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营口市2014届高中毕业班高考模拟考试——语文
高考语文
2014-04-20 1617
辽宁省营口市2014届高三高考模拟考试
语文试卷
本试卷分为第I卷和第II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于和伟简历个人资料简介
第I卷
(选择题共11题每小题3分共33分)
一.选择题(15分,每小题3分。本题共5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屏蔽屏弃天然屏障孔雀开屏
B.处境处理处心积虑处之泰然
C.臭氧铜臭遗臭万年臭味相投
D.否定否则不置可否否极泰来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A.唇舌剑名燥一时察颜观一年之季在于春
B.精神矍烁沉疴固疾人才倍出文武之道,一张一驰
C.鸠占雀巢犄角之势跻身上流万事具备,只欠东风
D.戮力同心功亏一匮张慌失措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猜灯谜时,常常会出现这种情况:你已知道该谜的猜法,并似乎也抓住了谜底某个字词,却屡试不爽。
B.对外国观众来讲,京剧舞台上那种木头刀稀松一碰,口中一吆喝就打了一仗,简直不可理喻。
C.事实说明,传统文化并非明日黄花,而是与今天和未来息息相关。
D.在物种生命的链条上,任何一种生物的灭绝都会给世界带来不可思议的后果。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滥用外来语所造成的支离破碎的语境,既破坏了汉语言文字的严谨与和谐,影响了汉语表意功能的发挥,也消解了中国文化精深而丰富的内涵。
B.适度的自我评价,实际上是把心理之船停泊在一个平静的“码头”,而超过个人实际的高目标,则容易导致心理失衡的负担。
C.目前的中国足球人才短缺,竞争机制难以完善,个别队员恃才无恐,出现了职业道德与收入没有同步增长的怪现象。
D.现在很多行人对于闯红灯的事是不以为然的,认为只要没有汽车通过,闯红灯没什么关系。
5.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董璇和高云翔什么时候离的婚
曾宪梓先生对中国内地的总捐资额超过四亿人民币。有人这样问他:“有钱快乐,还是没钱快乐?”曾宪梓先生这样回答:“。不要成为钱财的奴隶,要做钱财的主人。”
①我不算有钱②穷人有穷人的快乐,有钱人有有钱人的快乐③有钱不一定快乐④看你怎么用⑤但是我把钱用在有益的事业上
A. ①③②④⑤
B. ①⑤②③④
C. ③②④①⑤
D. ②③④①⑤
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9分)
鸿雁在中国古代诗词中的审美意蕴
在中国古代诗词中,鸿雁作为审美对象,具有丰富的美学意蕴。
鸿雁是随阳之鸟,它虽然在季节和环境的渲染下带有“秋”的意象,但它与蟋蟀、鸣蝉等秋虫之美仍有所不同。听秋虫之浅吟低唱,不免产生物华将近的寂寥之感,看鸿雁之布阵南征,则令人心胸开阔,精神振奋。“秋萧条,秋容有红蓼;秋风拂地,万籁也寥寥。惟见宾鸿,冲入在秋空里,任逍遥”,便是对鸿雁这一美学特征的生动把握。鸿雁是健飞之鸟,翅膀拍动时频率适中,沉宋汶霏个人资料
雄有力,不似鹰鹞之猛悍桀骜,也不似鹤鹭之轻灵飘忽,而是给人以坚忍强劲的审美感受。在风频雨骤的春日或霜寒月冷的秋夜,当鸿雁结阵翱翔,引吭嘹唳、雄姿勃勃地掠过长空时,人们的这种审美感受就更加明显、强烈。鸿雁迁徙时常汇集成数十只、上百只的大,在天空中列队飞翔。“蜃楼百尺横沧海,雁字一行书绛霄”;“白犬吠风惊雁起,犹能一一旋成行。”鸿雁这种行序整齐的飞行特征,使中国古代文人们赞叹不已。鸿雁健飞,且性情机警,南征北返时,中途很少停歇,人们能看到竦峙树端的鹰、栖息房梁的燕、兀立江滩的鹤鹭,却很难看到静态的鸿雁。在中国古代诗词歌赋中,鸿雁大都以动态出现,鸿雁翔姿优美,亦刚亦柔,曹植的《洛神赋》中就有“翩若惊鸿,矫若游龙”之语。鸿雁南迁阵容非常壮观,在朔风凛冽、尘沙蔽日的秋冬之际,当一大雁雄姿勃勃地掠过长空时,亦能唤起古人雄浑悲壮的审美感受,这种感受对于边塞诗人来说,尤为强烈。“雁来惨淡沙场外,月出苍茫云海间。”借秋空雁阵渲染沙场征战的雄浑悲壮之貌。
在中国古代诗词中,托物言志与借景抒情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两者不可截然分割,而对“雁”意象的发掘,即能较好的说明这一问题。在中国古代咏雁诗词中,既有侧重“言志”的诗词,也有侧重抒情的诗词,但数量最多的还是抒情与言志有机结合、互为渗透的诗词。中国美学中的“景中情”与“情中景”互相联系又各具特征。巧于诗者或“景中情”,或“情中景”;神于诗者则情不虚情,景非滞景,情景互生,妙合无垠。这三种审美移情层次在中国古代咏雁诗中均能到例证。
