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和传史外补遗
董和原籍南郡枝江人也,其先本巴郡江州人。所以史书一般称南郡董和。据《后汉书·地理志》,南郡属荆州,在雒阳南一千五百里。十七城,户十六万二千五百七十,口七十四万七千六百四。刘表手下蒯氏兄弟也是南郡人。枝江,侯国。本罗国。有丹阳聚。现在的湖北省枝江市,周称丹阳,属楚。春秋前期乃楚都所在地,后为罗国。战国时仍名丹阳。秦,因长江至此分枝而得名枝江,属南郡。汉置县,县治沮中。还有些资料进一步考证出董和是枝江市董市镇人,关于董市镇,网上资料介绍如下:“枝江市董市镇是一座距今已有1700年历史的文明古镇,公元220年名董滩潮,三国时期,蜀将魏延驻守此地改为董滩口,是蜀汉中郎将董和故里,后因商贾云集,半于邑城,遂而演变为董市。董市镇位于枝江城西3公里。”怎么考证出董市镇是董和故里的,不得而知,从资料中看,董市镇公元220年已经叫董滩潮了,如果这个名字是因为董姓在此聚族而居而得名。这个董族或者其中的一支,就是董和的宗族,这至少在时间上是符合的。“三国时期,蜀将魏延驻守此地改为董滩口”。如果,魏延为其改名时,是因为此地是依旧是董姓居多,而冠以“董”字。那么,董和之宗族只是董滩潮居住的董族中一支的可能性为大,董和宗族以外或没有迁徙的董姓,仍然是当地人口的多数。当然,也不能排除董姓之人全部迁徙后,当地却仍沿用旧名的可能性。
塔克拉玛干沙漠发洪水
董和字幼宰。从字“幼宰”上看,至少在本族同辈中还有4个或4个以上的哥哥,因为我们已知字中带“幼”字的,如马谡幼常,司马敏返利网如何返利字幼达,都是如此。“幼”应为最小一个儿子的意思。不过董和虽然率宗族西迁,但宗族似乎并不繁茂,除了儿子董允外,也别无子弟见于史传。而且既然由最小的董和来“率”宗族西迁,则几个哥哥要么都先后早于董和亡故;要么集体死于一场变故(如战乱、饥荒或疫病流行);又或者董和只“率”了宗族中的一支西迁,其余兄长及其宗族仍然留在原籍。
“汉末,和率宗族西迁”,这里还有2个问题可以探讨:什么时间?西迁至哪里?汉末,通常指公元184年到公元220年,即中平元年到延康元年(黄初元年),中平元年是著名的“岁在甲子”的甲子年,黄巾之乱的起始年;公元220年,曹丕代汉,汉献帝被废。东汉正式结束,正式进入三国时代。这是个长达35年的时间跨度。但三国志又记载“益州牧刘璋以为牛鞞、江原长、成都令”;“自和居官食禄,外牧殊域,内幹机衡,二十馀年”。刘璋于公元194年末袭刘焉位,董和之任官最早不会早于公元195年;以公元220年,即董和担任掌军中郎将的第七年(后面会提到,这很有可能是董和官宦生涯的最后一年)往前倒推以25年(二十馀年)计算,则仕途开始的时间也大致是在公元195年。由此,则迁徙的时间必早于公元195年,即公元184-195年。范围缩小为11年。考虑到董和在定居的第一年就出任蜀
地官员的可能性较小,这个范围应该还能缩小。那么到底是在哪个时间点呢?我以为以公元190年以前可能性更大。因为一般而言,宗族的迁徙应该会有不得不迁徙的理由,比如政策,灾荒,战乱等。其中战乱的可能性最大,《资治通鉴孝·灵皇帝下 初平元年(庚午,公元一九零年)》载:“诏以北军中候刘表为荆州刺史。钟汉良 李小冉时寇贼纵横道路梗塞,表单马入宜城,……今江南宗贼甚盛,各拥众不附关于感恩的小故事,……遂徙治襄阳,镇抚郡县,江南悉平。”可见,在190年前后,整个荆州,包括南郡,大概是处于战乱状态的,董和极有可能是在这个时候被迫西迁。而之后因刘表的治理,在建安十三年,即公元208年,曹操南击刘表前都“江南悉平”,是一个相对和平的时期,似乎不存在需要迁徙的理由。
