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身处世》
一、解题
1 “立身”字面意思什么?深层含义又是什么?
明确:字面意思就是“使身立”,(使动用法),也就是说让自己站稳。其深层含义就是要解决人自己内心的矛盾,也就是如何认识自我,超越自我的意思。
2 “处世”的字面意思是什么?又有什么深层含义?
3 那么“立身”与“处世”是什么关系?
明确:“立身”是前提基础,“处世”是目的。
二、研习第一节,口译原文:
子曰:“吾十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我十五岁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立身处世站稳了脚跟,四十岁掌握了各种知识遇事不迷惑,五十岁知道了天命,六十岁对别人的话能辨别是非曲直,七十岁即使随心所欲不会有越轨的行为。
这一段是孔子晚年对自己一生的回顾和总结,他将自己的人生分为哪几个阶段?从这个过程中你得到什么启发?
六个阶段:
十五岁(立志求学)三十岁(学成自立)四十岁(成熟通达)
聂远潘粤明手牵手五十岁(掌握规律)六十岁陈情令演员表(豁达泰然)鬼怪韩剧七十岁(思想和言行融合)
这是一个随着年龄的增长,思想境界逐步提高的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
道德修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锻炼。
道德的最高境界是思想和言行的融合,要自觉地遵守道德规范,而不是勉强去做。
三、研习第二节,口译原文,讨论如下: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
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
子路曰:“愿闻子之志!”
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颜渊、季路侍立在孔子身旁。孔子说:“何不各人说说自己的志向?”
子路说:“我愿意把我的车马衣服同朋友共同使用,就是用坏了也毫不怨恨。”
颜渊说:“希望不夸耀自己的好处,不表白自己的功劳。”
子路问孔子道:“希望听听老师您的志向。”
look for
孔子说:“(我的志向是)对老年人,使他们安逸;对平辈的朋友,使他们信任我;对少年人,使他们怀念我。”
孔子及其弟子们自述志向,主要谈的还是个人道德修养及人为处世的态度。
1、 孔子的两个学生在此谈自己的志向,如何理解他们的志向的不同之处?。
个人敏感信息明确:⑴子路说,有好车好衣就与朋友共享,即使用破了也不遗憾,是一种公有的思想,是一种与民同乐的志向。同时也表现了他胸襟广阔、仗义疏财的品格。
⑵颜渊说,不夸耀自己的长处,也不邀功,颜渊的志向其实是道德修养的自我完善,不夸张,不骄傲,默默地奉献自己。既表现了一种高尚的奉献精神,也表现了为人比较低调、不张扬的处事方式和生活态度。这也是不容易做到的。
前者重在“处世”,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而后者重在“立身”,追求认识自我超越自我。
2、孔子的理想是什么?对今天社会可能产生什么影响? (开放性答案)
明确:孔子的理想就是让老人们无忧无虑安度幸福的晚年,让朋友间互相信任,让未成年
人能得到关爱,这确实是一个非常祥和的理想社会。但是在当时那种历史条件下是无法实现的。这种幻想的所谓的“和谐”社会理想,对于转型时期各种利益冲突日益尖锐的社会来说,也许可以起到抚慰受伤心灵作用。但它缺乏人性发展的逻辑性和社会实践的操作性,所以可能成为既得利益集团用来“忽悠”弱势体的一张无法兑现的空头支票。(不放映)
研习《泰伯》六七节,口译原文,讨论如下:
曾子说:“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
曾子说:“可以把年幼的君主托付给他,可以把国家的政权托付给他,面临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而不动摇屈服。这样的人是君子吗?是君子啊!”
曾子认为具有君子品格的人要做到哪些呢?
可以受命辅佐幼君;
可以执掌国家政权;
在生死关头决不动摇,决不屈服。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1、曾子为什么要说读书人任重而道远? (联系《秦伯》六的“君子”来引导)
明确:首先读书人是立志成为“君子”的人,但还不是君子,而要成为君子,就必须把实现仁政当作自己的责任,这个责任自然就很重,而要完成这个重任,就要毕生努力直至生命的终点,所以路程就很遥远。
2、请你谈谈对“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的理解。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读书人的重任就是要实现仁道,弘扬仁的精神,把仁推广到一
个地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挑起弘扬传统文化、铸造民族灵魂、筑起道德长城的重担,这个责任很重大。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实现“仁政”社会不是一蹴而就的事,不仅要身体力行,而且这是一个
非常艰巨、漫长的过程。为了实现这一目的,需要付出毕生精力,为之奋斗终生,只要一息尚存,就永不懈怠,这个历程难道不遥远吗?