6.下面对鸿雁习性特征所体现的相应的审美意蕴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A.鸿雁起飞以及飞行时,翅膀拍动,沉雄有力,给人以坚忍强劲的审美之感。
B.鸿雁迁徙时行序整齐,符合中国人喜欢整齐划一的审美情趣,能激发人们团结奋进的热忱。
C.鸿雁健飞,且性情机警,迁徙中很少停歇,使人们很容易联想到对光明与温暖的追求。
D.鸿雁飞翔时,常汇集数十只、上百只,其阵容相当壮观,容易引起人们无限的遐想。
7.文章最后一段中“这三种审美移情层次”指的是
A.①托物言志;②借景抒情;③托物言志与借景抒情相结合。
B.①托物言志与借景抒情相结合;②“景中情”和“情中景”;③情不虚情,景非滞景。
C.①景中情;②情中景;③情景互生。
D.①“景中情”和“情中景”;②情不虚情,景非滞景;③情景互生。
8.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古代文学作品中,秋虫的审美基调一般表现为凄清低婉,鸿雁的审美基调则主要表现为辽阔高远。
B.中国古代对联常以“飞鸿”对“奔马”、“冥鸿”对“隐豹”、“摩天鸿”对“闹海蛟”,主要体现了古人的“亦刚亦柔”、“雄浑悲壮”的审美感受。
补水乳液C.鸿雁列队飞翔时,“人”字形与“一”字形之间不断更替,动荡中呈现出鲜明的回旋往复之美。
D.情景互生,物我难辨,天人合一的艺术境界是中国古代诗词创作的最高美学境界,古人的咏雁诗不乏其例。
三.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1题。(9分)
乘风破浪的淘汰名单黄友字龙友,温州平阳人。少不羁,十五入太学,语同辈曰:“大丈夫不能为国立功,亦造化中赘物耳。”因投笔西游。边帅刘法一见奇之,延致门下。会西鄙军哄,都护高永年战没,友作七诗哀其忠。其后幕府奏功,没永年之实,恤典不及。其子以友诗进,徽宗览之恻然,遂加赠谥。友亦免省试,登进士第,调永嘉、瑞安二县主簿,摄华阴令,有政声。方腊窃发,友同诸将收复,所至披靡。婺寇复作,守留友摄兵曹,为殄灭计。友请往谕之,既次浦江,贼望风解去。复单骑次武义,贼众持钉一榼置其前,友正叱之曰:“汝等何速死耶?”贼首李德壮之,亟麾退,一境贴然,婺人图像祀之。通判檀州。会金人败盟,郭药师以常胜军叛,燕土响应,友独领数千人与之战,躬冒矢石,破裂唇齿。钦宗即位,制置使詹度奏友久服武事,筹略过人。丞相何栗从而荐之,召对,问友唇齿破裂状,为之称叹,赍予甚渥。进直徽猷阁、制置司参谋官,同种师中解太原围。友遣兵三千夺榆次,得粮万余斛。
明日,大军进榆次十里而止,友亟白师中:“地非利,将三面受敌。”论不合,友仰天叹曰:“事去矣!”迨晓,兵果四合,矢石如雨,敌益以铁骑,士卒奔溃。敌执友谓曰:“降则赦汝。”友厉声曰:“男儿死耳!”遂遇害。帝书“忠节传家”四字旌其闾,官其后八人。友体貌英伟,胆雄万夫,谋画机密,出人意表。尝语子弟曰:“天下承平日久,武事玩弛,万一边书告警,马革裹尸,乃吾素志。他日收吾骸,足心黑子为识也。”其忠诚许国根于天性如此。木兰诗翻译
(选自《宋史·忠义列传》)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亦造化中赘物耳赘物:苟且偷生的人
B.其后幕府奏功奏功:平叛获得成功
C.婺人图像祀之图像:画(黄友的)像
D. 会金人败盟败盟:破坏宋军联盟
2014.下列各句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黄友胆识过人的一组是
①都护高永年战没,友作七诗哀其忠
②方腊窃发,友同诸将收复,所至披靡
③友请往谕之,既次浦江,贼望风解去
④复单骑次武义,贼众持钉一榼置其前,友正叱之
⑤燕土响应,友独领数千人与之战
⑥友遣兵三千夺榆次,得粮万余斛
A.①②④
B.②③⑥
C.①⑤⑥
D.③④⑤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黄友少年时为人豪放,无所拘束,小小年纪就胸怀报国壮志,放弃了学业来到西部边境,寻为国立功的机会。
B.黄友在镇压方腊和婺州贼寇的过程中,充分施展谋略,他所到之处,百姓纷纷前来欢迎,而贼寇全都逃散了。
C.黄友同种师中一起领兵去解太原之围,开始打了个胜仗,后来由于种师中不听劝告,致使宋军遭围攻而溃败。
D.黄友见天下太平已久,军备轻忽松懈,预感到边境将有战事发生,于是早就有了战死沙场、为国捐躯的志向。
第II卷
(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共11题,117分)
四.(24分)
12.将第I卷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014分)
(1)友亟白师中:“地非利,将三面受敌。”(5分)
(2)他日收吾骸,足心黑子为识也。(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