迁徙到哪里呢?我曾经有一些假设:重庆:因为“其先本巴郡江州人”,那么江州或其附近,应该是个比较优先的选择。资阳:因为董姓在汉代四川主要分布在今资阳、德阳一带,四川董族也许与董和一族存在一些关系,而如果能投亲靠友,这无疑也会成为一个重要的选择。成都:三辅难民的选择,对荆州移民有吸引力也说得过去,而且董和的官宦生涯,是从县长而不是县吏开始,也不曾有被本郡举孝廉和征辟的记载,那么定居在刘璋眼皮底下,或者是个很好的解释。然而偶然在网络上又到一条信息,凭此可以提出可能性最大的一种假设:四川泸县嘉明镇。 这是一位网友发的贴,称“2007年,在四川泸县嘉明
镇(现镇政府大楼后侧)的一角,不经意发现的地方发现了董允墓”。“侧观坟墓:坟以巨石包捆,侧面刻有“蜀汉尚书令董允墓”字样”。“泸县人民政府于1988年2月1日设立为“泸县文化保护单位——董允故里石刻””。董允是董和的儿子,死在延熙九年,死前以侍中守尚书令。是个中央官职,应该居住在成都,死在别处的可能性较小,如果他的墓如果不在成都,就应该是归葬于宗族居住地,即董允墓所在地应该就是董和之宗族迁入四川后的居住地。这样就几乎可以肯定董和率宗族西迁的终点是在四川泸县嘉明镇,泸县,在汉末为江陽郡。江陽郡是建安八年置郡。在我们推测的董和迁徙的时间,还是其前身犍为郡枝江都尉(也叫枝江,巧合吗?)。在网上查到一篇名为《枝江都尉小考》的文章,对此有较详细的论述,摘录如下:
“《后汉书·百官志》说:“汉武帝时,置属国都尉,主蛮夷降者”,掌管少数民族事务。后来,“边郡(也)往往置都尉及属国都尉,稍有分县,治民比郡。”这种为管理少数民族与沿边地区而设立的地方行政单位,“治民比郡,稍有分县。”同样也领有属县。与郡不同之处,从事权职责上看,郡守主要是治民,管理刑谷钱名事务,管辖的属县较多;都尉府偏重军事,所领属县一般较郡为少,而且只建置在新开拓的少数民族地区,大体上相当于郡,是准郡级的军事行政单位,具有半独立的地位。
枝江都尉,就是这种属国都尉之一。”
犍为郡枝江都尉除了名字与董和的故里南郡枝江同名外,还有一些有意思的巧合:一、东边紧邻巴郡,离江州不算远。二、是荆州到成都的必经之路之一,建安二十年(公元214年),诸葛亮带兵入川增援刘备。在江州分兵两路,诸葛亮、张飞溯嘉陵江转涪江从北面向成都进发,赵云溯长江攻占江阳,南北会围成都。赵云攻占的江阳即犍为郡枝江都尉的郡治江阳县。现在的213国道从贵州入川,无巧不巧地,正好经过江阳县(今泸县),牛鞞(现在的资阳附近),最终到达成都。而董和第一个官职正是牛鞞长,而后江原长(今崇州三江),而后成都令。三、董和的政绩的之一是担任益州太守时,使得当地的少数民族能够爱戴并接受他的管理,而犍为郡枝江都尉也是一个专门为管理少数民族而设置的行政区域,或许董和正是因为在这里的生活,而累计了同少数民族打交道的经验。
网上董和的传记很多,大多是简单地翻译下三国志,所以在生卒一项上,通常会写“不详”,还有一部分则认为董和死于公元220年。怎么考证出来的?百度大神没有交代,我也一度作出过类似的判断,不过,仔细分析下,又发现也不见得一定如此,修正后的推导过程如下:
战争电视剧大全
首先,在《三国志董和传》中可以确定的时间因素有这么几个:
1. 自和居官食禄,外牧殊域,内幹机衡,二十馀年,死之日家无儋石之财。
2. 先主定蜀,徵和为掌军中郎将,与军师将军诸葛亮并署左将军大司马府事
3. 亮后为丞相,教与下曰:“夫参署者,集众思广忠益也。……然人心苦不能尽,惟徐元直处兹不惑,又董幼宰参署七年,事有不至,至于十反,来相启告。……”
4. 又曰:“昔初交州平,……,前参事於幼宰,每言则尽,……,然与此四子终始好合,亦足以明其不疑於直言也。”其追思和如此。
