分别由矶崎新、切斯特·怀东、邢同和、张永和、彭一刚、马国馨等国内国际知名建筑大师、雕塑大师担纲设计,创造了国家级建筑、雕塑精品。
整个博物馆聚落分为三个系列,分别是:
抗战系列,设有中流砥柱、正面战场、飞虎奇兵、不屈战俘、川军抗战、日军暴行、汉奸丑态等抗战文物陈列分馆以及“中国抗日壮士(1931-1945)雕广场”和“中国抗日壮士——抗战老兵手模广场”;艺术品系列,设有瓷器陈列馆,像章陈列馆,宣传画陈列馆,票证陈列馆、镜鉴陈列馆,座钟陈列馆,音像品陈列馆、生活用品陈列馆、知青生活等分馆以及“记忆”雕塑广场;民俗博物馆系列,包括老公馆家具、百年老照片、三寸金莲、笔筒等分馆。
飞虎奇兵馆设计:
切斯特·怀东。曾任美国建筑师建筑协会主席,代表作:美籍日裔国家博物馆、剀撒医疗中心等
中流砥柱馆馆设计:
邢同和。上海现代集团总建筑师、工程院院士 代表作:上海博物馆、纪念馆等。
川军抗战馆设计闫妮最新新闻
徐尚志。国家建筑设计大师,曾任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代表作:锦江宾馆 徐行川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常务副总建筑师。
正面战场馆设计:
彭一刚。天津大学建筑系教授、中科院院士,国家级建筑设计大师 代表作:山东刘公岛甲午海战馆、伦敦中国城、平度市现河公园等。
众志成城馆设计:
马国馨。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工程院院士、国家级建筑设计大师 代表作:北京纪念堂、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含亚运村)、首都国际机场新航站楼。
不屈战俘馆设计:
程泰宁。杭州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代表作:杭州黄龙饭店、浙江美术馆等。此设计荣获梁思成建筑奖。
镜鉴艺术馆设计:
李兴钢。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李兴钢建筑设计工作室主持人、中国国家 体育场(2008奥运会主会场)中方设计主持人。
座钟艺术馆设计:
刘家琨。著名建筑设计师,代表作:成都艺术中心骄子音乐厅、星美术学校、鹿野苑石刻艺术博物馆、红年代娱乐中心、何多苓工作室等。
三寸金莲馆设计:
吴磊.成都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
(以上仅为部分场馆照片展示)
2011年夏,一个偶然,让我们邂逅了一个叫建川博物馆聚落的文化景点,一位叫樊建川的四川房地产开发商邀请矶崎新、张永和、刘家琨等20多位国内外知名建筑师一起设计一个由20多座博物馆组成的城区,博物馆所有的藏品都是他个人多年来收藏的从1900年至19
99年的历史文物。一个人,建一座城,收藏100年的中国历史,在一般人眼里怎么看都是一个几乎无法实现的的疯狂之举,但在今天,这个狂想已经开始转化成现实,于是我们满怀好奇和期待来到四川大邑县安仁镇一探究竟。
   
这是一趟奇妙的旅行,它关于一座城,有的人叫它博物馆城,有的人叫它“500亩地2天的博物馆行程下来,虽然时间上有些仓促,也许还带点走马观花的浅薄,但是大师的作品让我们有了不虚此行的收获。最让我为之欣赏的应该就是刘家琨设计的新中国座钟博物馆还有参与奥运会鸟巢设计的李兴刚设计的合抗震纪念馆、红年代镜鉴艺术馆为一的场馆。
清理手机垃圾文件
no.1  座钟博物馆
博物馆主入口
壁龛钟墙                                  圆形院落——时光晷
钟馆的建筑平面为方圆相套,在方圆之间高而狭窄的间隙中,在凹入处的壁面上满布壁龛,形成四面钟墙。钟展区中心圆形院落不置一物,仅有光影——古人的计时工具。圆形空间特有的声学特殊性,形成“回音壁”和“中心聚焦”等特殊建筑声学现象,使人在经过迷宫般曲折回绕的路径后突然进入静谧封闭的声学空间,感受声音、光影与时间。此时此刻,在曲线完美的红砖墙的上方和下方,我们看到了一片圆形的蓝的天和一片圆形的鲜艳的光圈投影。
博物馆部分的建筑全部以清水红砖砌成,立面裸露不加以任何装饰,以整齐、单纯、绝对的红砖,象征年代的精神状态。外部的商业部分使用混凝土框架结构,以市场的自由、杂乱与纷繁,对照博物馆内部的纯粹。博物馆的部分完全被商业部分包围在内部。
与临街商住部分的“世俗空间”自由纷繁的状态相比,博物馆采用圆、方、十字形等典型的古典平面,营造“神圣空间”。气氛宁谧的内向空间让人身处其中不由的去责问内心的本真想法。
抗震纪念馆陆子艺资料
该馆与 “红年代镜鉴艺术馆”位于同一个建筑内部,设计师为参与奥运会“鸟巢”设计的李兴刚。从外形上看,该馆裸露的红砖,镂空或被玻璃封上无规律的洞口,粗糙的水泥、有点锈蚀的钢筋,加之钢管搭建的护栏,给人强烈的废墟悲壮之感。
内部展览以日记的形式来展现从地震第一天以来的一个月中每天发生的事情。从展厅的楼梯而上,踩着那个熟悉而又令人恐惧的日期数字,脚步犹如灌铅般沉重。
模拟现场实景,2维影像,脚底的玻璃下散乱的废墟,局促的过道,低矮的空间,……一切的一切都让我们的心情无比沉重。
广播里放着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专为抗震救灾的录制的歌曲《相信爱》,听着这熟悉的歌声,我们仿佛有一种穿越时空的恍惚。又走进512以来的日日夜夜。
展览厅两边的图片再现着汶川、北川震前的美丽和震后的悲惨,让每一位参观者心灵都受到强烈震撼,沿着路线一步步往里走,两旁的照片和展柜中再现了大地震以来每天的救援场景,无不让参观者若置身救援的日日夜夜,仿佛在和救灾大军一起行动,一天天走向救援进程。而两旁从各地收来的被砸成铁饼的小轿车、冰箱、洗衣机等物品,更让人感到大灾的惨烈和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