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孔子说:“年轻人是值得敬畏的,怎么就知道后来的人赶不上现在的人呢?一个人如果到了四五十岁时还默默无闻,那他就没有什么可以敬畏的了。 ”
如果说上一节是从立身的角度谈成为“君子”的要求是一个横向的表述,那么这一节就是从纵向表述“君子”成长过程中的要求,那么这个要求是什么呢?孔子说“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一句是什么口吻?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社会在发展,人类在前进,后代一定会超过前人,所以年轻人要珍惜时光,抓紧时间,早日成才。
孔子说那话是一种感叹而伤感的口吻,含有警示学生珍惜时间的意味。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子说:“一个国家的军队,可以使它失去统帅;一个普通的老百姓,却不能强迫他改变自己的志向。”
把“三军”和“匹夫”相提并论,重在说谁?这在强调对读书人什么的要求?
明确:重在说“匹夫”,这强调的是对读书人意志力的高要求。“匹夫不可夺志”,反映出孔子对于“志”的高度重视,甚至将它与三军之帅相比。人要有骨气、坚强的意志、高尚的节操和浩然的气概。一个人一旦立定了志向,任何力量也动摇不得,改变不了。一个真正的仁人志士,他的生命可以被剥夺,他的肉体可以被消灭,但他的信仰不能被改变,他的意志不能被征服。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孔子说:“到了寒冷的季节,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谢的。”
“松柏”作为喻体,喻指的是什么?这句话有什么内涵?
明确:喻指的是逆境中的君子,鼓励人们要像松柏一样,经得起冷雨风霜的考验。 “岁寒知松柏”:人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才能显示出高贵的品格,读书人只有准备接受灾难挫折的磨炼,才可以历练成为“君子”。
子张问:“士何如斯可谓之达矣?”子曰:“何哉,尔所谓达者?”子张对曰:“在邦必闻,在家必闻。”子曰:“是闻也,非达也。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虑以下人。在邦必达,在家必达。夫闻也者,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在邦必闻,在家必闻。”
子张问:“读书人怎么样才可以叫做通达?”孔子说:“你说的通达是什么意思?”子张答道:“在诸侯国做事,一定有名望;在卿大夫家做事,也一定有名望。”孔子说:“这叫闻,而不是达。所谓达,就是品质正直,遇事讲礼,善于揣摩别人的话语,观察别人的脸,为人谦恭,甘居人下。这样的人,在诸侯国做事必定会通达;在卿大夫家做事,也必定通达。至于闻,只是表面上追求仁德,而行为上却违背仁德,以仁人自居而不疑惑。这样的人,仅仅是在诸侯国做事骗取些虚名,或在卿大夫家做事骗取些虚名罢了。”
1、经过横向纵向的要求后,读书人总算有了成就,那么这一节实际上就是来谈如何界定成就的,在这节师生对话中,用来界定成就的关键概念是哪两个?
明确:“闻”和“达”。
2 那么,按照孔子的解释,这两个概念的区别点在哪里?
达者: 质直而好义 察言而观 虑以下人
闻者:取仁而行违 居之不疑
孔子认为所谓“闻”的人,其实是只会做一些表面文章,在装点门面上花工夫,既无好义行仁之心,又无质直谦虚之态,只会沽名钓誉,自以为是。
两者的区别:“闻”是虚假的名声,并不是显达;而“达”则要求士大夫必须从内心深处具备仁、义、礼的德性,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而不仅是追求虚名。这里讲的其实是名实相符,表里如一的问题。
子曰:“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
农村种植致富项目读书人如果留恋安逸,贪图享受,就不配做一个读书人了。
孔子最后一句“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其实向读书人提出了一个前提性的要求,那么这个要求的内容是什么?
读书人应该有的胸怀和志向。孔子认为留恋家室,贪图舒适、享乐,是没有出息的。有道是“好男儿志在四方”,志存高远,发奋求知,艰苦创业,经邦济世才是读书人应有的境界。
写作技巧赏析
(1)观点明确清楚,充满思辨彩。
(2)运用多种修辞,整散句式结合。
散句:指结构不同,长短不齐的一组句子。
整句:指结构相同或相似,字数大体相等、排列整齐的一组句子。整句多使用对偶句、排比句、对比句、反复句、顶针句、回环句,也使用具有同一种关系的复句。整句的修辞作
用是形式整齐,音节和谐.可以起到强调某种意义的加强语势的作用。
发布评论