从3、4可知,诸葛亮担任丞相的某段时期,对手下追思了他的前同事董和,如果追思的对象可以确定为死者。那么董和当然是死于此前的某个时候。
又从2、3可知,董和从刘备定蜀开始,与诸葛亮一起,并署左将军大司马府事7年,刘备定蜀是建安十九年,即公元214年。包括214在内的7年正好是220年,大致正好是刘备称帝,诸葛亮任丞相的一年。而之前一年,刘备称汉中王,并向朝廷“上还所假左将军、宜城
亭侯印绶”。这样前后一限定,董和的死期可以确定为公元220年-诸葛亮丞相任期内的某个时候之前(最迟在234年)。如果诸葛亮是在担任丞相的第一年就对下说出追思的那段话来,那么董和死于220年当然毫无问题,否则,晚几年的可能性也不能排除。而诸葛亮原话中还有“后从事於伟度,数有谏止”一句,“伟度者,姓胡,名济,义阳人。为亮主簿,有忠荩之效,故见褒述。”至少应该是胡伟度担任主簿一段时间后所说,军师将军下设主簿吗?有可能,因为主簿是各级主官属下掌管文书的佐吏。《文献通考》卷六十三:“盖古者官府皆有主簿一官,上自三公及御史府,下至九寺五监以至郡县皆有之。”但我更倾向于认为是诸葛亮开府以后才设的职位:因为统兵开府之大臣幕府中,主簿常参机要,总领府事。开府后的主簿才会是个足够重要,而能彰显担任者能力的职位吧。另外胡伟度此人在诸葛亮死后还继续活跃,担任中典军一职,董和的儿子 “(董)允尝与尚书令费祎、中典军胡济等共期游宴”,诸葛亮死于青龙2年(公元234年),胡济似乎不大可能在担任诸葛亮的主簿长达14年,也不大可能在工作不到一年,就赢得诸葛亮的褒述。所以,诸葛亮在担任丞相多年后才进行追思的可能性更大。董和参署7年后,三国志没有提到其接下来的官职变动情况,是保留掌军中郎将,但不再负责署左将军大司马府事(当然了,刘备已经上还所假左将军了嘛)?还是担任其他对史传而言不值一提的职位?还是因病、老、死退出蜀
汉政治舞台了呢?这样,能确定地实际上只是董和在220年前后因为某种原因,没有继续活跃蜀汉政坛,可能是死了,也可能是退休或者病了,并死在随后的几年中。附带提一句,董和的儿子董允也是在220年,刘禅被立为太子,或者再早一年,刘禅被立为王太子时,“先主立太子,允以选为舍人”。
成就
董和一生中成就用《三国志》的话来概括就是“外牧殊域,内幹机衡”2个方面。
“外牧殊域”主要指得是董和担任益州太守期间,“清俭公直,为民夷所爱信,蜀中推为循吏。” “循吏”是正史中记述那些重农宣教、清正廉洁、所居民富、所去见思的州县级地方官的固定体例。也是后来的所谓“清官”的原型。其实还在其担任县一级官长时。就完全符合“循吏”的条件的。在清正廉洁方面,董和“清俭公直”,“躬率以俭,恶衣蔬食”,“清约如前”,“死之日家无儋石之财”,在私人品德上无可挑剔;重农宣教方面:“蜀土富实,时俗奢侈,货殖之家,侯服玉食,婚姻葬送,倾家竭产。和躬率以俭,恶衣蔬食,防遏逾僭,为之轨制,所在皆移风变善,畏而不犯。”是在教化上取得移风变俗的成就;所去见思方面:“吏民老弱相携乞留和者数千人”。尤其是在益州郡,华阳国志称“俗奢豪,難撫御,惟
文齊、王阜、景毅、李顒及南郡董和為之防檢,後遂為善。”董和也算是史上最成功的5个治理者之一。
“内幹机衡”则是指其参署的7年。“先主定蜀,徵和为掌军中郎将,与军师将军诸葛亮并署左将军大司马府事,献可替否,共为欢交。”不过,董和这“内幹机衡”的7年,其在刘备中枢的地位和作用实在很不清晰。“掌军中郎将”的职责是什么?“并署左将军大司马府事”的确切分工是怎样的?都很难考证,只能姑妄言之。
先说说“掌军中郎将”,柏扬认为是“掌军警卫指挥官”,估计是参考光禄勋下五官、左、右中郎将的职责,作出的猜测。我以为不是很可靠。首先掌军警卫指挥官能否用并署府事来概括其职能?其次如果掌军警卫指挥官对诸葛亮“事有不至,至于十反,来相启告”,似乎太自处嫌疑了。关于东汉、三国时期中郎将的问题,可以另写一篇帖子来讨论,这里只说结论,即我更倾向于把中郎将看成一种类似军衔的武官品级,即将军、中郎将、校尉3级,所以,同一个职位,比如曹魏的中护军一职,资历深的为护军将军,资历浅的为护军中郎将。类似于今天少尉连长和中尉连长的差别。另外,中郎将与将军一样,都是为某一军事目的临时设置的,从编制上,没有与之对应军事单位供其指挥。但中郎将可以对多个军事
单位履行督军或监军的职责。杂号将军、中郎将和校尉这3个可以等同于军衔看待的品级,其前缀有些确实能反映其设立的军事目的或职责范围,如征(镇)南、北;司金;典农;军师。所以“掌军”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董和这个中郎将的职责范围:我推测其职责是军队后备役建设。理由下面将谈到。
再说并署左将军大司马府事。首先左将军大司马府是无疑是一府,而不是两府;大司马是加冠将军的。所以并署都是署的左将军府,而不是各署一府。刘备当时的权利机构分2条线,分别是益州牧和左将军;左将军这边,许靖为左将军长史,庞羲为左将军司马,麋竺、伊籍为左将军从事中郎,刘巴为左将军西曹掾,杨仪为左将军兵曹掾。这些职位都是《后汉书·百官》里记载的官制中应设的职位(“长史、司马皆一人,千石。本注曰:司马主兵,如太尉。从事中郎二人,六百石。本注曰:职参谋议,掾属二十九人。令史及御属三十一人。本注曰:此皆府员职也。”)。左将军长史应该是其中地位最为尊崇的,体现在进汉中王表中,其排名在军师将军诸葛亮之前,而麋竺“益州既平,拜为安汉将军,班在军师将军之右。”不知道是否还兼任左将军从事中郎。《三国志》又说“先主复领益州牧,诸葛亮为股肱,法正为谋主,关羽、张飞、马超为爪牙,许靖、麋竺、简雍为宾友。 宾友的意思大约是如《三国志·麋竺传》中所说的“待之以上宾之礼,未尝有所统御。”
并署左将军府事的诸葛亮和董和,其所任的军师将军(军师似乎是惯例,有点类似清代官员私聘师爷)和掌军中郎将反而都不是官制中的职位。不过汉代职官本来就存在以小监大,位卑而权重的现象,比如刺史之于太守。而前面也讨论过将军、中郎将都是因事而设,所督或所监才是常设的编制。
至于左将军府事的职权范围,大概可以从《三国志·诸葛亮传》中“成都平,以亮为军师将军,署左将军府事。先主外出,亮常镇守成都,足食足兵。”推断出,是战略物资的准备和兵源的准备。这与诸葛亮任军师中郎将时的职责——“曹公败於赤壁,引军归鄴。先主遂收江南,以亮为军师中郎将,使督零陵、桂阳、长沙三郡,调其赋税,以充军实。”——是一脉相承,但又多出足兵一项。所以我猜测所谓并署,就是诸葛亮负责足食,董和负责足兵。原因如下:董和的特点和声望在于:“与蛮夷从事,务推诚心,南土爱而信之。”“为民夷所爱信。”也就是说在赤贫民众(任成都令时,有2000多不是豪强大户的民众挽留起留任)和少数民族中有较高的声望。一些关于东汉三国军制的文章中说“占领益州后设立征兵制。蜀汉人口少,无法实行军户制,所以除了将领的部曲兵为世兵外,在全国编户齐民,所有适龄男子都要服兵役。并将一些不在编户内的流民编为军户补充兵源的不足。”“飞军,以羌族的一支——青羌为主。白(目毛),由以白羽毛为饰的少数民族组成。(上宗
秦思瀚下贝)叟,由(上宗下贝)人(湘、川一带的少数民族)组成。此外还有夷兵,由荆州一带少数民族组成。从这些称号可以看出,蜀政权不仅让蜀中汉人当兵,而且大量以外族为兵,组成飞军、青羌、白(目毛)、(上宗下贝)叟、夷兵等外族军队。从东州兵的情况还可看出,蜀汉还把外来流民组建成军队。”可见,董和能号召的都是征兵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